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女生耽美>侯门弃子:开局拿老婆抵赌债> 第401章 最后一片净土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1章 最后一片净土(1 / 1)

众人激动地盯着井口,直到浑浊的井水流了满地,在场百姓响起响彻云霄的欢呼声。

一个老者对着扶小玉三叩九拜,老泪纵横道:“咱们城西的穷苦人家也能喝上水了,多谢显圣公大恩!多谢扶姑娘大恩!”

众人都拜倒道:“多谢显圣公大恩!多谢扶姑娘大恩!”

扶小玉看了常兴旺一眼,肃然道:“二爷一直关心城西百姓的用水问题,只是不得其法,幸亏有常先生相助,大家要谢就谢他吧!”

众人对着常兴旺就是一顿感激涕零,歌功颂德。

安排人手制定取水秩序后,扶小玉道:“我们回城主府吧,二爷这会儿想必已收到消息了!”

常兴旺点了点头,两人结伴同行,只相处了一日,两人竟觉得十分亲近。

城主府内,不仅唐庸,林澄、郑老水官等人都在场。

常兴旺露面,郑老水官的脸色便有些难看,连端着茶碗的手都在抖。

林澄等人见常兴旺甫一进城就大展身手,解决了城西贫民区令人头疼的饮水问题,都心悦诚服!

众人坐定,唐庸微笑道:“流火城得郑先生和常兄弟,实在是百姓的福气!”

郑老水官赶紧放下茶碗,起身低头道:“显圣公言重……”

他也万万料不到这年轻人居然真能在城西掘出井来,实在是后生可畏!

可这流火城水官之职大大关乎他的脸面,也不知显圣公要如何定夺。

论格局,一门心思想着攀附权贵的老水官自然是不如常兴旺。

林澄正要宣布比试结果,唐庸忽然道:“郑先生和常兄弟的重担可不仅仅是在城中掘几口井,周遭县镇的水利灌溉才是重中之中!

而无论是挖沟开渠还是修筑水库都需要四处奔波,实地戡查,郑先生毕竟年岁已大,今后水利要务还请常兄弟多出些力!”

这番话无异于是将流火城的水官之职交给了常兴旺,但也没驳了老水官的脸面。

林澄点头道:“正是如此,今日起就由常兄弟担任水官!”

郑老水官只能感叹一句长江后浪推前浪,而且显圣公所说的并无不妥,他这把老骨头也的确经不起折腾了!

水官既定,唐庸便安排下一步工作,他道:“常兄弟要迅速了解流火城的民情风物,优先解决已有田地的用水问题!”

常兴旺没有意见,拱手道:“听凭二爷吩咐!”

唐庸转头向林澄道:“派几个人照顾常兄弟的起居,负责他的安全。”

林澄点头道:“二爷放心,我一定安排得妥妥当当!”

常兴旺却忍不住瞧了扶小玉一眼,若是扶姑娘肯陪在身边,那是再好不过了。

他犹豫了片刻,张了张嘴,终于不敢说出口。

不料扶小玉却道:“二爷,左右军中有谢大哥和哥哥照料着,不如就由我担任常大哥的护卫吧!”

唐庸愣了愣,随即笑道:“也好,你的本事我是知道的,有你看着常兄弟,自然不会出什么岔子。”

常兴旺激动得眼泪都快出来了,扶姑娘,你对我这么好,我该怎么报答你才好呢?!

唐庸又道:“常兄弟只管放开手脚去干,我们流火城要粮有粮,要人有人!”

常兴旺等人离去,唐庸继续与林澄等人议事。

唐庸道:“如今有几件事不得不做!”

众人都道:“请二爷吩咐!”

唐庸沉吟道:“第一,近些天不少难民进了城,将来只会越来越多,要早些准备安置之所!”

林澄道:“二爷放心,此事我与谢叔父在安排了,来再多的难民咱们也不怕!”

唐庸看着林澄,笑道:“我以前竟不知小爵爷如此能干,我两位岳父大人都对你赞不绝口呢!”

林澄微笑道:“这是咱们自己的事情,自然要上心。”

世人的确大大低估了这位玩世不恭的小爵爷,从他身上可以知道什么叫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唐庸点头道:“第二件事情,招兵买马也要加快速度了,早些操练,将来在战场上可以少死些人。”

谢玉道:“我与老胡已定了计划,至少先培养三万精兵,流火城人口不多,其他的还需从难民中甄选!”

唐庸道:“也不要只顾着操练,每天上两节思想政治课,要让他们知道自己是为何而战,为谁而战!”

谢玉疑惑道:“思想政治课?”

唐庸点头道:“我可不希望他们加入军队只是为了一口吃的,他们应该有崇高的志向和伟大的理想。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在战场上一往无前,奋不顾身!”

谢玉挠头道:“我不太明白该怎么做……”

“最简单的法子,就是跟他们说一些发生在百姓身上的悲惨事迹,多说一些具体的例子,他们的使命就是让这些惨事不再发生。

甚至可以让他们分享一些发生在自己身上或着身边的事情,激发他们血性,脑袋掉了都不知道痛那种。”

谢玉:“我听说过的倒不多……”

唐庸道:“那个编一些,既要有惨剧,也要有义举。”

谢玉:“……”

唐庸叹了口气道:“你们可能会觉得我的做法有些残忍,但是没有血性的队伍是打不了胜仗的,为了尽快提高他们的战力,不得不使些小手段,对我们好,对将士们也好!”

谢玉点头道:“二爷放心,我会把思想工作做好的!”

唐庸又道:“流火城矿产资源丰富,这也是我们选择在流火城落脚的原因之一,接下来打造铠甲兵器的速度也要加快。

火器工厂的规模还要扩大,昼夜赶工,火器越多,将来咱们伤亡的将士就越少!”

林澄道:“已按二爷的吩咐,在火器工厂实行两班倒的赶工制度,第一批天火雷已经完成了!”

“还有一件事!”唐庸道,“多放些探子出去,北境十八城有一点风吹草动,我们都要知道!”

……

又过了十来天,不少豪强已经开始攻城略地。

他们最主要的目的是抢夺百姓的粮食,走投无路的百姓只得选择背井离乡,四处逃难!

而不仅北境,整个中原都陷于战火之中,他们的选择并不多!

最终不少百姓都奔赴流火城,毕竟有显圣公坐镇的流火城已是北境最后一块净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