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历史军事>怒海覆清1852> 第八七二章 风险投资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七二章 风险投资(1 / 1)

苏州河畔的未来基金总部。

1队装备精良的士兵突然将这里包围起来,任何人都不得随意进出。

侍从室机要处安全科副科长张孝达站在门口负责人员的监督。

从现在开始这里的人不准随意进出。

院子里的人不明所以,有的人心里慌张,心想是不是东家犯了事情。不过想到幕后的大老板,这些人觉得自己多想了。

“都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去,元首今天要来慰问大家。”胡光镛终于揭开了谜底。

大家的心中稍安,不过随即又激动起来。

众人真的没想到,元首真的会来看大家。

胡光镛表面上稳重,心中也是激动不已。未来基金只是董良的1个备选访问点。

董良这次到上海,最先去了证券交易所。

这是商部所属的部门。他主要了解了证券交易所的制度建设。

华族的证券交易所初创,董良对这方面又不是很懂,因此最担心的就是交易所的制度不健全,被人钻了空子。

最后让华族的证券事业陷入混乱之中,甚至是1败涂地。

好在,到目前为止,交易所的运行基本上平稳。

综合指数1直处在稳定的上涨之中。

接下来,董良又去自贸区实地查访。

他接见了自贸区的洋人代表,在宴会上发表了讲话。

他表示华族愿意与各个国家在平等的前提下展开自由贸易。华族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交易的机会会向那些愿意与华族平等交易的国家开放。

华族会为贸易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同时他也意有所指地道出某些国家试图通过海上霸权,将国际贸易控制在自己的手中,破坏自由航行,影响自由贸易。

全世界的自由国家应该联合起来,1起对抗这样的霸权行为。

面对众人的提问,董良也没有明说是哪1个国家。但是台下的英国驻华族总领事菲利普先生1脸的铁青,险些要发作。

华族元首的这番公开表态似乎是在向大英帝国宣战。他们想要撇开英国人建立的全球贸易体系。

在这个体系之中,华族在各方面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个国际贸易体系是为英国人的工业化服务的。

接下来,董良又去了上海滩的纺织工业园和黄浦造船厂。

他还去了黄浦江上游专门给工人建造的生活区。

两层或者3层的联排房屋整齐紧凑建在1起,两端用围墙连接起来,这些房子就变成1个个弄堂。

弄堂口1般都会安排几个老人轮流看守,让这样的弄堂具有1定的防护性。

除了上海县城的老城墙,新建的生活区和商业区都没有专门的城墙。

在华族治下,1种全新的建城模式正在推广。很多发展较快的城市都在城池的外面建造新的生活区和工业区。

这里挨近大路或者码头,只追求交通方便,而不在意防护性。

而随着政治稳定,华族对地方上的控制力也在加强,治安状况比之前好了很多。

哪怕是没有城墙,这些新建的地方也没有安全问题。

董良的到来,让整个上海滩都沸腾了。

在几名工作人员的簇拥下,董良走进了自家投资的这家基金公司。

“参见元首。”胡光镛带着几名主要管事上前迎接。

董良环视了1下这个造型别致的园林式天井,笑了1下说道:“雪岩,你这里搞得不错啊。精致却又不奢华。”

胡光镛陪着笑说道:“这都是为了招待客人。元首您请进,已经安排好了会议室。”

董良摆了摆手道:“不用了,我就跟你到亭子里坐坐,下午就要回去了。”

董良跟身后的人交代了几句,在胡光镛的引导下走进这个玻璃日光亭中。

董良坐到了1张藤椅上。藤椅是用原汁原味的老树藤编制而成,表面被打磨得发光,坐在上面非常舒服。

桌子上的茶壶中烧着热水,冬日的阳光照进亭子,玻璃挡住了寒风。亭子里面暖洋洋的。

水壶中的蒸汽从壶嘴溢出来,沸腾的茶水发出轻微的汩汩声。

“元首……”胡光镛准备将自己最近做的事情告诉董良。

但是被董良抬手打断。

“生意上的事情你做主就行,未来基金交给你运营,就完全由你做主,我只有1点要求——那就是必须在华族的律法框架之内运作。我顶多给你指出1点大方向。除此之外不要再多用1点元首府的助力。”

“是是,元首,您之前跟我说的事情,属下全都记得。”胡光镛连连点头。

他心中暗想,上次与暗部的合作,自己付了报酬,应该不算是滥用元首府的影响吧。

董良将身体躺在椅背上,这个亭子的位置非常好,坐在亭子里可以看到4周办公区域忙碌的工作人员。

这些人算是这个时代最早的白领了,他们大部分人都是账房出身,负责分析市场行情,处理各种投资事务。

“除了投资之外,你还要带好这些人,为华族多培养1些金融人才,以后谁要跳出去做,不要拦着,咱们投资的是未来,不是当下。”

董良继续说道:“我知道你最近在运作1件事情,准备赚上1笔快钱,这样的事情以后要少做,将我们的资金用来重点扶持那些工矿、制造类企业,推动他们上市融资发展,华族在未来十年之内缺少的是这种基础产业。如果还有余力的话,投资1些电力相关的企业,这是未来5十年的新兴产业。你要做1个引领者,要带好这个头,而不能将人给带偏了。”

胡光镛低头应道:“属下明白了。”

周围工作的那些员工,看似忙忙碌碌,不过还是会用眼睛不时地瞥向亭子。

元首的画像大家都看过,但是见到真人的机会却非常难得。

真人看起来比画像上要年轻1些。

大掌柜在亭子中1直在听元首讲,不时点头,就像是1个学生1般。这还是平时那个自信、霸道的大掌柜吗?

胡光镛做的事情从来没有想过瞒着董良。

不过因为只是运作董氏家族资金,他也不需要向董良汇报。

暗部的人这次帮了胡光镛,那么顺手将事情汇报给董良,赚1个人情,那就再正常不过了。

“那些洋人1直想要插手咱们的金融业,他们是狼子野心。这次给他们1个教训也好,不过你可不要小看人家了。他们几百年前就开始玩金融了。但是他们不好好玩金融,还想去控制政府,想让所有人都为他们打工。这1点在咱们华族绝对不能出现。咱们华族所有的人都应该为华族的复兴而努力,金融业也要为这个目标而努力。反过来,华族复兴了,金融业才能更加兴盛。”

董良这话其实也是在告诫胡光镛。因为胡光镛掌握的资源那是非常多的。不仅仅有诗琳娜提供的那1笔庞大财富,还有董家的背景。

这能够让他们获得很多政治上的支持。哪怕胡光镛不打着董良的旗号,大人物们肯定都知道这件事情。

董良知道金融寡头对政治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因为在金融业中,政策的通常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要想避免这个问题,就必须要让国有金融占据整个行业的主导。让国家在这个行业说的算。

然而,没有市场的调节的话,这个行业又会如同1潭死水1般。

因此又需要有1些私有的金融企业在其中起到鲇鱼的作用。

“元首,听说最近有1批从国外回来的留学生,能不能给咱们基金几个,我听说有几个孩子是去荷兰学习金融的。”工作上的事情说完了,胡光镛提了1个小小的要求。

这是1种谈话的艺术,在大人物面前适当地提1些要求,能够让大人物们感到被追捧的感觉。

胡光镛是1个极为聪明之人,深谙此道。

“你的消息倒是蛮灵通的嘛。是有1些人要回来,不过他们并没有学成,还要到咱们的学堂之中回1下炉子。我也不会随便指派他们,除了那些研究人员,其他的人,你们想要的话,就要自己去争取。”

这1批归来的留学生,是因为英法等国掀起的反华风暴。他们只能算是肄业。

没办啊,现在留在那边,连安全都无法保证。容闳只能安排他们回来。

这些孩子中只有1部分被安排到了奥地利、普鲁士等国继续研学。

胡光镛也知道洋人对金融的研究较早。他们现在在做的事情都是从洋人那里学来的。

他这次有信心赢了英国人,也是因为他掌握的信息比英国人多。

董良又跟胡光镛交代了1些事情。

他这次来主要是敲打1下胡光镛,让他不要将风气给带偏了。

华族现在基础薄弱,正是需要将主要的资金放在实业上的时候。

董良对上海的视察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最近还有1件大事,那就是华族准备选择1个正式的国都。

就连报纸上都在讨论这件事情。

董良在上海滩会见各界代表的时候,曾经说了1句话,他说要将上海滩建设成为华族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

这些表述让人们浮想联翩。联系到董良1路上对其他地方都是走马观花地看。

比如他在天津只呆了半天时间,在济南呆了1天,海州港只停了1个时辰。还有江北盐区的半天时间。

但是在上海,他已经呆了3天时间,调研那么认真。这是为什么呢?

苏州城内,苏沪商会会长孙老的府邸。

“孙老,咱们在南京城购置了那么多的产业,现在元首跑到上海去了,很明显要将都城放在那里。从上海出海不是更近嘛。何必要多此1举放在南京城呢?”金掌柜说道。

今天这群人聚在这里就是因为定都的事情。1群商人为什么要关心定都的事情。

那是因为他们在做1个非常大的风险投资。这个投资的重点就是华族定都在哪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