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女生耽美>给老祖宗直播坟头变景点> 第72章 身在大宋心在金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2章 身在大宋心在金(1 / 1)

【金军撤军,倒是把康王送了回来。

值得一提的是,咱们早就跑路的太上皇,大名鼎鼎的宋徽宗啊,他到了江南之后可能是看到李纲他们那么给力,他这儿子当皇帝好像要当出点名堂来了,觉得当爹的面子挂不住,开始作妖。

江南等地的赋税,以及正在半道的勤王军队,都被他给拦住了。

不得不说,老赵家的皇帝为了金国的统一事业真是煞费苦心。】

赵匡胤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耳朵听见了什么,天幕一直说宋钦宗导致他都把一开始的瘪犊子玩意忘记饿了。

可他万万没想到那瘪犊子都退位跑路还能折腾这一出。

都城正在被围攻,你把勤王军队和赋税拦下是几个意思?

现在是你争权夺利、耍威风的时候吗?

怪不得天幕说的如此刻薄,人家哪里是刻薄啊,就是十成的实话啊!

他都怀疑这父子俩是不是金国的密探,一出生就被掉包了。

李渊本来就郁闷,听到宋徽宗的所作所为更郁闷了,这都当太上皇了干什么还作妖啊?

很丢他们这些太上皇的脸。

难不成你还想等到儿子把敌军打退后复辟啊?

【满朝上下都是卧底,李纲和种师道真的是操碎了心,完颜宗望撤退的时候,种师道的弟弟带着三万精锐西军也赶到了。

我只能说,大好的机会啊。

种师道确实一心为国且有才能,命其弟暗中尾随撤退的金军,趁着他们渡河的时候,将在南岸的精锐金军打残,起码叫金军日后不会那么快卷土重来。

李纲和他想到一块去了,‘护送’金军出境,然后又叮嘱诸将,有机会则是直接追击。

想的很好,实施起来也不难,还有很大牌面的赢头,对不对?】

众人一听到她的语气,立马知晓肯定是出差错了。

确实,如此好的机会,金军的精锐孤军深入,你哪怕是用人海战术耗死他都行啊。

他们倒是要看看,这北宋还能折腾出来什么幺蛾子,给他们开开眼界。

【宋钦宗耳根子软,谁说都觉得有道理,确实派兵十万,紧紧‘护送’。

可是吧,不得不说,北宋的两位皇帝为了金国统一煞费苦心,北宋的投降派为了去金国做官那也是竭尽全力。

吴敏、唐恪、耿南仲等投降派哪里能忍受自家未来主子被人伤害啊,凭借着自身的努力,以及在北宋做官都没有的聪明才智,将主战派压倒。

派人在金军渡河的边上树起大旗,并且下令,任何军队绕过大旗驱赶金军,一概处死。】

赵匡胤这次铁拳没有往出气筒的父子俩身上揍,因为他眼前一黑,两个儿子想要扶可自身难保。

还是赵延美眼疾手快踢了一脚大侄子赵恒,叫他当了他大伯父的肉垫。

一声闷哼直接从赵恒的嘴里发出,他大伯那体格,这一下直接叫他看见太奶了。

李世民听着同样无语,好家伙,本来以为听别人家的败家子能缓和缓和,但现在又被气到了。

“金军是他爹还是谁啊?北宋的臣子尽想着讨好别人,真是辛苦忠心的臣子啊!”

他本就爱才,还看到李纲和种师道的忠心,若是换做他,怕是改天换日的想法都已经在心里打上好几遍草稿。

宋徽宗则是怀疑的看着朝中的臣子,见他们跪在地上喊冤,心中恼怒,面上同样愤怒。

他是怂,对金人害怕,但并不代表愿意看到自家臣子一心一意为了金人好啊。

尤其是这种优势在我的时刻,天幕还一口一个‘一心为金国’,本来心眼就不太大的宋徽宗和宋钦宗更是记恨。

先把人处置了再说。

至于宋哲宗那边更加简单,生气但不忘记错题集,叮嘱宫人把名字都给记清楚了,等这次听完,他就要磨刀霍霍向这些身在大宋心在金的好大臣。

【种师道气的啊,人家年纪不小了,可没办法,皇帝皇帝靠不住,同僚同僚拖后腿,

他想着人家金军都撤退了,追是不可能追的,那就亡羊补牢。

种师道建议集合大军驻扎在黄河两岸,起码人家金军卷土重来的时候,能够不叫人家如入无人之境,又得各地勤王,那太耗费时间了啊。

再说,下次可不一定还能如此好运的只有一路攻到开封。

可惜吧……】

又来了。

所有人心里只有这么个想法,为什么有如此多弥补的机会,臣子也很能干啊,就能打出那样的结局呢?

【宋钦宗批准,然后又是刚刚那些护送金军渡河的投降派,真是为了给金国皇帝打工绞尽脑汁啊,这要是派人屯兵黄河,他们未来主子岂不是打过来的时候得受阻。

那自然不行啊。

他们又上奏,觉得要是金军不来岂不是浪费一笔钱,拒绝了种师道的建议。】

疯了吧?

这是所有人的想法,这种费用哪怕是浪费也得花啊。

而且,你们答应金军天价条件的时候,拿钱可是爽快得很,现在自家就抠搜,确实叫人怀疑立场啊!

没救了!

同时,这个想法在众人心里冒出来便收不回去。

【后面呢,既然金军都撤退,那咱们北宋君臣可以继续过太平日子了,直接把保卫开封的种师道和李纲全部贬出去。

不久后,种师道就死了,我都怀疑他是不是被宋钦宗以及那些投降派气死的,人家七十多的老人家真是一心为大宋啊,偏生落得如此下场。

再说一句,在大宋当有血性的文官和武将,那真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

因为他们眼里只有议和议和议和,赔款赔款赔款,有志之士不单单要对付敌人,更重要的是对付自家皇帝和上司。】

“这就过河拆桥呢?”曹操看得真是心疼啊,这一个个的气人是越来越高级了啊。

如此好的文臣武将,你不要倒是给我啊,曹操馋得都要哭出来了。

其他惜才的君主同样如此,深深赞同天幕的话,可不是倒了血霉嘛,有能力还近乎愚忠的臣子,他们最喜欢啊,用起来那叫一个放心。

怎么人家那种货色就能碰到这种臣子,他们到处扒拉都觉得手底下的人不够用呢?

北宋不少官员可是被贬低的一无是处,面色涨红,想要反驳天幕,可听到那么多投降派的臣子名字,无言以对,一个个先厥过去。

丢脸啊!

赵匡胤同样觉得丢脸,瞧着这一个个为了别国着想的臣子,再看看辛辛苦苦救驾然后被拆桥气死的老将军,他恨不得亲手掐死天幕里的人。

他不能,但宋哲宗可以啊,他气得笑出声来,看得旁边的太医动作迅速施针,可别叫那败家子上位。

不行,还是得换个人来,他自己脑袋都有点上头。

宗哲宗也不管什么别的,直接把被天幕点名的狗东西全部处置了,百姓也不觉得皇帝暴虐,一个个在那叫好。

他们可都是听得心疼坏了,好不容易碰到好官还被气死,那以后金军再来可怎么办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