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玄幻魔法>三国:我在季汉当丞相> 第四百七十七章屁股上的一箭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七十七章屁股上的一箭(1 / 1)

这一箭射中了吗?

毫无疑问,当然是中了。

高顺自幼习武,又在边地与胡人厮杀多年,射术自然毋庸置疑。

虽然是在夜里,但他距离王匡不过十数丈,这个距离若是射不中,他也没脸活着了。

可射中的地方……却有些不同寻常。

王匡正在水中疯狂游着,忽然感觉身后一疼,急忙扭头看去时,却发现一根箭矢直挺挺地插在了自己的屁股上。

鲜血霎时间流淌而出,与周遭的河水融为一体。

王匡虽然吃痛,但更多的还是愤怒。

你射也就射了吧,为何非要射我屁股?

这实在是……

乔瑁我与你什么仇,什么怨,你要如此羞辱于我!

这卑鄙无耻之徒,我誓杀你!

被疼痛这么一激,王匡游得更快了。

岸上,高顺也有些郁闷。

他明明瞄准的是王匡的头颅,结果却射中了屁股,而且还是这么近的距离下。

莫说高顺不敢相信,就算说出去也没人信啊!

以至于他都愣了片刻,等反应过来,准备继续射箭时,王匡的身影却早已消失在了视线范围

高顺趁着月色看了许久,却终究没能找到王匡的身影。

这……

高顺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此刻的心情。

惶惑、心烦、愤怒、憋屈……或许都有,但最多的还是尴尬。

为将十数载,今夜这种情况他还是第一次碰到。

一个时辰前,高顺听从张恒的指令,率军出城之后,立刻展开了冲锋,对包围南门的敌军展开了突袭。

一番冲杀后,自然是大获全胜,却也顾不上追杀溃散的敌军,便继续向王匡大营杀去。

果不其然,正如张恒所料,高顺率军赶到之时,赵云早已发动了第二波夜袭,甚至已经突入王匡营寨,开始了屠杀。

高顺见状,却没有立刻上去助战。

战况已经很明显了,赵云稳操胜券,自己又何必上去凑热闹,反倒不如去截断敌军归路。

于是,高顺过王匡大营而不入,径直率领军队赶到济水河边。

王匡军败逃之后,势必要往陈留的方向而去,高顺便率军守在桥边,准备来个以逸待劳。

可他终究算错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玩命奔逃的王匡慌不择路,连个火把都不敢点,又哪里能分辨清楚道路。

好在高顺后来也意识到了,便率军沿着济水四处搜寻败退敌军的下落,随后便听见了王匡的仰天大吼。

埋伏也埋伏到了,自己的箭也射中了,但却还是让王匡逃了,这叫什么事啊!

高顺望着流淌不息的河水,嘴角满是苦涩。

“罢了,罢了,许是王匡命不该绝……”

一旁的成廉却还是有些不甘心,“将军,咱们苦心积虑在这里布下埋伏,为此甚至错过了敌营的厮杀,如今却还是让王匡这狗贼给跑了。今夜之战,咱们却是半点功劳也无……”

一听这话,高顺的脸色也垮了下来,刚刚平复的心情又变得有些躁动。

“皆是我射术不精所致……事已至此,再不甘也是无用。”高顺深吸了口气,安慰道,“此战过后,长史必然会进军陈留。届时我主动请战,定要为兄弟们讨一份功劳回来!”

成廉的脸色这才好看了些,抱拳道:“将军倒也无需自责。”

并州军不惧厮杀,不怕伤亡,只唯恐不能立功受赐。

因为……他们苦得太久了。

……

平丘城头。

高顺率军出城后,张恒便一直立在城头观看。

尽管他看不到具体战况,却也能猜个七七八八。

直到一个多时辰后,敌营中的动静渐渐平息下来后,张恒脸上露出了一抹喜色。

“子龙得手矣!”

贾诩也笑着点了点头,“子龙将军英勇无双,不愧为大将之才!”

营中没了动静,只能有两种可能。

要么赵云战败,要么王匡战败。

要说是一万西凉铁骑全军覆没,张恒压根不会想这种可能性。

所以只能是第二种。

王匡战败,赵云控制住了敌营。

只是不知王匡的下场如何,是死了还是率军逃了。

又过了半个时辰左右,天渐渐亮了。

晨曦的微光中,张恒隐约看到远处有一支大军缓缓向城下行来。

为首之人,却是一身白袍银甲,上面沾染了许多干涸的血渍,不是赵云又是何人。

“哈哈哈……子龙回来了!文和,快命人打开城门,我要亲自出城去迎咱们的功臣!”

“遵命!”贾诩笑着拱手道。

片刻后,城门大开。

张恒带着仅剩的数百亲兵冲了出来,直奔赵云大军而去。

这时,赵云也看到了张恒,急忙命全军停止前进,自己却与方悦快马迎了上来。

“拜见长史!”

两边离得近了之后,赵云赶紧下马参拜道。

“子龙免礼!”

张恒挥了挥手笑道,同时也下了马。

扭头望着那长长的俘虏队伍,便对赵云笑道:“子龙此番功劳不小啊!”

此言一出,赵云脸色一变,急忙单膝跪地道:“末将不遵军令,擅自进军,此罪万死犹轻,还请长史责罚!”

“行了,起来吧。”张恒挥了挥手笑道,“我既已将决断之权交于你,何时进军便由你说的算,又何罪之有?再者,昨夜全赖子龙奋勇杀敌,我军方才由此大胜,此乃大功一件,子龙又何必妄自菲薄。”

说话间,张恒走上去亲手将赵云扶了起来。

望见赵云身上的血污,不由皱眉道:“没受伤吧?”

赵云爽朗一笑道:“长史放心,些许敌军还伤不了末将。”

张恒这才点了点头,“没受伤就好,只是你如今也是一军主将,今后不到万不得已之时,再不可亲自冲杀。”

“长史教诲,末将谨记。”

赵云连忙拱手应了下来,随后却又低声道:“长史,末将斗胆进言,今后……您也不可如此次一般困守孤城了。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您身系天下安危,又怎能以身犯险。”

张恒苦笑道:“子龙啊,你的心意我明白。只是人间事终究复杂难言,不敢冒险,何来奇兵,又如何克敌制胜。”

“即便冒险,也不该由您……”

张恒摆了摆手,打断了赵云的继续劝谏。

“子龙放心,你的提议我会认真考虑的。”

闻言,赵云这才点了点头。

张恒继续说起了正事,“此战我军折损如何,斩获如何,贼首王匡可有擒获?”

虽然是询问,但张恒已经知道,王匡八成是跑了。

提起这事,赵云脸上也露出了一丝兴奋之色。

“全赖长史洪福,末将终不辱使命。此次夜袭,斩杀贼军三千余人,俘虏六千余人,甲胄三百具,军资器械更是不计其数,还有粮草三万石,可谓大获全胜!

至于我军……也折损了千余名将士。”

闻言,张恒叹息道:“此皆忠勇之士,子龙可命人聚敛其尸骨,以火焚之,他日将骨灰带回徐州,再好生厚葬!”

战争是免不了要死人的,张恒当然明白这个道理。

可真听到麾下将士阵亡的消息,张恒还是忍不住叹息。

赵云口中的一串数字,却是无数个家庭的生离死别……

至于火化,在这时代自然属于不地道的做法,但张恒也想不出更好的措施了。

如果葬在这里,将来这些阵亡将士家眷到了徐州,却是连个念想也没了。

两害相权取其轻,还是火化之后带走好点,更能预防可能衍生的瘟疫疾病。

“长史仁德,末将替阵亡将士先行谢过了!”赵云抱拳道。

张恒摆了摆手,继续说道:“王匡此行出征,麾下不过一万五千人,昨日在城头折损了千余人,今夜算上俘虏和斩杀的敌军,正好一万人。也就是说,还有五千敌军溃散而逃了。”

“末将无能,终究没能斩杀王匡。”赵云有些自责道。

“说这些并非是要责怪子龙,只是在推算王匡所剩的兵力而已,也为咱们接下来进攻陈留做些准备。”张恒笑道。

这时,贾诩忽然笑道:“长史,公义将军尚且未归,此时下定论还为时过早。王匡……未必就能逃得掉。”

闻言,张恒这才反应过来,向赵云询问高顺的下落。

可赵云压根没见到高顺,只是一脸茫然地摇了摇头。

难道说,高顺真的追杀王匡去了?

正当张恒疑惑之时,远处又响起一阵马蹄声,正是高顺所部。

“咱们的高将军回来了!”

张恒爽朗一笑,大步迎了上去。

而高顺这边,却垂头丧气,面色低沉。

尤其是看到赵云带回来的众多人头和俘虏之后,高顺本就不美丽的心情更郁闷了。

他固然可以不要功劳,却也得为底下的兄弟考虑。

不能带领兄弟们打胜仗、取封赏,谁肯服你?

眼见张恒亲自迎了上来,高顺赶紧下马。

“拜见长史!”

“公义免礼,此番斩获如何?”张恒笑道。

高顺面色一阵尴尬,只得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

听到高顺一箭射中王匡屁股时,张恒忍不住大笑起来,声音中充满了快意。

“哈哈哈……公义干得好,贼首王匡死矣!

此番子龙忙碌一夜,却还是公义取了头功,真乃天意也!”

王匡死了,陈留就不需要打了,只需派出一使者就能劝降。

从而整个陈留郡,也将被自己控制在手中!

西线战事,也算大获成功。

以如此轻微的伤亡换取一郡之地,张恒的心情不可谓不美妙。

可是……高顺的面色却还是不好看。

面对张恒的夸奖,他简直一脸懵逼。

长史,你在说什么啊!

从来没听说过屁股中箭会死人的。

见高顺面露疑惑之色,张恒顿时想到了一个可能,不禁面色一变。

“公义,你射出的箭头,不会……没有淬毒吧?”

此言一出,不仅高顺大脑当成宕机,连成廉也愣住了。

甚至旁边赵云和方悦,也是满脸的不可置信。

只有贾诩先是一愣,继而却苦笑起来,目光中满是无奈。

张子毅,你可真是卑鄙无耻,阴险歹毒!

“长史,箭头应该……淬毒吗?”

良久之后,高顺才弱弱道,一副三观都被刷新了的模样。

他征战半生,还从没听说过这种论调。

尤其这话还是从张恒这位君子口中说出来,就更让高顺感到震惊。

赵云和方悦也没好到哪去,看向张恒的目光无比复杂,一副信念崩塌的模样。

“当然应该淬毒……”

张恒说了半句,却发现众人看自己的眼神有些不对,连忙轻咳两声,摆了摆手。

“罢了,算王匡这厮命大,不过下次他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

闻言,高顺更加自责了,面色沮丧道:“都怪末将射术不精,这些时日又疏于练习,才未能射中王匡要害,让这厮给逃了……”

说实话,直到现在高顺也没想明白。

那一箭……它为何就射在了王匡的屁股上。

你倒是换一个地方也好啊!

张恒笑着安慰道:“行了,世事岂能尽如人愿,公义也不必沮丧。今日没取了王匡性命,下次再杀就是了。说起来,若无公义率领将士们苦守城池,子龙也无法袭营取胜。

今次大胜,公义麾下勇士亦是功不可没,当与子龙部下同功。不过眼下仍是战时,却是无法论功行赏。待战事完毕,我定当上报玄德公,为众将士邀功请赏!”

此言一出,高顺、成廉,以及靠近一些的并州军士卒,都面露感激之色,齐声抱拳道:

“多谢长史!”

张恒大笑道:“此乃诸位应得之功,何谓谢矣!

传令下去,大军且回城休整,我已命人在城中摆下庆功宴,今日定当不醉不归!”

“遵命!”

众人也笑了,连忙拱手应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