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女生耽美>给老祖宗直播坟头变景点> 第297章 刘裕:我张嘴就来,甭管真假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7章 刘裕:我张嘴就来,甭管真假(1 / 1)

【要是那天询问知不知道你大楚朝,很多人怕是都会一头雾水,大楚?

被始皇帝打没的那个?还是后面项羽建立的那个?

其实都不是,这是桓玄建立的短命且没有得到历史承认的朝代,比被厌恶的晋朝更加倒霉。

一开始就诸事不顺,桓玄坐上龙椅的时候一下子塌了,咱们也不知道是质量不过关还是体重超标太多。

我很好奇,能把龙椅坐塌的重量可不轻。

一个月后突然长江发大水直接冲进石头城把百姓都卷走,桓玄第一时间还以为是有人造反。

人家对自己的认识还是挺透彻,知道不得民心。

接下来,便是一波又一波的造反,讨伐桓玄,一波比一波大,四面楚歌真是挺应景。】

好家伙,这是存在有多短,连被历史承认都不承认。

不得不说,这个时局真就一天一个样。

乱成一锅粥了。

不少发福的皇帝突然担忧起来龙椅的质量,虽然每天都有人擦干净,但好像是没有检查过哦。

毕竟谁家的椅子凳子时不时的检查。

虽然知道桓玄可能是被人算计了,但他们也感同身受啊,上朝的时候若是在大臣面前把龙椅坐塌了,管他是不是被算计,都把这辈子的脸丢尽了。

【出了大问题自然要解决,两位先后篡晋的帝王算是真正的会面了。

桓玄见到刘裕后说了什么不得而知,但史书记载他很是欣赏刘裕,夸赞刘裕为人杰。

当然,这个夸赞并没有暗示要杀人的意思,就是对臣子的夸赞。

公平的看,这段时间桓玄对刘裕的恩遇很高,虽然有他需要刘裕卖命的打算。】

很现实,皇帝重用你自然是他需要你。

所以要说什么忘恩负义也算不上。

【咱们寄奴啊,内心毫无波动,毕竟这位大楚皇帝早就在他的捕杀猎物内,以他的角度,不可能再把俩人的关系看作是单纯的君臣。

接下来,刘裕一群早就有起义之心的人聚集在一块,主要的造反头子三剑客包括刘裕、刘毅、何无忌,还有一批英雄好汉。

说是英雄好汉,其实身上多数都有职位,总共这一批豁得出去的有十二人。

别看人多,但很多都是光杆司令,像是刘裕,他手里也没人,只能暗自联系旧部。

说实话,还真是人以群分,和刘裕凑在一块的都是赌徒心态,显然是要空手套白狼,当时他们手里能有的兵力,甚至没有千人。

只能说,艺高人胆大。】

好家伙,领头的十二个,手底下的兵都分不到一百个。

他们哪怕不是胆小之人,也算是知道什么叫做赌徒了。

真就是空手套白狼,一点都输不起。

桓玄再如何拉胯,对付这么点人那也是抽调的出来人的。

毕竟他对刘裕算是赏识,没想到人家转头给了他一刀,光是面子上都得叫他视刘裕如眼中钉。

【刘裕这边出钱的出钱,出力的出力,大楚还对他们毫无戒心,反而充当起语文老师,在那找奏折里面的错字。

然后,刘裕一伙儿全部借着二月踏青的借口出城门,然后一路上遇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很正常吧,一群人发现聊得来聚在一块很正常吧,聊得上头了在外面过个夜很正常吧。

第二天,刘裕他们穿着山寨版的朝服,冒充传诏的敕使,一百多人就那么轻轻松松进城直奔刺史桓修的官邸。

桓修还一头雾水出来接旨,直接被一刀抹了脖子。

但这并不意味着结束,桓修的手下也都赶了过来,刘裕那点人真派不上用场。

他向来都是以小博大,立马又开始扯谎;

司马家皇帝已经被拥护上位,我们今天来就是斩杀桓氏一族逆党,你们难道不是晋朝的臣子吗?难道想要为大楚卖命吗?

还真把人唬住了,晋朝虽然咱们觉得废,但到底存了一百多年,桓玄这两年不到的朝廷,还失了人心。

京口被成功夺取。

如法炮制,广陵也到手了。

但建康那里出了点问题,联系的人终究还是高密了,但桓玄也察觉到不对,你怎么现在才来?高密的人去哪呢?

然后直接被桓玄砍了。

但刘裕密谋的事情显然暴露,连带着历阳也没成功夺取,他的计划只成功了百分之五十,不上不下的一口夹生饭只能咽下去。

刘裕绝对不占据优势,但接下来密谋夺取的路子是走不通,只能硬碰硬。】

一百多人怎么硬碰硬啊?

本来人就不多,两个地方还没成功,剩下那么点人,他们很好奇,刘裕打算怎么硬碰硬?

大楚再废物,也不至于一百多人都打不过吧。

【就刘裕现在那么点人数,比鸡蛋碰石头还要脆,但他们还得先发制人,自然得把兵马充实点,一百多人当炮灰都不够格。

刘裕急需一个主簿或者说是军师,何无忌给他推荐了刘穆之,据说这也是汉高祖那一脉传下来的。

老刘家还真是人丁兴旺啊,虽然咱们要追溯也追溯不到,随便别人说。】

几百年后,谁知道是不是?

刘邦他本身也没多激动,不都是个名头嘛,他在行。

【刘穆之也很主动的押注刘裕,一个个都是赌性大发,南朝的黄金搭档总算是会师了。

刘裕开始向四方发布檄文,我真的想说,胡说八道不愧是老刘家的传统。

刘裕说,益州刺史毛璩已经把桓玄的老窝荆州端了,实际上人家还在三峡那艰难奋斗;

刘裕说,江州刺史郭昶之拥护晋安帝复位,实际上这会儿人家还是大楚的忠臣;

刘裕说,镇北参军王元德威逼建康,实际上已经阵亡了;

刘裕说,扬武将军诸葛长民已经把历阳夺取,实际上人家正在吃历阳的牢饭。

甭管真假,刘裕他反正就这么写了,总有上头的人啊,一天内就聚齐一千七百人的队伍,很多还都是北府军的老兵,对他们刘大哥那是绝对的信任和爱护啊,可以想象他们在战场上如狼似虎。】

别的大家都没听到,只是前面的胡说八道过于突出。

“搞半天,这一句话都不是真的啊!”

今天算是开了眼界了,刘邦拍着大腿大笑,真是挺有他的风范。

张嘴就来,撑死胆大的,谁还有那时间去验证啊。

其他人也是受教了,如此大胆,他们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难怪能忽悠…聚齐近两千人,还都是老兵,价值可想而知。

本来都不看好,但冲着刘裕这个胡说八道的劲,他们很期待接下来他打起来还有什么骚操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