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武侠修真>谢邀,人在大明,誓不为官!> 第120章 要生你自己生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0章 要生你自己生(1 / 1)

半响,屋内响动稍歇。

马皇后脸上容光焕发,看向朱元璋眼神,更是惊诧无比。

“陛下,这回怎么”

她虽已不是少女,但眼波流转,尽显风情。

“哈哈哈哈,朕是不是如当年一般,再展雄风?”

朱元璋仰天大笑,胸中烦闷一扫而空。

这些年,随着年龄渐长,床笫之事,他都有些羞于提起。

每当看到马皇后略显失落又竭力讨好他的模样,他更是心怀愧疚。

“这药酒,当真好用!”

朱元璋容光焕发,细细将药酒一事讲给皇后听。

半晌,就连向来博闻强识的马皇后,也啧啧称奇!

“陛下,这种有强身健体功效的药酒,你可要给标儿也用用。”

“都说多子多福,标儿身为皇子,可要多几个大胖小子才行!”

听朱元璋讲了这么久,马皇后脑海中灵光一闪,连忙开口。

“我看你啊,不是想着什么多子多福,就是想多几个贤孙!”

朱元璋哑然失笑,老夫老妻,他自然不会隐瞒什么,直言不讳道。

宁国那丫头一心扑在廖天成身上,铁了心跟着人家去条件那么艰苦的饮马沟。

想把她叫回来,那基本不可能,除非让廖天成也跟着回来。

朱棣传回来的信件中,饮马沟那边的形式更是瞬息万变,这个时候断然不能离开。

其余几名皇子子都在各地做藩王,眼下离得最近的,也只剩下太子了。

“太子忙于政务,一月下来也见不到几面。”

“让他多生几个贤孙,送到后宫来,让宫内热闹几天,还能保大明国祚,岂不两全其美?”

马皇后被当面点破,顿时有些不好意思,连声解释。

“哈哈哈哈,朕还能不懂你的心思。”

“也确实好久没关照过标儿了,来人!”

朱元璋微微颔首,径直传唤道。

马大脚不提,他险些都把朱标给忘了。

朱标平日兢兢业业,不显山不露水,对他和马大脚也挺孝顺,早早便被立为太子,政务繁忙。

滴水不漏的性格,加上宽仁爱民的作风,自然不会让人特别惦记。

“万岁爷,奴才在。”

门外候着的唯一一个小太监,正闭着眼睛微微打盹儿。

冷不丁听到一道声音,一个激灵清醒过来。

我的妈呀,差点儿就睡过去了,幸好幸好,小命保住了。

“太子殿下最近在忙什么?”

这个小太监是朱元璋贴身老太监的干儿子,最有眼力劲儿,老太监年纪大了,夜里的活儿便派他过来伺候。

他要做的事情可多了去了,除了照顾皇上的日常起居,跟在朱元璋身边儿鞍前马后,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将

这其中自然就包括,与太子殿下身边小太监对接。

保证太子每天每时每刻做了什么事,他都要知道,以备皇上突然问起。

这不,来问了。

这个时候若是答不上来,后果可想而知。

“回皇上,太子殿下一直都在卖酒。”

朱元璋顿时来了兴趣。

他知道自己这个儿子做事一贯循规蹈矩,让他做什么,他便老老实实做什么。

这卖酒差事,可不是什么按部就班的固定行当。

“详细说一说。”

“太子殿下最近倒是不似以往,卖完酒后,晚上出门,跟街头巷尾的商贩攀谈甚欢。”

“聊些什么,奴才就不清楚了。”

小太监只知道,太子去了哪里,做了什么,却不知道谈话内容。

毕竟这年头没什么监听设备,他也只敢远远跟着。

朱元璋一愣,有些愕然。

自己虽起于草莽,但早成了九五之尊,儿子也是真龙之体。

怎么会跟这些三教九流混迹在一起?

马大脚察觉到了一丝异样,一边给朱元璋揉肩,一边发问道:“标儿怎么会起了跟平民攀谈的心思?”

“莫非,有什么高人指点?”

朱元璋微微点头,他跟马皇后心心相印,这件事,也算是想到一块去了!

朱标平日里虽然体恤爱民,但高居庙堂,总归会有所疏漏。

眼下竟玩起了“微服私访”,可不让他震惊又欣慰?

“重八哥,标儿兴许是没怎么见过那些稀奇玩意儿,不像咱以前,接触民间艺人那么多。”

“不过,能对商贩一视同仁,深入民间,也是一桩美事!”

“明日,把他传入宫内便知。”

朱元璋点了点头,满眼赞誉。

次日,太子殿下进宫。

“儿臣给父皇母后请安。”

作为大明未来继承人,朱元璋看到朱标,自然颇有几分想念。

“标儿这段时间辛苦了,咱听说,你一直在勤勤恳恳卖酒,收入如何?”

朱标不卑不亢:“儿臣谢父王夸奖。廖天成的酒确实不错,每天来买的人都要排队,收入总数待儿臣回去,做好统计呈给父王。”

朱元璋满意的点点头。

“听下人说,你卖完酒后,还总喜欢跟四周商贩攀谈,这是为何?”

朱标一愣,显然没想到这事传的这般快。

“回父皇。”

“这事要感谢廖天成,是他,让儿臣顿悟了。”

朱元璋一愣,显然对这个回答有些始料未及。

那小子跟朱标确实交情不错,朱标也因为自身性格原因,跟他真心实意的交了朋友。

否则卖酒这摊子事,也就不会落在朱标的头上了。

可是卖酒就卖酒,顿悟什么?

“你仔细说说。”

“儿臣原本以为,卖酒是一件很枯燥无聊的事情,除了可以为大明提供收益,顺便改善百姓生活,除此之外而成,儿臣想不到

朱元璋微微颔首,这说法虽然有些不太中听,不过朱标说的也是实话。

“但是,自从上次临近年关,儿臣在卖酒的时候,听到每个百姓都有他们自己的故事,突然意识到,这是体察民情的好机会。”

“哦?”

朱元璋越发感觉到不可思议,这话能从太子嘴里说出来,实在是令人意外。

“他们将儿臣当做普通的卖酒贩子,会在买酒的过程中,不自觉的聊几句家常。”

“比如感谢皇上的英明治理,让他们现在过上好日子。比如哪个小地方官吏贪赃枉法,仗着着天高皇帝远,鱼肉百姓。”

“再比如,”朱标停顿了一秒钟,还是继续说下去。

“也有百姓埋怨皇上不该设置锦衣卫,纵容他们欺压百姓!”

哗啦啦。

桌上的奏折掉了一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