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女生耽美>给老祖宗直播坟头变景点> 第338章 海上丝绸之路(6)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8章 海上丝绸之路(6)(1 / 1)

【经过启蒙发展阶段,就来到了中外文化交流的空前阶段,就像是所谓盛世,也不是一下子从乱世就蹦到盛世,前面还要几代人打地基,海上丝绸之路也是如此。

国家和国家之间做生意,肯定也会存在钱币金属互相流通的情况,我们国家有钱币外流,外邦也会有金银流向我国。

当贸易双方的价值不等时,总要有一方来补足差价,当时的情况基本上是中国富强而诸番国贫弱,所以中国的钱币可以充当国际货币,这一点真的得佩服建造美元系统的人。

说回到双方贸易,弱势或者或是贫困的一方,他们本国的货币没有交易价值,一般都使用重金属,也就是金银,而中国当时还能用铜币交换,只能说,只有国家强大,各方面才能有便宜主动让你占。】

一群人越听眼神越亮,别的不说,金银放到哪里都是硬通货,铜币说句不好听的,谁知道会不会又冒出来个大聪明搞什么大明宝钞。

朱元璋:你们这群龟孙子现在居然敢内涵朕?

【咱们的货币外流真要论起来,先秦时期就已经存在,在西方人东来前,东南亚等地区甚至用我国的货币有1500多年的历史。

咱们最像穿越者的王莽建造的五十大钱”,就是在东南亚等地能发现的最早的货币,宋朝倒是禁止铜钱外流,但这玩意禁而不止,宋朝以后,铜钱外输的量越来越大。

从海底发现的许多沉没的古船中可以发现大量的铜钱,唉,海上有风险,一船船翻的可不在少数。】

海水的窒息感扑面而来,看到暗沉的海底居然还有如此大的残骸,黑幽幽的环境给人一种无名的压迫,海底的幽静倒是叫许多人不适应。

没想到海底居然如此压抑,后世还能在如此深的海底找到多年前的沉船,连海底的残骸都不放过,还真是考古狂魔。

林书没说的是,更多的是一些不法人世的财宝之旅,若是在公海发现这些古董,不起私心的人少之又少。

当然,能在海域打捞还不被人知晓,肯定也不是一般的渔民能做到的。

【商业的发展会造成钱币的需求扩大,哪怕是中国的铜币外输,但也无法彻底满足,况且国内也不能无止境的外输铜钱,不然会造成铜钱荒,东南亚等地自然开始自己铸造钱币,和我们国家的铜币无论是外观上还是材质上都很相似。

我们国家的版图很大,大一统时期还好,若是四分五裂时期,那么交易的时候使用金银交换的几率并不高,只有在交广地区才会,因为这里番商会聚,比如说岭南。

“市喧山贼破,金贱海船来”

甚至这种外来海船带来的金已经影响到当地的金价,百姓都不用出门,只要看到金价跌了,那就知道,哦,肯定是海船来了,等到岭南的金流通到全国,就会再次恢复。】

秦汉的人眼馋的都要流口水了,居然还有“金贱”这种说话,叫他们连铜都缺的朝代,真是自甘惭愧啊。

李世民同样眼馋,没想到岭南开发起来这么有钱赚,若是来他们大唐的外邦人都如此识趣,做做生意也是可以的嘛,这可比朝拜岁贡实惠得多啊。

【总而言之,不管是到什么地方,金银,尤其是金子都是硬通货,东西方在这方面倒是达成了统一得认知。

我们在很长时间内对西方得商品其实并没有太多兴趣,顶多是看个稀奇,达不成长久的生意,但后面却是不然,还出现了番货溢于中国的现象。

这个现象也是因为隋灭陈后中国复统一,虽然二代就没了,但架不住咱们二凤横空出世,大唐接过了历史的使命,海外贸易也发展到一个新高峰。】

已经把一群儿子都放弃了的杨坚无所畏惧,想着被养在宫里的李世民,半分不慌。

李世民自然洋洋得意,每次到他这连挖苦都比较少,想想就开心。

只不过,他每次都忍不住想到李隆基这个叫他复杂的子孙,好心情自动大打折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