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女生耽美>[明穿]我靠发疯扭转了红楼结局> 第49章 宦海浮沉皆自惹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9章 宦海浮沉皆自惹(1 / 1)

锦衣卫李思恭突然登门,让陈菲冰措手不及,转念一想,她就知道贾雨村是卷入党争了,但不知是哪一件事成为锦衣卫前来问罪的缘由。

多亏她未雨绸缪,将能变卖的变卖,能转移的转移,李思恭说要府中家小即刻进京,她笑吟吟地说了声好,“大人风尘仆仆,请先坐下喝杯茶,容妾收拾下,这便起身。”

转头她吩咐青蝉,“将泽儿的衣物吃食收拾好,和绿萤对对,张大祝二将行李搬马车上,赵婆婆将屋里炉火炭火都灭了……”

李思恭本想让她们即刻走,但碍于她态度和气,又是知府家眷,故将绣春刀解下放桌上,他一掀衣摆坐下,端起茶盏饮了口,冷目观察她如何行事。

寻常女眷,得知锦衣卫来拿人,早吓得哭喊晕厥,手足无措,这位小夫人不仅不惊慌,还有条不紊的招呼众人动身。

来之前,他已摸清楚,如州知府的正室夫人刚谢世,府中有一婢女,实则侧室,家中一应事务,皆是她打点往来。

他心下冷笑,正室夫人早早谢世,约摸多少和男人宠妾有关,回去倒可和大人提一提,实在审不出来,宠妾灭妻这个罪名也够贾雨村喝一壶的。

当今之计,务必将这伙人赶尽杀绝,自己才能向上爬。

喝完一杯茶,李思恭佩刀起身,叮嘱下属们好生看着,最迟未时,务必动身。他带另一波人马,直奔江安镇,立刻催贾雨村起行。

贾雨村策马疾驰,心下并不是很担心家中,娇娇从容淡定,自然会安排妥当,只是这一分开,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李真是申时才得知贾雨村一家老小俱被锦衣卫提走,他在家中焦虑的转圈,跌足长叹。

锦衣卫若拿着贾雨村错处,他作为巡按御史,必然被有心之人弹劾个玩忽职守,想到这儿,他扬声吩咐翩翩拿笔砚,他要给陈矩写信,差人立刻快马星夜兼程奔京城。

贾雨村先赶到,锦衣卫都督王祯当晚就传唤他,“此番劳大人上京,受圣上旨意。朝堂有人上书告发大人造作妖书,署名吏部给事中应项和四川道御史乔甲,污蔑二位官员,大人如何自证?”

王祯四十出头,才坐上都督的位子不到一年,因第一次妖书案被圣上训斥,他心下惶恐,不知谁在背后诋讦他,左思右想,将嫌疑人物对准了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叶慎之,此人这一二年颇得圣上青睐,已连升三级,又善于判冤决狱,处理了不少脏事,办的又圆滑又场面,圣上私底下颇称赞。

圣上因第一次妖书案责怪他办事不力,还让他多向叶慎之学习,怎么不令人愤愤?他如今这位置岌岌可危,很可能被叶慎之取代。

真是瞌睡了有人递枕头,提刑按察使司宋培礼年前进京述职,喝酒时候发牢骚,道朝堂上有人找他麻烦,下面府衙也不省心,特别是如州府贾雨村,恃才抵逆,眼无尊卑,是第一个刺头。

他两人同乡,又是同年,故十分相好,王祯安慰他,“不过一小小知府,寻个错处,报吏部革职完了。”

宋培礼摇摇头,“他是圣上钦点的,吏部不好革职。你不知道,他岳父是中军都督府的李都督,我们三司唯有姑且忍着。”

王祯得知这层关系,心下来了气,“这样目无长官,你也能忍?”

宋培礼仰脖灌了一杯酒,冷哼道,“我自有拿捏他的时候!”

圣上差王祯搜罗妖书案线索,他当即就去书吏部,又命人星夜赶如州府。

妖书案本就由贾雨村闺苑一书而起,贾雨村如何也脱不了干系,借着贾雨村,倒可把叶慎之拉下马。

宋培礼又来了密信,道贾雨村私下结交陈矩,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王祯冷笑,数罪压身,贾雨村翻不过身,叶慎之也休想全身而退!

听王祯问,贾雨村扬眉冷笑,“我编纂《闺苑》,劝诫妇女如何立身行事,打破重男轻女思想,此书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因此风行。重新刊刻者,不计其数。你说我造作妖书,若是妖书,圣上如何数月前夸赞,又将书赐郑贵妃?”

王祯被他反问,立即变换枪口,“我不是说《闺苑》一书,我指的揭帖。据锦衣卫对照笔记,揭帖字迹和你有九分相似。”

贾雨村像是在看白痴,眼神玩味,“大人意思是,我在如州府,日夜写了成百上千份揭帖,又广撒京城?我大略哪吒附身,才有如此异能。再者,我有如此闲情逸致写揭帖,如州府也别办公了,直接瘫痪罢。据我所知,揭帖用标准宋体,莫说和我九分像,和大人也有九分像呢!”

王祯被噎了下,冷笑道,“你不必挖苦我!劝你坦白交代同谋还有谁,本官自会向圣上陈情,减免你的罪过!”

贾雨村嘲讽道,“请向圣上汇报,我的同谋是锦衣卫都督王祯王大人。我能趁夜广撒揭帖,未被巡夜官兵发觉,承蒙王大人周密配合。”

王祯大怒,起身猛拍桌子,“大胆!竟敢污蔑本官!”

他说完忽然心头一震,背上冷汗涔涔,贾雨村虽是胡言,可其他人若借此大做文章,他难以自清,这倒不妙了。

王祯审不出什么,又不能用刑,心里着实窝火憋气,他只得换了问题,“本官收到线索,你私下结交宦官,可有此事?”

贾雨村冷冷启唇,“没有。”

王祯哼了声,“东厂提督陈矩年前路过如州,你设宴招待,还想狡辩么?”

贾雨村冷笑,“陈大人路过如州,乃是找巡按御史李真,所为公事,和我有何关系?我作为地方官员,不过坐陪。若一桌吃饭便是私下结交,王大人是否也得自查下?”

王祯气急败坏,审讯最怕的就是犯人思路清晰,不被带着跑,悻悻地让人带了贾雨村下去,他叫来李思恭,“如今之计,找个人参叶慎之一本,道他和女婿贾雨村勾结,借《闺苑》兴事,在京城散布揭帖,妖言惑众。”

李思恭了然,立刻去安排人。

这厢朝堂上,王祯安排的人还没开口参本,叶慎之先上前,“圣上,微臣得到消息,有人今日在这大殿上弹劾微臣,道微臣和如州府贾雨村勾结,一个在如州作《闺苑》,一个在京城散布揭帖。臣请都察院按察副使左光出来对质,在下有何动机作揭帖?又如何在不被锦衣卫、东厂、巡街官兵发觉的情况下散布?”

这话指名道姓,毫无畏惧,一石激起千层浪。左光被当场cue,只得出来,硬着头皮道,“微臣认为,这是精心谋划好的阴谋!先出闺苑一书,再借闺苑兴事,叶大人如行端立正,为何费尽心机打听?如果没有闺苑一书,何来后来这两次妖书惑众?”

又有言官刘保道,“贾雨村任如州知府不足一年,先是兴师动众的纳妾,虽未开脸摆酒,却也是事实。再是严刑峻法,致使百姓疲惫,地方多事,去年骇人听闻的摔死婴儿惨案,便是他府上征纳秋粮引起。”

叶慎之驳斥道,“贾雨村是在下女婿,他纳妾我如何不知?”

刘保反唇相讥,“大人如何不知?他府上婢女颇受宠爱,岂止是妾室之实,听说如今往来应酬,打理家事,竟是有夫人之实呢!”

叶慎之怒道,“一派胡言!他府中婢女陈氏,是我认下的义女,和我那因生产夭亡的可怜女儿情同姐妹,故在如州一处相陪,我外孙刚出生就没了亲娘,有陈氏悉心照顾,如同亲生,老夫十分欣慰。难道这也能成为弹劾的理由?未免太无中生事!”

两人唇枪舌剑,针锋相对,越辩越牵七扯八,更有其他人加入混战,大殿上好不热闹。

刘保冷笑,“叶大人不必找冠冕堂皇的借口分辩!贾雨村以婢女行正妻之事有伤风化为实!纵使下属严刑拷打逼供为实!府下粮丁摔死婴儿为实!民众面前,殴打辱骂朝廷官员,影响官府威严为实!未征纳够秋粮影响辽东战事为实!抓捕倭人,间接导致招安失败,李直潜逃海外为实!控民不严,让治下女子与倭寇结亲,致使谢清和大闹江浙为实!桩桩件件,哪个与他贾雨村无关?日前又有江浙三司上书,参贾雨村生情狡猾,擅纂礼仪,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结虎狼之属,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

他冷眉道,“府州县官,是朝廷政令教化的具体实施者,其良莠,直接影响基层的盛衰治乱!我朝成祖有云,国之理乱,系于民之安否。民之安否,系于牧令之贤不肖。我朝稽古建官,内则严御史之选,外则重郡守之职。风纪之司关国家之重轻,牧郡之官系生民之休戚,委任之权不可不重焉者也。贾雨村作为一府长官,致使地方不安,岂不是朝廷和民众的大不幸!臣弹劾贾雨村,请求罢免他府官之职,另选贤能!”

天子闻言震怒,“着三司好好查查!”

这句话让贾雨村从锦衣卫转到了刑部,又审了半月有余。

叶慎之为避嫌,主动上书请辞致仕,圣上不许,着其在家休息。

两次妖书案,皆由《闺苑》而起,东厂虽抓了个诈骗犯凌迟顶罪,但贾雨村是引起问题的罪魁祸首,不处理不足以平愤,圣上亲批革职。

五月,革职文书就到了如州府,一并参革的还有王祯、左光、张如圭、周护等十余人,崔恕因调任京城,降为坐司,如州知府由刘守光暂任,一年期满,若政绩突出,擢为正职。

喜提豪华软包的陈菲冰在刑部住了十二天,这才被放走,早有叶家奴仆在大门外等着,陈菲冰这才得知,泽儿青蝉等人俱被叶慎之接到了府上。

五月榴花明艳灼灼,屋中烦热,陈菲冰坐在树下轻推摇篮,哄泽儿入睡。

脚步轻响,她回头看,一袭蓝衣的贾雨村绕过回廊缓步行来。

他瘦了也黑了,胡子拉碴,眼圈也有些凹陷,这是受了大罪。

她慌忙起身,竟不敢前去,眼泪顿时落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