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女生耽美>给老祖宗直播坟头变景点> 第130章 我们要苟住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0章 我们要苟住(1 / 1)

【朱元璋打下滁州的过程先省略掉,说一说在这中间他遇到很重要的两个人。

一个是抱着基本儒家经典和地理书来找他的冯国运,一个是汉初三杰合一式,还懂点幻术的李善长。

冯国运跑来投奔朱元璋,然后就开始‘大逆不道’的劝说,“金陵向来作为帝王之都,若是占领了它,日后四处出征,收买人心,打仗的时候也不要贪图金银财宝,倡导仁义,大势指日可待啊。”

他想的很美好,说得很激昂,但挡不住那会儿咱们老朱的心态还没改变啊。

就像你跟个还在起步阶段,连将军都算不上的人,说你努努力可以当皇帝一样。

这想倒是敢想,但事情并不是努努力就行的啊。

朱元璋自然觉得他说胡话,但这会儿李善长说话了。

“秦末大乱,汉高祖以平民之身问鼎中原,五年时间成就帝业,您若按照汉高祖那套方法行事,何愁大业不成?”

冯国运说可能被朱元璋当作是痴心做梦,可李善长在他这的地位不一样。

朱元璋之前生活在苦海里,想到的也不过是好好活着,从来没有过此等理想。

可他是从贫苦百姓走出来的,被身边人这么以撺掇,难免心里升起期望,他,是不是真的能试一试呢?】

朱元璋看着下面的老兄弟,虽然现在做事是有点讨人厌了,但当初确实也是为他呕心沥血。

想到这,又想到天幕所说他们这些老兄弟不得善终,铁血的帝王还是带上些惆怅。

刘邦没想到还能听到自己的名字,毕竟他老流氓的名声都传播到各界了。

一听倒是乐了,“天幕这话可是偏心,我家丞相他们如何能被一人代替。”

萧何平和道:“想必天幕是说那李善长是个全才。”

若是能有人将他、张良、韩信的才能整合,那天下也轮不到那位明太祖来做。

【打滁州的过程,朱元璋训练出一支属于自己,纪律严明的军队。

进入滁州以后,朱元璋先把矛头对准贪官污吏。

曾经啊,我们重八也是迷茫过的。

他思考啊,为什么我活得就这么苦哈哈啊?

经过三天三夜的自我反省啊,我们老朱那是反省出来了:

去你娘的反省,根本就不是老子的错,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员骑在和老子一样的百姓脖子上拉屎。

然后,就铸就了咱们老朱无论是对元朝,还是明朝的官员那都叫一个手起刀落,咔嚓起来毫不手软。】

朱元璋点点头,虽然说话有点想他之前那没文化时粗俗,但话糙理不糙啊,说得好。

大明的官员脸色控制不住,这话对他们那是一点都不友好。

百姓却是欢呼,对那些贪官就是该砍头。

【朱元璋打下滁州肯定就要治理,一切都欣欣向荣的时候,郭子兴这个老大哥又开始出现问题了。

朱元璋叹气,但不可能真不管老大哥兼岳父,毕竟知遇之恩没得跑。

主要是吧,郭子兴和和那几个头头对于迁不迁走出现矛盾,他对濠州可是喜欢的很,就是人家用盱眙小龙虾诱惑都不走。

当然,这不过是开个玩笑,郭子兴觉得迁走会叫他本就不多的话语权丧失,结果别人也不跟他玩虚的,直接把人绑了,这才有朱元璋救场的那一幕。】

朱元璋想到他那早就作古的好岳父,确实能折腾,不过折腾的都是他。

还有,那盱眙小龙虾是什么东西?

好吃吗?

【朱元璋是不可能拿手头上好不容易拉扯出来的兵马去火拼,经过长久的拉锯战,郭子兴最终安全到了濠州。

老朱这会儿倒是很直接把濠州的管理权交给郭子兴,但提出来一个小要求,就是他的那支军队不受果郭子兴指挥。

可是吧,这种事情不是朱元璋退一步能换来和平的,两人之间的矛盾指挥越来越大,一山不容二虎,哪怕是一公一母。

抢夺领导权这种事,夫妻都得各自飞,更何况是所谓的翁婿。

朱元璋也是个鸡贼的,他先把自家媳妇稳住,时不时的就找咱们马皇后卖惨,要多可怜有多可怜。

不过人家这一招有用啊,女人啊,一旦开始心疼男人就得开始为他花心思、花钱。】

朱元璋被戳破心思,瞧了一眼旁边的马皇后,也顾不上身边的儿子大臣,连忙笑笑装傻。

马皇后自然不会到现在跟他计较,都大半辈子的夫妻,要说真看不穿,她也不是傻子。

只看愿不愿意看穿而已。

倒是少年朱棣一脸学到了的表情,年纪不大心思不少,还在那思考着要不要也和小媳妇卖卖惨,说她爹瞧不上他。

徐达立马感知到一股恶意,准确的瞄准目标,果然看到他不顺眼的未来女婿一脸‘我要使坏’,看来还是操练的不够啊。

陛下昨天收拾的时候没下狠手啊,到底是心软了。

【有次直接被下狱,从而诞生了咱们马皇后将滚烫的烧饼塞在衣服内烫伤送进去给他吃的事迹。

反正两方的矛盾已经遮掩都遮不住,但还是得共处,没办法,没地盘啊。

后续朱元璋继续立功,郭子兴也不知道是什么错觉,突然和他说,他要在滁州称王。

朱元璋可能都想把碗扣在没点自知之明的搞事岳父身上。

他深吸一口气,郑重的劝说,“岳父,咱们现在要苟住啊。”

毕竟称王不是佘曼妮小打小闹,元军肯定就得把你这个显眼的反骨仔收拾。

人家烂归烂,但收拾他们还是不费力气的。

要说郭子兴吧,他防备忌惮朱元璋,但又知晓朱元璋的能力,很多时候对他的建议又相信。

称王的事情到底是在老朱的劝说下不了了之。】

缓称王,确实得压住心中的虚荣。

说得简单,但有几个人能抵挡住称王称帝的诱惑?

韬光养晦四个字难道真就没学过吗?

不过是压制不住内心的欲望而已。

因为前面那个过于叫人震撼的开局,朱元璋的事迹倒是吸引了绝大多熟人的注意力,哪怕是有名的帝王,毕竟天幕的评价可不低。

再说,他们也很想知道,他这是如何一步步问鼎的?

现在看来,还是弱小的可怜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