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亲眷(二)(1 / 1)

乐无涯初次看到戚氏之名,是在大理寺等待钩决的死刑犯名册上。

案卷上写道,戚氏女,年二十二,桐庐人氏,世传花匠。其母刘氏案居多年,与当地县吏冀天材媾和通奸,请为妾室,冀不许。其母忿忿不平,在家触柱而亡。戚氏女心怀怨愤,阴潜于道,于白日持斧斗杀冀天材。

众人皆见,证据确凿,拟判斩刑

室卷自桐庐一路谦至上京时,方入盛夏

乐无涯切了西瓜,和同僚分食。

他看见“持斧斗杀”四字,又着意看了看她的年龄,与同僚商议:“你们觉得如何?

几名同僚饮茶的饮茶,摇扇的摇扇,吃瓜的吃瓜,并不真言

只有一人含混答说:“杀伤具吏按例当斩。

乐无涯心知肚明。这几位同僚为何作此反应

桐庐乃江州管辖

此地的总督黄子英,字公瑎,乃当今皇上的心腹之臣,在皇上还居东宫之时,便尽心辅佐

他正当权势煊赫,如目中天,既是他治下的案子,多一事总不如少一事的好

其中,有两三双视线暗暗盯着乐无涯,窥伺着他的反应。

有人发问:“乐大人,您觉得此案有什么问题?

他们都与黄子英交好。

谁都知道,乐无涯最近颇得陛下青眼,这位新贵想要更进一步,怕是得踩着老人上去。

若他要拿这件事做文章,他们可得替黄大人盯紧了。

乐无涯沉思片刻,用软扇一拍手心,态度颇不端正地嬉笑道:“案卷中丝毫未提及她的丈夫及婆家。戚氏都二十二岁了,还未嫁人?这玩笑话让他们松弛了不少

同僚们纷纷议论起来

”家有寡母,是不是想招婿上门?

“小门小户的,不是逃荒要饭的,谁肯上门?

“许是生得丑吧?

在一片玩笑声中,乐无涯挂着笑容,托腮陷入沉思

女子自尽,各有其法

性柔些的,或是梁,或服毒;性烈些的,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会选择当众一头磕死。

哪有像戚氏女的母亲刘氏这样,在家默默地一头磕死的

此窦有异

乐无涯那时还没弱到不能远行的地步,于是他向皇上递了一封折子,简要讲述了戚氏女之案的疑点,打算亲自走一趟桐庐彼时,太后病重,皇上最重孝道,陪侍在旁,只匆匆地回了一个“可”字,算作批复

乐无涯捏着这封发回的折子,原本的五成底气,壮大到了八成

他请了五日休沐假期,快马快船,微服前往桐庐。

刚在桐庐落脚、吃顿早餐的功夫,乐无涯就听到小二向往来客商绘声绘色地讲起了戚氏女与刘氏的故事。他在旁边蹭了一耳朵。

许多案子的情形,本县人最知真相,只是因为不能以民告官,戚氏女又和其母刘氏相依为命,没有肯为他们捐弃一切、舍命上告的亲眷,普通人也只能摇头叹息罢了刘氏是个美人,生了两女

大女儿性情沉静冷淡,二女儿则活泼开朗些

丈夫去世后,她含辛茹苦,白日替人侍弄花草,晚上纺纱织布,把两个孩子拉扯到及笄时,她病了一场。病中一日,她忽然很想喝鱼汤

二女儿下水捕鱼,不幸被暗涌卷走,溺死水中

刘氏得讯,自责愧悔不已,病势更加沉重,险些一病不起,丢了性命

半年过去,她的病是好了,她人却变得有些痴痴傻傻,只知道低头干活,其他什么都不晓得了。

案卷中的戚氏女,便是她仅剩的大女儿,

她一语不发地担起了养家重担,昼忙夜忙,几乎不怎么着家

她最擅侍弄花草,不管是多么名贵娇嫩的花朵,在她手下都听话得很,能开出一园的芬芳馥郁。

可她织布技巧粗疏,始终织得不如妹妹

她本到了许嫁的年纪,并不是没人想议亲

但戚氏女只有一条要求:她得把母亲带到婆家赡养,以尽孝道

与她同为匠籍、家室贫穷的,多数只能挣得了自己那口嚼谷,养不起这么个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死的傻丈母娘。比她家底丰厚的,大可以娶一个更柔婉美丽的女子,也瞧不上戚氏女。

谁叫那戚氏女成目里冷着一张脸,野草一般的性子,毫不招人疼

一来二去,她的婚事便耽搁了下来

先前,刘氏美貌却不失精明,知道自己再嫁不难,难的是让对方容下自己的两个女儿,又怕自己再婚生子后,偏心幼子,索性断了念头,只安心抚养两个女儿便是。如今一朝痴傻,她的是非反倒多了起来。

嬖如那位县吏,冀天材

有不少人都知道,这冀天材是个色胚,偏偏又是个畏妻如虎的软蛋,仗着自己管辖着刘氏家这一片地带,便常在刘氏家外转悠,还常常送些腊肉、柴米上门,都被戚氏女客客气气地送了回去。既然此人没打算正经纳母亲进门,她也绝不收受好处,平自落人话柄

当年春目,戚氏女去当地员外家侍弄茶花,要和其他几个女花匠在员外府上共住几目。

一夜,她的邻居李大娘为了赶工期,织布到深夜,忽然听见刘氐哑着嗓子喊救命,喊娘

刚喊两声,就听闶阆一声巨响,似乎是什么东西撞到了硬物上,接下来便是鸦雀无声了。

李大娘吓了一大跳,以为隔壁是碰上了恣匪

她丈夫不在家。她地不敢经易出门。只隔着落了锁的后门门缝看出去。正好瞧见冀天材慌慌张张地系姜腰带。从刘压家逃了出去。李大娘第一眼看过去,还以为自己撞破了刘氏和冀天材的奸情

可那动静实在不对,待冀天材不见了踪影,她才壮着胆子开了门锁,摸到隔壁,骇然发现刘氏脑袋磕在纺车上,人已经气绝而亡。除了她,还有三四个街坊都看见了冀天材仓皇外逃

但这事过于私密,街坊们也说不好这算侵门踏户、实施奸.淫,还是无媒苟合。

冀天材又是桐庐县县令的姐夫,更没人敢拿这没影儿的事去告发,

等戚氏女闻讯回来,街坊们已经替刘氏收拾好了遗容

他们心中有数,却又不大敢有数,只好去劝戚氏女节哀

说句残忍的适,没了这拖后腿的母亲,她一个能干的孤女,反倒还能过得轻松些

邻里之中,唯有李大娘听到了刘氏喊救命,心里总不松快,见了威氏女,神色也不自然

也不知道这女子眼怎么这么毒,一眼就把李大娘从街坊中挑了出来。

她夜半去拜访了李大娘,几句话问下来,本就怀愧的李大娘便抵挡不住,哭着将自己的见闻说了出来。可说完了,她仍是怕,抓着戚氏女,反复哀告,说自己不敢上衙门

刘氏死的那天,李大娘就一个人在家,没人能证明她说的是真的。

她当真不敢得罪冀天材

戚氏女沉吟良久,叫她放心

戚氏女踩着自家母亲撞死的小纺车,用两日一夜的时间,纺出了两匹布

织好布的那天清晨,她去街坊家偷了一把斧子,用麻布裹了,又包了头发,用煤灰抹了脸,换上男子衣裳,蹲伏在冀天材家旁边,默默地一连蹲了两天。冀天材心虚,告假在家猫了几天,听说戚氏女没有上衙门告状,似乎是认命了的样子。

想来她一个孤女,也翻不出天去。

他放下了心,准备上衙门点卯去。

就在他刚刚跨出家门时,扮作小乞丐的戚氏女手持利斧,无声无息地从侧边接近,一斧子砍中了他的脖子血溅三丈

怕他不死,戚氏女在他倒地抽搐时,又举斧对着他的脖子砍了下去。

杀了人,她并没有逃的意思

她在原地守着,直到衙役们惊慌失措地闻讯赶来。

她态度冷淡从容地向衙役们交代:“我家里还有两匹布,纺得不好,但还能卖出些价钱。请将那两匹布送给我家街坊郑氏,我拿了他家的斧子,这布,是我赔给他的。戚氏女当街杀人,人人俱见,她也没有抵赖的打算,挺痛快地画了押

县令就算想对她用刑,也找不着理由下手

桐庐县令的姐姐骤然失了丈夫,自然不干,隔一日就来找县令闹腾,说自家丈夫必是被那刘氏家妇勾引的,刘氏想要上位不成,羞愤自杀,其女却杀了她的丈夫,好没道理县令虽然被姐姐缠得不胜其烦,却也不得不承认,若是照街坊证词推断,戚氏女当真是为母报仇,按照当今天子推行的以孝治天下的善令,她甚至可以被判无罪。她若无罪,那么自己的死姐夫,连带着自己,便要成为整个桐庐县的笑柄了!

于是,他按照自己的姐姐所言,拟写了一份供词,诬陷刘氏与冀天材私通,叫戚氏女签字画押

若是戚氏女不服,闹将起来,他也能动动刑罚,出一口闷气

谁想,戚氏女面目冷静地听他念完供词后,无甚反对之意,便要签字画押

桐庐县令难免诧异:“戚氏,你可听清楚了?

戚氏女当堂反诘:“我母亲死了,名声好坏,还顶什么用?我只需知道,姓冀的被我送下去给她陪葬,便够了。乐无涯听到这女子如此敢言,啧啧称奇。

有意思

这么一个妙人,若是为一坨人形秽物死了,实在太不值得。

乐无涯自命上差,找来李大娘等几位关键人物,亮出自己大理寺的身份,说是自己察觉案卷有异,有望替戚氏女翻案。案子定了,先前胆怯的百姓们,反倒敢替戚氏女说几句公道话了。

桐庐县令的判决一下,饶是胆小如李大娘,都觉得这样委实是太欺负这对孤儿寡母了,义愤之下,在乐无涯自拟的供状上按了手印。乐无涯带着多份能互相印证的口供,回了上京,却并没有马上呈递给皇上,而是宛如休假归来,询问同僚:“太后病情如何了?‘同僚知道些宫内的消息,顶着张苦瓜脸,叹息一声:“太后福泽深厚,定能逢凶化吉的。

观他态度,乐无涯心知,大概就是这一两天了

他将供词捂了好几天,直到太后病逝、举国皆衰,皇上辍朝土目,后又复朝的时候,才将戚女的案件连带证词报了上去,力证此案可疑,请求重审。乐无涯将时间掐得刚刚好

因此事态发展,一切皆如他所料

若自己马不停蹄地送上供词,皇上八成也会重审此案

然而,能拖上一拖,等到太后蔡逝,皇上哀伤母丧时,恰在此时看到一个为母报仇,不惜己身的刚烈女子,他会作何想这简直是他表演的最住舞台

果然,皇上见到案卷,颇为伤怀,当即下令,推翻现有判决,由乐无涯再赴桐庐,重审此案,

乐无涯并没有大张旗鼓而去,而是带着人马,按照上次探得的近路,快马加鞭,足足提早了三目到达桐庐,伪作商人,混进了城里去他放出消息来,说钦差得了皇命,要来查戚氏女察

果然,桐庐县令慌了神

他忙着动手堵嘴,许多知情者被他派人找上门,或警告,或收买

乐无涯将所带人手分散布置,死死盯准那几个重要证人

等县令大人的使者送了银子,或是放了狠话,前脚刚出门,后脚埋伏的人立即跳出来,将使者堵嘴、捆好、拖走、搜出贿赂之物、暂拘证人,一气呵成,不等重审正式开始,桐庐县令就因为贿赂、威胁证人,直接被乐无涯扔进了大牢

乐无涯代县令审案,在桐庐县的县衙大堂上,第一次亲眼见到戚氏女

她和乐无涯想象中的一样,单眼皮,丹凤眼,瘦而高挑,脸色苍白,看人的时候眼神淡漠,却有劲。她注意到堂上审讯之人换成了乐无涯,也只是一皱眉,和他对视片刻,便收回了视线。

既是皇上下令再审,更多证人证物潮涌而来

刘氏尸身的手指甲中有残余的皮肉碎屑,冀天材尸身脖子有新鲜的抓痕。仵作在检验时均一一如实记录,但在上报的案卷中,这两处细节均被删除。好在这桐庐仵作算得上尽职尽责,手上存有初版检验记录

一家药铺老板出面证明,刘氏死亡次日,冀天材曾偷偷来买过伤药

而替他抓药的伙计说,冀天材脖子破皮出血,皮肉外翻,是刚受伤的样子

就连师爷也出面指证,是县令大人令他修改证词的。

种种证言证物,连带着桐庐县令贿赂证人的铁证,被一匹快马送往上京

当案卷呈阅于上,皇上怒极,连连冷笑:“黄公瑎在江州做得好啊,养出如此一头恶獠!

皇上赫赫赫龙威压下,整个桐庐为之颤抖。

桐庐县令褫夺一切功名下狱,等待受审,

乐无涯得天子口谕,面斥黄子英治下不严

从此后,黄子英仿佛交了霉运,处处得咎,连连遭贬

这么个一时炙手可热的人物,自此沉寂,在郁郁不得志中,沉疴缠身,病逝于四十五岁

乐无涯之所以敢审戚氏女案,便是猜到皇上早就厌了黄子英这个权臣,欲发落而不得。

戚氏女之事,不过是他拿来发作的筏子。

他猜中了皇上一时的心思,但他也有没能想到的事。

其一,皇上对戚氏女的厚待,堪称令人瞠目

他亲口断她不仅无罪,反倒有功,赐她牌坊一座,收为义女,封为孝淑郡主

用皇上的话来说,至孝之人,当以为天下表率,以天下养之

其二,他没想到,下次再见到戚氏女,会是在自己的喜堂上。

皇上金口玉言,将戚氏女许配于他

当年,他二十一岁,是继黄子英后最受皇上宠爱的青年俊才,被皇上赐与郡主成婚,恩宠一时,无人可比。如今,他二十五岁,是边陲县丞小官,再世为人,没什么大的念想,就想从戚家姐姐身上敲点种茶花的独门方子他从戚氏女派来的姑子那里旁敲侧击,打听到了不少消息

戚姐从自己死后,被贬为县主,仍回桐庐居住

她与当地新县令的夫人打好了关系,借靠着和名门夫人们打好的关系网,做起了丝绸生意

她不会养蚕缫丝,织布的技术更是烂得可以,给乐无涯衣服打补丁的手艺堪称惨不忍睹

但亏得乐无涯那几年教她读书。叫她懂了些人情世故。再加上她本身办事新截利落,她在丝绸上发了一笔大财。现而今,已是远近闻名的女商至干养花,倒成了她的目常消遣,

乐无涯闻言,大喜过望

这口软饭,他吃定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