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回(1 / 1)

汴京,汝南郡王府。

赵宗实正在书房里练字。每日里,他都会练一两个时辰的飞白体。他练习飞白体,是因为官家喜欢并擅长飞白体。

官家的飞白体堪称一绝,朝中大臣对官家的飞白体十分推崇。大臣们纷纷临摹官家的飞白体。后宫的妃嫔们亦是如此。

赵宗实临摹练习官家的飞白体,并不是为了讨官家欢心,而是在孝顺官家。

如今,他已回到郡王府,按理说不用再练习飞白体,但这已成为他的习惯。忽然不练,他会很不习惯。再者,他练习飞白体是孝顺官家,不能因为离开皇宫就不练了,不然显得他太虚伪。

叩叩叩……门外响起一阵敲门声。

赵宗实听到响声,并没有停下手中的笔,头也不抬地说道:“进来。”

任氏走进书房,见儿子站在书桌前练字,笑着说:“在练字啊。”

听到母亲的声音,赵宗实立马停下笔,嘴角扬起一抹笑容:“小娘,您来了啊。”任氏是汝南郡王的妾室,赵宗实不能称呼她为“母亲”或者“娘”,只能叫她“小娘”。

“来看看你。”任氏走到儿子身边,拿起一张儿子练的字,认真地看了看,旋即夸赞道,“写的真好。”任氏虽是妾室,但也曾读过书,能看得出字写的好不好。

赵宗实微微摇了摇头说:“写的并不好。”他扶着任氏坐了下来。

“你的飞白体不是被官家和皇后娘娘夸过么。”

“那是官家和皇后娘娘疼爱我。”赵宗实在任氏的身边坐了下来。

任氏上下打量了下儿子,见儿子眉宇间一片平和,心中还是有些不放心。

“你已回来有些时日,可还习惯?”儿子在三岁的时候,就被接入宫中。原以为他会一直留在宫里,没想到前段时日被送回了郡王府。儿子在宫中生活了四年,猛地回到郡王府,她担心儿子不习惯府里的一切,更担忧儿子不能接受自己回到郡王府的事实。

这些时日,她一直不敢提这事,就怕惹儿子伤心。

赵宗实知道任氏想问的是什么。他朝任氏安抚地笑了笑:“小娘,这是我家,我有什么不习惯的。”

任氏不太相信儿子这话,认为他是在安慰她,不想让她担心。

“在小娘面前,你不用逞强。”

“小娘,我真的没事,也没有逞强。”虽然在宫里生活了四六年,但是赵宗实从来没有把皇宫当做家。在他心里,汝南郡王府才是他的家,并且永远是他的家。

任氏握住儿子的一双手,满脸狐疑道:“真的没有逞强?”

“没有,我真的没事。”赵宗实回握住任氏的手,神色认真地说道,“小娘,其实我很高兴能回家。”他从没想过自己永远能留在宫里。所有人都以为他被赶出宫,会很伤心难过,实际上他比任何人都高兴官家有了孩子。

这几年在宫里,他一直在心里祈祷,官家能有皇子。幸好老天有眼,让官家终于有了自己的儿子。

“官家即将有皇子是件大喜事,不是吗?”

任氏微微颔首道:“你说的对,是一件大喜事。只是你……”儿子被接入宫中是按照太子的规格教养,如今官家即将有皇子,就把儿子送出宫,换做是谁,心里都会难受。

“小娘,我跟你说实话。”赵宗实压低声音对任氏说道,“我从未想过自己会永远留在宫中。这几年,我在宫里谨慎小心,怕自己出错惹官家不高兴,连累父亲和您。现在回家,我什么都不怕了。”

任氏听到儿子这番话,满是心疼。

“这几年真是苦了你。”她能想象年幼的儿子在宫里小心翼翼生活的模样。这几年,她一直担心儿子,怕他在宫里吃不好、睡不好。还怕他在宫里被人欺负,更怕他表现的不好,惹官家不高兴。

“小娘,我不苦,真的一点都不苦。”赵宗实是真的不觉得辛苦。这几年能跟在官家和皇后娘娘身边,是他的荣幸。

任氏知道她方才那句话有些不妥,能被官家选中,接入宫中教导,是儿子的荣幸,哪能说辛苦。

“小娘很开心你回家。”儿子被官家看中,接入宫中是好事,对她对儿子都好,但是她更期望儿子能开开心心,无忧无虑地长大。“如今回来了,就把宫里的事情忘记了。”

“听小娘的。”赵宗实并不惦念宫里的生活。

“你被送回家,府里是有些人笑话你,你不要放在心上。”当初儿子被官家选中,府里不少人嫉妒,等着看儿子被送回来的笑话。这几年,儿子一直安稳地留在宫里,让那些人没有看成笑话。只是现在儿子被送回府,那些人便明目张胆地嘲笑儿子。“你父亲并没有对你失望,你不要多想。”

“小娘放心,我不在乎那些人。”赵宗实并不在意府里的人怎么看他,“父亲没有对我失望就好。”他就怕小娘和父亲对他感到失望。

“你回府,你父亲其实是高兴的,还让我劝你不要难过。”任氏没有骗赵宗实,汝南郡王是真的不介意儿子被送回府。“这几年,我看得出来,你父亲一直担心你。”

对汝南郡王来说,儿子被官家选中,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同时也是一件令人胆战心惊的事情。如果儿子在宫里表现的不好,惹官家不喜,官家虽不会迁怒于汝南郡王府,肯定会认为是他这个父亲没有生出一个好儿子。

再者,满朝文武百官都盯着儿子的一举一动。儿子表现的不好,大臣们不会责怪官家和皇后娘娘教导的不好,只会说他这个亲生父亲没有教导好儿子。

汝南郡王并不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他只想做一个闲散逍遥的亲王。当初,儿子被官家选中,他不仅不开心,反而十分紧张焦虑。现在儿子被送回府,他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不用再日日担忧。

任氏伸手轻轻地摸了摸儿子的小脸,满眼慈爱地说道:“你这几年一直在宫里,没有出过门,如今回来了,要不出去走走散散心?”儿子才七岁,还是个孩子,可因为这几年在宫里,让他变得跟个小大人一样,这让她非常心疼。

虽然儿子不在意府里那些人的话,但是她在乎,她不想儿子在府里过得不开心。

赵宗实从未想过出门,“去哪里散心?”

“你有没有想去的地方?”

赵宗实摇摇头说:“没有。”自从进了宫,他每日里都在学规矩礼仪,努力读书,不敢有任何懈怠。就连休息,他也不敢玩,更别说出门游玩。

“要不你这两天出门逛逛,或者去郊外的庄子玩?”

正言间,赵宗实身边伺候的内侍张俊义走了进来。他先向任氏和赵宗实行礼,随后禀告道:“郎君,李嬷嬷来信了。”

赵宗实听到这话,双眼登时一亮,面上露出一抹欣喜的笑容。他忙站起身,朝张俊义伸手,“快把嬷嬷的信给我。”

见儿子收到李嬷嬷的信这么欢喜,任氏心里有点吃味。比起她这个小娘,儿子跟李嬷嬷更为亲近。

赵宗实接过信,没有急着拆开看,而是揣在怀里,坐下来继续陪任氏说话。

“快看李嬷嬷给你写了什么。”任氏虽有些嫉妒儿子跟李嬷嬷亲近,但是她心里也清楚,这几年多亏李嬷嬷在宫里照顾儿子。

“我跟小娘一起看。”赵宗实打开信,递到任氏的面前,母子俩一起看。

李嬷嬷回到眉州已有一段时日,这不是她的第一封信。她每隔十日会写一封信给赵宗实。

她远在眉州,对赵宗实的关切并不少。

其实,赵宗实回到郡王府,她不用急着告老还乡,可以再伺候他几年。她之所以急着离开郡王府,是为了赵宗实。

她心里清楚赵宗实被送回郡王府,不会再去宫里,那他必须亲近郡王府的人,尤其是任氏。

任氏是赵宗实的亲生母亲,但因为赵宗实三岁被接近宫里,从此便不在她的身边。这几年,赵宗实从未见过任氏。

任氏只是汝南郡王的妾室,没有资格进宫看望赵宗实。再者,赵宗实被接入宫中后,便与汝南郡王府没有关系。汝南郡王府的人不好进宫看望。如果汝南郡王府的人频繁进宫探望赵宗实,官家会怎么想。

进宫后,赵宗实虽记得任氏是他的母亲,但是一直见不到,再亲近的关系也会变淡。而李嬷嬷一直陪在他身边,与他在宫里相依为命,非常依赖她,甚至在心里把她当做母亲一般。

李嬷嬷虽也在心里把赵宗实当做亲生儿子对待,但赵宗实终究不是她的儿子。为了让赵宗实跟任氏恢复进宫前的亲密母子关系,李嬷嬷必须离开郡王府。如果她不离开,对赵宗实、对任氏,还对她自己都不好。这就是她急着回眉州的重要原因。

在信里,李嬷嬷先是关心询问赵宗实的衣食起居,接着让他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还让他好好孝顺任氏。至于她,不用担心,她在眉州过得很好,不管是侄子侄女,还是史家人都对她非常好。

她还在信中写了宋嘉树。她说宋嘉树跟赵宗实小时候很像,乖顺听话,聪明伶俐,身子不太好。看到宋嘉树,就想到小时候的他。

李嬷嬷在信中说了很多宋嘉树的事情。赵宗实看后,心里对这个有些像他的宋嘉树很好奇。

“看来,李嬷嬷在眉州过得很好。”任氏心里清楚李嬷嬷急着离开郡王府,是为了他们母子俩。她对李嬷嬷的良苦用心充满感激。“这样我就放心了。”

任氏见赵宗实皱着眉头,神色有些凝重,关心地问道:“怎么了?”

“我出宫前,曾听官家跟皇后娘娘说四川路有很多地方可能出现干旱的情况。虽然眉州之前没有出现干旱,但是并不保证现在也没有。”

“干旱?”任氏被吓到了,“这可不是小事啊。”一旦发生干旱,会有很多人吃不饱饭,甚至会出现饿死人的情况。

“小娘,爹在哪?在府里吗?”赵宗实如今不在宫里,想打探朝中的事情,只能通过汝南郡王。

“应该在府里。”

“我现在去找爹,问问他知不知道四川路干旱的事情。”

“那你去吧。”

此时远在眉州的宋嘉树,也在为四川路很多地方一直不下雨的情况发愁。

他的面板,还有一个功能,那就是能看到各地的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这个功能是面板自带的。他一开始并没有把这个功能放在眼里,毕竟在前世,他从不看,也不关注天气预报。可,最近他发现这个功能在古代很是逆天。他可以利用这个功能做很多的事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