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西夏战事(1 / 1)

近些日以来朝政多有动荡,灾情、军情皆是大事,官家也有许久不到后宫来了,这些日子里连公主的百日宴也未曾出席,这日宫宴,宗亲皆已经到齐,宫门也快要落锁之时内阁递了紧急的剳子入宫。

西边反了,西夏的元昊自立称帝,还要大宋以邻国相待否则就兵戎相见,大宋重文轻武若与西夏打起来情况自是不容乐观的。

官家将嘉禧召到福宁殿后询问:“嘉禧觉得御驾亲征是否可行?”

嘉禧点点头:“自是可行的,只是官家如今有二子,皇子晏居长,皇子曙居嫡,这二人……”

官家拍了拍旁边的盒子:“这正是今日叫你过来的原因,张贵妃是你的人,曙儿是你抚养的,我今日把国玺交给你来保管,若有意外,是立晏儿还是立曙儿,亦或者你自己坐那个位子,都可以。”

嘉禧有些慌张,我的天爷,那可是国玺,忙推辞道:“官家不可,嘉禧不敢。”

官家摇摇头:“你是赵家的子孙,有何不敢的。”说完将国玺强塞给了嘉禧。

次日官家便下了一份诏书,册封大皇子赵晏为安王,二皇子曙为宁王,官家御驾亲征期间由二王与秦国长公主监国,晏殊、富弼、韩琦等辅佐。

与西夏的仗一打就是两年,官家重用狄青、张元等武将在西夏一役中大获全胜,西夏元昊战死,西夏朝臣便扶持皇太子宁令哥上位,宁令哥上位后当即献上投降的国书,愿意割地赔偿,并向大宋求娶公主,当大宋皇帝的女婿,向大宋俯首称臣。

我朝从未有过公主和亲一事,朝臣一时间分为两派,一方主张向前朝那样从内庭挑选窈窕宫女封为公主和亲,一方则主张现在是控制西夏的好时候应该嫁真公主过去,一时之间二者吵得不可开交。

这一议便议了有大半个月,这日福寿公主求嘉禧带她去见官家,嘉禧本以为她是想让官家不要把她嫁过去的,谁知一进福宁殿福寿公主便跪下:“爹爹,女儿愿意嫁给西夏王。”

这让二人有些吃惊,福寿公主又道:“爹爹和姑母因为西夏一事日夜忧心,儿心焦却无计可施,如今西夏王室只剩下一个未及弱冠的新王,王室动荡,正是掌控西夏的最好时候,若新王长成怕是又会有一场战争,儿是长女是最合适的人选,因此儿愿为爹爹和姑母分忧,嫁给西夏王。”

二人对视一眼后官家点点头也算是同意了,次日早朝官家册封西夏王为西夏郡王为大宋属臣,并将长女楚国公主赵菀青赐婚给西夏郡王。

之后便是论功行赏了,经此一役也让官家注意到武将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打算提升一下武将的待遇,可这却触到了那些文官的利益,自太祖陛下杯酒权兵权后便抑武扬文,加之如今的官家仁慈宽厚,更是把有些文官养的不知天高地厚了。一个个的上书谏言,直言官家此举有违祖训,官家若执意如此他们唯有以死明志,官家不该听小人之言使大宋陷入险境,诸如此类名为劝谏实为逼迫。

这日早朝官家带了嘉禧上殿,那些人素来不满嘉禧,如今见嘉禧上殿更是不满,一个公主的宅子修的跟一个皇宫一样,还在官家御驾亲征的时候掌国玺涉国事,不过这些人只是一些跳梁小丑罢了,郭氏,张氏,吕氏,晏氏等子弟和姻亲自是不会说什么的,毕竟明面上他们可都是嘉禧的人,尤其是郭家和晏家,孩子都在人手上呢。

看着几人怒目圆睁的样子嘉禧嗤笑:“诸位大人道不怕激动的去见了太祖太宗以及先帝。”

那些人如今见了嘉禧便像是恶犬见了骨头一般,其中就有一人抢在众人之前:“朝堂不是你一个女子该来的地方,你们女子就应该在家相夫教子侍奉公婆以尽孝道。”

嘉禧冷哼一声:“侍奉公婆,以尽孝道,我的公婆可曾生我养我。”

“自古女子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夫婿的父母自就是女子的父母。”

嘉禧摇摇头:“我的父亲是大宋的真宗皇帝,我的母亲有三人,辅佐官家,垂帘听政的母亲是我的嫡母章献皇后,十月怀胎生下我的母亲是守了十余年皇陵的是我的生母章懿皇后,护我长大,保我周全的母亲是我的养母晋国大长公主,除却这三人,这世间谁还敢自称我赵嘉禧的父亲母亲,况且,太宗皇帝的命令,尚主之家例降昭穆一等,你是不把太宗皇帝的话放在眼里吗?”

另一人上前:“女子生来就该安于后宅,侍奉丈夫,教养子女,读书是男人的事,这世间自古以来都是男尊女卑,公主是不可能改变的。”

嘉禧冷笑:“若这话被你的母亲,你的妻子,你的女儿会以你为耻,你的母亲会想自己十月怀胎生出来个什么东西,你的妻子会想自己爱着的丈夫,自己为他生儿育女的丈夫竟然如此看不起自己,你的女儿会后悔投身到你的家中做你的女儿。”

那人有些恼怒:“公主此言何意?”

嘉禧嗤笑道:“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说的是男人要想合乎“道”,必须像天一样,高亢公正,自强不息。而女人要想合乎“道”,必须像大地一样谦卑、包容、厚德载物。而不是你们想的男子生来比女子高贵,当真不知道你们是如何考中进士的。”

那人自觉被当众羞辱甚是屈辱,当即便要撞柱,身边人赶忙拉住,嘉禧咂舌:“你们拦着他做什么,他不是要去见先帝嘛,让他去呀,今天来不是看你们演戏的,吾就问你们若有朝一日他国如同西夏来犯大宋何以抵御,靠你们这群文官的嘴皮子吗?靠你们以死明志吗?真想死谏就真往柱子上撞,谁也别拦着,别一个两个在这里演戏,一群蠢货。”

此言一出一众文官皆是愣住了。

嘉禧又道:“一天天不关心正经事,就盯着官家后宫,公主后宅,这大宋当家做主怕不是你们这群谏官,尔等如此作为与挟天子以令诸侯有何区别。”

听得此言众人连忙跪下称道:“臣等不敢。”

偏偏此时那三人还不知死活的出来蹦哒,口称:“臣两袖清风,忠君为国不想公主如此羞辱臣等,臣唯有以死明志。”

嘉禧气急:“好,好的很,既然这几位大人这么想以死明志本公主成全他。”说罢转身一甩衣袖对着殿外候着的士兵道“把这几个妖言惑众的乱臣贼子拖出去择日处斩。”

文官武将多有不和,那几个文官更是处处看不起他们,如今长公主发话了,官家又不阻拦直接进殿将几人架了出去。

嘉禧又对狄青等人:“你们一人领一队士兵去把那几个逆臣的家抄了,我倒要看看他们口口声声两袖清风,忠君爱国的家中有多少银子。”

嘉禧对殿内的宫女内侍道:“给诸位大人看坐上茶,今日怕是早回不去了。”

约莫两三个时辰有官兵陆续抬进来一箱又一箱的东西。

“杨庶人府邸中有一妻四妾,府中六子九女,外室子女三子二女,共缴获白银三千万两,珠宝首饰瓷器字画若干。”

“林庶人府邸中有一妻六妾,府中三子十二女,共缴获白银五千万两,珠宝首饰瓷器字画若干。”

“周庶人府邸中有一妻十九妾,二十四子,十二女,共缴获白银八千万两,珠宝首饰瓷器字画若干。”

看着摆满大殿的银子珠宝首饰瓷器字画那些文官有些心虚,他们自然有俸禄之外的收入,但被摆在明面上的还是头一回。

嘉禧看着形色各异的众人:“打仗的时候一个个哭穷,连官家都节衣缩食将不常用的器皿拿出来用于前线,怎么一些七品官员却有如此丰厚的家底,这其中的想法可就不得而知了。”

而自嘉禧进殿就一言不发的官家终于开口了:“杨,林,周三人斩首示众,三家男丁充军流放,此生不许入京,女眷受无妄之灾准其留府居住另谋生路。”

嘉禧对于这个结果还算满意行了一礼:“官家英明。”

如今朝堂之上也没有人反对给武将升官一事,赵禧手下的人如狄青,宁远侯,勇毅侯等人皆被封为高官。就连宫中的曹娘子也因为曹家兄弟立了大功而进位。

剩下的文官不是赵禧的人就是胆小不敢言语,这位公主敢在今上面前处理了官员,生怕多说一句下一个开刀的就是他了。

武将升官一事也就如此尘埃落定了,后世记载中对于嘉禧是好是坏也就不重要了,反正人只能活一辈子,后世赞颂也好谩骂也罢,时间久了谁记得他是好是坏呢。都说秦始皇与隋炀帝是昏君暴君,可前者修建了长城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后者开凿大运河,完善科举,就连声名狼藉的商纣王也是有功绩的君王,不能因为一件事就以偏概全,抹杀了他们的功勋。

弱小就会被欺负,而一个不重视武将,甚至打压武将的国家终究是走不长远的,国破家亡首先受到迫害的就是那些曾经的后妃,公主,皇室贵眷。

嘉禧虽不能拯救这思想顽固的封建王朝但也想尽其所能让大宋的女子免于受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