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其他类型>我哥是皇帝,却也是亡国之君> 第200章 采盐人的一天(三)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0章 采盐人的一天(三)(1 / 1)

交完盐块的采盐人并没有立即下水,而是在岸边的火堆旁边烤火,让自己的双腿暖和暖和。

毕竟长时间泡在零下好几度的水里,如果不让自己的脚暖和暖和,过不了多久,这双脚就废了。

看着采盐人冒着残疾,甚至是死亡的风险,每次将几十斤盐块运上岸,王华便感到自己是多么的幸运。

如果不是自己穿越到了家兴的身上,而是和这些采盐人一样,成为一名普通的老百姓,自己恐怕早就已经饿死了。

看着采盐人一次便可以采集几十斤的食盐。

而盐湖城的采盐人起码有上千人。

而且采集食盐并不困难。

于是王华问道:“我看盐湖城里的仓库里面已经堆满了食盐,不要说一个冬天不开采食盐,就是一年不开采食盐,盐湖城仓库里的食盐也足够整个西凉国使用,还绰绰有余吧?”

“为什么还要在冬天开采食盐,我看采盐工的效率也不低,如果是夏天,恐怕一个人一天可以采集几百斤食盐吧!”

“盐湖城的盐商完全可以让采盐工在夏天多采集一些食盐,这样冬天的时候他们不就不用下水采盐了。”

向导听了王华的话,说道:“公子说的事情盐湖城的盐商们自然是知道的,但是公子有没有想过,如果采盐工们在夏天便把一年需要的食盐全部采集完毕了,那么会发生什么事情?”

听了向导的话,王华也开始思考起来,任何一件事情既然出现了,那么肯定是有原因造成的。

而很快,王华便明白了过来,盐商们是故意控制食盐的开采量的。

之前说过,盐湖城的采盐人有很多是在其他地方活不下去了,这才成为了采盐人,这些自愿成为采盐人的人,其实并不受盐商的控制,他们随时可以离开。

如果在夏天全力开采食盐,确实可以在短时间内便可以开采满足一年,乃至更久时间使用的食盐。

但是开采大量食盐便意味着盐商需要在短时间内拿出更多的粮食,布匹等物进行交换。

而盐湖城的大多数物资都需要外界运输过来,所以在没有特殊情况下,盐湖城的物资其实一直会维持在一个恒定的数量值。

而如果出现大量兑换物资的情况。

那么在一段时间内,盐湖城的物资压力会非常紧张,甚至会出现,因为兑换物资数量过多,导致粮食等物不足的情况。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已经兑换了大量物资的人自然不可能把物资拿出来,而还没有兑换物资的人,突然发现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木签突然之间无法兑换物资了。

那么盐湖城势必会陷入混乱,这是盐商们不愿意看见的。

而除了这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那便是用来束缚住采盐人。

盐湖城四周的采盐人必须依靠盐湖城才可以生产,如果他们在短时间获得了大量的物资。

比如他们在兑换了大量物资后,再在盐湖城换取食盐,接着带着换到的食盐离开盐湖城。

那么盐湖城便会在短时间失去大量掌握熟练食盐开采技术的采盐人。

那么当来年来临的时候,盐湖城的食盐出产数量便会急剧下降,这样势必会影响盐商的收益。

所以短时间大量财富的产生,对于盐湖城来说,并不是好事,正是对盐商而言。

正是因为如此,盐湖城的盐商才严格控制产出,这既是为了保证物资供应链不会断裂,也是为了把采盐人拴在盐湖城,让这些采盐人一辈子。

不,是世世代代成为采盐人,因为无法离开盐湖城,这些采盐人只能在盐湖城成家立业。

而出生在盐湖城的孩子,不用想也知道,除了从事采盐行业,他们还能干嘛呢?

“走吧,我们去其他地方看看。”

看着这些采盐人再次进入寒冷的湖水当中,王华已经不想再看了。

他带头离开了盐湖,骑着马向远处的水源地赶去。

当时间临近巳时正的时候,王华一行人赶到了距离盐湖城三十里的水源地。

离水源地越近,便可以看到越多前来打水的人。

打水的人里面基本看不到男性青壮年,因为男性青壮年都已经下湖采盐了。

所以前来打水的都是老弱妇孺。

在水源地有好几间房屋,这是看守水源地的人的住处。

此时这些看守水源地的人正在维持着有些混乱的秩序。

在这里,有两处水源,一处是用石头砌出了井台,拥有辘轳的几口水井。

此时几口水井旁边,有好几辆马车正在装水。

这是盐湖城里负责运输水的人,他们同样会在早上出发,到这里来装水,然后把水运输回盐湖城,等到达盐湖城后,再进行售卖。

另外一处则是一个在地上挖出了一个大坑的地方。

前来打水的采盐人的家人们,带着陶罐,水桶纷纷围到了大坑处。

王华问道:“那个大坑是怎么回事?”

向导说道:“那个大坑其实可以看着是一个比较大的水井,不过里面的水浑浊不堪,人喝了十分容易生病,所以一般来说,那个坑里的水是给牲畜喝的。”

“既然是牲畜喝的,为什么那些人还要去那打水?”

“公子你不会认为可以在这里是免费打水吧?”

“要知道,盐湖城周边百里,这是唯一一个水源地,在盐湖城,只要是淡水都要花钱。”

“而按照规定,在水源地购买淡水,一钱可以购买干净的淡水五斤,牲畜喝的水五十斤。”

“这些采盐人的家人同样可以用采盐所得的木签来购买淡水。”

“他们可以用一根木签购买三斤牲畜喝的水,或者是花五个木签买一斤干净的水。”

听了向导的话,王华明白,这些人不是不想喝干净的水,而是喝不起。

一斤浑浊的水三分之一根木签,而一斤干净的水,则要五根。

对于这些人来说,十五倍的价格差距,显然是无法接受的。

王华走过去,来到大坑边上。

四周的人看见王华一行人的打扮,纷纷让开了一条道路。

王华来到大坑边,向下看去,只见这个大坑大约有七八米的宽度,而深度则有几十米。

水处在坑底,即使距离几十米,王华依然可以看到底下那呈现黄色的浑浊水。

而在大坑的边缘地带,被人修出了一道半米宽的阶梯,阶梯旋转向下,一直抵达坑底。

一些人站在阶梯上,通过接力的方式,把浑浊不堪的水,从坑底提上来。

随后这些水被人买走。

打到了水的人会拿出她们在家里早就准备好的食物,草草解决一下。

接着便手提肩扛,带着打到的水踏上返程的路。

这些打水的人,一天当中的大多数时间都浪费在了来回的路程上面。

但是她们却不得不如此。

当然,如果住的离水源地近,自然可以节省时间。

但是这意味着家里负责采盐的人,要更早出发,花更多的时间抵达盐湖城。

而一家老小的生计都落在采盐者的肩上,所以为了他,只能在靠近盐湖城的地方居住。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