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女生耽美>给老祖宗直播坟头变景点> 第337章 海上丝绸之路(5)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7章 海上丝绸之路(5)(1 / 1)

【中印文化之间的交流存在一个高峰阶段。

中印之间要说交流的话,更多是一种智慧上的。

首先是咱们往印度那边传,第一个物件肯定就是丝绸了,然后是伟大的纸,再就是钢,不得不说,人家真是知道要进什么货啊,都挑好的,不过也是咱们好货多,完全能够叫人家选。】

对对对,说的就是。

一群人被天幕说得有点骄傲了,他们确实底子厚,这种有来有往的来进货他们才接受,像是某些强盗行为,就很不欢迎了。

【当然,人家也是有东西传入的,像是印度的语音学传入,为我们音韵学的发展起了很大推波助澜的作用。

我们现在启蒙时候的声母韵母表刚学的时候死活学不会,但后来融会贯通了就体会到它的好处,但若是回到古代,学音针灸师纯靠记忆力,读音也有很大的不同,可不是简单的方言。

我都忘记这件事了,这张声母韵母表等会儿给大家读读,算是礼物吧。】

不少纨绔和刚刚入学的孩童立刻想哭,天幕说那么多他们就当老师在说故事,可一说到这这个,立马知道他们的“苦难日”来了,瞧着上面安歇诡异的符号和文字,想到要把这些都记住,厌学的心蠢蠢欲动。

倒是很多大儒听到天幕简单读了几个声母韵母,停下来静静思考,他们钻研经典,对于这一块十分敏锐,跟着默读了几句,还真琢磨点奇妙之处来。

【再然后就是中印文化碰撞以后,开始了一些合璧。

咱们的佛祖又来了,佛经的翻译就是其中一种,它既不是官方组织又不是代表性文人发起,完全就是民间自发性的行为,但翻译嘛,总归会失去一些原汁原味,加入自己的见解。

在翻译的过程中,肯定会融入我们的文学,有些专业名词都被替换了,比如说“无本”译“性空”,“无为”译“涅槃”。

都说佛道是死对头,但在翻译的时候,作为本土的宗教,道家肯定是先入为主,所以在翻译佛经的时候,不免会出现用道家的吐纳去翻译佛家的禅家观点。

嗯……

我只想说,表面上看着水火不容,私下里早就“勾搭”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啊。】

无论是佛教还是道教都无言以对,百姓们也都一片茫然,是这样子的吗?能这么理解吗?

为什么明明说的是两者合璧,为什么在天幕嘴里,感觉两人在那有奸情一样啊?

还像是那种明面上老死不相往来,私下里甜甜蜜蜜的那种不正经关系。

小沙弥和小道士脸上气得通红,只觉得天幕属实是太坏了,居然坏他们清名。

【还有小说、画技,各自都有相互吸取的地方,然后就是一些科学技术的不自知融合,只能说到底是历史悠久,祖上都是有底蕴的,大家不说完全和和气气,但起码有来有往。

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点是素食主义,倒不是说中印双方交流才有了这种说法,只是佛教嘛,大家许多印象都是不吃荤腥,连刺激性味道大的都不爱吃。

那么大师们肯定都不吃香菜和大蒜。】

众人面面相觑,这是什么很重要的事情吗?

和尚不吃荤腥很正常啊,那香菜和大蒜也值得单拎出来说吗?

【不过呢,这只能说是刻板印象,毕竟“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句话也是传播广泛。

还有欢喜佛这种特立独行的佛教徒形象,只能说佛教也不拘泥于什么形式,就是好奇,每次见到大师们都感觉很富态,单纯的吃素原来真的瘦不了啊。】

感觉到打量身材的大师们一个个默念静心咒,只觉得他们有苦说不出,吃素怎么呢?吃素就不能富态吗?难不成天幕还怀疑他们偷吃肉不成?

【关于素食主义这个事,发展到现在有些人都有些疯魔了。

对于亏待什么都不能亏了我这张嘴,如果有人要我不吃肉的话,一顿我还能坚持坚持,两顿还可以咬咬牙,三顿下来,我就得控制不住手抡大锤了。

减肥都扛不住晚上一顿猪瘾,还要完全吃素,那是真的闲得慌。

毕竟你可以自己吃素,别要求别人也吃素啊。

抱歉了,怨气有点大,主要是出去吃席以为能饱餐一顿,然后直接上来衣着素食,人家还花了大价钱的席面,更加气人了。

回来的时候灌了一肚子冷风,努力那是越走越爆棚啊,气得直接又花钱去吃了一顿全肉的火锅。】

说实话,古代的人也不太了解这个思路,倒是有些理解天幕的怨念,若是花钱去吃席吃了一肚子素菜,那都得被他们唠一辈子。

至于王公贵族更是没有这种想法,瞧着那些素材摆得倒是美观,但也架不住它们没有食欲啊。

在外面装装样子还行,吃这种席肯定散场散得早,还得赶紧回家补一顿。

他们倒是找到和天幕相似之处,亏待谁都不能亏了自己的这张嘴啊。

人生在世,吃东西都满是怨念,那多失败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