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章 读书(1 / 1)

开封府学由教授和学官,负责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京畿路的提举学士,于政事之余,也常到学讲论经史。

府学有教授的内宅、学堂、藏书阁、孔庙,还备有浴室、刻书库等。晨起,师生先去孔庙祭拜先师,之后再到教室讲诵。学生食宿由校方免费供给,朝廷拨给的赡学田、赡学钱和各官员家的捐助,是学校的主要经济来源。教育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兼习诗词与时文。

如今,府学的常驻教授和学官是赵明诚和李清照夫妇,论起来是蔡家的亲戚,李清照的外祖父王珪是蔡京妻王氏的祖父,也就是说李清照和王氏乃是嫡亲的表姐妹,李清照和赵明诚可不就是蔡鞗的表姨和姨夫。大观元年(1107年),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病故,李清照随赵氏一家回到在青州的私第,开始了屏居青州乡里的生活,大观二年(1108年),李清照25岁,命其室曰“归来堂”,自号“易安居士”。赵明诚和李清照夫妇早年立下了“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的目标。赵家藏书虽然相当丰富,可是对于李清照、赵明诚来说,却远远不够。于是他们便通过亲友故旧,想方设法,把朝廷馆阁收藏的罕见珍本秘籍借来“尽力传写,浸觉有味,不能自已”。遇有名人书画,三代奇器,更不惜“脱衣市易”。然而,他们的力量毕竟有限。一次,有人拿了一幅南唐画家徐熙的《牡丹图》求售,索钱20万文。他们留在家中玩赏了两夜,爱不释手。但是,计无所出,只好恋恋不舍地归还了人家。

王氏知道表妹夫妇经济上的窘态之后,派人送来了大笔银两,资助他们收购书画和古籍。李清照和赵明诚感激不已,便答应了王氏,来到京城担任了开封府学的学官,一边教授学生,一边开始了《金石录》的编写工作。

李清照和赵明诚在府学中教授学生诗词歌赋、儒家典籍,深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他们在汴京的平静生活,为他们的学术研究和创作提供了充足的时间。

蔡鞗到时,课还未开始,济阳郡王曹诚的嫡长子曹晟(曹晟祖父曹佾就是八仙中的曹国舅的原型)已经到了。曹晟是蔡鞗的同窗,比蔡鞗大三岁,亦是这府学中的一名学子。曹家世代武将,先祖曹彬更是大宋的开国元勋。曹晟虽然自小聪明,但对于这书却是一点也提不起兴趣,他心中所念的皆是战场之事。然而,曹家乃当朝望族,因此曹晟也被送入了府学中。

曹晟见蔡鞗到来,便邀请他同自己一起入座。蔡鞗见曹晟一副有心事的样子,便开口问道:“曹兄,可是遇到什么难事了?”

曹晟犹豫片刻,叹道:“倒不是什么难事,只是我心中始终放不下那习武之事。眼看着辽夏骄纵,女真崛起,而我大宋却总是被动挨打,实在令人气恼。”

蔡鞗闻言,微微一笑,说道:“曹兄切莫心急,如今你身为学子,当以学业为重,待到他日学有所成,报效国家也不迟。”曹晟听了蔡鞗的劝解,心下稍安。

蔡鞗左边的座位坐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穿着青色的长袍,头上系着纶巾,看上去像模像样的。这个少年名叫曾夤,是曾子的四十七世孙,也是府学中年龄最大的学生,其高祖父曾公度之弟曾公亮乃是神宗朝的宰相,其父曾求仁现任两浙西路转运使,掌管江南一路的财赋。曾夤虽然出身富贵,但却对于四书五经非常痴迷,因此颇得赵明诚的喜爱。

曾夤见蔡鞗来了,便笑着向他招了招手,然后凑到他耳边轻声说道:“蔡鞗,今天李先生要教我们作词,我只会钻研四书五经,并不会作词,该怎么办啊。”

蔡鞗闻言,笑着拍了拍曾夤的肩膀,安慰道:“曾大哥不必紧张,李先生一向和蔼可亲,你只管尽力而为,定会有所收获的。”

上午的功课很是枯燥,先是赵明诚领着大家诵读了《礼记》第一卷,然后赵明诚讲了一些经典的释义,然后就指了曾夤带着大家诵读。整整一个半时辰,没做其他的。蔡鞗只读的口干舌燥,幸好每三刻钟(45分钟),就能够歇一盏茶(10分钟)的时间,有仆人倒了茶水送上来解渴。

到了午正(12点),是午休时间,赵明诚回了内宅和李清照一起吃点心休息。学生们也在学堂内各自用点心,午后继续上课。

下午的课程由李清照教授。李清照一改上午的枯燥,将词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给学生们讲解词的意境和美感。她以丰富的历史典故和诗词知识,带着学生们领略诗词的魅力。在她的启发下,学生们对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投入到诗词创作中。

未时二刻(下午1点半),李清照走进了学堂,学生们纷纷起身行礼。李清照微笑着示意大家坐下,然后走到讲台前说道:“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如何作词,不过在此之前,我想先跟大家讲一个人的小故事。”

李清照将学生们的注意力引到了故事上,学生们纷纷洗耳恭听。她缓缓说道:“咱大宋有位大文豪,他名叫苏轼,号东坡先生。苏东坡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位出色的书画家。在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因为才华出众而被朝廷重用。然而,他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他曾经因为一些政治上的纠纷而被贬官,但是他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并且在这段艰难的时光里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诗词和书画作品。李清照讲完故事后,环顾了一下学堂里的学生,问道:“同学们,你们从这小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学生们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我们需要博览群书,还有的说我们需要不断地练习和积累,蔡鞗却说我们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勇敢地面对挑战。

李清照微笑着点点头,然后说道:“你们说得都很对,不过我认为,诗词的写作最需要的是对生活的感悟和观察。只有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才能写出动人的诗词。好了,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如何作词。作词是一种表达感情的方式,我们可以通过诗词来表达我们对生活的感悟,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憧憬。首先,我们要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用心去感受它们,然后将这些感受通过诗词表达出来。例如,我们可以描写春天的景色,夏天的炎热,秋天的丰收,冬天的寒冷。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诗词来抒发我们的情感,例如思念故乡,怀念亲人,或者是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学生们听得非常认真,时不时地举手提问。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直到申时,课程才结束。各府的仆人,接了各家的小郎君回家。

学生走后,府学安静了下来。李清照和赵明诚趁着闲暇时光,在内宅共享一壶清茶,谈论着白天的课程和诗词创作的心得。李清照谈起了苏轼的故事,认为正是苏轼在逆境中保持乐观的心态和创作的热情,才成就了他的伟大作品。赵明诚深表赞同,认为诗词创作需要深入生活,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才能写出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

而蔡鞗在回去的马车上,却浮想联翩,前世都北大毕业了,这一世又变成了小孩子重新上学,幸好先生是赫赫有名的李清照和赵明诚夫妇,这两口子可是公认的文化名人,能当他们的学生,实在是天大的福气。如今自己小小年纪就能受到他们的悉心教导,将来必然前途无量。只是不知自己前世的所学还能不能派上用场,蔡鞗暗自思忖道。

第二天一早,蔡鞗又早早来到了府学。今天李清照要讲授诗词的格律,这让蔡鞗兴奋不已。他知道,格律是诗词创作的基础,学好格律才能更好地创作出优秀的诗词作品。

李清照首先讲解了诗词的平仄规律,然后带领学生们一起分析诗词名篇的格律特点。在李清照的生动讲解下,学生们逐渐掌握了诗词格律的精髓,开始尝试着自己创作诗词。

午后,李清照让每个学生都写一首词,题材不限,但必须符合格律要求。学生们纷纷埋头创作,有的沉思默想,有的文思泉涌,不一会便完成了自己的作品。

蔡鞗苦思冥想,终于想到了一个题材。他想起自己前世曾经游览过的西湖美景,便以西湖为题,创作了一首《醉花阴·西湖》:“西湖如梦水涟漪,翠柳弄烟迷。红粉映斜阳,蝉鸣高树,鱼儿自在戏。酒家深处逢知己,醉卧花荫里。且忘世间愁,抛却凡尘,一梦入仙境。

李清照看了蔡鞗的作品,眼前一亮,赞道:“蔡鞗,你这首词虽稍显稚嫩,押韵也并不完全准确,但用词美妙,意境深远,丝毫不逊于成年人所作。假以时日,定能成为一位诗词大家。”

蔡鞗闻言,心中大喜。他本以为自己前世的文学素养在这个世界会显得格格不入,没想到却得到了先生李清照的肯定。看来,自己还是可以在这个世界大展拳脚的。

此后的日子里,蔡鞗在李清照的指导下,诗词创作水平不断提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