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57 章(1 / 1)

杜家答应给宋家上门赔礼道歉,然而半个多月过去了,却一直没动静。

这上门来道歉,肯定是杜斌过来,可眼下听说这杜斌好像又被人打了,最近这几天怕是又出不了门了。

虽然他还没来上门道歉,宋老大有些不高兴,但听说他被打了,宋老大又高兴了。

不过这杜明还算是信守承诺,虽然杜斌还没有上门来道歉,但答应赔偿给玉哥儿的银子已经托人送过来了。

他们杜家做生意挣了不少,不然这一百两银子他也不会答应的这么痛快。

这钱给了之后,张杏花没把钱收着充入公账中,而是把这一百两给了玉哥儿。以后他嫁出去了,就给他当做陪嫁。

有这么丰厚的银两做陪嫁,总能找到一个好人家嫁出去。

再不济就像陆清说的那样,有这些钱,完全可以招赘纳婿。

玉哥儿看到家里人把这一百两银子都给他作为补偿,又是感动又是高兴。

等到杜斌伤好了差不多之后,死活不想来登门道歉,他现在看到宋老大的脸都害怕的腿打颤。

可又没办法,当初当着那么多人的面答应的,如果不去,名声就更差了。

他以后还想娶个好姑娘呢,这个张柔柔不过就是仗着怀了他的孩子罢了,等她一生下孩子,他就想办法把人给弄走。

于是最后又拖了几天,杜斌还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去宋家登门道歉了。

如此一来就更证实了张杏花先前说的话没错,就是杜家理亏,做了那些污糟事情,玉哥儿真是受委屈了。

也不知是从哪听说了玉哥儿嫁妆丰厚,根本不像玉哥儿想的那样嫁不出去,反倒是来上门提亲的人一个接一个。

但这次宋玉却都不为所动,反倒又不着急了。他要擦亮眼睛,选一个老实本分的人。

四月的春光明媚耀眼,阳光也愈发滚烫,眼瞅着地里的麦子一天比一天泛黄,沉甸甸的麦穗压弯了麦秆,宋老大他们就高兴。

距离割麦子没几天了,去岁下了几场大雪,果然来年的长势大好。

不过还没赶上收麦子,二嫂李氏就要生了。

那是在一个晴朗的午后,一家人正坐在屋檐底下晒着早麦,李氏突然觉得肚子疼,张杏花一看这架势,就知道孙媳妇儿要生了。

农家的人生过的孩子多,对于接生已经有经验了。张杏花赶紧指挥着一旁的宋夏去烧热水,又让孙氏去拿干净的布。

家里的男丁都不在,全都在地里忙活着。

几个人手忙脚乱的把李氏送回屋里,张杏花开始在旁边给李氏接生。

宋玉一看二嫂快生了,赶紧去地里喊二哥宋峰回来。

从午后一直到半夜,孩子终于平安的生出来了,是个男娃。

李氏盼着能有个儿子,已经盼了好几年了,这次终于得偿所愿,言说过年时求的签准,等到农闲了的时候,她要去观里还愿。

李氏生完孩子

半个月,

?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媳妇儿刚给他生了个儿子,他心里高兴。

虽然有女儿他也高兴,但对他来说那是不一样的。

宋声过完年上了几个月的学堂,又开始放农假了。

从县城里回来,一路走乡间小道过去,能看到田里家家户户都在赶着抢收庄稼,村里的小孩们也都在田埂上嘻嘻哈哈的玩闹着。

小孩们啥都不懂,无忧无虑的在田野里嬉闹。

山间一缕清风不仅吹来麦香,还吹来了丰收的喜悦。

宋老大带着家里的男丁在地里正埋头苦干,手下的镰刀一割一个准,今年他们老宋家盖了新房子,孙媳妇儿还给添了个娃娃,脸上的笑容憋都憋不住。

家里地多,不仅男丁们要下地干活,林氏跟赵氏还有儿媳妇孙氏也都要下地干活的。

今年李氏刚生了孩子不久,还要坐月子,没法下地干活。张杏花让宋夏跟宋玉在家照顾她,自己带着宋英也下地抢收麦子去了。

每到这个季节,这天就变得快。中午可能还阳光照耀,下午可能就大雨倾盆了。

麦子得抓紧时间割完带回家去,不然被一场大雨淋过,不知要掉多少麦籽儿到地里面,除了影响收成不说,等到开始播种苞谷种的时候,地里就会长出一茬又一茬的麦子,影响土壤的肥沃。

刚好今年新盖了房子,院子里的地面也都重新用砖铺了一遍。

砖铺的地面有缝,但缝隙里填了粘土,把整个地面都铺得平平整整的。

如今刚好用来晒麦子,正正好!

一到晒麦子的时候,家里的几个小娃娃就有正事干了。

刚收下来的麦子用梿枷打出籽儿后在院子里晒着,很容易招来鸟雀虫子之类的过来偷吃。

几个小孩就被张杏花安排了任务,蹲在院子边上,看见有鸟雀虫子过来就把它们都赶走。

除此之外还要提防着天气的变化,一看天气不对劲,有乌云过来,就得赶紧去叫人过来把麦子收起来,不然被大雨一淋,被水冲走不说,还得多晒个好几天才能晒干。

陆清虽然也是嫁进来的夫郎,但却不用下地干活,张杏花让他在家里负责做饭。

至于宋声,他倒是想下地干活,但他还没提出来,就被家里人给撵回去了,无一例外都让他在家读书学习,说是地里的活用不着他。

农家为了抢收麦子,中午一般都是不回家吃饭的,因为一来一回在路上的时间就要花费好久,抢收都是争分夺秒的,这点时间大家都不愿意浪费在路上。

一般都是家里人做好饭之后,装到碗里面给他们送到地里去。

宋家也是如此。

陆清做好饭之后就该去送饭了。

本来这饭应该是他去送的,但宋声说外面太阳大,他去送就行,陆清拗不过他,干脆两人一块去了。

家里人多,提着两个篮子送饭,估摸着不够吃。他们两个人一块儿把饭提过去,刚好够几个人的饭量。

家里边的事就交给了宋玉和宋夏,宋夏负责照顾李氏坐月子,顺便帮忙带小孩。宋玉则是帮忙洗衣服,喂猪,喂鸡等等。

田埂上,宋老大几个人干活干得满身的汗,身上的衣服已经脏的不成样子,全都湿漉漉的紧贴着身子。

这几件都是粗布麻衣,穿脏穿烂了也不心疼。

看了看天色,已经是正午了。旁边地里人家已经来人送饭了,他站在田埂上瞅了瞅,看到了两个人影。

等到宋声和陆清走近后,宋老大道:“三郎,你咋也跟着一块过来了?”

宋声道:“我看咱们家要送的饭多,清清一个人一趟拿不完,我就来帮个忙。”

宋老大看着这太阳有点晒,让他们站到树荫底下歇会儿。

张杏花一看宋声和陆清过来送饭了,招呼着家里人都过来吃饭。

现在天亮的早,他们一大早就起床了。早上匆匆吃了点,就来割麦子了。

到现在大半天过去了,割麦子又是个体力活,到现在已经肚里空空,大家都饿了。

陆清特地蒸的白米饭,炒的菜有荤有素,农忙的时候做饭要做得足足的,管饱才有力气干活。

宋老三几个一上来就闷头扒饭,实在是饿坏了。

吃完饭之后,陆清还特地给他们倒了几碗煮的大麦茶,专门放凉了给他们喝的。

大米饭配的炒肉和炒菜,一顿饭吃得饱饱的,今年麦收的饭都比往年要吃得丰盛!

以前麦收的时候虽然也吃得饱,但哪有顿顿大白米饭这么好。

这要是顿顿都这么吃,这地里多少活儿他们都有劲儿干!

更别说吃完之后还有茶可以喝了,喝完一碗凉茶,整个人都更加舒坦了。

“还别说,清哥儿这大麦茶煮的好喝,我还是第一次喝!”

陆清听到大家爱喝他煮的茶,他心里十分高兴。这茶以前他只煮给阿爹喝过,并不常有人拿大麦来煮茶,他怕别人喝不灌,所以很少煮。

想着家里人在地里面干活又热又累,喝点茶解解暑刚刚好,所以才煮了一大壶来。

一家子吃完饭,陆清把碗收进篮子里,准备回去了。

走的时候宋声站在田埂上望了一下,这一块地差不多已经割了一大半了,他看了看剩下的部分,问道:“爹,这块地剩下的还得割多久呀?”

宋老三抬起头看了一眼,说道:“没剩多少了,赶在晚饭之前肯定能收完!”

家里面今年刚好有牛车,到时候把割下来的麦子捆成捆儿,一捆一捆的放到牛车上码好,用牛车拉回家,省时又省力。

这一块地的麦子只要开始割,就尽量在一天之内把它割完。

不然剩下一部分心里也没个数,半夜指不定有那种偷偷割几捆偷走的。

这也得亏是宋家人手多,一天之内可以干完一块儿地的量。像有些人家人丁少的,一天之内干不完,割下来的麦子又没办法全都运回家里,就得带着铺盖卷儿,晚上睡在田里面看着。

“你俩别在这晒着了,赶紧回去吧。”张杏花道。

宋声跟陆清这才拿着装有空碗的篮子回去。

张杏花看他们回去了,这才又重新低下头割麦子。

老百姓在抢收的日子里,最会看的就是天气了。天空万里无云,看这样子,今天应该不会下雨。

宋老大道:“趁着今天天气好,割完之后赶紧把这块地的麦子都运回去。这样今天晚上就不用来这里看着田了。”

大家一听,更加卖力的干活了。

跟在后面干活的宋成道:“爹,怎么感觉今年比去年还热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