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渡人渡己(1 / 1)

邓紫光回静江,立即就有许多人来访,主要还是老摧锋各级官兵,跟随始安商行日子过好了,不忘将军带领大家奔生活,听闻邓紫光回来,来找他探探口风,未来日子会这样一天天好起来吗。人多了,邓紫光干脆与大家相约始安商会见面叙旧。

与大家见面时谈及了众人都关心的问题:始安商行走多远,走多久?邓紫光道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在战场之外,商行走多远与走多久,其实就是好日子能过多久的问题,同样也是由商业之外的因素决定,那就是人心。人心除了自己人要知进退,礼让,尊卑,对外还要有敬畏之心,不欺世,不虚名,不争一时之利,更不争一时长短,要学会审时度势,顺势而为。总之学会做有品格的商家,谋长远之地。何为长远?多年和远地。

熊桂等人提出商行要象摧锋当年一样有规矩,有行规,大家依照规矩办事,自然后聚心齐力。

邓紫光对相关提议人给予奖励,要求大家为适应商行的发展制定始安商会的会约。

有官差来访,让邓紫光去广西宣慰司一趟,邓紫光心想这史格消息真是灵通。

史格没在宣慰司府在,张兴祖毕恭毕敬接待邓紫光,说史大帅在唐观,探花郎请移驾前往。

邓紫光从帅府北后门上了一个便轿,从轿窗看两侧有差官相护,一路到大唐观。

大唐观是一组砖石建筑,受战争的影响较小,帅府花钱修复后成为府产,不再对外开放。张兴祖引邓紫光入偏院,看见史格陪一身着道袍老者品酩。邓紫光见老道坐主位,史格作陪,想到入唐观时看见外面有百户军官把守,院内有千户军官值守,邓紫光知道这才是今天的主角。他先向老者行礼,再向史格见礼,口称见过两位大人。

史格向邓紫光介绍这是湖广行省的老父母,丞相阿里海牙。邓紫光再次向老者行礼。阿里海牙道我知道你,七年前了,因为什么事,我忘了。后来你在广西府学是崔斌的同窗,然后你在廉州。

邓紫光再次行礼:感谢丞相大人当年不杀。

阿里海牙:哪有那么多杀戮?为收广右流兵,让你任招抚使负责归农军及招抚俚僚事,听说你回来,想找你来聊聊,你坐,你坐。

邓紫光在一旁茶几边坐下,立即有军官给他提来一壶煮沸的茶汤,与及松糕、马蹄糕、菱角、姜糖、话梅、金桔干脯等点心。史格示意邓紫光喝茶,邓紫光这才自己动手沏茶,品酩。

史格问邓紫光招抚与安置的情况,邓紫光介绍一些情况,两年来安置十八栋近两千户归农军和俚僚,开田共八万亩,在中旱田有五万亩,过二年水利修成,这五万亩会有两万亩成为水田。

海牙关注能否吃饱肚子,听邓紫光说人均三百七十斤细粮后海牙点头。邓紫光介绍全靠卖山货,才解决耕牛、农具、修路桥、办小学等问题。听说邓紫光办有小学了,史格表现出极大兴趣。当邓紫光说到还建有道观,在道观里有女学,招收女子入道观学习桑植,识字,算术。海牙问为什么要在山中办小学和女学,甚至建道观,邓紫光回答言简意赅:为了移风易俗。

好在邓紫光为复燕珏金的信函,做过一番认真的总结,回答阿里海牙时不仅能迅速且完整的回复他们的问题,还能说明各种问题的历史沿由及演进。

交谈到掌灯时节,三人边吃边聊。

丞相问邓紫光现居何官,邓紫光道紫光无官,当初授抚獠招讨使,就一直以招抚使之名理事。

阿里海牙笑道:你倒是个能干事的人,没饷没粮草,没官没兵,你就这样干事,还干成了。是我大意了,老夫给你赔个不是了。史大将军(史格实授定远大将军,武十五级),自己的人受委曲了都不知道维护,你也当罚。

史格向邓紫光举杯:探花郎受委曲了,本帅向你赔个不是,今年绩考时,本帅定为你解决五品文官的职位,补发你这几年的俸给。

邓紫光连声拒绝,这是自己份内之事。况且自己取之于民,靠经商也能得年俸几百两银,请两位老大人勿为自己所念。

阿里海牙道普天之民莫非王臣,不是你所养,你是代天子行政一隅,探花郎休要拒绝。

邓紫光立时被自己吓一跳,刚才自己以下蓝山之民养自己而拒绝史格要为自己授官,岂不是要有不臣这心了?被人在此捉柄的话就不好了。邓紫光被自己吓了一跳,立时闭嘴,不敢再出声拒绝。但心里却在盘算如何逃避要给自己授官之事。

粟英到仡伶药局,这是每月一次的坐诊时间。她告诉邓紫光,北山马家寨与过界山来抢占林场,夫人说不要与他们争,等你回去再说。

邓紫光心不在焉地说夫人即说要我回去再处理,说明不是很急,过些日子再说。

粟英要去栖霞寺会一游僧,这游方药僧不仅走遍岭南山川,撰写了一册《岭外草方》,还将岭南各种珍奇草木采了样本,有的种于各地寺庙,有的作干本收藏于身边。粟英虽然对草药有天生的领悟力,毕竟没有走过那么多山川河流,没有亲眼看见。遇到方药的大家,她一心想要好好请教,让邓紫光带自己去栖霞寺。

熊桂因有要与邓紫光相商,见邓紫光要出去,便陪同一块前往。

邓紫光到了寺院,心想已有几年不见住持淳得大师傅,不如自己也去拜访一会,又不欲惊扰和尚清修,便让金米和仆人陪粟英见药僧,自己与熊桂去见淳得。

淳得一时没能想起邓紫光,邓紫光道五年前我们一同收敛了满城的死难者。

淳得立即想到了当年与邓紫光将战争中的受难者超度的情景,神色凝重起来。再看向邓紫光,当初尚有些稚气的脸,如今已见棱角,眉目也能依稀看见有些疲惫。再看熊桂衣鞋帽及饰配高贵,却在邓紫光身后恭敬而立,便问邓紫光施主有何难解开的事在心吗?

邓紫光近来睡眠不好,食欲不佳,粟英只知道是胄脾不调,给他调理几日也不见效,却被淳得一眼看出心中有事不得开解。邓紫光感到意外,自己正有心找人一吐为快,于是再次行礼道:正希望住持大和尚为紫光开解。

淳得示间邓紫光先坐下,向外一指:你看见什么?

邓紫光;我看见下面院子里的枇杷结了果实很大,金灿灿。有很多漂亮的鸟儿在树上,只要它们一跳动,我就能看见它在哪,它要不动,就和树叶与果融合在一起。我要用弹弓去打它的话,就得选择那些动来动去的鸟。

淳得一笑:再看远处。

邓紫光:我看见大河上的船帆往来,没有了城阙的静江城,五年前是一片焦土,如今盖起了很多新的房屋,比原来的静江城更新更壮阔了。真是世事如棋,不知不觉局面已新。

淳得和悦地:施主是有器识者。你再看远些呢?

邓紫光:我看见西山,山下我和好友冬天不畏寒风,下西湖捉鱼。可他为了去救我,死在了澹州,不知魂在何处。黄文政大人托付于我要照顾小姐,可如今她身在何方?我却依然不知。我看见了侯山,侯山背追歼敌游骑八百,我最好的队正娄广智一战成名,此后分别,没想他在南月城葬身火海,与城俱灭,化作凤凰涅槃。

邓紫光说到此,己是热泪盈眶。

淳得道:你把眼睛闭上,看见什么?

邓紫光:我看见明亮太阳,非常和煦。可在怀远,那一家四口,男人重病不治而死,我本可以救他,却没能及时出手。他病中的□□显得那么清晰,无助。我只给他三两银子,让他搬离和请大夫。后来他死了,他的二个孩子需要有人救助,我没能伸手经援。

邓紫光满面羞愧懊悔。

淳得用槌敲响了身边的磬,合什念起了“伽梵达摩”(大悲咒):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南无?阿唎耶。

婆卢羯帝?烁钵啰耶。

菩提萨埵婆耶。

摩诃萨埵婆耶。

摩诃迦卢尼迦耶。

唵……

邓紫光在咒语声中逐渐平静,脑海中只有断续一些画面闪过,他看见九里香在融江快速而过,大排的木筏冲出苗山,始安夫人带着女儿跟着溃散的摧锋军从海边一路跋涉,粟娥死在自己怀里……最后看见的是邓子荐,马塈,黄文政。

淳得念完咒语时,邓紫光脸上已是一片宁静。当邓紫光睁开眼睛时,看见日落侯山,淳得身披一身霞光,背后正对游廊的圆窗,如同打着光伞。邓紫光向淳得行礼致谢:谢大师傅渡我。

淳得应道:我不渡人人自渡。

金米递过湿瀌的毛巾让邓紫光洗脸,邓紫光这才看见大家都在等他,连忙向大家抱歉耽误大家了,一起去得月楼吃素斋去。

粟英道你自己想吃斋,叫别人也跟着吃,让人以为你小气。

邓紫光道不吃斋菜,还不如回自己酒楼去吃。走,回城。

熊桂问邓紫光:大师真的好厉害哦,你不知道,我看见神迹了。他给你开光的时候,你身上有一道金光,红的,黄的,还有氤氲的仙气呢。你是不是有什么顿悟?

邓紫光笑骂道:胡说八道,哪有什么开光?我就是睡了一觉,一身轻松了。没有什么顿悟的。

熊桂一脸不相信的样子,嘟嚷道:明明我都看见了,你先哭后笑,一定得了什么道行。

邓紫光对他说:我要进山了,王颜明在山中当了半年的主薄,该换个人进去了。

熊桂:让我随你进山,有个人陪你下棋,读书。

邓紫光想了一下:不行,最适合你的地方还是代我坐镇静江,你在曹公、云霞、瑶池之间起到了桥梁作用。那文才谕在永州你也去帮他一下,发展江西一线,而需要他去呢。这是第一代摧锋老人,各方面都好,只是放不开手脚干事,以后要给他配年青人,老幼结合。顶替王颜明的人,你看那几个城隍使的人谁愿意去?愿去者给奖励,不愿去者,今后再派些任务。二次不出作务者,减少俸给,三次不出任务者就停了俸给。

乘船到南城外自家酒店云水阁,邓紫光挽着粟英下船,邓紫光告诉她这是粟汉尧带人修的码头,你还没走过吧?

粟英:那要花很多钱吗?

邓紫光:本来是我们一家的专用码头,后来张将军买了我们旁边的地,想与我们共用码头,这样就是我们出地,他出钱。

粟英:我们很多钱吗?我听云霞说这辈子花不完了。

邓紫光:大多数是股分,现银几乎全投到各个生意上去了,也没多少银子。

粟英:那你给小双一笔银子,让她回去了,别耽误她,云霞也是这么想的。

邓紫光:为什么你们都容不下她?

粟英:这事我们怎么好说出口?你应该问你的兄弟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