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历史军事>回到古代当太子> 第三百四十八章 更大的灾难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四十八章 更大的灾难(1 / 1)

魏君听出了冯化田的担忧和反对,但他有自己的考虑。

“冯兄,我知道你的担忧。”魏君说道:“但我也有我的考虑。如果我们不答应皇帝的要求,他可能会另寻他法,这样会更加危险。”

“所以,我们不如先答应下来,再想办法化解危机。”

冯化田听出了魏君的计谋和策略,心中不禁有些佩服。魏君的考虑确实更加周全和长远,他这样做也是为了化解危机和避免更大的灾难。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按照魏兄的意思去做吧。”冯化田说道:“我会尽力去完成这个任务,为国家和百姓谋求更大的福祉。”

魏君看到冯化田的态度如此坚定和忠诚,心中不禁有些感动。他知道冯化田是一个忠诚和有担当的人,能够得到他的支持和帮助是自己的幸运。

第二天,冯化田去见皇帝,告诉皇帝自己同意讨伐魏国的计划,并且愿意担当使臣去联络其他国家。

皇帝听后非常高兴,认为冯化田是一个忠诚和能力出众的大臣,决定委派他去执行这个任务。

“冯化田,你要记住。”皇帝说道:“你要暗中去联系其他国家,不要让魏国知道我们的计划。”

“而且,我会派人在你身边监督你的行动,确保你不会背叛我和国家。”

冯化田听出了皇帝的意图和要求,心中不禁有些无奈。他知道这个任务充满了困难和挑战,但他没有退缩和逃避。

他决定尽全力去完成这个任务,为国家和百姓谋求更大的福祉。

于是,冯化田踏上了前往联络其他国家的路程。他知道这是一个漫长和艰辛的旅程,但他没有退缩和逃避。

他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智慧,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完成任务。

然而,事情并没有像冯化田想象的那么顺利。皇帝派来监督他的人一直在他身边徘徊和监视着他的行动。

这让冯化田非常苦恼和不便,他没有办法跟魏君联系和商讨计划。

在即将到达晋国边境的时候,冯化田决定向外传递消息,告知魏君他们已经接近晋国边境。然而,这个过程却差点被发现。

“你们是谁?”晋国边境的守卫大声问道:“在这里做什么?”

冯化田知道他们已经被怀疑,于是立刻回答道:“我们是水国的使臣,前往晋国拜见晋帝。”

守卫听后,立刻派人前往通知晋帝,而他们则将冯化田等人带到了附近的行宫,等待晋帝的召见。

在行宫中,冯化田心神不宁地等待着晋帝的到来。

这时,一个侍从突然走了过来,对冯化田说道:“使臣大人,晋帝已经知道了你们要来的消息,他派我来告诉您,明天会派人前来迎接你们。”

冯化田心中不禁有些疑惑,他并没有向外传递消息,这个侍从怎么会知道他们的到来?

这时,侍从突然压低了声音,对冯化田说道:“大人,其实我是魏君的人。魏君已经知道了你们的计划,并且会派人伪造晋帝与您所带的使臣团见面的场景。”

冯化田明白了魏君的计划后,也装作不知情的开始带着其他使臣与晋国进行谈判。

“晋国皇帝,我们水国希望能与贵国结盟,共同讨伐魏国。”冯化田开门见山地说道:“魏国曾经侵犯我们的领土,我们希望借助贵国的力量,一雪前耻。”

晋国皇帝听后,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回答道:“水国使臣,你们的提议我会考虑的。但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证据来证明你们有足够的实力和决心来完成这个任务。”

冯化田听出了晋国皇帝的顾虑和担忧,但他并没有放弃。他知道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毅力。

“我们会等待贵国的答复。”冯化田回答道:“同时,我们也会与其他国家进行接触和谈判,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冯化田等人相继与其他国家进行谈判和接触。他们的行动非常隐秘和谨慎,以免被魏国的探子发现。

同时,他们也利用机会跟其他国家的大臣和贵族联系和交流,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可靠的人帮助自己传递消息给其他国家的大臣和贵族。

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努力后,冯化田等人终于与其他几个国家达成了协议。他们决定结盟共同讨伐魏国,并且派遣军队支援水国。

这些协议都是在秘密的情况下达成的,外界并不知道他们的计划和行动。

然而,这一切都被冯化田身边的探子禀告给了水国皇帝。

水国皇帝得知冯化田等人的行动后非常高兴和满意,他觉得自己已经得到了其他国家的支持,可以向魏国发起攻击了。

当冯化田等人回到水国的时候,水国皇帝亲自前来迎接他们,并且对他们表示了感谢和赞赏。

他觉得自己的计划已经成功了,可以向魏国发起攻击了。

“冯化田,你们辛苦了。”水国皇帝说道:“我知道你们为了国家和百姓的利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我感激不尽。”

冯化田等人听出了水国皇帝的言外之意,知道他已经下定了决心要向魏国发起攻击了。

他们也明白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接下来就看水国的行动了。

水国皇帝甚至因为冯化田谈判有功,还封了冯化田一个九千岁的名头。这个消息一传出来,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

大臣们纷纷议论着这个新封的九千岁到底是何方神圣,竟然能够得到皇帝如此的青睐和赏识。

“启禀陛下,臣认为这个冯化田虽然谈判有功,但封为九千岁似乎过于隆重了。”一个大臣上前说道:“是否可以考虑封他为六千岁或者七千岁,以示嘉奖。”

皇帝听后,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

“冯化田的功绩非同小可。”皇帝说道:“他不仅成功地与其他国家结盟,还为我们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机会。这样的功绩,封为九千岁也不过分。”

其他大臣见皇帝如此坚决,也不敢再多说什么。他们心中虽然有些不满和嫉妒,但也明白冯化田的功绩确实非同小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