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女生耽美>小大姐上河下> 第23章 程家品尝美味遇尴尬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章 程家品尝美味遇尴尬(1 / 1)

提到枚乘,钦差大人有话要说。冯大人说:枚乘出生于淮安,为西汉著名辞赋家,最著名的文章便是《七发》,《七发》奠定了汉赋的基础。文中所提到的食物,皆是淮安特产。淮安的水土给文人带来的不仅仅是美味佳肴,更是创作的灵感和源泉。枚乘与邹阳并称“邹枚”,与司马相如并称“枚马”,与贾谊并称“枚贾”。汉武帝做太子时就听说枚乘的名气,等到即位为帝时,枚乘已经年老。于是,建元三年(前138年)九月之后,汉武帝以安车蒲轮(有蒲草裹着车轮的小车)去征请枚乘,结果枚乘于途中逝世,享年约七十三岁。

赵志贞对冯大人说:“枚乘当年提议用小牛瘦肉炖蒲菜,固然鲜美,倒不如猪肉圆炖蒲菜来得更加可口。蒲菜自带清香,烹煮过久容易失去香味,肉圆汤香味四溢时,投入蒲菜,断生,轻沸,即可出锅,吃起来鲜美无比。”

冯大人夹了一筷蒲菜送入口中,立刻点头赞道,淮安的菜清而不淡,香而不腻,细细品尝,像是李清照的词,虽然都是寻常话语,细细思来,却都别有一番风味。

赵志贞替冯大人夹了白鱼,说:“熏白鱼是淮安名菜,洪泽湖的白鱼有天然的鲜香。熏鱼多了调料有人工斧凿的痕迹,倒不如直接用鲜白鱼清蒸。吃蒸白鱼可以吃出洪泽湖水的鲜美味道。”

河督大人说:“这个季节正是吃淮白鱼的季节。苏辙《次韵子瞻题泗州监仓东轩二首》云:‘梅生红粟初迎腊,鱼跃银刀正出淮’。贺铸《怀寄宝寇元弼》云:‘旧国秋高鸿雁过,长淮水落白鱼肥’,淮白鱼的美味古今闻名”。

“这样美味的菜肴,皇上一定很喜欢,淮白鱼可以进贡到皇宫,淮安就更加负有盛名了。”冯大人兴奋地说。

听闻此言,赵志贞和朱南炳总督都愣住了,赵志贞清了清嗓子,对冯大人说:“淮白鱼不宜进贡入京。因淮白鱼娇贵,出水即亡。鱼贵在鲜美,如果死后两个时辰烹煮,便不再可口。当年杨贵妃为了尝一口鲜荔枝,跑死了多少马匹,如果要淮白鱼活着进京,百姓就难了。”

冯大人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接下来的一道菜该上来了,却迟迟没有呈上来,“肥鸡油豆腐片汤”——平桥豆腐,那是康熙皇帝曾经御赐的菜名。当年康熙大帝南下淮安,驻扎在淮安平桥大营,初尝平桥产的豆腐做出的豆腐汤,赞不绝口,自此,外地人到淮安必点这道菜。冯大人今天也点了,冯大人是北方人,他不知道一块没滋没味的白豆腐,能被淮安的厨师做出什么花来?居然被皇上御赐了菜名,冯大人很好奇,一定要亲口品尝。

厨房里,管家张千里在监工。“肥鸡油豆腐片汤”是厨娘秦妈的拿手菜,蟹黄汤包是厨师王四的绝活。

秦妈手脚勤快,做事利落,木讷寡言,她的性格很受雇主喜爱。程家给她的工钱一直不少,秦妈在程府干了二十年了,是家里的老人,府里后厨这一块对她很信任。

秦妈前面死了一个丈夫,留下一个儿子,后来带着“拖油瓶”儿子嫁给了现在的赌鬼丈夫李秋生,秦妈挣点钱就被丈夫赌博输光了。李秋生并不待见养子秦昊,从小打骂到大,秦昊在家待不下去,十五岁就去船上跑码头,后来就失去了联系。秦妈也不知道这个儿子秦昊现在去了哪里,死了还是活着。

秦昊在码头上跑了几年,凭着年轻不怕死,一次救了一个人,后来跟着这个人在柳儿洼住了下来,成为三当家的。

家里被赌鬼丈夫输得家徒四壁,就剩下两间破草房。昨天,李秋生又输了钱,把家里两间草房也卖了,还了赌债。秦妈为此跟他吵,被李秋生打了一顿,她想死的心都有了。儿子不知道死活,丈夫整天赌博,自己真是没有个盼头。今天半夜就起床,开始熬制虫草,熬制老母鸡汤,准备做豆腐汤。

老母鸡汤需要炖足一个半时辰,炖至酥烂,然后舀出汤来,备用。看看日头正中,接近午时,客人上桌了,秦妈把鸡汤又放在火上炖开至沸腾。秦妈今天一直心神不宁,因为两间茅草屋典当了,不知道接下来住在哪里。立足之地没了,以后怎么过日子。想着想着给鸡汤里舀两勺子盐,一不小心把碱粉舀到鸡汤里,秦妈用勺子舀了鸡汤尝一口,自己吓得魂都掉了,鸡汤尝起来酸涩。她知道坏了,刚才自己凉拌干丝时,用碱水泡干丝,忘记把碱粉收起来,这会儿当做盐放到鸡汤里了。

这位钦差大人最渴望吃到“肥鸡油豆腐片汤”,点名要程府准备这道菜,这可怎么办?秦妈急得抓耳挠腮,都快急疯了。现在临时杀鸡炖鸡根本来不及,现存的鸡汤兑太多水,一定不浓,口感不好,这可如何是好?

秦妈硬着头皮把鸡汤舀出来一点,兑了水,做了豆腐汤。

餐桌上,豆腐来了,白白嫩嫩的豆腐羹,在青花瓷海碗里,很是诱人。其他三位都等着钦差大人舀第一勺,可是,第一勺入口,钦差大人眉头皱了一下,谦让着:“请,请”,然后用汗巾擦了一下嘴,再也不舀豆腐羹吃。

程会长心生疑窦,舀了一勺豆腐,尝尝,立刻吓得额头上冒出了汗。他勃然大怒,却不便发作,强压心中怒火,轻轻使个眼色,叫管家张千里过来。程会长离了席位,到门口跟张千里悄悄说了两句,张千里匆匆走了,接下来,蟹黄汤包上来了。众人都看着汤包,等着合适的机会吃。

四只精致小笼屉,每位食客左手边放一只,笼屉有碗口大,每个笼屉里躺着一个包子,像淡黄色的菊花开放,用筷子轻轻一碰,包子皮颤巍巍地,包子在笼屉里晃悠。冯大人觉得好奇,这个包子怎么入口呢?

赵志贞说:“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然后自己示范给冯大人看。只见他用一双筷子,娴熟地夹起包子的收口处,一提,包子随着他的动作移到面前,稳稳地立在醋碟子里,包子里面的汤汁在皮里不停地晃悠,使得包子也晃动起来。赵志贞轻轻咬开包子收口处,呲溜一声,吸入汤汁,最后慢慢吃完包子。

冯大人学着赵志贞的样子,不小心把包子弄破了,汤汁流了一碟子,香味四溢。冯大人吃得有点狼狈,却还是爱不释手。

赵志贞说:“冯兄要经常来淮安呀,多吃几次就熟悉吃法了。慢慢来,不着急。”

冯大人说:“是呀,以前不了解,这个世上还有淮安这么好的地方呢,整个一个桃花源,比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还要美!以后在下要经常来叨扰各位。”

总督大人说:“吾等盼望还来不及呢,谈不上叨扰,常来,常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