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婚姻大事(1 / 1)

嘉禧的公主府如今住着张贵妃的福寿公主菀青,睿淑皇后的惠宁公主、淑宁公主、德宁公主、二皇子曙,除了皇长子外官家所有的儿女都在公主府。

惠宁公主如今六岁了,她知道自己生母是如何没的,她忘不了那一天,虽然她也只是一个孩子,但她是姐姐,她是四个人中最年长的,她必须担起姐姐的责任。

惠宁公主也知道大姐姐自幼由姑母抚养,与生母并不亲近,可她忘不了大姐姐是孙氏的女儿,是那个害她们没有了生母的女人的女儿,姐妹二人从未说过一句话。

福寿公主已经九岁了,对于自己的生母也是知道的,对于生母所做的事情同样知道,她有愧于睿淑皇后的子女,只能日日抄写经书为睿淑皇后超度,为睿淑皇后的子女祈福。

这让嘉禧有些心疼不已,可福寿公主执意如此嘉禧也不再阻拦,反倒是惠宁公主,见福寿公主如此便也收起了爪牙,但依旧不怎么亲近,反倒是小些的德宁很喜欢与福寿公主一起。

转眼间嘉禧也二十了,前些年守孝没有议亲如今也该相看了。只是大宋的公主不好嫁,凡尚主之家例降昭穆一等以为恭,父亲母亲变哥哥嫂嫂也就罢了,毕竟是天家公主,就算是没有降一等那也不敢给公主摆婆婆的架子。最主要的是娶了公主便只能任闲职,不管多么有才,从此与仕途无缘,所以大多数人家是不愿意娶公主的。

嘉禧如今有三个驸马候选人,齐国公齐修比嘉禧大两岁,勇毅候徐慎行和新科探花盛绪与嘉禧同岁。

嘉禧便叫梁生出去打听这三人,没几天梁生便过来了,嘉禧叫人坐下后便问:“怎么样了?”

梁生道:“齐老太爷当年娶了开国宰相的女儿刘氏,二人育有二子,齐修,齐治,齐大公子袭了爵位如今是齐国公,二公子参加了科举,如今是个小官。”

静客在一旁点点头:“嗯,如此看来还是齐国公好些。”

梁生继续道:“这勇毅候府的老侯爷只得了一个女儿,当年为了嫁女将侯府都搬空了,如今的勇毅候是过继过去的,勇毅候靠军功挣下了现在的家底。”

溪客评价道:“这勇毅侯也不错。”

梁生笑了笑拿出一本册子:“宥阳有户姓盛的人家,这盛家第一代老太公当年娶了一位没落的书香门第的小姐,二人育有三子,大房一支从商,有一子二女,长子名维,长女名纾,次女名纭,这大老爷宠妾灭妻纵容妾室害死了嫡长女,夫妻二人便离了心,不久这大老爷就去了。三房见长兄去世只留下寡嫂与幼子便抢了大房多半的钱财,最后还是二房老太太出手才保住剩下的,二房老太太帮着大房重振家业才有了现在。二房老太爷考取了探花郎,被当年勇毅侯府的独女看中,这徐姑娘便非君不嫁,可这二老爷打小有个青梅竹马的女子,却拗不过徐家的势力,在与徐姑娘成亲不久就把青梅纳为妾室,妻妾二人明争暗斗,二老爷又偏帮青梅,后来那宠妾因病去世,二老太爷不久后也郁郁而终,二老太爷一脉有三子,长子盛绪是那位青梅的儿子,次子盛纶是徐大娘子的儿子,三子盛纮是另一个妾室的儿子,徐大娘子不喜欢宠妾连带着不待见盛绪,盛绪在家时时常吃不饱穿不暖,好在盛绪争气考了探花。三房是一群吸血的蛀虫,公主也不必管他们。”

静客惊讶道:“这二老爷也真是的,若真的喜欢青梅拒绝了徐家姑娘便是,徐家总不能逼着娶妻,娶了侯府姑娘也罢,为那姑娘找个好人家也行,既想吃侯府的利又舍不得青梅,亏的还是探花郎。”

溪客思索片刻后道:“公主,听说襄阳候之女有意嫁入齐家,这盛家老太太听说去了王家提亲,不知是哪位姑娘。”

静客道:“肯定是二姑娘呗,王家怎么可能让大姑娘过去受苦。”

嘉禧起身:“备车,去宫里。”

到了福宁殿后嘉禧直言:“官家,我今日过来是想请官家赐婚。”

官家毫不意外:“哦,你看上哪家公子了?”

嘉禧斩钉截铁道:“齐国公齐修。”

官家点点头:“嗯,齐修,是个不错的。”

嘉禧继续道:“我今儿来还是为了琬表姐和我那个伴读的婚事。”

官家想起来了什么:“说起你那个伴读,刚才勇毅侯还来求娶王家二姑娘呢。”

嘉禧一笑:“这是好事啊!我一会儿就去和她说,对了,那琬表姐怎么办?”

官家叹了口气:“李家虽是咱们的外家,可李家子弟都还小没有几个能用的,琬表妹的婚事不太好办。”

嘉禧笑道:“官家还记得新科探花郎吗?”

官家点点头,嘉禧便将盛家的事儿都告诉了官家:“官家下旨将探花郎的生母抬为平妻,将琬表姐封为郡主不就行了。”

官家对此也很是赞同,嘉禧又去了芷兰殿上了香,又去坤宁殿坐了一会儿才回了府。

次日嘉禧便去了王家准备与王家人说这事,嘉禧一进院子就听见王夫人苦口婆心的劝道:“老二,那盛纮是探花郎的弟弟,自幼由勇毅候独女抚养长大,如今中了举前途无量,母亲也是为了你好。”

王若弗抹了把眼泪:“盛三公子那么好母亲怎么不让姐姐嫁过去,母亲,您自幼偏心姐姐,可有想过我也是你的女儿,幼时爹爹去外地上任,可以带着母亲,可以带着哥哥,可以带着姐姐,为何独独不能带着我,难道我是那个多余的吗?既然不喜欢我当初为何要生下我?那盛家自老太爷辈起就宠妾灭妻,那几个子弟焉能是善类,盛三公子说的好听什么探花郎之子,新科探花郎的弟弟,自幼由勇毅候独女抚养长大,可谁不知道徐大娘子嫉妒成性,害死了两个庶子的生母,气死了夫婿,那徐大娘子苛待庶长子,那新科探花郎自幼是吃百家饭长大的,那徐大娘子也有自己的亲儿子,况且什么勇毅候独女,她出嫁的时候可是差点搬空了候府,勇毅候府如今的侯爷不到二十,即无姊妹有无女儿,与徐大娘子从无往来。”

王夫人一时哑然,王若与拉了拉王夫人的衣袖:“母亲。”

王夫人继续劝道:“弗儿,那徐大娘子自幼在宫中抚养,规矩自然是不差的,你嫁过去也能学着些,况且流言蜚语不可信。”

王若弗冷哼一声:“母亲,什么叫自幼在宫中抚养,徐大娘子只是在宫中被教导过几日罢了,宫里头的养女大多都是给官家做娘子的,若要说自幼在宫中抚养那是同苗娘子那般的,母亲,我是秦国长公主的伴读,徐大娘子是章献皇后教导的。”

王夫人与王若与一时说不出话,王若弗又道:“我是公主的伴读,我的婚事自是回了公主由公主定夺。”

王若与嘲讽道:“呦,还回了公主,可把你能耐的,婚姻大事自古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公主有什么关系。”

嘉禧清了清嗓子:“王大姑娘,王二姑娘所言不差。”

三人回过头便看见嘉禧站在门口忙上前行礼,王夫人战战兢兢道:“臣妇不知公主驾临,有失远迎,还请公主恕罪。”

嘉禧笑道:“王夫人不必多礼,本公主今儿个来是替一位友人上门提亲的,我那友人与本公主一样,自幼失了双亲,便请本公主上门提亲。”

王夫人问道:“不知是哪位公子?”

嘉禧一笑:“勇毅侯徐慎行。”

王夫人一愣:“勇毅候!那勇毅候不是!可公主,臣妇已经将二女儿许给了盛家了。”

嘉禧皱眉:“王夫人不知道吗?你的二女儿是公主伴读,她的婚事应当上报给公主,东昌伯嫡长女嫁宁远侯世子,薛五姑娘嫁晋国公,这些本公主都是知道的,怎么王二姑娘的事儿我一点消息都不知道,至于盛家,官家已经将国舅爷的长女封为郡主赐婚给探花郎了,王夫人那么喜欢徐大娘子不若将大姑娘嫁给盛二公子。”

王夫人犹豫片刻后道:“公主,这两个女儿的婚事还要和我家官人商议呢。”

嘉禧哼了一声:“王夫人以为本公主来是来和你商量的吗?王大人此刻怕是已经被官家留下了。”

景祐四年五月,秦国长公主下嫁齐国公齐修。

嘉禧与齐修的父母都已经去世,也没有长辈需要行礼敬茶,只需等官家下朝后入宫向官家谢恩即可。

景祐五年,嘉禧诞下长子齐晅,薛玉湖诞下晋国公长子柴青云,王若弗诞下勇毅候长女徐云华,安平郡主诞下长女盛嫣兰,宫中的曹美人诞下皇五女福安公主,苗美人诞下皇六女福康公主。

齐晅周岁的时候嘉禧便向富弼和晏清素预订了刚出生的二女儿富若竹当儿媳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