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女生耽美>直播被剧透历史的千古一帝,今天也很尴尬> 第 211 章 明心下山,青竹之约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11 章 明心下山,青竹之约(1 / 1)

【二十八神官中最后一位——明心,他生于景德三十八年,正值时局动荡的年代,他从生下来就不知父母是谁,成了孤儿L,后被一个神观中的老教徒收养,就这样,他被取名明心,从小在神观中长大、修行,后来更是立志要一辈子侍奉神明,不沾凡尘。】

【但是随着昭元十二年,灭神令的出现,彻底打破了他预定的生活模式。】

古古的话头停住,转而用温和的声音讲述道,【明心是个纯粹,又有点认死理的神教徒。

他从小待的神观处于一个深山老林当中,因为供奉的不是什么大有来头的神仙,所以平素并没有多少人愿意去上香供奉,解释的再简单点儿L,就是个小破观。】

嗯,是的,小破观。古古试图说的文雅点儿L,但最后发现还是那三个字总结起来最简单,古古也不勉强自己了,干脆用大白话继续讲道。

【明心长年就待在这样一个小破观中修行,不问俗世,除了观中两人因生活窘迫,要捡山里的干货拿去卖才能勉强维持生计时明心才会下山一趟,卖完东西后,他又会回到观中修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灭神令的出现,明心下山了。】

【他要去做一个,在当时许多人看来都不敢去做之事,甚至可以说是天方夜谭的事。】

【这个默默无闻、长于大山的小小神侍,他要去见皇帝,见这个国家唯一的主人,让他收回诛神的命令。】

大宸的光幕下,无数人口中发出惊呼,对于明心的决定他们是不敢相信的,但也有人大声夸好。

因为他们佩服明心的勇气。

然而转折总是来得猝不及防,古古毫无征兆的就蹦出了一句。

【然而,明心迷路了……】

【他明明是要往北,最后却一路往南,朝着与京都相反的方向跑了半个月,最后无意间在路上听到行人交谈,这才发现自己跑反了。】

大宸众人:……无语就是我的母语。

古古无奈的叹口气,【据咱们现代的专家们分析,刚下山时的明心应该是不怎么擅长与人交流,说白了就是轻微社恐,面对陌生环境能不说话就不说话。不然哪个阿呆能在迷路半个月后才知道自己迷路了啊?】

就跟咱现代很多爱待在家里不爱出门社交的阿宅一样,明心也是如此,尤其是他出门后面对人群的不适应反应,还要更为严重一些。

第一次出远门儿L,古代交通本就不发达,不认识路多正常,明心难道就不会找人问一下路吗?

古古猜,他肯定没这么干,不然也不会在史书中留下迷途半月去面圣的风光事迹了。

大宸诸人:这让我们怎么说?还真是二十八人里每一个都多多少少有点毛病在身上。

【后来到过的地方多了,明心的性格也不知不觉变得外向、大胆。】

古古一笑,说道:【其实想想也挺正常的。明心自幼待的小破观往来人少,来来回回接触到的也就那些人,最熟悉的就

是将他养大的老教徒和山下不时上山来拜神的那些村民,日子过得清净,还有自己卖东西时才会去的小镇,但这些地方他都跑了十几年了,早就熟悉了。】

【但去京都见皇帝不同,那是明心第一次出远门儿L,接触到的也是全然陌生的环境和人。】

【明心虽然迷路了,但命运就是这么神奇,他还是见到了萧临渊。】

???

身为皇帝,萧临渊是明心想见就能见的吗?还是刚巧就这么好运气碰见?

古古随即便道:【彼时的明心在迷路之后又兜兜转转了好几次,才好不容易到达京都,但他一个普通百姓,还是打着规劝皇帝的理由来的,皇宫门前的侍卫能让他进去?】

古古摇头,【自是不能。于是明心便只能留在京都先找个落脚的地方再说。】

【然而,他进不去皇宫,不代表身为皇帝的萧临渊就不能出来了呀?】古古说道:【神昭大帝萧临渊一生到处浪,除却史书上记载的几次出巡,平日也没少乔装打扮溜出宫来,不然也不能遭遇那么多次刺杀,连他和明心的巧遇也是在这种情况下。】

【昭元十二年,京都郊外,明心正寻到一处竹林中打坐冥想,正巧就碰到萧临渊一伙人被人追杀,明心二话不说就很热心的冲上去帮忙,打伤敌人,却不伤人性命。】

【等到敌人解决,只剩下萧临渊一伙人的时候,明心正为林中死去的人念往生经文,这时萧临渊告诉他,‘死去之人皆是对灭神令不服者,’还问明心在此作何?】

毫无疑问,这是帝王的试探,也是对明心出现在这儿L起了疑。

【也就是这一句话,叫明心意识到面前人身份不简单,但可能他也想不到出现在自己面前的人就是皇帝。】

【明心实话实说,道明自己上京的来意,还说自己出现在竹林中,是因为进不去皇宫,所以在此暂作清修。】

光幕中心变成一页史书上记载的文字图片,上书:【‘昭元十二年,帝出宫,于郊外竹林中偶遇神教徒明心,闻其来意,未露身份,只作一寻常富家公子,与其言谈半刻钟,定下青竹之约。’】

【当时的明心并不知晓自己面前之人就是皇帝萧临渊,而萧临渊恐怕也没想到,当日与一民间普通的神教徒口头定下的那场约定,在足足跨越近六十年的时间后,还能有再赴约的一天。】

那么长的时间,足够许多人将这一场约定忘记,谁还真的能坚持这么久不放弃?

明心却是可以。

所以这大概就是历史上的萧临渊说他固执、认死理的原因吧。

古古心中感慨,面上却严肃,颔首说道,【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视频的形式,看看历史上关于这场青竹之约,也是明心这个人的一个小短片。】

古古的话音落,光幕画面就发生了变化,先是画面一黑,后一个清冷低沉的男音问,“你见过神吗?”

一大片摇曳的青翠竹林中,一个破败不起眼的茅草屋内,两

人站在窗边,眺望着面前的竹海。

一个身穿白底绣青云图样的男子,面如冠玉,身姿修长,看长相亦是十分俊美,只是脸上带着一股凌厉的寒意,叫人不敢靠近。

在他身旁隔了一步远的地方,站着一个身穿灰色长袍,头戴形似帆角长帽的男子,微微垂眸,面容平和,看打扮像是某类特定身份的人。

光幕外的人一眼就认出了画面中的两人是谁。

——萧临渊和明心。

刚才的问题也是萧临渊问明心的。

后者闻言,淡淡的摇摇头:“未曾得见。”

“那你凭什么相信世上有神的存在,那是什么?还是,人们供奉的神,只是人自我欺骗和安慰的东西。”

明心没有说话。

萧临渊望着窗外竹林的目光泛着寒,也带着点点的不以为意、漫不经心,他的眼中看不见一点对神的敬重,只有想起某段往事时的沉重、漠然。

他想起的,定不是什么轻松美好之事。

“从前大宸内乱之时,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可曾闻神明相助?去岁覆灭神种,死去的大宸将士何其惨烈,可曾闻神明垂泪?”

没有,都没有。

“这个世间,没有神。大宸,也不需要神的存在,尤其是一些只知欺骗世人的害人之神更是留不得。”

萧临渊的声音是平静的,随着他的话音落,眼中的寒意也更浓。

明心仍旧坚持心中的信仰,没有动摇,“岂不闻肉体凡胎,何以能够视神?阁下心中不信有神,明心多说无益。”

萧临渊淡淡的接了一句,“非我一人如此想,大宸如我这般想的人将来只会更多。”

“你信神,你得到了什么?”

明心答道:“不求外物,唯己心安宁而已。”

萧临渊闻言喉间溢出一声轻笑,嘴角的弧度也有轻微的上扬,他不常笑,但此时笑,多少有些不合时宜,难免显得有几分讥讽。

“那神从何来?”

明心仍旧答不上,但他很诚实,不知道就说不知道,也不会非要扯一个答案。

“吾不知。”

“哪怕不知神从何来,什么是神,也不求神明予你一物,你也要进宫求见皇帝,劝他废除灭神令?”萧临渊这样问道,没有转头去看明心。

“是!”只一个字,声调平静,却满满都是坚定。

明心说道:“或许陛下与阁下都是这世间少有的不信神之人,但不能因为你们不信,就要让其他人都随你等之意。纵使神明未现真身,世间之人就都要不信神了吗?”

他一叹,“多数人心中所敬神明不同,但若有人是与吾一样,只求一个心安呢?灭神令一出,将添多少杀孽?”

萧临渊无声的停顿了几秒之后,他扭头看向明心,不再与他争辩灭神令该不该继续存在的问题,“那便,你我在此定下约定吧。”

“我希望你能用你的双眼去亲自看一看这人间,当你的双脚踏遍大宸二十八个州后,给我一个答案。神当存否?”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是你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去询问别人,不管是谁都可以。”

是的,不管是谁,哪怕是去问这世间的任何一人都可以当作答案,然后被拿来回复萧临渊。

后者没有想到萧临渊会与他说这些,显得有些错愕。

“若将来你仍坚持神明当存,届时,我会带你进宫,让你亲自见到大宸的皇帝。灭神一事,也可再议。”

明心睁大了眼睛,脸上的神情比之前更加吃惊。

萧临渊却没有看他,目光落向窗外的那一大片青翠的竹林,右手从袖间掏出一枚令牌,递到他面前。

“青竹为证,等哪一天,你想明白了问题的答案,便折一枝青竹与这令牌一同交给宫门的守卫。那时,你我还在此相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