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0章(1 / 1)

他能有今日的威风 , 靠的可不只是先帝给他的托孤重臣名号 , 还有这官员选拔的门路 。

这些被渗透在关中各个关节处的人手 , 正是他赖以坐稳太尉位置的倚仗 。

一旦新的体系在洛阳形成 , 他又该当怎么办呢 ?

当然 , 他不会出于自己本人的利益立场来说这样的一番话 , 而是死死咬紧他开头的那句一一

长安乃是李唐根基所在 。

“ 高祖在长安称帝 , 太宗在长安经营 , 才将这份执掌万里河山的权柄顺利交托到院下的手中 。 李唐命脉与长安早已息息相关 , 臣说一句此话 , 不为过吧 ! “

“ 以关中腹心之地 , 控扼八方 , 震慑西陲 , 天子居处其间 , 方有四海安泰 , 百姓安居 。 反观洛阳呢 7“

李治冷冷地盯着长孙无忌一字比一字更为慷慨激昂的说辞 , 从容问道 :“ 洛阳如何 ? 洛阳也曾为数朝都城 , 此地也可中兹宇宙 , 朝宗万国 , 但看水路陆路交汇此地 ,

以我李唐今日天下一统 , 未尝不可出关一步 。“

「 可洛阳曾为逆贼所据 , 隋炀帝更是奢靡度日于其间 , 难道陛下是要效仿此人吗 ?“

“ 你放肆 ! “ 李治怒喝出声 。

长孙无忌的话中何止是在贩低洛阳 , 更是在对李治也做出一番控诉 。

但他堂堂一位政绩清明的天子 , 怎能与杨广去比较 ?

「 长孙太尉 , 你若当真要如此说的话 , 我也不怕说得难听些 , 这个不愿让洛阳成为东都的反驳 , 哪里是因为你觉得洛阳不配成为陪都 , 根本就是因为你有私心罢了 !

“ 我有私心 ?“ 长孙无忌神情凛然 。

若非李治知道他私底下的那些个勾当 , 几乎真要以为他是一位一心为公之人 ,

但现在的种种表现 , 却更像是他不愿为人所拆穿 , 意图凭借着自己的考资格和身份 ,

一鼓作气地将李治的种种盘算都给压下去 。

长孙无忌哮笑了一声 ,“ 陡下是要将当年丢给褚遂良的那句话给回到我的头上不成 ? 您说他字字句句不忘先帝 , 却大概不敢真去面对先帝 , 说他与其和您争辩是非 ,

还不如早早被丢去偏僻之地清醒一番 。“

「 可我若真有私心 , 何必呕心沥血为陛下修订律法礼法 , 为陛下勤恳办事 , 直到将您登基之后的种种乱局都给平定下来 。“

“ 臣不敢从中居功 , 却敢在此事回您一句 ! “

他一把解下了头上的巾帽 , 手持纺板傲然站立 , 仿佛下一刻就要朝着这大殿之中的柱子撞过去 , 来上一出以死明志之举 。

“ 陛下欲令洛阳起复 , 置长安于不顾 , 臣倒是愚问问 , 太宗对此会有何种愚法 !

“ 臣自太宗病榻之前得此委任 , 便绝不敢有所懈怠 。 除非陛下今日便告知于在场诸位 , 我长孙无忌 , 也是个无能且无德之人 , 不配先帝对我有此礼遇 ! 更不配有匡扶社稷之说 , 乃是陛下口中的存有私心之人 ! “

“ 您若敢说 , 我这就辞官告者 , 再不对您想要建东都的决定有半句怨言 。“

他这好一副要下去问问李世民是何想法的样子 , 让其余各位不得不离席而起 ,

你一言我一语地试图将他给劝回来 。

杜正伦本还在负责漕运之事呢 , 哪想到又多出了这么个风波 , 低声对着长孙无忌劝道 :“ 您也别这么说 , 陛下只是要起东都 , 又不是真要迁都 , 哪里有你说的这么丝

长孙无忌把眉头一挑 ,“ 这是破坏礼法之事 , 但凡开了个头 , 便再没有收回来的可能了 。 陛下 , 您说是不是 7“

李治不想回答 。

他干脆把手一摆 , 对于眼前的这出闸剧眼不见为净 , 直接怒气冲冲地返回了寝

就连武媚娘将一杯凉饮摆在他的手边 , 也没让他的怒气有所削减 。

他甚至都没将目光分到枕边人的身上 , 将桌案一拍 , “ 长孙无忌简直欺人太甚 ! “

重启洛阳为东都的建议还是出自武媚娘之口 , 她当然知道今日陛下就是去讨论这件事的 。

会得到这样的结果 , 尤其是陛下和长孙无忌直接起了冲突 , 真是一点也不奇怪 。

可话是这样说没错 , 该说软话的时候 , 还是得说两句的 。

至于这到底是软话还是在火上浇油 , 她又到底希不希望长孙无忌彻底倒台 , 让她能有进一步获取话语权的机会 , 她自己心中有数 。

“ 陛下还记不记得 , 当年您在前往万年宫前我曾经同您说过 , 您其实并不舍得毁坏掉那张大床 , 现如今难道您就舍得吗 ?“

武媚娘继续温声安抚道 :“ 这毕竟只是我以未曾参政之人提出的建议 , 其中或许真有不少未能深思熟虑之处 , 在太尉看来多有不妙 。“

「 太尉年岁渐长 , 若因在此事上规劝于陛下而闸得不可开交 , 甚至让太尉身体有损的地步 , 只怕对陛下 …...“

对陛下的名声不太好听 。

可她话还未曾说完 , 因长孙无忌 “ 威胁 “ 而憨了一肚子火气的李治哪里还能忍 ,

“ 有损 7“

长孙无忌会不会真要去撞死在昭陵前头不好说 , 他反正是要被气出个好歹来了 。

他忽然一把将手边的杯子摔了出去 。 “ 那就让他去死 !“

他话出口的那一刻余怒未消 , 可在杯子摔碎在地面上 , 发出四分五裂声音的瞧间 , 李治又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一般 , 脸上的神情凝固在了当场 。

他撑着桌案 , 额角不知是不是因为头疫的缘故绪起了一道青筋 。

依靠着指尖收拢的力道才勉强将其镇压下去 。

室内响起了一阵阵瓷杯残片弹起又落下的余音 , 直到彻底变成了一片安静 。

武媚娘清楚地看到 , 当所有声音都平息的那一刻 , 怨火在这张稍显柔和的面容上慢慢地淡下去 , 却并不是当真全然不见了痕迹 , 而是变成一种又是茫然又是怅然的神色 。

他用只有自己和武媚娘能听得到的声音缓缓开了口 。

他不是在问他为什么会和舅舅走到这一步一一在他决意废王立武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这种结局 。

舅舅不当他是天子 , 而当他是李世民的儿子 , 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对于寻常人家来说不算什么问题 , 对于皇家来说 , 却是个万不能存在的事情 。

洛阳为东都 , 对李治来说最有诱惑力的好处也并不是他自己能住的有多舒服 ,

而是正如媚娘所说 , 关中的人口能不再以那等不加节制的速度增长下去 , 超过渭水所能承载的限度 , 让他既不必提心吊胆于暴雨季节的河水决堤百姓淆死 , 也能将节省出来的平仓粮食留到其他的用途上 。

比如说 , 支持出一个能与他一并金甲告捷于太庙的名将 !

但在长孙无忌的心中 , 这不是李治励精图治 , 而是他要彻底断绝了关陇贵宵的希望 。

“ 我连王方翼都能容 , 还能为其助力一步 , 他却非要觉得我已被人益惑了心智 。

王方翼就是王皇后的那位堂兄 。

他既是个能人 , 李治自然可以用他 。

天子策御之道本就如此 。

李治的语气和前一句同样和缓 , 像是已经从之前的暴怒之中完全恢复了过来 ,

但他说出的这句话 , 却已同上一句全不可比 ,“ 好啊 , 他既然觉得阿耶才是那个明君 ,

非要去昭陵哭上一哭 , 才能改变我的想法 。“

「 那我告诉他 , 这办法没什么用 , 他不如直接去跟阿耶作伴吧 。“

也算是成全一对君臣相得了 。

当李治都下定了决心的时候 , 有些结果便像是滚下山坡的车轮一般 , 再没有了被搜回来的机会 。

至于是一口气撞翻站在山坡下面的人 , 还是马车闸到车毁人亡的地步 , 既然驾取马车的缨绳还在他的手中 , 他就绝不会对此有任何一点后悔 。

但要料理长孙无忌 , 彻底搬开太宗一朝继承下来的绊脚石 , 并不能像是解决掉褚遂良的情况一样 , 可以一道诏令下去 , 信手就将人给贬诺外派了 。

起码 , 这条诏令不能直接由他下达 。

也不能在改建洛阳为东都的诏令前后拿这位太尉开刀 。

十一月的北方 , 已经开始落雪了 。

按说外头天寒地冻 , 以李治贵为天子之尊 , 本应当高坐明堂 , 围炉取火 , 享受难得的清闲时光 。

李治却一反常态地做出了一项决定 。

他要自洛阳动身 , 前往许州 、 郑州 , 在两地郊野进行讲武校阅之举 。

这是从干年前就传承下来的 《 周礼 》, 在冬季农闲之时由天子率领文武百官到场 。 从名义上来说 , 或者说 , 起码李清月在刚听到这项决定的时候 , 就以为这类似于国庆阅兵 。

她还觉得 , 这也真是有怪为难许州 、 郑州守军的 。

明明原本都属于地方驻兵 , 结果突然迎来了最顶层的那位领导校阅 , 让他们走出中央军队的风采 。

但在前往许州的路上她才知道 , 这出 “ 讲武 “ 其实往往是和田猎联系在一起的 ,

只是李治没打算同时进行田猎而已 , 故而仅仅保留了讲武之中的武艺竞技 , 君子六艺之中的射 、 御就在考察的范围 。

所以不只是当地的驻兵和随驾的天子扈从 , 就连文武百官也必须参与到这项活动之中 。

能不能从中拔得头筹不要紧 , 得让陛下看看 , 他们并不只是一群只懂得舞文弄墨的书生 。

而天子既然巡幸于他处 , 总不能只显示武力底蕴 。

浩浩荡荡的仪仗还未抵达许州 , 后续的旨意就已下达了 。

一条是 , 为了显示天子有恩于民 , 对许 、 郑二州的囚徒予以放免 。

这个从汉朝时候就传承下来的大赦规矩 , 到了唐朝执行得更为频繁 。 除了按照太宗留下的规矩一一官吏枉法受财罪犯不在赦列之外 , 其余的囚徒都能被从牢房之中释放出来 。

此外 , 李治有意祭拜许州郑州的先贤之墓 。

包括了春秋时期的郑国大夫公孙侨和东汉太丘长陈宾 。 〇 D

在完成了祭奠典礼之后 , 再行校阅兵马 , 举行射御竞技 。

这个先后顺序的理由乍听起来没什么问题 , 可若从中细究 , 又难免觉得有些问题 。

说是陛下在车马离开洛阳后不久 , 就得了风寒 。 虽然情况并不严重 , 以随行医官所见 , 至多有个两三日的时间就能痊愈 , 不至于出现耽误演武的情况 。 但在从洛阳到许州郑州郊野大营安顿的这段时间内 , 有些时务便先交由皇后协助打理 。

这也并非涉及朝政要务之事 , 最多就是对于沿途行程和礼节需要前来问询一二 , 所以可以捡交权柄 。

可许敬宗望着那座代表天子的銮载 , 又朝着那头正在忙碌的皇后看了一眼 , 还是不由陷入了深思 。

院下这是什么意思呢 ?

许敬宗历经官场的时间已经不短了 , 不会愚蠢到真觉得这是陛下生了病 。

以离开洛阳之前陛下的身体情况 , 他也不相信会发生这样的突变 。

更为特别的是皇后担负起责任和祭拜那两位先贤这两件事 。

前者不是个寻常的信号 。 因为以他所见太宗朝的情况看 , 皇后至多就是住在距离外朝更近一点的地方 , 也能对于太子的教育多加上心 , 这便是属于天子对皇后的优待了 。 还远远不到这种能让皇后直接与前朝官员沿途商议路程 、 确认各地官员接受检阅流程的地步 。

至于被祭拜的两人 , 以许敬宗的文化素养 , 不会不知道他们的来历 。 就比如说公孙侨 , 还有一个更有名的名字 , 叫做子产 。

若说这个名字就不难让人想到他在辅佐郑国期间做出的种种举措 , 比如说他整顿了田制 , 对私人田产也加以编制纳税 , 对于郑国王室来说 , 这一通自上而下的整顿维护的是国家安定 , 可对于原本拥有特权的贵族来说 , 子产的种种举动却是在损害他们的利益 。

至于另一位太丘长陈宾 , 则素来以品德高尚著称 , 以德治管理地方 , 自己却一身清贫 , 家中三代人出行也仅有一辆自驾的破车而已 。 以至于有了 “ 真人东行 “ 的美誉

就像陛下在来到洛阳后 , 就令安定公主以前洛州刺史贾敦颐为道德楷模一样 ,

选择这样的两个人物 , 是不是也另有目的呢 ?

再想想此前陛下和长孙无忌之间再一次出现的针锋相对 , 许敬宗觉得自己可能品味出其中意思了 。

那么问题来了 , 倘若这真是陛下有所隐喻的话 , 他到底要不要接上这个暗示呢 ?

要让他声援废王立武 , 没问题 , 这还能说 , 区区后宫之事 , 陡下乐意去做就好 , 关旁人什么事 。

要让他攀咬褚遂良 , 这也没问题 。 毕竟褚遂良早年间就有被贬斥的情况 , 最多说一句旧事重提 。

可要对付长孙无忌 , 那就是另外的情况了 。 万一陛下只是一时之间没想通和长孙太尉之间的关系 , 到时候真做出了什么事情后还要重新反悔 , 那遭殃的岂不就是他们这些率先行动的人了吗 。

许敬宗没有这等家族背景在后头支持着 , 天然就少了几分胆魄 。

但他可以确信 , 他在与皇后打照面的时候 , 从她那里投过来的目光 , 分明是意有所指 。

他更瞬见了李义府这个家伙在随行众人之中颐指气使的做派 。

若轮身份和起点 , 李义府比他还低 , 现在却已算凌驾在了他的上头 。

这不由让他想到 , 他此前的行动就是慢了一步 , 先让别人去当了探路之人 , 这才让自己没拿上头功 。 他也早已选择了陛下的立场 , 根本就没有什么从中反悔退缩的余地 。

谁知道这一次他若不参与进来 , 会不会再被追究责任呢 。

他可是从瓦岗军投奔李唐 , 一度因长孙皇后葬礼失仪还能得到起复的人啊 。 在生存之道上 , 真是少有人能有他这样的眼力了 。

许敬宗咬了咬牙 , 最终还是做出了决定 。

傍晚扎营之时 , 担负礼部职责的许敬宗便带着抄录完毕的祭拜先人章程找上了皇后 。 但比起将此事上奏给她 , 让她确认是否要将其挪交给许州官员筹备用具 , 许敬宗更愚说的 , 还是另外的一句话 。

他低声问道 :“ 散问皇后殿下 , 陡下他 …... 到底是什么意思 ?“

作者有话要说 :

阿武有机会正面和朝臣接触了 ( 关注的重点不对 )

长孙无忌没了对阿武和李治都有好处 , 对河东世家和寒门也有好处 。 只能说他没想做到篡位那一步的话 , 之前的行为其实全在找死 。 最后这个结局一点也不奇怪了 。

有人问为什么阿菀还小小一只 , 因为长孙无忌退场之前的这一段 , 对于阿武来说既是必经之路 , 也是成长过程 。 对于阿菀来说 , 也是更进一步认清楚政治斗争本质的迅程 , 等这段结束就可以跳一点时间轴咯 。

D 冬十月戊戌 , 亲讲武于许 、 郑之郊 , 曲赦郑州 。 遮使祭郑大夫国侨 、 汉太丘长陈实

=,

晚上九点见 。 对了我可能会在过几天改一下文名 , 因为感觉蛮多人不知道安定公主在书名到底是谁 , 影响点进来 , 会改直白一点 , 如果看到改名不用惊讶 。

\ \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