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历史军事>人在三国,开局收吕布当义子> 第61章 谨慎的丁原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1章 谨慎的丁原(1 / 1)

另一边。

就在贾诩和张济这边,在焦急的等待结果的时候。

突然,有哨兵前来告诉二人。

说李傕、郭汜二路大军,全都败了!

“什么,他们怎么会败呢?”

当听到这个消息,张济顿时大惊。

就在他准备问清楚状况的时候。

贾诩此时,却是制止了张济的行为。

目光深深的看了一眼不远处的潼关城。

贾诩当机立断,让大军撤退!

面对着贾诩的命令。

张济虽然不解。

但是他却不像李傕、郭汜二人那样,威逼贾诩给自己解释。

相反,因为知道贾诩的大才。

所以张济对于贾诩,那叫一个尊重。

此刻,在听到贾诩的命令之后。

张济当即在第一时间,下令让士兵们撤退!

而就在二人离开这里的一盏茶时间后。

吕布和张辽的大军,先后来到了这里。

眼看着自己二人,竟然扑了一个空!

二人虽然气愤。

但是想到丁原曾说过,面对贾诩,在没有把他的脑袋砍下来之前,都必须打起十二分警惕。

因此,二人在对视一眼后。

当即十分默契的带领士兵回到了潼关城内。

……

另一边。

距离潼关城五里远的一处山坳里。

溃散的李傕郭汜的残兵,在郭汜的收拢下,此刻已经有四万大军,汇聚在了此地。

至于提前跑路的贾诩、张济二人,此时也顺着残兵们的足迹,来到了山坳外。

“来人,把贾文和给我绑起来!”

就在二人刚刚来这里的那一刻。

一道声音,突然从人群中传出。

紧接着,在贾诩的错愕中。

郭汜那一脸灰头土脸的形象,出现在了贾诩和张济的视线当中。

此时的郭汜,一身的破烂。

铠甲上的鲜血,以及脸上那道长长的疤痕,无一不在诉说郭汜当不久前的狼狈。

“郭将军你!”

眼看着郭汜竟然变成了这般模样,张济忍不住开口。

可话说到一半,又意识到这么问不礼貌,张济当即又闭上了嘴巴。

“拜他所赐,我被敌军的一名小将,追杀了三里路!”

“要不是手下的士兵拼死拦着,恐怕我早就死了!”

“而李傕将军,就没有这么幸运了,直接被吕布当场斩杀!”

郭汜一边说着话,一边用赤红的眼睛,盯着贾诩。

在他看来。

吕布、张辽二人,无论哪一个,都是可以秒杀自己和李傕的存在。

如此厉害的人物,贾诩竟然让自己二人去拦住他们!

这是什么意思?

这是摆明了让自己二人去送死。

这不是关键,关键是在计策实施之前。

贾诩还拍着胸脯向自己二人保证,说这一战,一定能拿下潼关城。

可是现在,不要说是潼关城了,自己能活下来,都算是祖坟冒青烟了。

一想到张辽留给自己的可怕阴影,郭汜就不自觉的后背发凉。

在他看来,自己之所以会如此狼狈,完全是贾诩坑了自己。

因此,在看到贾诩的这一刻。

郭汜再也压制不住心中的怒火,想要杀了贾诩泄愤。

而伴随着郭汜这道命令的下达。

当即有三五个士兵,从郭汜身后走出,就要把贾诩绑了。

眼看着自己的生命,就在顷刻之间。

贾诩这边,脸上非但没有一丝慌乱。

相反,贾诩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郭将军,我要是说,我现在仍旧有办法,让你拿下潼关城,你可相信?”贾诩镇定道。

“哼!贾文和,你觉得你很幽默吗?”

“你的办法,还是下去给李将军说吧!”

说完这话,郭汜当即招手,手下的士兵们,就要再次上前。

“慢着,我说有办法,就是有办法!”

“郭将军,我愿意立军令状,此计不成,请斩我头!”

“而且,我的计策,只需要张济将军带兵去行动即可,至于你我,可以在此处敬候佳音,若是张济将军这次前去没有大胜,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或许是担心郭汜不给自己说话的机会。

贾诩这次,一口气说了许多话。

说完这话之后,贾诩更是直接闭上了眼睛。

这演技、这气势。

当即把郭汜给哄住了。

至于郭汜,在仔细回味了贾诩的话语之后。

不得不说,他心动了。

于是沉声道:

“你先把你的计策说出来,要是可行,我不仅放了你,还会给你赔罪道歉!”

“道歉就不用了!”

见郭汜又开始演了起来,贾诩当即阻止了他的发挥。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贾诩随即道:

“不知道郭将军可还记得,潼关城内的粮草,最多只能支撑十天,而上一次我们给潼关城运粮,乃是在八天前!”

“那个时候的潼关城内,仅有五万守军,而此刻,潼关城内,却是有十万守军!”

“按照大军的消耗程度,按理说,吕布大军,早就已经缺粮了,可是从刚刚的战斗中,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到,吕布的士兵,并没有饿着!”

“既然潼关城内的粮食早就吃完了,吕布等人又没有饿着,加上吕布这次行军的速度如此之快!”

“我可以断定,在潼关城外,此刻正有一支运粮队伍,正源源不断的往潼关城内运输粮草!”

“只要我们能够截获这支运粮车队,烧了吕布大军的粮草,那么不出三日,吕布大军,就会自行溃败!”

不得不说,贾诩能够成为汉末三国智力最为顶尖的那撮人。

其本身的智慧,还是不低的!

要不然,也不会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就分析出了吕布大军的粮草问题。

而事情的真相,也正如他说到那样。

吕布大军远道而来,本就人生地不熟的。

要是在这个时候,断了他们粮食,届时一定会军心大乱。

再加上郭汜等人在一旁盯着。

一旦粮草被劫,那么吕布要面临的,就只有两个选择了。

第一,放弃潼关城,逃回关东去寻找粮食;

第二,死守潼关城,然后被郭汜等人消灭。

而无论吕布选择哪一种,到时候潼关城还会回到贾诩等人的手里。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

为什么吕布一定要逃回关东。

而不是选择带着大军,直奔长安而去。

亦或是化整为零,在关中地区就地取食呢?

当然,这个可能,贾诩也曾想过。

但是贾诩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吕布一定不会选择这个方案。

原因很简单。

因为从刚刚的这次交手来看。

贾诩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在吕布的军中,有一个智谋过人的人,在背后给吕布出谋划策。

而从此人能够看破自己的计策,并将计就计来看。

此人的智慧,一定不低。

不过,虽然说此人的智慧不低,但是此人行事,还是太过于谨慎。

因为,要是自己是他的话。

在看破了自己的计策之后,一定会让自己等人全军覆没。

而现在自己既然能够安然无恙,那就说明了,此人行事十分谨慎。

既然此人的风格是谨慎,那么他绝对没有道理。

在战况不明的情况,让吕布手里的十万大军,轻易冒险。

……

当然,如果让丁原知道了贾诩的猜测的话。

丁原一定会默默的竖起大拇指。

毕竟,丁原能够猜测出贾诩的这个计策。

全都是因为丁原读过历史。

他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李傕郭汜二人攻打长安的时候。

就是用了贾诩的这个计策,才打败了吕布。

可以说,丁原能猜出这个计策,是因为站在了上帝视角,因此才能见招拆招。

至于所谓的把贾诩等人一锅端。

不是丁原不想。

而是因为,一想到敌人是贾诩,就由不得丁原不谨慎。

……

至于贾诩这边。

只要确保潼关城在自己手里。

那么他就有把握,凭借潼关和黄河的险要,把丁原大军,拒之门外。

因此,贾诩的这个截断粮草的计策,非但可行,还十分可行。

此刻,在听到了贾诩一番高谈阔论之后。

郭汜此时,也十分心动。

一想到这个计策。

不仅没什么危险,又能扬名立万。

郭汜就准备自己亲自去。

一念及此,郭汜当即笑道:

“贾先生大才,郭阿多服了!”

“不过,截粮道这么重要的事情,还是我亲自去比较好,贾先生在此稍作休息,我去去就回!”

说完这话,郭汜招呼一声。

随即在此地的四万大军,除了受伤无法行动的两千名士兵。

其余的士兵,在听到了郭汜的命令之后。

当即拿起手里的武器,跟随着郭汜扬长而去。

看着郭汜那一脸兴奋的样子,贾诩的嘴角,划过一道微不可查的冷漠。

贾诩没有告诉郭汜的是。

既然自己能够猜测出,粮道的重要性。

那么吕布军中的那位谋士,自然也能意识到粮道的重要性。

既然意识到了粮道的重要性,那么敌人一定严加防守!

甚至有可能会埋伏大军,在那儿守株待兔!

不过,虽然敌人有可能会派重兵防守,但是也绝对拦不住郭汜手里的四万大军。

毕竟,没有谁会为了保护一个粮队,就随身带着四万人马,并且还是能够打败四万西凉骑兵的精锐。

因此,郭汜现在唯一的麻烦。

就是要抢在吕布反应过来之前,抢了粮队,烧了粮草。

本来贾诩想着,在张济临行之前,把这个嘱咐告诉张济。

可是现在,眼看着郭汜上赶着送死,自己拦都拦不住。

面对着郭汜的武断,贾诩也无能为力。

“没办法,现在唯一的能做的,就是希望郭将军的动作能够快点,抢在吕布大军赶到之前,烧了敌人的粮草!”贾诩心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