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历史军事>匪祸天下> 第十二章 皇上圣明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二章 皇上圣明(1 / 1)

我从那间宽敞明亮的花房里出来没多久,一位手拿拂尘的小太监便出现在我们三人的面前。傲慢地说道:“圣上口谕,你们随我来吧。见到圣上之后,要行三拜九叩之大礼,如若失了礼数,项上人头不保,别怪公公我没提醒你们。”

南宫大将军赶忙走上前去,一边偷偷往那位小公公手中塞着银锭,一边低声感谢道:“有劳公公费心了,我等早就准备好了。”

在离着那间花房不远处的一间偏殿里,我们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那位真龙天子。行礼已毕,一个听上去有些耳熟的声音缓缓说道:“免礼平身。”

我站直了之后,当然不会傻乎乎地猛然抬头,直视皇帝的面容,瞅瞅他长什么模样。只是装作不经意间,抬起了眼帘,向前方望去。

我猛然吃了一惊:难怪声音听着耳熟呢,高高在上,站在我们前方不远处的那位真龙天子竟然就是花房里遇到的那个赤脚花匠。

使劲儿眨了眨眼睛,我没有看错,真的是他。

在我吃惊地望着他的同时,他的目光恰好也朝我这边望来,甚至不易察觉地冲我挤了一下眼睛。

震惊之余,我脑子里飞快的过了一遍,刚才在花房中偶遇,我应该是没有当面骂他,也没有说什么狗皇帝之类的话。甚至还称赞了几句,夸奖他种花养草的水平不低。

虽然明摆着对他不是很尊重,但不知者不为过,应该暂时没有什么杀身之祸。而且看他的表情,也并没有打算为难我的意思。

于是我放心的仰起头来直视着他,腿弯处很快便挨了一旁站立的方大哥暗暗的一脚。

有什么好怕的?这个花匠一点也不凶,初见时还差点送了我一盆花草呢,完全没必要对他毕恭毕敬,顶礼膜拜。

我心里正嘀咕着,忽然瞥见义父大人那个小老头也回头瞪了我一眼。我只得微微低了低头,尽量强迫自己收敛了一些。

朝中总领大臣田守仁田尚书的府上,兵部尚书高适正与这位田大人一边品茶,一边交头接耳地密谈。

“那位南宫大将军田大人已经见过面了,大人以为此人如何,可堪大用否?”

田大人不动声色的放下了手中的茶碗,微微点头道:“对圣上、对朝廷的忠心应该没有问题,运用得当,会是一把好刀。让其统领的南宫大营稍事休整,补足所缺的兵马之后,去平定匪患。

如若还能表现出色,就可以放心地将其纳入我们的圈子,成为自己人。”

高适微微皱了皱眉头,也一边放下手中的茶碗,一边说道:“也觉得此人尚可。只是他得的功劳已经够大了,此次面圣,难免被加官进爵。

我是担心他功高震主,一家独大,难免生出傲娇之气,以后不好加以钳制。”

田受人鄙夷的撇了撇嘴,斜着眼瞄了高适一眼。

有些话他藏在肚子里,没有说出口。是你高某人担心他步步高升,影响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吧?

田大人还是极有涵养的,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他心里有数。

他笑着摆手道:“不妨事。如今朝堂之上,倒皇派已彻底土崩瓦解,死的死,散的散。那些见风使舵的骑墙派们更掀不起任何的风浪。

外患已消除。我大顺王朝唯一的死敌就是那些造反的盗匪们。等这位南宫大将军率大军平定了内乱,王朝的根基稳固,他敢不听话时,再收拾他也不迟。

现在你我尽可放手,让他大胆去做。

南宫大营在关外苦战之时,我的学生李霄鹏给我传回信息,淮北大营那些酒囊饭袋们以数倍兵力去剿灭只有几千人马的凤凰岭山贼,为首的孙大头竟然被贼寇斩落马下,致使我大顺王朝的颜面荡然无存。

幸亏那厮是死了,否则老夫都替他臊的慌!

你作为兵部尚书,也是脸上无光吧?

我大顺朝的武将中,多几个像南宫寿喜这样的人,大顺王朝何愁根基不稳,江山永固就不会沦为空谈了。

你若是实在不放心,可以在南宫寿喜的队伍中安插一些自己人,随时向你汇报各种信息。

一旦发现其有异心,也可尽快暗中下手。我们朝中还是需要像他这样的将才的。”

高大人轻轻叹了一口气。虽然面前的这位田大人与自己想的完全不同,但对方的话语也令他挑不出毛病。眼看自己原本的计划落空了,也只能暗中操办了。

毕竟那些到处杀人放火,搅得天下大乱的造反盗匪们才是他们共同的敌人,大顺朝廷的心腹之患。

尽快彻底消灭他们,乃是当务之急。其余的剪除异己等等个人恩怨,与其比起来都是一些小事,要往后靠一靠。而且行事还必须不显山不漏水,让外人无话可说。

兵部尚书高适高大人下定了决心:先往南宫大营中敲进去几根结实可靠的钉子,至于往后如何行事,全看那个南宫寿喜个人的表现了。

如果识相又懂事儿,完全可以拉成自己人,为己所用;胆敢骄横跋扈,居功自傲,目中无人,尤其是一旦威胁到自己在朝堂上的地位,那也绝不能让他好好活着,必除之而后快。

我与那位方大哥一左一右跟在南宫大将军身后,步履轻快地走出了宫门。

眼见他二位面色潮红,难掩一脸的兴奋之色。我颇有些不以为然。

实话实说,这位不理朝政,酷爱种花养草的真命天子,并没有给我留下什么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就连面见我们这些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功臣们,都能满不在乎,这么不守时。可见我们在其心中的分量不过尔尔。

难怪整个朝堂之上乌烟瘴气,各地民不聊生,造反的此起彼伏。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既然你当了这个皇帝,就应该体察民间疾苦,为天下的百姓负责。如若不然,还不如把皇位让给别人,自己安安心心去做个花匠罢了。

不想好好干,还占着茅坑不拉屎,难免有朝一日天下大乱,局面彻底无法收拾。靠我们这些人累死累活也没用。

皇帝年年有,明年到我家。小爷我做起来也许都比他强些。

当然这些话也只敢在心里嘀咕一下。

若是我这些歪心眼儿被前面的那个义父小老头知晓了,别说我只是个名义上的干儿子,就算是亲生儿子,他也会毫不犹豫地横眉立目,黑着脸拔刀将我一劈两半。

亏得我读书少,没有像前面二位那样,从小喝了圣人的迷魂汤,忠君爱国的思想根深蒂固,不容撼动。

我倒不是缺乏必要的忠诚,得先看看你忠诚的对象值不值当,否则只能是愚忠,说白了就是傻。

人活一世,自己逍遥快活就好,万事不可执念太重。否则很容易陷于难以自拔的境地。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希望那位真龙天子,今后千万别惹怒了我,否则我照样收拾他。当然,现在我的能力和地位都极其有限,只能先夹着尾巴做人了。

来到一僻静无人处,我先躬身向着南宫大将军施礼道:“恭喜义父大人高升,荣升大顺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剿匪总兵官。”

哪知我这个小小的马屁并没有拍响,南宫大将军一脸凝重的白了我一眼,略显激动地说道:“你个臭小子,哪里知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职位越高,责任越大。

皇上圣明,对我等一介武夫如此看重,老夫更应该鞠躬尽瘁,精忠报国,赴汤蹈火,死而后已。

况且,福兮祸之所依。老夫并不想做多大的官儿,无端惹来朝中同僚嫉贤妒能。只想为朝廷排忧解难,一心干点实事。早日清除匪患,还天下黎民以太平,以不负君王圣恩,呕心沥血,保我大顺王朝千年永固,万世康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