当前位置:百微书院>历史军事>明末大寨主> 第1376章 激进亦或是保守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76章 激进亦或是保守(1 / 1)

这里面的八人,自然是当代大乾帝国里其他的八名御书房值班大臣,他们今天齐聚在这里,自然也是因为赵进的升迁,某种意义上算得上是欢迎新同事……

只是,他们欢迎新同事的态度算不上友好。

赵进见此,微微皱起了眉头!

哪怕是赵进预料过自己不可能在御书房内得到其他值班大臣的一致欢迎,但是他依旧没有想到,竟然所有人都在排斥他,而且是用这种近乎公开打脸的方式排斥他!

为什么?

看到这一幕,赵进暗叹:奸妄在朝啊!

兴许在外头的时候,这些御书房值班大臣们都是很和蔼,彼此间也不会有任何过分的言语。

但是在这御书房内,尤其是内堂,没有了其他人,一般也就懒得保持什么虚假的公众形象……

反正在场的都是老熟人了,而且都是地位相当的老熟人了,谁还不知道谁的那点底细啊!

表面上笑有个屁用,人家一转身就能给你捅刀子!

大家都是玩政治的,玩多了也累,在敌人面前自然是懒得费心思了,反正装也没啥卵用。

只是即便是这样,眼前的这些人对赵进的态度也是有些反常,哪怕是不热情,但是也没必要同一阵线都不搭理他啊!

赵进不是什么笨蛋,他略微一想大体上也猜到了什么愿意,可能和自己昨天递上去的折子有关。

这个折子又不是什么密折,有心人想要打听还是能够打听到的,而且赵进也没打算瞒着,这公开上折子就是代表着他准备好了承接此事所带来的后果。

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竟然会让八名值班大臣都是对此保持了反对意见。

他赵进自问,自己提出来的三项建议,每一项都是利国利民的,唯一利益受损的就是士绅商人阶层了。

而值班大臣里的有好几个,都是属于支持改革的人呢,比如说张益,此人就是帝国高层了比较著名的改革派,经常支持一些改革方案。

但是今天看来,就连张益也是对他的方案保持了反对意见。

看到这一幕,赵进笑了笑,然后也没有说话!

大家都是值班大臣,谁也没有必要讨好谁,只要圣天子楚行继续用他楚行,哪怕是其他八名值班大臣齐齐反对他,也是奈何不了他一根汗毛。

这一场的表面上欢迎新同事的聚会,成为了公开的政治表态。

赵进彷佛被鼓孤立了一样,但是赵进不在乎,实际上也没有必要在乎。

他本来就是主持经济发展事务,他所提出来的三条建议就是他的本职工作,其他人也干涉不了。

上了二楼分配给他的办公室后,赵进也是没有久待,很快就是离开了御书房准备前往商部。

他除了是御书房值班大臣外,还是商部尚书呢,商部的一大堆事务也还得他处理,此外他近期也还得前往工部、农部、交通部等几个部门进行视察。

赵进走了后,几个值班大臣再一次齐聚一楼内厅,值班大臣、枢密院副使、陆军上将毕愗先脸色不太好看,对着张益道:“你们怎么就不能安分点,天天没事折腾干嘛,我陆军将士在西北征战,在海外征战,难道背后还要被人捅刀子吗?”

张益呵呵一笑:“我们可没折腾!”

毕愗先起身,然后朝外走:“其他的我不管,但是将士们的军功田绝对不能被波及到,不然的话,我陆军百万将士不答应!”

看着毕愗先起身离去,张益面色一沉:“他还好意思说,这军功授田就是一个祸害,一个个坐拥数百上千亩军功田,而且都还是在繁华之地授田,长久以往迟早是要出问题的!”

钱文亮却是面带微笑:“不过是一莽夫罢了,不用在意,这农业税不过是小事,但是这最低工资和限定工作时长,这真要是施行了,后果不堪设想啊!”

张益瞄了他一眼道:“限定工作时长和最低工资是可行的,只是不能这么操之过急,要缓一缓,标准放低一二,不然的话冲击太大!”

钱文亮却是呵呵一笑:“别人不知道,难不成你还不知道,现在部分行业虽然利润不错,但是提供大量就业的纺织业,现在的利润可是没有往年那么高了,很多纺织企业也不过是苦苦挣扎而已。

一旦搞了这个,立马就得有大量的纺织企业维持不下去,纺织企业一旦完蛋,影响的可不仅仅是纺织工人而已,背后还有数以千万的棉农、蚕农、牧民呢!”

张益却是冷哼一声:“难道就不搞了?”

钱文亮道:“不是不搞,只是还没到时候,如今帝国的工商业正处于初步的发展阶段,我一直都说要慢慢来,先搞产业升级,让企业赚钱了,然后才能搞这些东西。现在你们倒好,鸡都还没养大呢,就想着杀鸡取卵了。”

张益道:“如果你去看过上海工业区就不会说这话了,很多人辛勤工作,但是依旧养不活一家老小呢,女工和童工的比例一年比一年大,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钱文亮道:“事大家都知道是怎么个事,但是我还是那句话,不能操之过急,重病下猛药是要死人的!”

这两人说话的时候,边上的军机处掌院学士也是下了楼,看了他们一眼,也不说话直接飘然离去。

军机处的历任掌院学士,向来都不喜欢掺和这些,之前在内厅里表明一个态度已经是极限了。

军机处那边的事赵进并不知道,他也没有兴趣知道,他知道那些人为什么反对,为什么排斥他。

不外乎就是他的这三条建议动了这些人的利益而已。

帝国成立数十年里,随着帝国的崛起,一批新的权贵们也是崛起了,他们天然会维持着自己的利益。

但是呢,赵进会屈服吗?

自然是不会的,他永远都不会屈服!

当年他在税务任职的时候,那可是号称陈人屠呢。

虽然后来主政地方的时候收敛了许多,给人一种保守派的感觉,但是他从来都不是什么保守派!

这一点,其他人可能会有错觉,但是赵进自己却是一直都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他要的是太平盛世,他要的是千古流芳!

这不做出一些惊天动地的成绩出来,怎么踩着赛八仙等一票开国元老成为宣平朝第一臣子,名流千古!

稍候的几天,大乾帝国的政坛依旧平静,这个庞大的帝国成立了三十多年已经是有了一整套完善的运行规则,不出现什么大事的话,都是非常平静的。

但是赵进上任半个月后,帝国的政坛却是无法保持平静了。

上任半个月后,赵进正式向圣天子递交了农业税改革方案!

圣天子留中不发!

赵进的农业税改革方案正式提交之后,圣天子又态度模糊,来了一个留中不发,这就很自然引起了争论。

因为大家都是能够看的出来圣天子留中不发的用意。

他既不反对也不同意,或者说,圣天子需要看看情况再说,如果可行的话就施行,如果不可行的话就当没看见。

接下来也就意味着到了角力的时候。

不过这一次,军方的将领们却是不约而同的沉默了!

为啥?

因为赵进搞的这一次农业税详细改革方案里,把贵族封地剔除了出去。

或者说不是剔除了出去,而是采取了一个灵活方案,那就是只针对帝国本土,但是不针对海外领地。

而贵族们的封地都是在海外领地,哪怕是东北省等偏僻的本土地区都是没有贵族封地的。

赵进的这一手,瞬间就是把军方给分化了。

军方在这些内政事务的态度一直都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只要不损害军方的利益,那么他们就不会去管其他事务。

这插手的多了,很容易惹上一身麻烦,搞不好就会被圣天子盯上,进而倒霉。

毕竟军政分离是帝国长期施行的国策。

没有了军方的反对,那么剩下的反对势力也就不成气候了。

如今本土内还拥有大量土地的,基本都是前明遗留下来的传统士绅地主阶层,而且还是食古不化的老顽固,死活都要抱着一大堆的土地不放手的那些人。

很不巧,赵进就是这阶层出身的人!

说白了,这一次赵进挥起的刀子,砍向的不是其他人,而是他自己。

至于帝国内的其他权贵们,大多都是和传统士绅地主没啥关系的。

即便是有少数人反对,但是只要军方不反对,新生代的利益阶层也不反对,那么就没人能够阻挡赵进搞这个农业税改革。

不用几天,风向就是很明了了,反对的声音都是被赵进一一化解,虽然说其他的值班大臣对赵进都是没有什么好感,但是赵进自己就是值班大臣呢,其政治部影响力是巨大的。

楚行也是乐于见成,能够进一步粉碎本土地区的土地兼并,对于帝国而言自然是好事。

三天后,楚行正式在小朝会上把这份农业税改革方案拿出来讨论,最后虽然有不少的反对声音,但是最后楚行还是批准了这一改革方案。

但是众人都是清楚,农业税的改革只是一个开始而已,甚至只是一个前奏而已。

最关键的最低工资以及限定工作时长才是众人关注的重点。

而对于这两项事务,军方再一次的早早挂出了避战牌。

反正这些和他们军方没啥关系,他们才懒得管这些事呢,更何况他们还和赵进达成了私底下的协议。

赵进将会支持陆军展开新一轮的西征。

自从拿下海东省后,陆军那边一直就是准备着西征,奈何距离实在过远,耗费太大,而内阁方面又不肯增加战费,导致陆军方面一直都是凑不出来足够的战争费用,用以开始第三轮西征。

这一次赵进支持陆军西征,同时也是支持海军很在乎的海外扩张政策。

用这种支持,他换来了军方的置身事外。

但是其他人可就没这么好糊弄了。

这两种改革,影响可是深大的,会极大的影响到新权贵们的利益,因为这势必会增加制造业的成本,从而导致商品价格增加。

至于说增加了成本还会让商品保持原价,人家企业主又不是做慈善的,一个个都是吃肉不吐骨头的贪婪家伙。

他们才不会主动让利呢。

增加的成本,最后肯定是会反映到市场上来。

这样就可能导致部分行业的动荡。

长远看肯定是有利的,但是短期内可能造成一定的动荡。

这也是楚行觉得赵进是个激进改革派的缘故。

没有人比楚行更加清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了,提高福利待遇是必须的,但是楚行之所以一直没有搞这些,就是知道工业发展的时间还不算太长,现在贸然去搞这些,很容易搞出大麻烦来。

搞是肯定要搞的,问题在于什么时候搞!

实际上,这不仅仅是楚行自己的想法,也是张益、钱文亮等人的想法。

他们的分歧在于,什么时候搞,搞到什么程度。

而赵进的意见是现在就搞,至于什么程度嘛。

赵进认为应该十小时工作制,按月给四天带薪假期,额外加班要给双倍加班费。

而最低工资标准,则是参照当地的平均收入去制定,并且把女工和童工也是纳入其中。

因为现在很多企业为了节省人工成本,他们都不愿意去雇佣一个成年青壮,反而去雇佣女工甚至童工,因为女童和童工的薪资非常低。

但是这样其实会带来一个同样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如果限定了最低标准,那么企业更加会倾向于雇佣青壮,不再雇佣女工以及童工。

那么问题来了,人家女工和童工也是要过生活的,以前工资低好歹还能活下去,现在连工作机会都没有了,那吃什么?

很多普通家庭,单单依靠一个成年男性青壮的薪资,其实是无法养活一家老小的,如果妻子以及半大的孩子不出去工作,那么一家人就得饿肚子。

这些事楚行很清楚,他也知道问题在那里,无非就是收入太低,食物花销太大而已。

然而,这年头的粮食产量低,成本高,这粮食价格自然也就低不到那里去,降价的话工人能活了,但是农民又得饿死!

最后怎么办?

解决方法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民众的普遍收入,而且提高的幅度要很大。

根据目前帝国本土的物价,尤其是食物的物价水准,一个标准的五口之家,家庭月收入必须达到十元以上才能够维持最基本的生活。

然而目前大乾的一个普通青壮劳动力,比如说松江府地区的普通工人,其月薪普遍只有三到四元元左右。

如果一个五口之家只有一个男性劳动力工作的话,他是养不活一整个家的,想要养活其收入必须翻倍甚至更多,必须达到十元以上。

哪怕是夫妻一起工作,平均收入也要达到五元以上,而这依旧将会比现有的薪资水准上涨百分之二十以上。

别看只是一元两元的提升,但实际上这意味着人力成本提升百分之二十以上。

而很多行业的利润都没有这么高呢,一旦强行搞了,很多企业是要破产的。

因此如果只是强行要求企业提升平均薪资水准是不靠谱的,反而有可能导致出现大规模的经济动荡。

不过赵进却是给楚行提出了一个方案,那就是前期制定的最低工资收入水准,不需要达到当地的青壮劳动力的平均薪资水准,可以低一些。

但哪怕新制定的最低薪资要比目前的青壮平均薪资是低一些,但是也将会比现在的女工、童工收入高。

如此企业纵然会增加一定的成本,但是这个成本是可控的。

赵进的设想就是,他并不是想要推动青壮劳动力的平均薪资上涨,他只是想要让女工以及童工的薪资收入比现在高一些而已。

也就是说,赵进虽然看似很激进,但是人家也知道一步一步来,没有指望着一步登天。

而这样,倒是让楚行改变了对赵进的想法。

一开始赵进表现的非常的激进,刚上任就是提出了三大改革方案,不管是农业税改革还是最低工资又或者是限制工作时长,这每一条其实影响都非常大。

但是赵进在高调的喊出了这些口号后,但是在具体的施行过程中,却是采取了局部、片面的施行措施。

农业税方面,他并没有把海外本土、海外领地以及本土的其他边疆省份给牵扯进来,而是只局限于中部和东部人多地少的地方。

而这些地方其实上在这之前就已经是搞的差不多了,早年大乾帝国搞农业改革的时候,主要针对的也是这一地区,实行多年的统一农业税以及阶梯税率,早已经是让当地的地主无利可图,进而把资产从土地转移到工商业来。

然后再通过官府赎买,以租代购的方式,把这些原本属于地主的土地转移到了普通民众手里。

再加上官府手中掌控的大片官田,实际上已经是让这一地区的农业改革差不多了,如今剩下的不过是少许残留而已。

这也是赵进提出了具体措施后,楚行并没有太多顾忌就批准的缘故,那就是这一次赵进提出的农业改革限定了地区。

而现在的限制工作时长以及最低薪资这两条上,赵进也没有和其他人想象的那么激进,反而是在外人看来,赵进在不断的妥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