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0章 封王(1 / 1)

圣人和太子仔细看了一下那封书信上的字迹,觉得与平时的笔迹有所不同。

那并非用毛笔蘸墨书写,而是用一种极细的黑色笔书写的。

一个字都不大,但看上去十分俊秀,一整张纸上的书写,字数比毛笔书写要多很多,横平竖直看起来非常清楚。

“这是仙人发明的一种炭笔,不必蘸墨就可以书写,这样还能省下用纸的空间,每一张纸上能够多写不少内容。”景泽在旁边说道。

太子在旁点了点头,道:“泽儿,再回到仙人那里,可向先人请教,这种笔是如何制作的,我看倒是有些方便用处。”

圣人和太子说完就开始认真的看信上的内容,因为上面的东西很多,他们也是看了一会儿才发现了端倪。

“这就是一本农经?”圣上眼中露出了喜悦。

“是!仙人在信上说过这本农经,最主要的是用于种植红薯,但其中的很多经验可以在其他作物的种植上,同样发挥效用。”

“好!太子,这本农经便交由你,去找工部户部熟悉农事的官员来详细参详,看看这里的经验应当如何,向我新朝百姓普及。”圣人大喜。

然而与此同时,太子却在看秋之云所书写的那份详细的计划书,他一时之间看入了迷,就连自己父皇在叫他都没有听见。

“父王?”景泽小声提醒了太子一声。

“啊!请父皇恕罪,儿臣在看这份东西,一时竟看入了迷。”太子忙起身要行礼。

圣人一把按住了儿子,不由得笑出了声。

“我儿看到了什么好东西,就会让你如此认真?”

圣人说着接过了儿子手中那一摞手书。

这本手书中的内容,他越看眼睛瞪得越大,心中有一团火焰一般正在灼烧几乎都要坐不住了。

“这是……”

“皇祖父,孙儿在仙山村的时候,曾经听秋真人说起过农业示范基地,但是如今她写的这个,竟比当初说的还要宏大,这不只是包括了一个仙山村,而是要将整个定县所有的村镇全部包括在内。而且……”

景泽抬头看着圣人和太子并没有将所有的话都说完,但他们都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这上面所写的一切,如果真的能够实现,那就可以推广至全国,整个新朝的每一个州县,只要有务农的人,便可以按照此方法来推行。

“快!快去请国师过来。”圣人激动不已。

外头的小太监立刻应声,转头就去请人了。

圣人却和太子一起用满是慈爱的目光看着景泽。

“好好好,朕的孙儿这一番外出,竟能得了如此天大的一个机缘,如果这上面的事情真能一一实行,这个秋真人可是咱们整个国朝的贵人啊。”

“父皇,儿臣觉得此事,不仅要请国师参详,还要尽快,招来朝中重臣共同商议才好。”太子拱手道。

“不!此事先由你与国师带上泽儿好好商议,先不要让朝野上下尽知。”圣人却摇了摇头。

太子似乎明白了什么,立刻躬身称是。

国师沈墨就住在皇宫之中,他的居所在英华宫。

这处宫殿位于乾元宫西北,前朝建英华宫是为了供奉北天都大帝。

不想,前朝末年,帝王昏庸,广选天下美人,没想到选到了一个伥妖为妃。

最终被这妖物耗尽了龙气,断送了皇朝。

圣人当时带兵打进帝都的时候,这伥妖邪气冲天,根本就无法对付。

当时的沈墨在圣人的账下作为一名军师出谋划策,他熟知军法,心思缜密,足智多谋,许多关键的战役,都是靠他在背后出谋划策。

当初圣人的军队被京城百姓开门迎入,就是希望这支义军能够诛灭妖妃,换得天下太平。

可是他们在战场上无往不利,面对这么一个伥妖,就根本进不了宫城。

圣人焦虑不安,起义军军心浮动,还有些不怀好意之徒,在城中散播言论,说是起义军是叛军,有违天道,不能承继正统,因此进不了宫城。

就在这种时候,在起义军将士眼中,足智多谋,却儒雅文弱的沈墨突然站了出来。

他御剑而起,在正阳门城楼上与那伥妖战得天昏地暗,最终凭借手中宝剑将伥妖斩于剑下。

也就那个时候他的真实身份才暴露了,实际上他是仙家修士,却是一个入世修行的修士。

他参与到起义军之中,也是看到妖邪当道,百姓困苦,如果他不出手,人间迟早沦为炼狱。

但是他一个人能力有限,便寻到了圣人这位明主。

可是在伥妖刚刚被诛杀的时候,皇宫之内鬼气森森,时不时的有邪魔扰乱安宁。

沈墨便在英华宫重新塑起了北天都大帝的神像,圣人命他在宫中修行,也有随时震慑邪魔之意。

景泽之前居住在皇宫之中时,就时常到英华宫随沈墨学习,沈墨从来不曾教他仙家术法,教的都是世间正理。

沈墨得了通报,从外面缓缓走入乾元宫。

他穿了一身浅色道袍,长发披散,只在头顶处用一根木簪,将一股头发挽起。

“国师不必行礼,朕这里有一份手书,想请国师参阅。”

圣人见了沈墨,也不让他行礼,直接将他叫到近前。

但是太子和景泽却都站起身来,恭恭敬敬的向沈墨做了个揖。

他是一国国师,地位超然,本身就是修士,也就是人间百姓口中的仙人。

圣人从不受他的礼,包括太子在内的满朝文武、皇子皇孙们,都要向他执师礼。

沈墨嫌这些礼节繁复,几乎一年到头,都在英华宫中避而不出。

若是没有重要的事情,他甚至从来都不上朝。

沈墨一开始接过那叠纸,看到上头纤细的字迹,也是微微怔了一下。

待到看完那上面的内容,他那一向淡漠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些欢喜的颜色。

“请问郡王,写出这份手书的是何人?”沈墨问道。

“国师,这份书信是净月宗宁青宗主的长徒秋之云真人所书,这番谋划,也都是她想出来的。”景泽答道。

“天赐机缘。”沈墨不由得点了点头。

“国师,也觉得此事可为?”圣人忙问。

“回陛下,此事可为。”

“好!我儿,这份手书就交与你,你们父子先详细参详,明日理出个头绪来,再来与朕商议。”

太子立刻起身接旨,便带着儿子告退。

而这里圣人却将国师留了下来。

“国师,这净月宗究竟是怎样一个宗门啊!”圣人问道。

“净月宗是十二仙山九大宗门之一,这宗门不大,弟子也不多,但他们家的弟子却个个都是精英。宗门之中前几代的师长,代代都能飞升上神,是真的论起仙法灵气,即便是其他几个大宗门,也无法与净月宗相比。”沈墨道。

“仙山与人间合作,其目的为何?此事是福是祸呢?”圣人轻声问,似在叹息。

沈墨却笑着摇摇头,道:“修行之人,讲究凡事从心,靖郡王自有缘法,这事说不清,说不清啊。”

圣人自嘲的笑了笑,叹道:“此事于国于民有利,就该让他去做,是我着相了。”

当日夜间,宫中传旨,晋封景泽为亲王,入户部办差,兼理工部农技之事。封景润为郡王,封号为齐,暂不开府,协同靖亲王共同巡视天下农事。除此之外,圣人还将自己两个成年已经封王的儿子明王和荣王长所出的皇孙封侯,命众皇孙随朝观政。

这圣旨突如其来,朝中官员都很惊讶。

之前礼部还曾上书,皇孙年纪渐长,请依例晋封,只是这道奏折被圣人驳了,当时的理由是近年天灾不断,百姓困苦,众皇子皇孙理应为百姓行好事,以功绩论封赏。

可这次却突然就直发中旨,未通过中书。

圣人一举一动都是朝中官员的风向标,虽说不可揣测圣心,但朝中大员们总得寻个缘故,于是有些门路的重臣便得知是靖郡王入宫献了些土仪。

朝臣们觉得不可思议,什么土仪这么珍贵?送完了,就从郡王一步迈到亲王了?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深意?

甚至还有人联想到近来圣人多病,几次命太子理政,自己退宫休养。这会不会是一种信号?

毕竟依前朝旧礼,太子在位,其子封郡王,可立府,不封地。太子以下其他亲王长子成年大婚后方可晋封王世子。太子登基,其子晋为亲王,封地,为诸兄弟所出成年皇子封爵。新朝立国以来,这规矩没说变,但圣人也没照着执行。

圣人除了太子这位长子之外,还有明王、荣王两个儿子,都有各自的封地,但不就藩,平时在朝中问政时,兼理封地事务,这些皇孙们,除了景泽这个嫡长孙之外,其他都在上书房读书,无一例外。

天家管束皇子皇孙极严,太子与两个弟弟都是低调能干之人,兄弟情谊也深厚,也没有储位之争。可要圣人打算退位呢?在朝臣们看来,当今皇帝是自己的老子,和是自己的兄长完全两回事啊。

别说朝臣疑惑,明王和荣王两个王府接了圣旨,也很疑惑。

第二天大朝之后,明亲王景仁和、荣亲王景仁平就相携入重华宫拜见兄长。

天家这三兄弟,如今看起来都是斯斯文文的。但实际上随父亲起义的时候,全部都是身先士卒的将军。

明亲王在吏部办差,荣亲王理兵部事。

如今明王还好一些,身上多多少少沾了一点文气。

荣王还是一个大老粗,咋咋呼呼的性子。

“哥,咱爹是咋回事?怎么莫名其妙,就给我家那臭小子封了侯?那小子现在就敢上房揭瓦,把老子惹急了还能锤他,现在好了,变成小侯爷了,老子抓都抓不着他了。”荣王想起自己儿子额头上的青筋都跳了跳。

“老三,这是什么话?”明王听着自家三弟张口闭口就是老子小子的,实在觉得头疼。

“二哥你是不知道我的苦,都一样养儿子,我怎么就养出一只野猴子来?”

“行了,我倒是瞧着我侄儿挺好,你要是觉得他太调皮,干脆送到我府里去养着。”

听了这话,荣王就嘿嘿嘿起来,不敢再吭声了,他现在就这一个儿子,淘气是淘气了点,但是要让二哥抢走了,他可不舍得。

太子听着两个弟弟在玩笑,脸上挂着笑容,注意力却一直放在手上的卷宗。

“大哥,父皇这次为何决定给孩子们都封了爵?今年年景不好,各地都有灾荒,这种时候却给咱们皇家子孙封爵,这些小子们于国于民都无寸进,我怕父皇会遭民间议论。”明亲王想的是父皇的声誉。

他与老三都想得开,父皇成了皇帝,那也是自家亲爹。兄长是储君,依然是亲大哥。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没什么能隔开他们父子兄弟的骨肉亲情。至于孩子的爵位,如今有与没有都是一样的,急什么?早晚都不会缺。

倒是孩子们长成于国于民有用之人,这才是他们心中最要紧的事情。

“谁说他们于国于民无用了?”太子终于放下手上卷宗,对两个弟弟露出个和蔼的笑容。“本来就是你们不来,我也得去请你们,你们看看这个。”

他从案上另拿两份卷宗递给弟弟,这是秋之云送来的农经和计划书。

圣人昨夜与国师长谈,之后便真发中旨,但给他这当朝太子还有口谕,叫他全权负责此事,由景泽挑头去干实事,那皇孙们都渐渐大了,让景泽领着小崽子们干活,让他们兄弟之间也得亲厚无间才成。

太子回来便叫自己的内官将农经与新农业示范基地的初步规划给多抄出两份来。

他也不急,招人上茶之后,就慢慢品茶,等着兄弟们看完。

明王看得很快。

可是荣王却是一看书就迷糊的,开始看那农经,他就打了好几个哈欠,一直看到水车制法,水渠挖掘之法时,瞬间清醒。

“大哥,这是好东西啊。咱京畿大营,就在北山练兵恳田,那个地方实在是用水难,官兵们日日操练,都不必练臂力了,只管担水浇田,就这样,咱那军垦田出产也不好呢。”荣王一边叨念着,一边往下看。

越看越没有动静,越看越跟他二哥一样,眼睛瞪的老大。

直到……

“哎呦!”

“啪嗒!”

一向冷静自持的明王颤着手去端杯子,结果直接把手指杵到了热茶里,烫得手一抖,连杯子都扔了。

“大哥,此手书是何人呈上?这位先生现在何处?”明王顾不得烫,抬头去看太子。

“哥,你别喝茶了,快说话啊。这是不是我大侄儿出去的寻回来的?我大侄儿呢?这是谁写的?请进京里来,叫二哥给人弄个官,好干这些事儿啊。”荣王又开始咋呼了。

“这是泽儿外出时,遇到的一位仙山修士给写的东西,如今那位修士已经在山脚下的村子开始试行了。前些日子送到你们府上的红薯都吃了没?”太子笑问道。

“哎呀,原来是这个!”荣王拍了大腿。

“父皇就是看过这个,才决定给孩子们封爵。”太子又道。

“怎么?父皇没有打算把这个东西发到朝廷?要我们亲自去做?”明王是个心思缜密之人。

“正有此意,今日我要跟二位兄弟商量的是两件事,二弟熟知朝野官吏,给孩子们挑几个熟悉农事,正直无私,愿意踏实为百姓做事的官员,这是只靠咱们家那几个孩子,只怕他们还年少,难免误事。”

“老三,这农经一书,尤其是水车水渠的建设,就由你管着的那几个大营,先来试试,让二弟找几个能干此事的工部官员,再找些能工巧匠,先打出个样来试试看。”

“兄长放心,我回去便梳理内部官吏名单,尽快挑出合适人选。”明王立刻应了。

“二弟,选人之时,可不问家世出处,只选合适的人。”

“我明白。”

兄弟俩接了任务,也不在太子那里多待,起身就告辞,各自忙活去了。

而这道封爵的旨意,对于那些年轻的皇孙们,也是一个惊喜。

“不用念书了?”

解放了!

以景润为首的一群小崽子,差点就要跳起来了。

跟景润一起在尚书房读书的皇孙们,有明亲王的两个儿子景滔和景浩,还有荣亲王那个淘气包儿子景淳。

景滔还好,他年纪只比景泽小一岁,之前没有封世子,暂时还不能入朝办差,不过已经开始负责了王府中的一些事务,不是天天都在念书的。

其他这几个小的就不行了。

也就景润前几天死皮赖脸的去找皇祖父哭诉,才得到了跟自己兄长一起去白水镇的机会。

景润年纪小,又爱得瑟,回来就把在外面遇到的奇闻趣事,认识的朋友,在几个堂兄弟跟前炫耀。

没少惹这几个兄弟们揍他。

再加上身边还有几个开国重臣的,子孙也都在上书房读书。

他们都属于陪读,这几个皇孙们不读书了,他们也就解放了,个个高兴的不得了。

才接到圣旨,一群小的就一溜烟儿的冲进了景泽的王府。

景润带着几个堂兄弟和一起读书的小伙伴们是来找木头与张贺的。

景润在皇宫里面住,木头和张贺却是外客,住在靖王府的客院。

平时景润要去书房读书,根本就见不到面。

这会儿好不容易自由了,就来翻小伙伴这里的小零食了。

“大师姐,刚刚送进来这些都是送来的。”木头是个实在人,直接就把秋之云派人送来的一个小箱子给打开了。

“这里什么也没有啊?”明王家的二小子景浩往里看了看。

“你们懂什么?这是法器。我之前在秋姐姐那里见过的,这里有好多东西呢。”景润却得意了起来。

他伸出手就进去掏,一会儿就掏出了一袋又一袋的小零食。

他每往外掏一样,身后的小伙伴们就跟着哇的一声。

“哎,木头哥,这不就是之前在泽哥的商行里面卖过的东西吗?”

“真的?我尝尝。”

“嗯,就是这个,这是红薯干,可好吃了,那次我还瞧见我爷爷自己偷偷的啃呢。”

那几个小皇孙和一些公侯世家的子弟们叽叽喳喳的说了起来。

景泽一进屋就瞅见这群小猴子在这闹闹哄哄。

“让你们不用读书,你们就跑到这里来抢人家吃的?”景泽都被他们给气笑了。

“哥,你怎么这么凶啊?这不是我跟木头还有小贺都好久不见了。”

“就是,泽哥,你把他们藏在你府里,有好吃的都被你给吃了,也不知道分给我们点,太没有兄弟情谊了。”

“行了,你们都老实点儿吧。这次皇祖父放你们出来,是要跟着我干活的。”景泽笑着说。

景滔听了,便上前问道:“大哥,皇祖父可有什么吩咐吗?”

“皇祖父只盼着全国的孩子都能吃上这样的东西,咱们全国的州府都能种出这样的东西。”

“让我们去种这个?”

“不不,肯定是让我们学着卖这个吧?”

“是不是我们也能去见一见山上的仙人啊?”

“这些我们都可以学,肯定能干好。”

景泽看看这些弟弟们,还有那些开国重臣家的孩子们。

他们还是满脸的欢喜,似乎还不知道自己身上将要挑起多么沉重的一个担子。

但是景泽却已经替他们做了决定,他们都是同辈的年轻人,如今他们的父祖一辈,在朝廷之中为天下苍生依旧是在拼命。

他们这些孩子就注定不能像普通人家的孩子,只要衣食无忧,便可随性成长。

景泽不知道为什么皇祖父要绕开朝廷,将这份重担直接压到他们的身上。

他只知道一点,生在皇家,生在公侯之家,就必须做万民表率。

他有这样的机缘,遇到了净月宗的仙人,秋之云又对他深信不疑,所以才将这样重要的一个计划书交到了自己的手里。

他明白秋之云的意思,若是凭仙山自己的能力,可能只能让一地的百姓,过上稍好一些的生活。

这天下之大,不能把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仙人提携上,秋之云愿意把这样珍贵的一份方案送给他,就是相信他有能力用这份方案,让天下百姓都过上方案中写的那样幸福的日子。

他一个人同样是势单力孤,所以需要这些兄弟和功勋子弟们,一起给他助力。

他朗声道:“如今世道艰难,百姓生活依然困苦,唯有我们同心协力,一起挑起这个重担,才算真正为皇祖父解忧,此后你们跟着我可要受苦了,只盼你们能做好准备。”

这些年轻人都怔了一下,随即端正严肃的站了出来。

“愿凭兄长/王爷差遣。”

他们每个人眼中都是光彩闪耀,他们一直都在读书,从小到大听到的都是自己父祖一辈的丰功伟绩,现在终于是轮到他们了。

“哥,别说了,咱们现在就走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