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10 章 季圭,季圭(1 / 1)

【说完二十八功臣中出了名的能言善辩的陈闻达,接下来主播要说到的这位,那可就与之完全相反了,几乎是能不开口就不开口,一天下来有时都说不了十句话,也几乎不与人交流,常常一个人待着,甚至看起来多少有点像是自闭症。】

那是什么症?

大宸众人不理解,窃窃私语讨论起来。

古古在说完一段前言后,这才正式进入人物故事的讲解中。

他的头像缩小到一个小窗口,光幕正中心取而代之的是有关于一个人物的文字介绍,书页图片的左边还画有一个男人的半身小像。

画的是一个长须男子手中拿着尺子,不知在低头研究着什么东西。

大宸许多人顺带瞧上一眼后,关注点就都放在了图上的文字上,一段一行,看得仔细认真。

【季圭,字博道,兰州田家村人,生于昭元十年,祖上曾发过一笔小财,后来慢慢发展成了一方乡贤,一心想通过读书改换门庭,可惜失败了。】

不知道是家中子孙不是读书的料子,还是什么,反正结果就是一家子还待在乡下村子中,壮志未成。

【到了季圭他爹这一代,出身平民也可做官,算是刚巧赶上了好时候,可惜天不遂人愿,季圭他爹因常年累月的读书,早早的就熬坏了身体,后来还不等季圭长大,就离开了人世。】

【只留下妻子,和一个在村里人看来是个傻儿子的季圭。】

傻儿子?

一群人不解,他们中有些人还记得,第一次从古古口中听到季圭这个名字时,他不还说人家是什么天才吗?

怎么转眼就成傻儿子了?

看到评论区中这类言论,古古安抚性的一笑,【这也是咱们现代许多人猜季圭或许是从小患有自闭症的原因呐。】

【有史书记载,季圭自幼时起就不喜与人讲话,常独来独往,情感淡薄,待亲人邻里平素也是十分疏离,村中人常称他怪胎,但或许在更多人看来,他与寻常孩子种种不同表的现都更像是一个天生痴傻的孩子。】

古古想起什么,额外插了一句,【就像咱们陛下小时候一样,只要表现的与大多数孩子不一样,做出些大人无法理解的行为,最大可能就要被归为傻子一列。萧临渊是如此,到了季圭这儿也是一样。】

【只是有句话说的好,天才,往往是不被人理解的。所以在当时人看来他们是傻子,可其实呢?】古古轻轻一叹,其实只是他们不被人理解罢了。

古古接着讲季圭,【后来季圭长大成人,性格与幼时比起来要好上许多,至少还有能与人交流的时候。】

【历史上,萧临渊算是他的第一个朋友了吧。】

【昭元二十年,神昭大帝萧临渊南巡归京途中,路遇自闭症天才儿童季圭,顺手就将人给捡到自己麾下。】

【彼时的季圭才年仅十岁。你要问咱陛下到底看中他什么?】

古古嘿嘿一笑,也不再卖关子,道,【

究其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季圭就是个天才儿童啊!他于数学方面的天赋堪称举世无双!独一无二!】

【昔年,当萧临渊南巡的车架路过兰州田家村时,黄昏时分,萧临渊处理完政务,便在村中散步,无意中就叫他看到一个半大的男童独自拿着黑炭正在一面墙上涂画着什么,周围的人都叫他傻子。

?四时已过提醒您《直播被剧透历史的千古一帝,今天也很尴尬》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

可当萧临渊看清那孩童在墙上像是小儿乱画一气的内容时,他一惊,方知眼前这孩子恐怕不是什么世人眼中的傻子,而是个天才!真正的、不世出的天才!他于数学一道上的天赋,比任何人都高!】

【于是,出于爱才之心,萧临渊当天便亲自去到季圭家中,说服他一家随车架入京,后,更是悉心栽培季圭,给他找了当时有名的数算大学士当他老师,教他数算。然后不出三年,季圭就学成出师了,成了当时有名的数算天才。】

【那大家知道,最开始神昭大帝遇季圭时,季圭在墙上写的是什么吗?】

古古提出疑问,但光幕下的大宸众人怎会知道?

他们又不是季圭,不过听到季圭的生年,他们也总算是知道从前古古为什么笑了,还笃定他们一定找不到季圭。

因为……人家现在真的连个种子都不是啊……

等了一会儿见无人作答,古古只好揭秘,【是万数算经啊。】

【虽然只是个雏形,但咱要想想当时的季圭也才只是个十岁儿童,从小在村中学到的知识也有限,能自己钻研出万数算经中的加减乘除已经很了不起了。】

怕有人不知道这部数学著作,古古特意介绍了一下,【这部万数算经是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中最重要的一本,其中涵盖了算术、代数、几何等方面的内容。】

【顺带一提,几何与代数方面,季圭是首个研究出成果并做出定论的人。除此之外,他在力学上也做出一定的发现和研究,但相关定论并未编入万数算经,而是单独集成一册,名曰《力学》。】

古古:你就说牛不牛吧?

反正这是他拍马也不及的人物,他要是有这天赋,顶尖大学也不在话下。

但哪怕古古这样说了,光幕下看直播的人也还是满头雾水,他们不懂力学是什么,也未亲眼见到成型的万数算经,他们能知道的也就是季圭在数算方面很厉害,算是当代的大家之一。

“难道就因为季圭精通数算,所以他就能入得传世阁?”

这不免让他们想起了当初专精画技的甘宜之。

面对这类问题,古古想了想,摸着下巴,边斟酌着用词说道:【嗯……可以这么说,但准确来说,应该是他于神昭年间因数学方面的造诣登峰造极,于当代、于后世造成的影响都十分远大,所以他才能入传世阁。】

两句话听起来意思相近,但细品,却不难发现两者的根因有很大不同。

前者在于技巧上,而古古的回答更侧重于拥有才能的季圭,他用这项能力为民为国带来了哪些好处、哪些利处,是这些带来的有利之处才让他一步

步进入传世阁。

【数学于人们的生活中到底重不重要?】古古忽然抛出疑问,而后举了个最简单的例子,【当初主播在天工荆越的那一期直播时,就曾有提到过,季圭也曾参与过天公九曲通的建设。】

【天公九曲通中机关运行的力和控制水流的阀值就是他计算出来的。这不就是实打实的功绩嘛。】

除了季圭,在那个时代很难有人能算出这个东西来。

古古喟叹一声,【在现代人来看,这当然不难计算,因为有现成的公式可以让我们用嘛,但咱们也要想一个问题。】

【数学公式,从哪儿来?】

古古问完,特意停顿了一会儿,他语速缓慢的说道:【数学、科技、文明,那都是有一个慢慢进化和成长的过程,数学公式不是一开始就有的。】

【就像咱们再把时间往前推,人类最开始的计数方法有哪些?

一、结绳计数;二、书契计数;三就是算筹计数了,那现代呢?人们用数字来计数。】

【再者,不光是天公九曲通,九州通渠以及天下驰道的建设也曾有季圭出的一份力,建设过程中遇到大的数值的计算,都得季圭出手帮忙。】

【他未在朝为官,但他亦国为民出一份力。且季圭的出现,也大大的推动了我国数学史上的发展,所以传世阁功臣行列,该当有他一席之位。】

那时的神昭大帝是不是就是从这方面综合考虑,才册封的季圭呢?古古也不知道,他只是一个讲故事的人罢了。

【但历史上的季圭,结局并不怎么好。他一生无妻无子,孤独终老,于昭元五十三年在京都过世,享年四十三岁,死前三年饱受病魔折磨,看史书上记载的‘上腹疼痛、恶心呕吐、便血’等症状,真的像极了患有胃癌。】

【主播觉得,这大概率与他长期饮食不规律有关系。相墨还活着时,曾在个人散记中记载季圭的一段话中有道:‘季士子痴研数算,常致废寝忘食,数次饿晕在地,险被人及时发现,救之。’】

古古摇摇头,暗想,这算不算搞科研和学术方面的大佬都有的通病?

转而,他端正神色,语气郑重,【季圭——传世阁二十八功臣第二十二席,对应天上二十八星宿第二十二神官位,居南方朱雀井宿星,实至名归!】

【而主播今天要讲到的最后一位直播人物,同时也是二十八功臣中要讲到的最后一位,他的故事说简单也简单,说不简单也不简单。】

【有很多人说,他其实并不配入传世阁,他于国于民有什么功?没见到。】古古声音平静的说着。

【明明做的比他好的人大把,比他为国家和百姓做出的贡献更大的人更有,为什么最后偏偏是明心夺得了二十八神官中的最后一位?】

这个问题嘛,不论是千年前还是后世,一直有微词,多是不忿。

古古在这一期直播开始前也仔细思考过这个问题,起初他的内心也有一定的犹疑,不明白萧临渊为什么从那么多人里单单选择了他?

可后来,当他重新翻开那本历史书,他在书中看到的那句话,莫名就点醒了他,让他心中生出一点感悟。

【‘用你的双眼去亲自看一看这人间,当你的双脚踏遍大宸二十八个州后,希望你能给我一个答案。神当存否?’】

古古缓缓读出这句话,而后他微笑着说道:【明心的存在,像是一个时代的证明,也是对当时大宸人文风俗的一个实录。】

【阅尽人间二十八春,明心归来不见神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