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玄幻魔法>三国:我在季汉当丞相> 第四百九十二章两面进军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九十二章两面进军(1 / 1)

陈留城拿下之后,按理说本该继续向东用兵,但周边也不可留下隐患。

这里毕竟是张邈的老巢,谁知道自己率大军离开之后,后面会不会又反叛了。

以目前的情况,张恒也无法留下太多的兵力。

于是,贾诩提议,出兵平定周边县城。

东边的暂时可以不管,但南边和北边的,却不能出任何乱子。

张恒当即从善如流,派出了高顺赵云一南一北,对周边县城进行征讨,这也是这几天在忙的事情。

说是征讨,但其实也不需要怎么动兵。

陈留都陷落了,这些小县城再负隅顽抗也无意义。

招降令在前,大军在后,如此软硬兼施,一般也就差不多拿下了。

也不需要他们彻底归心,只要不给自己添乱,张恒的目的就算达到了。

此外,张恒又给后方的张济、董璜传令,让他们率领大军东进,进驻陈留。

一者,四万西凉军足够保卫后方。

二者,刘岱北撤的消息张恒也收到了,他和乔瑁的心思昭然若揭。如此情况下,西凉军和其家眷再待在东郡就有些不合适了。

做完这一切后,张恒又把目光放在了内部。

第一步,自然是开仓放粮,收拢民心。

第二步,则是展开舆论攻势。不管百姓信不信,反正张恒是替张邈捏造了一大堆事迹,并且散布了出去。

像什么荒淫无道、横征暴敛、德国骨科之类的事迹,只是基础操作而已。

大概是张邈也确实不太得民心,经过刻意渲染,再加上流言本身越传越离谱的属性加持下,张邈的形象已经不堪入目。

嗯……每天晚上不吃两个小孩都睡不着的那种。

为了诋毁张邈,张恒也算是煞费苦心了。

不过效果也是显著的,在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加持下,百姓算是对徐州集团有了初步的好感。

接下来只要能维持住,自然后方无忧。

就在张恒收拢民心之策大功告成之际,赵云和高顺也回来了。

“如何?”

庭院中,望着走进来的二人,张恒笑问道。

眼见有军国大事要谈,胡母兰很识趣的端着洗脸水退了下去。

等她离开后,赵云才拱手道:“长史,南面诸县全都望风而降,传檄而定。”

“北边亦是如此。”高顺也抱拳道。

“干的不错,二位辛苦了!”张恒笑着夸奖了一句。

二人刚要表示谦虚的时候,贾诩从外面走了进来。

“长史,东边传来战报。”

贾诩拱手道,同时递上了一封信件。

张恒接过一看,顿时笑了。

这哪是什么战报,分明是刘备的军令,让自己尽快出兵,与他左右夹击张邈。

“走,进去说。”

张恒摆了摆手,带着三人走入堂中。

“玄德公有令,命咱们出兵东进,与徐州大军一同夹击张邈。诸位以为如何?”

张恒将军令复述了一遍,听得赵云和高顺精神一振。

他们早就想打过去了!

上次与王匡对战,两人忙前忙后,功劳的大头却被胡母兰那丫头弄走了,搞得二人都有些不尽兴。

“长史,如今后方稳固,又有刘使君大军在东。末将以为,正是出兵之时!”高顺抱拳道。

毕竟还没见过刘备,所以暂时只能这么称呼。

张恒点了点头,“子龙呢,说说你的看法。”

“末将与高将军看法相同,出兵东进,与张邈一决雌雄!”

两位武将都同意了,张恒便把目光看向了贾诩。

贾诩没正面回答,反而说起了另外一件事。

“长史,校事府昨夜受到传报,袁本初……率军南下了。”

此言一出,不仅张恒微微皱起了眉头,一旁的赵云和高顺也愣住了。

眼下形势一片大好,大军东进与刘备合围张邈,不出意外的话,一月之内就能结束这场战争。

可这时候,袁绍若是过来横插一脚,情况可就不好说了。

张邈、袁遗、曹操三人麾下合起来有**万大军,徐州军在兵力上本就不占优势,如果再加上袁绍,胜负就又成了未知之数。

“袁本初……还真会挑选时间。”

张恒摇头轻笑一声,眼中却闪过一丝忌惮。

这家伙……终究不可小觑啊。

这时,赵云忽然抱拳道:“长史,张邈已成瓮中之鳖,不足为虑。现在最需要担心的,反而是袁本初。一旦纵容其与张邈联合,便颇为棘手。敢问贾先生,袁本初大军现在何处?”

受张恒影响,赵云的思维极为活跃,立刻看出了问题的本质。

“怎么,子龙是想截击袁本初大军?”张恒笑道。

“不错,末将却是由此想法。”赵云点了点头道,“就算不能击败,能拖住也是好的。”

贾诩答道:“一路正在济北,为我徐州大军所阻。至于其他的……暂时还没消息。”

被徐荣阻拦的袁绍军只有两三万人,贾诩当然不会以为袁绍只派了这点人,顺理成章的将其当成了其中一路。

张恒一挑眉道:“也就是说,除了这一路之外,其他的还暂时未有消息?”

贾诩点了点头。

这下轮到赵云为难了。

都不知道敌军在哪,如何进行阻击?

张恒却转身,从后面摸出一副舆图铺在桌案上。

“不关袁绍军从何而来,来了多少路人马,最终的目的地却只可能有两个。”

张恒并指成剑,在舆图上猛地点了两下。

望着张恒点出的位置,赵云点头道:“长史高见,袁绍军既是来援,要么前往济阴与张邈会合,要直奔昌邑,与咱们的大军一决雌雄。”

闻言,贾诩忽然笑了。

“子龙将军,有没有第三种可能。”

“这……”赵云有些疑惑道,“还请贾先生指教。”

贾诩摇头笑道:“谈不上指教,只是……若我是袁本初,绝不会独步单方,而是双管齐下。”

赵云顿时眼睛一亮,“先生的意思是说,袁本初其实出动了两路大军。一路前往济阴与张邈会合,另一路则是进军昌邑,与刘使君交兵?”

“只是猜测而已,子龙将军莫要当真。”贾诩谦虚地笑道。

可赵云哪里肯信,反而越想越觉得有可能。

一路两三万兵马,两路就是六七万。以袁绍的家底,刚好能够拿出这么多人马,并将之投入到兖州战场。

想着,赵云立刻向张恒抱拳道:“长史,末将以为,眼下最要紧的并非身在济阴的张邈联军,而是袁本初的第二路人马。咱们若能找出来,并将其击退,张邈则再无翻身余地。”

很明显,第一路向昌邑的人马被徐荣堵住了,那么第二路应该就是直奔济阴而来了。

若不能将其揪出来,一旦敌军趁着主战场如火如荼之际偷袭,可就不太妙了。

“行了,别妄自揣测了。”

张恒眼见两人歪楼歪得愈发严重,当即一摆手道。

且不说这只是贾诩的猜测,就算是真的,你去哪找出这支兵马?

真要派人四下寻找,且不说耗时日久,济阴还要不要打了?

沉默片刻后,张恒开口道:“玄德公钧命在此,咱们便依令行事。至于所谓的袁本初的大军……暂时不必理会,加强戒备就行。”

“遵命!”

见张恒已有决断,赵云和高顺连忙抱拳道。

至于贾诩,则是捋了捋胡须道:“长史,袁本初处可以不必理会,只是咱们的对手,却是不能不管。”

“文和此言何意?”

贾诩笑道:“王匡已死,所谓的张邈联军,无非就是张邈、袁遗、曹操三人的联盟而已。陈留被咱们攻下的消息,想必也早就传了出去,敌军必然有应对。”

张恒想了想,笑道:“文和的意思是,敌军知道我军两路夹攻,也可能会分兵两路阻击?”

“不错,只是不知咱们要面对的是谁。”贾诩继续分析道,“此三人皆关东诸侯,行事风格,长史皆有了解,可谓知己知彼。与他们开战,自然是不怕的。只是……咱们的兵马,着实少了一些。”

此言一出,不仅张恒,连赵云和高顺都苦笑了起来。

兵马是很充足的,一点也不少。

可张恒为了稳定考虑,一直不愿动用从雒阳带来的西凉军,打起来自然束手束脚,力不从心。

赵云听出了贾诩的意思,当即开口拳道:“长史,敌军势大,即便分兵而来,也非咱们能够匹敌,更不要提袁绍还在暗中虎视眈眈。末将恳请长史调西凉军入场,以增胜算。”

闻言,张恒立刻皱起了眉头,微微摇了摇头。

高顺也赶紧抱拳道:“赵将军言之有理,末将附议!”

张恒眉头皱得更高了,却还是沉默不语。

贾诩跟着笑道:“长史思虑深沉,下官钦佩之至。然西凉军本就是百战老兵,还没有那么脆弱。再者,战场上才是最佳的历练之处,长史欲收其心,如今正是最好的时机。”

连老银币都如此说了,张恒只得叹了口气。

“再调多少?”

毕竟还有十数万家眷,若无军队在侧,谁知道会不会闹出乱子。

一旦这些人乱了,前方的将士哪还有心情打仗,崩溃逃亡只是小事,暴动反噬起来,可就一切都完了。

“两万,再调两万人便足矣!”

眼见张恒的口气有所松动,赵云赶紧开口道,一副生怕张恒反悔的模样。

“不行,太多了,最多一万人!”

张恒赶紧摇了摇头,用不容置疑的语气道。

“一万也够了,还请长史下令。”

贾诩也是见好就收,免得连一万人都拿不到。

同时,他顺势从怀中掏出一卷绢帛递了过来。

张恒接过一看,竟是调兵的军令,不由一阵愕然。

好家伙,你这是早有准备是吧!

可自己都答应了,也不好再说什么。

张恒瞪了贾诩一眼,从怀中掏出印信,在上面盖了个章。

“将此军令送到董侍中手中,请他亲率一万大军来援!”

张恒说道,将绢帛又还给了贾诩。

既然有了决断,那就要以最快的速度实施,校事府的渠道正好合适传令。

“遵命!”

贾诩将绢帛收起,起身拱手道。

张恒叹了口气,脸色却严肃起来,冲三人郑重道:“传我将令,大军明日开拔,进军济阴!”

“遵命!”

三人齐齐拱手应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