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游戏竞技>视频通古代,李二变身蜀汉通天代> 第17章 老四,有时候你蠢的真不像咱亲生的!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章 老四,有时候你蠢的真不像咱亲生的!(1 / 1)

多尔衮怎么也没想明白。

为什么收到的情报中,李自成都快攻破京师,大明都快亡国了。

一转眼,那反贼反而到了山海关,成了他想破关而入的最大一道坎!

前几日他收到了吴三桂的降书,正满心欢喜的准备不费一兵一卒入关呢,结果到了一看,山海关守将换人了!

这t的!

好在李自成与张献忠对于守城并没有太大的造诣。

且大明朝廷这些年无力维护山海关,这昔日阻挡他们脚步的庞然大物,已然不再那么坚固。

李自成与张献忠带来的人马虽然不少,可在学习了大明火器技术之后,多尔衮麾下的清兵精锐程度已经远远领先他们了。

至多三个月!

这是多尔衮预计能够攻破山海关的时间。

“咱们至多只有三个月的时间了,清兵比咱预料的还要强悍。”

京师中,对于边关能够撑多久,朱元璋预料的与多尔衮分毫不差。

“若李自成等人回禀的情报都为真,那恐怕只有神机营能与清兵一战了。”

朱棣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当初想怎么捏就怎么捏的软柿子,竟然有朝一日成长到了这般地步!

乃至于,即便动用神机营,他也未必有全胜的把握!

“要不……迁都南下?”

崇祯在一旁弱弱的提了个建议。

朱棣正要训斥,就看到老朱眼神一亮。

“爹,你不会真想迁都吧?这不等于当逃兵了!”

他是怕朱元璋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某些原则问题,哪怕是亲爹,他也绝不让步!

南下迁都?

那不跟软弱的宋朝都没区别了?

他朱棣,就算是死,那也要站着死!

哪有将土地拱手送给满清,自己南下跪着生的道理!

“所以说老四,有的时候你蠢的真不像咱亲生的!”

老朱脸色一黑。

敢指着他鼻子骂逃兵,还真是长本事了!

“拱手相让定然是不可能的,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何崇祯会提议迁都?”

为何?

朱棣还在思索,天幕之外的李世民却已然想明白了。

“聪明!”

“江南并未受到太多战火的影响,粮草丰富的同时,人口也同样不少!”

若想要短时间内征得大量兵马,只有将目光看向江南!

“可路途遥远,边关岌岌可危之下,自江南征兵,根本没有操练的时间,还是危险!”

嬴政并不看好这一想法。

兵贵在精而不在多。

就如同朱棣的神机营能在一波攻势下击溃叛军一般。

一支精锐的大军,甚至能敌十倍之敌!

没有经历过操练的士兵,陡然拉上战场不过是一盘散沙,一触即溃!

“始皇帝,你没考虑到那黑色长棍一般的兵器,有这样的兵器在,新兵也同样有着足够的杀伤力!”

大明朝廷有这样的兵器在,只要人足够多,就是堆,也能堆死多尔衮的大军!

天幕中,朱棣也恍然大悟。

“江南受到叛乱的影响是最少的,只要征集工匠,就能尽快打造火器,筹备红衣大炮!”

他明白了老朱的意思。

不是要南下迁都,也并非外人所猜测的那般,单纯的征兵。

老朱想征的,是工匠!

只要有足够多的工匠,以大明所掌握的技术,能够在三个月之内打造出无数的火枪,乃至于红衣大炮!

只要有足够多的兵器,他朱棣的神机营可以是五千人,也可以是五万人!

“明白了就去办,拟旨,征召江南工匠,俸禄等待遇,都按最高的给,家人若是愿意也可以一并带来京师,咱现在有钱了,养得起!”

“另外,刀也该往南伸一伸了,江南那般富庶的地方,税收竟然也是连年亏损,崇祯,你还真信啊?”

老朱恨铁不成钢的瞪了崇祯一眼。

这孩子,勤政是真的勤,天天干到深夜,睡不了一会就得起来上早朝。

真不知道他这勤快劲都用哪去了。

怎么的?

是刀不够利吗?

那么多士族豪绅,家里那么多粮食银子等着你去拿,你都不会拿!

活该你这孩子穷死!

“这么杀下去,会不会引得江南那边也同样叛乱?”

崇祯擦了擦鬓角的冷汗。

他知道,老朱这道旨意下去,整个江南也要被杀的人头滚滚。

可这么杀下去……

“或许会有人反,但你该知道,现在咱最不怕的,就是那些豪绅士族造反。”

“而且他们但凡有点脑子,也不可能反,咱来了,那些人自然会乖乖将从前吞下去的,都吐出来!”

“拟旨吧,此番江南所有人都可自主捐献,可以记名,也可不记名,记名的咱后面必有厚报,不记名的,咱往后也不再追究,仅此一次!”

太祖朱元璋,永乐帝朱棣两人携手降临拯救大明的消息,此刻已然传扬开来。

即将攻陷京城的李自成退兵,连同张献忠一同赶赴边关便佐证了这件事!

若非太祖陛下,谁有那等本事能让李自成放弃近在眼前的皇位?

大明仅剩的忠臣良将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无一不在街头狂奔,试图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一消息!

他们试图让所有人知晓,天佑大明,大明还未亡!

一颗颗原本冰冷死寂的心,从得知这个消息开始重新跳动起来!

太祖陛下征集工匠,赶赴京师打造兵器,打造红衣大炮!

太祖陛下要自江南征兵,同时征集粮草!

江南的士族豪绅远比崇祯想的识趣。

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还没等钦差上门,绝大部分人便已然早早准备好了要捐献给朝廷的物资。

崇祯当初募捐之时,只筹集到区区数十万两银子。

但当朱元璋派遣的钦差刚刚赶到江南,交到他手中的物资便已然超出这个数字百倍不止!

如此盛况,看的无数留守应天府的官员热泪盈眶。

不少官员被这些士族们的行径感动,纷纷将自己家产捐献出来。

当然,更多的还是数量庞大到难以统计的,不记名捐献!

连钦差自己都没想到,来了一趟江南,还没等他宣旨呢,住处都快被这数不清的财物给堆满了!

往往天还没亮,他所住驿站外便堆满了财物。

这……

天上掉下来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