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历史军事>汉末圣人> 第1167章 化胡归汉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67章 化胡归汉(1 / 1)

会议结束后,去卑和呼厨泉二人很快离开。二人都想将最好的俘虏收入囊中,自然是一刻也等不得。

这时裴茂说道:“大将军,今日虽然定策,只怕这些胡人未必甘心。来日若有机会,这群人很可能去而复返。”

“那就是你这个并州刺史的事。”

曹昂目光看向裴茂和徐晃道:“并州八郡,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你们能控制的只有太原、西河、雁门和上党。

这四郡里,有匈奴人,鲜卑人,乌桓人,以及其他杂胡。而各族之间,又各分数十种,加起来有上百种之多,保守估计,也得有十余万人。

这么多的胡人在并州,就是一个祸乱的根源。

我这个人,素来开放,从不拘泥于出身,种族,甚至是血缘关系。何为汉人?尊崇汉文化的,便是汉人。

所以你们在并州,要把那些不尊崇汉文化的胡人找出来,要么驱赶出汉境,要么杀死;而把那些尊崇汉文化的胡人,彻底地变成汉人。

要让他们说汉化,写汉字,穿汉服,行汉仪,彻底抛弃旧的文化,融入到大汉之中。

我希望下一次再来并州时,并州都是汉人。”

裴茂、徐晃二人心中俱是一凛,却是立刻站起来说道:“请大将军放心,我们必然会让并州胡人,彻底化汉。”

“钟繇、张辽在关中,做得是和你们一样的事,到时候会有一地,成为天下化胡归汉的标杆,诸君且勉之。”

裴茂、徐晃其实还不太懂曹昂的目的,但却是信心十足,要力争这个标杆。曹昂也不多说,有竞争才有动力。

曹昂之后又详细跟二人说了一下汉化的政策和标准,一直到傍晚时分,这才散会。

众人散后,只有夏育没有离开,曹昂知道夏育的心思,便笑道:“夏公是觉得我化胡归汉的做法,有待商榷?”

夏育作为东汉鹰派将领,自不赞同曹昂此举,只是他也不敢明着反对,便否认道:“大将军,末将自是不敢反对,只是有些疑虑。只是在胡人中推行汉家文化,真的能让他们成为汉人?”

“夏公以为呢?”

“我和胡人打了多年,就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胡人畏威而不怀德,哪怕沉浮于我,不过是畏我势大,一旦有机会,必然反叛。

我倒是觉得,最好的办法,便是将其彻底赶出我中原故地,即北胡赶到阴山以北,西羌赶到西海以西。然后分而治之,将他们分为很多互不统属的小部落,首领都由我大汉任命,各部之间要划定边界,禁止相互吞并,同时在边陲之地,设置军队,对他们进行统一监管。

这些胡人住在离我大汉腹地遥远的地方,内部又统一不起来,这才不会对我大汉产生威胁。”

曹昂听后,不由得赞道:“本以为夏公只是一武将,现在看来,完全可以做一方都护。”

“大将军,我也不过是随口胡言。”

曹昂不由大笑,笑着笑着,便是满脸的苦涩。

“夏公,你说得办法,我不是没想过。可大汉内部的胡人,保守估计也得有十多万人,若是通通将他们迁出,只怕要硝烟四起了,难道要再打一场羌乱。为何你们打了这么多年羌胡,破而不灭,就是因为羌人已经融入到凉州、并州内部,分不开了。

其次,指望胡人不互相兼并是绝不可能的。边陲之地,资源就这么多,众人为了活命,只能或许攻伐。哪怕咱们再是苦心竭力给他们分割地盘,也撑不了多久。

最重要的是,你将他们牵出去,他们还会回来,拦也拦不住。边塞苦寒,汉人不愿去,自然便成了胡人的栖息地。

胡人依托这些边野之处,如野草一般,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大汉与羌人百年战争已经证明了,只有刀枪是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的,还得有文化的渗透。

刀枪能杀人,文化却能诛心。

当初六国并立百年,世人皆以秦人、楚人、齐人、赵人自居,可高皇帝统一天下后,沿用秦始皇的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六国共习一种文化,其后用了多少年,还有秦人、楚人吗?都成了汉人。

金日磾是匈奴人,你敢说京兆金氏是胡人吗?”

“可是这需要很多年。”

曹昂笑道:“我今年二十四岁,等得起。”

曹昂要化胡归汉,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要保持大汉的尚武之风,不断地为大汉增加新鲜血液。

现在是乱世,武风浓郁,还看不出来,但到了太平时节,却是意义重大。

对于化胡归汉,曹昂是很有信心的。

现在正是汉文化最鼎盛的时代,胡人并不抵触,甚至很多胡人上层,还在主动汉化。晋朝时期,匈奴人跟汉人已经没什么区别。

历史上最有名的化胡归汉,乃是孝文帝改革和宇文泰苏绰改革,前者将进入中原的鲜卑人汉化,后者将没有在孝文帝改革中汉化的六镇胡人汉化。以至于不到百年的时间,称霸草原三百年的鲜卑人彻底消融于历史之中。

到了隋唐时期,独孤伽罗,长孙观音婢,长孙无忌,尉迟恭······除了姓氏中带有胡人痕迹,跟汉人没有任何区别。

在曹昂看来,五十年的时间,足够他将阴山以内所有的胡人归化成汉人。

至于这些人会不会动乱,曹昂并不担心。五胡乱华,很大程度上是阶级矛盾,而不是民族矛盾。

只要中华核心统治力不衰落,这些汉化的胡人便不会动乱。

夏育没想到曹昂野心如此之光,一时不知该说什么。他终于意识到,曹昂的视野远超于他,就是段颍、皇甫规等人也比不得。

曹昂见夏育不说话,便笑道:“夏公觉得昂不能做到?”

夏育立刻说道:“当然不是,黄河清,圣人出,若是天底下有人能够做到这一点,也就只有大将军了。”

曹昂没有说话,可浑身却是舍我其谁的霸气。

化胡为汉,在大汉的领导下,合同为一家,本就是圣人才能做到的,或许,自已真的是圣人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