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历史军事>汉末圣人> 第1154章 最后一课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54章 最后一课(1 / 1)

众人入城之后,直奔郡府。王邑将郡府给天子腾了出来,充作了天子在河东的行宫。河东是大郡,这郡府也修的宽敞,倒是足够刘协一家人住了。

众人入了行宫前殿,刘协便命人宣读圣旨,主要是对曹昂的封赏。

朝廷以曹昂讨伐李傕,护驾有功,封曹昂为大司马大将军,仍领徐州牧,录尚书事,假节钺,增食邑两万户,合之前共三万七千五百户。

无论是官职还是爵位,都一些虚的东西,曹昂自然不会接受。双方推让了一番,估计还得搞一些三辞三让的手段。

不过刘协封他十次曹昂也不会接受的。

所谓的大司马大将军,跟大将军没什么本质区别,无非是更好听一些,权利并无什么变化。而且因为霍光、王凤、王商先后继承,这个官职就好像权臣代名词。

做了这个官,并不会增曹昂一丝权柄,还会被有心人攻讦他挟制天子,操纵权柄,乃是一个有害无利的事情,他又何必惹一身骚。

诸葛亮到死只是个乡侯,在一次北伐到三次北伐期间,更是只担任一个后将军,影响他执掌蜀汉大权了?

要是诸葛亮给自已加个九锡,封个汉中王,虽然实权没变,但他本人只怕就跟王莽、曹操为伍了。

刘协眼看曹昂不受,还以为曹昂是在玩欲擒故纵的把戏,也没多提,他今天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因为有董卓迁都长安之事,无论是刘协还是朝臣都担心曹昂会将天子迁到彭城。

而刘协经过上次长安之事,已经看得很明白,他这个老师,手段极其高超,而且朝中又有一群党附之人,若是让他在朝中多待几日,只怕什么事情都能定下来。

他没法拒绝曹昂回朝,却可以想办法不去彭城。

所以刘协准备打曹昂一个措手不及,趁着曹昂来不及与众人通气,今日便定下返回东都洛阳之事。

在刘协看来,他之所以受制于奸佞,就是因为不在洛阳。

洛阳有天子气,他只要返回此地,一定可以跟自已的父亲,还有安帝、顺帝、桓帝那般,夺回属于自已的权利的。

于是刘协看着曹昂,突然开口道:“老师,这些日子,众臣都认为应该还都洛阳,老师以为如何?”

曹昂听了刘协之言,更是想笑。

这么多年了,天子还是有事都喜欢自已先出头,从来不懂天子是居中调停的,而不能跟普通将领一般冲锋陷阵。

他不明白,这件事情,自已若是反对,这洛阳就去不了,到时候丢得还是他天子的威望。

对于刘协之问,曹昂立刻意识到他的想法。趁着自已立足未稳,打自已一个措手不及,稀里糊涂定下此事。

可天子还是不明白,今日定下的事,明天他一样能反悔,一样有实力让这件事做不成。

不过刘协这一次运气不错,曹昂并不想带他去彭城,所以他倒是可以如愿了。

刘协开了口,众人都看向曹昂。所有人都在等曹昂回答,因为所有人都明白此事在曹昂的一念之间。

曹昂早有算计,却故意说道:“回洛阳倒是不错,只是自董卓焚烧洛阳之后,洛阳城已经彻底破败,虽几经修缮,但到底不比之前。若是天子回转,只怕居处不好寻啊。”

众人听得这话,顿时有些心惊。

刘协也心凉了半截。

其他人刚想开口,曹昂却又接着说道:“不过洛阳毕竟是京师,虽然破败,也是国家的根基,天子回转洛阳,乃是顺天应民之事。我先让人去收拾一下,咱们一月之后,便回转洛阳,天子以为如何?”

刘协的心情如坐了过山车一般,大落大起。他没想到曹昂不仅同意了此事,还定下了回洛阳的日子,这说明曹昂并不是在敷衍他,而是真的要让他回洛阳。

“老师此言,甚好,甚好!”

刘协说完,又觉得自已的模样显得太急不可耐了,便试探着问道:“老师,一个月会不会太赶了?”

曹昂道:“之前便以皇后的嫁妆修缮了城中一些建筑,而且还有一些宅院并未完全损毁,打扫干净,勉强可以入主。

最关键的是,洛阳现在没有人口。只有天子回到洛阳,才能吸引百姓来此定居,使得洛阳城尽快恢复昔日的盛况。”

“老师所言极是。”

曹昂又看向其他人道:“诸位以为如何?”

此事自无人反对,也便成了定议。

很快众人散去,殿中只剩下曹昂和刘协。这时刘协起身,向着曹昂拜了一拜说道:“协多谢老师了。”

曹昂看着刘协,突然笑道:“天子是觉得我不想让你回洛阳,而是要将你带到彭城,让朝廷在彭城安家?”

刘协被曹昂道破心思,一时不敢说话。

曹昂忍不住摇摇头。

“天子还是不了解我啊。天子知道此地是哪里吗?”

刘协有些不解,便小心地回道:“此地乃是安邑。”

“天子可知道,七年前,我宁可弃了骠骑将军的位置,甘愿做个白身,也在此地杀了张忠和夏恽二人,只因他们害民。”

“朕知道!”

“那天子就应该明白曹昂的为人。或许天子觉得,我曹昂对于天子的忠诚值得怀疑,我承认,我不是那种死忠迂腐之人,相比忠于天子,我更忠于万民与社稷。为了国家,为了百姓,为了大汉的事情,我哪怕身死亦会去做。”

刘协看着曹昂,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天子,做一个爱天子,爱百姓,胜过爱自已的皇帝吧。”

刘协虽然应承,可曹昂讲的,他其实不是很懂,甚至有些不以为然,反倒觉得曹昂实在太过迂腐,但还是应承下来。

而曹昂看着刘协的眼神,他知道刘协不会明白。

曹昂自问,自已虽然行事不择手段,甚至很多时候堪称下作,但是对于让国强民富的心从未变过,也从未为了个人利益戕害百姓,这才是自已能走到今天的根本原因。

得民心者得天下,至于刘协,既然不明白这个道理,那就非曹昂亡他,乃自取灭亡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