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女生耽美>女商(大清药丸)> 第283章 第 283 章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3章 第 283 章(1 / 1)

苏敏官傍晚才回来。据他所说, 到农场讨了两次奶,又在森林里听了一会鸟叫,抱着阿女睡了一觉, 最后到容闳家借用了盥洗室(那里正好有女客, 在花园里和孩子玩了一会),一路非常平安。

至少他自己乐在其中。林幼华的提篮里塞满新采摘的花朵,小手里抓着一枚洗干净的松果, 稀疏的头发里也嵌了几枚嫣红的熊果。枝叶都用心洗过,干干净净的没有泥。

林玉婵抱回自己的崽崽, 反复检查,发现精神状态良好,除了嫩腿上多了两个蚊子包。

当着翰林陈兰彬的面, 字书上他选的那些中二霸总的字眼, 苏敏官也不好意思动用。还是按照她的意思起了。官老爷居然还拍手称好。说等孩子大些, 若不弃, 他可以帮忙取个小字。

林玉婵撩眼皮,又问:“姓林呀?”

苏敏官很委屈地看着她, “你忘了,陈大人一直以为我姓林。他在侧, 我能怎么办?说自己是通缉犯?”

她仰天傻笑:“天意如此。以后不许赖。”

其实陈兰彬也不认识英文。出生纸上不论写啥,老爷子都看不懂。孩子不跟爹姓,虽然苏敏官没觉得损失什么,但毕竟太过离经叛道。苏敏官故意做出“我也没办法”的姿态,免得她心里有负担。

林玉婵想起什么,说:“妹妹……”

广东人习惯把家里的小女儿叫妹妹。苏敏官却轻轻用食指掩她嘴,纠正:

“阿女。我们的阿女。”

见她不解,又笑道:“我家里一个妹妹就够了。”

林玉婵了解到, 西方医学的麻醉术此时已经很成熟。五十年代的克里米亚战争和六十年代的美国南北战争,催生了大量的战地医疗需求,使得麻醉技术突飞猛进,此时已在各种外科手术中广泛应用。“几个大汉把病人按在床上,医生在惨叫声中迅速解决战斗”的血腥场面基本成为历史。

但“分娩麻醉”还处于起步研究阶段,受到重重的阻力和反对。

现在林玉婵接触的这些大学和学院,放到二十一世纪都是如雷贯耳的“美国顶尖名校”。哪个高中要是有人被其录取,是要挂横幅宣传的。

而在十九世纪,在她看来,这些学校的入学标准还相对宽松——当然那是因为能上大学的都是社会精英,本身就是极少数特权阶层,竞争还没有后来那么激烈。

她忍不住心思飘动。她高考考得其实不错啊!

要是自己能参加美国学院的入学考试,是不是也能挣个“七姐妹”女校的文凭?

虽然对她来说没啥用。

苏敏官笑了:“你何必读书。你应该直接去那些学校里讲课。”

为了让留美学童不荒废中文学业,朝廷规定,每隔一段时间,学童们要回到留学事务局补习四书五经,定期进行考试。还要宣讲《圣谕广训》,教以尊君亲上之令,严防学童忘本。

此外,女生还要加补女德课程,接受关于道德和风化上的规训。

孩子们唉声叹气。都跑到地球另一端了,还逃不掉考试!

手里拿着吃食,都不愿挪动,求助地看着林玉婵。

林玉婵也没办法。毕竟朝廷是金主。女生们虽然自费,但也是沾了政策的光,不能忤逆官员。

对清政府来说,他们的学业成就还是其次。传统道德是万万不能丢的。留学事务局的规章里有明确规定,若谁有亲夷忘本的苗头,立刻遣返回国,终生不许入仕。

就算只给匠人手工费也一定不菲。林玉婵估摸他现在的身家,怎么也超不过二十美元吧?全是自己发的零花钱。

苏敏官嘴角一翘,神秘兮兮地靠在车厢壁上。

又被她催两句,才说:“你不知道美国有多少暴发户想做中国的生意,就是请不到靠谱的顾问。”

林玉婵:“……”

这人真是摇钱树成精,哪儿都不放过赚钱的机会。

随后又想,要不是自己怀孕不敢到处跑,这钱她也可以赚!

再想深一层,她现在是薛定谔的苏太太,就算赚了钱,一不小心走错了州,也都归他……

不服气。

不过这么多年相知相处下来,她也充分相信自己选择的枕边人。他宁可在谈判桌上光明正大地抢她钱,也不屑于用这种旁门左道,控制她的经济财产。

林玉婵笑了,提包里取出一沓文件副本,都是她带来美国,以备不时之需的。

包括1861年赫德给她签发的海关工作证明副本,1863年接受上海房产转让的合约,1865年在汇丰银行开户的记录,1866年的孤儿院赞助人合影……

长官吸了好几口烟,惊叹不已:“永葆青春的秘诀是什么,女士?告诉我,我可以不收你们一美元二十五分的材料费。”

“是永远怀有希望。”林玉婵笑着回答,拿过钢笔,在文书上签字,“以及戒烟。”

长官一怔,哈哈大笑,果然熄了烟,低头检查文书上的信息。

其实离春田市也就二十几英里的路程。去了才发现,容闳也在受邀之列。还有一些当地文艺界名流,都是慕作家之名,前来给他接风洗尘的。

这些人看到客厅里一群中国男女老少,都有点惊讶。有的还生出微词,为什么要邀请有色人种一起,他们的文化又不过圣诞节。

马克·吐温邀请大家试读自己的新手稿。在众人被频繁的金句逗得哈哈大笑时,他冷不丁说:

“这世上有许多可笑之事,其中之一便是,白人认为他们比其他野蛮民族稍微开化一点。”

“……拜托你们了。明天一早,会有马车把孩子们送来……”

但要真是男孩,没有那么多人生变故和历史机遇,能长成苏敏官那么优秀吗?可别一代不如一代,那她可亏大了……

她提供的食宿补贴不如官费生的丰厚,因此女孩子们也得适当帮主人家干点活,算是变相的勤工俭学。但她一再跟主人家强调,孩子们大部分时间要用来学习语言文化,不能把她们当女仆使。留学事务所人员会定期家访,确保寄养家庭守约。林看着苏敏官日常复兴传统。

苏敏官看都不用看,知道这姑娘肯定笑话他呢。避过人,轻声笑道:“你如今是美国洪顺堂的大股东,你要当龙头也可以,规矩随便改。”

林玉婵十分感动地拒绝了。论领导帮会枪林弹雨,还是苏敏官这个职业经理人比较合适。出钱反倒是最容易的。

不过在十九世纪旅行,不管在哪,土匪强盗都是标配。也不是什么天塌下来的事儿。

几个机灵的孩子已经一骨碌翻到座位底下。容闳和几个教员也披上衣服,挨个让孩子们趴地。

咔哒一声,苏敏官将左`轮枪填好弹,沉声道:“匪徒人少,当是求财不害命。他们会去行李车厢和私人包厢,咱们别出声就行。”

林玉婵窝在沙发角落,被他揽住,安抚地拍拍肩。她轻轻按住他持枪的手背。

她乐得上气不接下气,不知怎么就停不住笑,比五岁小孩还没出息。

“已经两次了。你方才没制止,嘻嘻,晚啦。”

第三次,让苏敏官在后面推她,时速达到了恐怖的八公里每小时。到了院子尽头,完美刹车。

外头的乡亲们在以各种姿势摔跟头,眉毛胡子上挂着雪粒追跑打闹。同一时刻,散布在马萨诸塞和康涅狄格各寄养家庭里的中华学童,也在体验他们人生的第一次滑雪,笑着和他们的新o and dad拥成一团。

苏敏官想了想,便打消了将它丢掉的念头,复装回包里。

他忽然又问:“今天几号?”

圣诞节过后一天。但按他的思路,问的是农历。这就没法脱口而出了,在美国呆了几个月,用的都是西历,旧历早忘了。

“呃,很荣幸认识大家。我正在研制一种能会说话的机器,honograh……对,不不,不是电话,而是把声音记录在槽里,然后通过振动,复原……这不是妄想,我有实验手稿……如果、如果各位富豪们愿意解囊捐助一二……”

“哈哈,开洛克先生,上次分别还是在橄榄球赛场上,岁月催人老哇……这是你的夫人?国色天香。这是你的女儿?哇,长这么大啦……哈哈,我还单身,惭愧……”

她找个长椅坐下休息,看着穿制服的青年女学生夹着书本来来去去。还有不少年长的男医生穿梭其间,看样子都是请来的导师。隐约闻到消毒水的味道。

时值三月,纽约乍暖还寒。她跑出一身汗,用手帕擦拭额角。

苏敏官坐在她身边,不知从哪骗来一杯加牛奶的热咖啡。

苏敏官又笑:“您别介意。这些名词太深奥了,她英文比我好,听得明白……”

近几年,由于事业成功,人际交往也比较顺,有时候想怼人都没机会。

这一刻,蛰伏已久的叛逆心浮出水面。看到自诩文明开化的洋人都被她震得哑口无言,苏敏官心里舒爽,又找回了一点跟全世界作对的劲头。

不过,这么要紧的事,他哪能真的不闻不问。医生也还是不能得罪。他给个台阶,没让科勒教授难堪。

料想国内的家长们看到这些孩子在美国开心成长,并没有像传说中的那样被关进笼子、强迫劳动、残忍试药……也会打消疑虑,第二批孩子会招得更顺利些。

她忙着把手头的工作收尾,不觉发现家里悄悄多了不少东西:阁楼里摆着小苏西·克莱门斯用过的摇篮和包被,以及没来得及用的一大箱尿片;圣诞发动黑人姐妹,织出的一大包小毛衣小帽子,林翡伦带着女孩们做的一筐粗糙小品一大箱尿片;圣诞发动黑人姐妹,织出的一大包小毛衣小帽子,林翡伦带着女孩们做的一筐粗糙小玩具,容闳送的一大堆补品盥洗室里塞满崭新的绵柔布料、香皂和凡士林油;厨房里囤积了大量的炼乳、牛肉沙丁鱼罐头、还有刚刚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的盒装奶粉……

她暗笑,默默把这些杂物布置到方便的位置。心中嘀咕,小少爷这段时间外快赚得挺多嘛。

她给博雅的员工写信,告知自己需要滞留美国至少到年底,让大家别担心。此外这阵子认识了不少友商,也拉到些小的外贸订单,一并寄送回国,期待能打通博雅公司上海-纽约的商路。

世事哪有永远顺遂。正如她降落大清伊始,满怀希望回到“家”,却没想到,等待自己的是鸦片和卖身契。

正如她当初接过容闳的临时聘书,却没想到那个看似遥远的博雅公司,却成了她一生的财富和负担。

她在决定生下孩子的时候,满心只有未来和爱,却也没料到,自己的居然会被这个毫无杀伤力的小东西,弄得如此神魂颠倒。

上海县为完成今年ki也是够拼的。

不过,她也知道,同治帝体弱多病,约莫这两年就会驾崩。等新帝即位,约莫会来一波大赦天下。苏敏官倒是还有机会重履故土,但不是这次。

竟然不是太伤心。恍惚间,她仿佛又回到了在中国,两人各有事业,聚聚离离的日子。

“阿妹,顺便给我订一张去大埠的火车票。”苏敏官又读起另一封信,眼角闪过一丝冷意,“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去年业绩不佳,正在裁员,一分钱补偿不给,还拖工钱。我猜他们是又皮痒了。” w ,请牢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