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历史军事>明末大寨主> 第1375章 让我承受那么多的冷漠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75章 让我承受那么多的冷漠(1 / 1)

如今的帝国固然强大,但是在赵进看来还远远不够。

帝国海军看似掌控了全球海洋,帝国陆军打遍全球无敌手,帝国商人足迹遍布全球,但是这在他看来依旧不够。

帝国固然强大了,但是距离他心目中的国强民富的标准依旧相差甚远。

他是在地方任职过多年的官员,比很多长期呆在中枢的官员们更加清楚,帝国看似强盛,但是民众的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好。

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民众,依旧挣扎在温饱线上,为了能够吃饱饭而努力着。

在部分地区极度贫困,连饭都吃不饱的人数量极其庞大!

但是在这同时,权贵富商却是一掷千金!

几十年的从政生涯,让赵进看透了很多东西。

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年纪的增大,同时也是有望入值御书房,他就时常考虑着,一个什么样的帝国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太平盛世!

强悍无比的帝国陆海军?

不是!

强悍的工商业?

不是!

全球霸主地球甚至统一全球?

依旧不是!

什么才是一个真正的太平盛世?

赵进找到了答案:所有的帝国子民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吃饱饭!

这个答案有两个很重要的要素,一个是努力,一个是吃饱饭!

赵进的想法,从来都和别人不一样,当年还是个税务官员的时候他和别的税务官员不一样。

后来主政地方了,他还是和别的官员不一样。

现在入值御书房了,他依旧和别人不一样。

所以当他按照惯例进宫谢恩时,他向楚行递交一份刚刚写,内容也很简单的折子。

当楚行打开这个折子的时候,他一度有些怀疑,这人还是赵进?

这个赵进以前干的好好的,各方面的想法都很成熟,不过施政的时候都是很稳妥的,很少有激进的时候,而且比较偏向于保守政策,但是今天这折子,说的事却是显得有些激进了。

楚行并没有当场给赵进任何的答复,而是说了声知道了,就让赵进回去了。

等赵进走了后,楚行又是翻看了赵进的这份折子。

这份折子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是今天刚书写的,笔迹都是新的,字数也少,不过区区数百字而已。

上面说的事更简单,那就是建议在帝国本土中部和东部等帝国腹地的部分省份进一步扩大农业税的阶梯税率。

从而促使中大地主进一步抛售土地,让民众获得更多的耕地。

如果按照赵进的这个建议去搞,那么在人均持有五十亩以上土地的地主,其持有的土地税率成本,将会超过土地产出,也就是说非但不赚钱了,还会亏本。

以往的时候虽然帝国而已采取农业税阶梯税率,但是税率并没有这么恐怖,顶多也就是不赚钱而已。

但是现在,赵进却是要让他们亏本!

看完赵进的这个折子后,楚行也是回思帝国的土地政策,发现似乎也有差不多二十几年没有变动过了,当年是为了保持整体稳定,所以虽然制定了阶梯税率,但是也没有搞的太过分。

当初的本意还是为了让大地主无利可图,然后让他们主动抛售土地,进而携带资本进入工商界。

但是说,人家地主宁愿持有大量的土地,放着不赚钱的话,帝国也不会进行干涉。

现在赵进更狠,他都不仅仅是不让地主不赚钱,还想要让他们亏本,逼着他们抛售土地。

不过现在二十几年过去了,现在这样搞的话倒也不是不可能。

如今地主大规模持有土地,基本都是不赚钱的,如果经营的不好,反而还会亏本呢。

目前的社会财富,主要是集中在工商业,纯粹的农业已经是无法为士绅、权贵阶层带来什么利益了。

搞那么多土地,累死累活也弄不到几个钱,还不如直接投资工商业呢,比如说最近两年非常火爆的石油行业。

石油加工牌照放开了后,已经是陆续有数十家企业获得了了石油加工牌照,大把赚钱的机会。

因此,现在进一步提高农业税的阶梯税率是可以的,预期的反对不会太的。

但是让楚行没想到的是,这个赵进还没完,过了没几天,赵进又是给楚行上折子,建议进一步缩短工人的工作时间,并制定最低薪资标准。

看到这折子的时候,楚行都是无语了。

楚行看重赵进,是因为他能力才华都足够,而且似乎是传统士子出身的缘故,处理事情也是比较稳重,早年的时候虽然戾气大了一些,但是从税部调离,然后到地方上任职,就是逐步稳重了起来。

但到了担任广东巡抚的时候就已经是有了大家风范。

总体而言,楚行觉得这个人还是比较沉稳的,而且一些政治理念比较偏向于保守,他这几年在商部做事也是如此。

所以在楚行的心中,这个人应该不是什么改革派,而是属于保守派。

御书房里什么人都有,改革派已经是有了,楚行把赵进弄进御书房,除了能力才华外也是觉得这个人的主张比较保守,能够有效平衡御书房内的情况。

但是现在看来,这个赵进还是挺激进的,甚至比那几个改革派还要显得更加激进。

张嘴就是扩大农业税阶梯税率,闭口就是制定最低工资以及限制工作时间,这让楚行颇为意外。

他可是知道,这个赵进乃是士绅,金陵东陈家乃是官宦世家,这些年这些士绅啊官宦世家普遍已经是开始转型,家族财富大多已经是以工商业里的各种企业为形势而存在的。

赵家,也是属于其中之一。

然而这个赵进,怎么第一把刀就是砍向了自己人啊!

哪怕是现在的楚行,也是不知道赵进的真实想法!

自从入仕开始,赵进就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成为朝堂重臣,入值御书房,然后辅助圣天子打造一个太平盛世。

这个梦想足足持续了三十一年,为此他牺牲了太多太多。

如今他已经成功入值御书房,成为天下之间仅有的几个御书房值班大臣,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万之下万人之上了。

这个时候,他的梦想已经是实现了一大半,而接下来的一半那就是打造一个太平盛世了。

为了太平盛世,区区自家产业受损算得了什么!

他要的不是什么家族荣誉,士绅阶层的利益,他要的只是太平盛世!

他要的是后人一说起大乾,说起圣天子在位年间,第一个会想起的可能是圣天子楚行,但是希望人们第二个想起来的就是他赵进!

如今大乾帝国在他看来依旧是不完美的,存在着诸多缺陷,而这种缺陷就是他需要一一去修补的。

扩大农业税的阶梯税率,制定最低工资以及限制工作时间,这只是他赵进拿出来进行试探圣天子态度的一个敲门砖而已。

赵进的想法,其实很多人都无法理解的,这个世界上能够理解他的人,恐怕也只有他的夫人了,而哪怕是他的夫人理解的赵进,也只能是从他挂满了整个书房的寒竹图里了解一二。

他的寒竹图,画的永远都是绝境中依旧傲立的孤竹。

茫茫雪地里,一支青竹傲立于雪原之上,任凭狂风卷起风雪,青竹巍然不动!

但是他坚持的是什么?这一点没有人能够知道,哪怕是他的夫人也不知道。

圣天子楚行自然也是不知道的,不过楚行不在乎啊!

对于楚行来说,选赵进入值御书房,只是常规操作而已,这些年来他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调整御书房内的人事,他会尽可能的让御书房内的构架保持稳定。

什么样的御书房构架才是最稳定的,那就是不能一家独大!

自从赛八仙年迈致仕后,御书房内就没有任何一个值班大臣能够力压其他人了,这些值班大臣们的权势大体相当。

比如新入值的赵进,他本官是正二品的商部尚书,同时楚行还让他分管经济发展事,如此不管是商部还是其他的工部、交通部、农部、国企部等和经济发展相关的事务或机构,他都能插上一手。

但是其他的几个值班大臣,权势也足够大啊,比如说去年入值的财务部尚书秦寻克,账房出身的他长期在金融系统内工作,入值后分管金融事务,而且最为重要的是他还兼管税部。

说白了就是管钱的,但凡和官府的钱沾边的事都归他管,而不管什么时候,钱袋子说话的份量都是很重的。

还有吏部尚书钱文亮,他没有其他分管事务,但是一个吏部尚书就足够了,吏部历来都是帝国最为权重的部门,尤其是钱祧里致仕后,没有钱祧里压着,税部虽然依旧强悍,但是已经不能一枝独秀了。

钱文亮这个掌管着无数官员政治生命的男人,在外头说话语气稍微重一些,就能引起官场大地震,如此大员,怎能不权重。

又有礼部尚书张益,礼部可不仅仅管利益,实际上还管着外交、教育、科举。此外部分民生内政事务也归他分管,虽然都不咋地,但是架不住人家分管的事务多啊,单挑打不过你,人家跟你玩群殴……

上述四人,就是传统文官集团在御书房里的核心支柱了。

至于御书房里的另外五个人,和传统文官其实没啥关系。

其中陆军一人、海军一人,都是有陆海军里的现役大佬担任。

然后大法院和督察院各有一人,这两个机构都是独立于文官集团之外,大法院都还好,算得上是大乾内实权最小的一个独立机构了。

然而督察院就不简单了,他们权限极大,而且该机构和内阁的其他官员属于天生的死对头,督察院里的高官,尤其是那些三品以上的都御史们,每一个都是手上沾满了贪官污吏的鲜血,要不然他们根本爬不上来。

大乾督察院内的御史,只能是在司法体系内调来调去任职,并且大概率还是督察院内部生前任职,是和其他官员没什么牵连的,同时他们要想升官,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抓贪官污吏。

这些御史们不把内阁的高官搞下几个来,他自己也别指望能够爬上去成为都御史。

再过来就是军机处的军机了,虽然说军机处内部分科室的官员和普通文官集团联系比较密切。但是军机历来都和传统文官没啥关系。

一般军机处的大佬,都是秘书处里的秘书出身,这些秘书处的秘书们,和军机处的其他科室的官员们可不一样,他们清一色的都是孤臣。

军机处的大佬们,说白了就是楚行的大秘,外管家之类角色,看似文官,但实际上历任掌院学士,甚至到秘书处里的历任一等秘书们,清一色的都是孤臣。

不是孤臣的话,根本不可能成为一等秘书,更不用说是成为大佬了。

在很多人的心里,其实军机处的秘书处早就变成了类似司礼监的机构,里头的秘书们虽然不是太监,但是在政治上,其实和太监也没啥区别了。

这也就导致了,值班大臣之一的军机处的大佬们,说白了就是一个司礼监掌印太监,而且还是权势特别大的太监。这样的人和传统文官集团不是一路人,甚至还让文官集团极为忌惮。

因为军机处看似只是一个清流养望之地,但实际上这个军机处却是一个非常完善的统治机构。

里头分别设有二十多个独立的科室处局等机构,甚至都很直白的对应了内阁各部,陆海军等各机构,而且麻雀虽小,但是五脏俱全。

一旦有变,楚行能够通过军机处直接掌控整个帝国的军政事务,由此可见其重要性。

纵然其中的部分科室和普通稳挂集团联系比较大,但是很多科室都是相互独立的,和内阁那边没啥关系,而且权势普遍偏大。

比如说秘书处、调查统计科、皇室资产科、侍从室这四大机构看似不起眼,但实际上权势都大得很!

只是军机处那边的人,尤其是掌权的各科科长、一等秘书等权重的军机们,几乎清一色的都是孤臣,只听圣天子的话,也不参与什么派系的斗争。

分析了御书房内的九名现任值班大臣后,就会发现两名是将领,人家军方向来不掺和政务。

然后又是督察院和大法院,他们也不掺和内阁事务,人家就只负责监督、司法等方面的事务。

军机处的掌院学士,历代掌院学士在御书房值班会议上,都是不怎么说话,不掺和什么普通政务,不过嘛人家要是说话发表意见了,那么多半就是代表着皇帝的意见了。

分析了九名御书房的值班大臣后,那么就会发现,实际上整个帝国内,抛开军务、司法监督以及部分见不得光的特殊事务外,大部分的普通政务,尤其是吏治工商经济民生方面的事务,都是被四名内阁出身的御书房值班大臣所掌控!

现在,赵进就是这四人之一!

大乾帝国的权力构架,远远要比以往的任何一个传统封建王朝要复杂,毕竟这是一个庞大无比,已经是迈入了工业革命时期的近代帝国。

这么一个复杂而庞大的权力体系里,不管怎么说,‘御书房’都是属于最顶级的机构,那几个御书房值班大臣都是帝国最具权势的臣子,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嗯,顶多就是还有部分和他平级的人。

但是,除了圣天子外,绝对不会有第二个人比他们更具有权势,哪怕是太子都不行!

进宫谢恩,并上了一道折子后,赵进就是开始了他的值班大臣的生涯。

从楚行那边出来后,他并没有出宫,而是到了边上的御书房。

御书房虽然是位于皇宫之内,但是并不是在深宫之内,而是位于前殿一侧。

哪怕是其建筑也不像是一个书房,御书房其实就是一栋很普通的两层小楼而已,就在楚行的办公楼边上,而另外一侧,就是军机处。

而值班大臣以及行走大臣们,就是按照一定的时间表分批在御书房内值班处理事务。

通常来说,不管是任何时候,御书房内都最少会有一个值班大臣,两名行走大臣,以紧急处理任何事务,因此值班的需求,因此期内都还有休息用的客房呢。

实际上赵进之前担任行走大臣期间,也是和其他行走大臣或者值班大臣们一样经常在御书房里办公,值班。

所以对于御书房他是不陌生的,相反还很熟悉。

但是今天再一次来到这里,感觉却是完全不一样了。

一切都是透着新奇。

但是他没有进去,如今时间已晚,而且虽然圣旨已经接到了,但是他的正式上任时间是明天呢,用不着这么着急。

次日一早,赵进就是进宫参加了小朝会,在小朝会上,楚行正式宣布赵进入值御书房,分管农林工商等发展事务。

小朝会上,其他事倒是没什么事,楚行宣布赵进入值后,并确定他分管的工作范围内,就是懒得继续待下去了,反正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后头慢慢处理吧,他准备回去补一觉……

而赵进呢,在恭送圣天子离开后,就是随同其他的值班大臣、行走大臣们返回了御书房。

赵进这刚进去呢,就是看见里头的三十多名官员已经是恭候在一旁,这些都是御书房内的普通值守官员。

看见赵进进来后,一个个都是齐声开口恭贺:“恭喜赵大人了!”

赵进面带微笑,一一点头!

这些人的恭喜是清理之中,而赵进也没有说太多,这些御书房里的值守官员,看似品级不高,不过都是属于紧要角色,里面的三十多个人里能够分出来十几个派系,彼此间的关系复杂的很。

赵进跟着其他八名值班大臣越过大厅进去后,内厅的门被关上,紧接着,整个内厅之间就是沉默了起来。

这让赵进颇为意外!

众人此时或交谈,或喝茶,或看着公文,就是没一个人搭理赵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