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再见(1 / 1)

回来的路上

刘弘一直跟着柳芽儿,柳芽儿对刘弘说:“你跟着我做什么?”

刘弘说:“你这个人真是没道理。我要回长安,这是必经之路。”

柳芽儿背着空背篓说:“你又要回长安享清福了。”

刘弘对柳芽儿说:“此话怎讲?”

柳芽儿不屑地说:“你出来这一趟可长见识了?饿死的麦客,被地主老财逼得卖儿卖女的佃农。”

刘弘陷入沉默良久,柳芽儿对刘弘说:“你们这些人有闲情逸致,对着风花雪月吟诗作对,去感叹世事无常伤春悲秋,而对我们来说悲痛都是一件浪费粮食和精力的事情,因为这些情绪改变不了任何问题。这大概就是你们口中的穷山恶水出刁民吧。”

刘弘看着柳芽儿说:“什么是刁民?何为刁民?如果百姓都被逼得没活路了,怎么能去指责他们刁?”“

柳芽儿的情绪低落,刘弘问柳芽儿说:“还在想黄兰的事情?”

柳芽儿忿忿地说:“那个韩老爷我听说他都六十几岁了,家里养了五六个小老婆,还眼馋别人家的姑娘,老色鬼,老流氓。”

刘弘和柳芽儿一路走着,路过一个村庄时听见路边的孩童唱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刘弘停下脚步听着这几个孩童唱着的诗歌,是悯农。

孩子们的歌声清脆悠扬,而听在刘弘的耳朵里是那样的刺耳。

走到镇子的岔路口的时候柳芽儿对刘弘说:“从大路过去走个三里地就到了官道,从那里就可以去长安了。”

刘弘看着柳芽儿说:“多谢你的款待。”

柳芽儿对他说:“你若真是想谢我,以后再来这里的时候来我家面馆照看一下生意就行了。”

刘弘问:“我还不知道你家面馆叫什么名字呢?”

柳芽儿说:“叫福如面馆。”

刘弘听到这个面馆的名字愣了一下神情变得很奇怪,柳芽儿问他说:“你怎么了?”

刘弘摇了摇头说:“没什么,我记着了,下次再来会光顾的。”

柳芽儿说:“就此别过了,后会有期。”

刘弘说:“后会有期。”

刘弘站在岔路口看着柳芽儿渐行渐远的身影若有所思,他也动身前往长安。

不过,他不能走官道,因为荣王派出的刺杀的杀手还在附近。

敌在暗我在明,实数不利。

他来到一个村子的时候用身上的玉佩换了一身粗布衣服和一个扁担,佯装农夫进了长安城。

到了长安城后在无人的地方将衣服换了回来,自己这一走就是一个月,估计赵王叔已经急死了。

他大摇大摆的以客人的身份采访来到了赵王府,而赵王看到他的那一刻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

赵王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说:“我的祖宗,你可回来了,你要吓死臣了。”

刘弘坐在上座说:“只不过出去走了一圈,长了一些见识。”

赵王坐在一旁的椅子上说:“您不知道,您这一走一个多月所有人都向臣要人,您再不回来臣就要顶不住了。”

话音刚落管家来报:“启禀陛下,国丈来了。”

刘弘冷哼了一声说:“他来的正好,朕正好有事要问他。传!”

管家说:“是!”

韩阕匆匆忙忙的走进来抬头看到刘弘坐在堂屋,他有一些诧异但压着情绪有了过来在堂下行礼说:“老臣参见陛下!”

刘弘说:“起来吧。”

韩阕起身走进来说:“陛下可算是出关了,臣真是日夜惦记着陛下呢。”

刘弘拨弄着扳指说:“修行了一段时间确实感觉身心舒畅。”

刘弘看着自己的丈人问:“朕问你一件事,兰台镇是你的老家不是?”

韩阕答应着说:“是臣的老家。”

刘弘又接着说:“那韩慧又是你什么人啊?”

韩阕据实回答说:“是臣的堂弟,现居兰台镇帮忙照顾着祖业。”

刘弘端起茶来饮了一口说:“朕且问你,长安城附近这些个县镇有多少自耕农有多少佃农又有多少官田皇庄。”

韩阕被刘弘问的有一些懵,但他是户部尚书这些事情他还是很清楚的。

他回复说:“回禀陛下,周边县镇的田亩一共十三万亩上下,其中八万三千余亩是属于自耕农,两万五千余亩是属于官田和皇庄,余下两万两千余亩属于地主乡绅的非征税的田。”

刘弘放下茶盏说:“你确定是这些个数?”

韩阕说:“按照丈量的田亩数,是这样的。”

刘弘看着韩阕说:“方正县的县令可是去年补缺的郑邰?”

韩阕说:“是,是郑邰,他是应天十六年的举人,于神龙五年中第,他是郑国公的三子。”

刘弘又问:“是谁举荐的?”

韩阕说:“是臣举荐的,郑邰此人在户部任职期间十分出挑,能力出众。所以臣举荐了他去外放了方正县。”

问到这里大概已经不用再问了,事情已经很明显了,郑邰被韩阕举荐,而郑邰投桃报李对在兰台镇打理祖业的韩阕堂弟韩慧颇为照顾。

官官相护,好一个官官相护。

刘弘什么也没说,命人收拾东西起身回宫。

回到勤政殿

刘弘换上了常服,伤口虽然不深但还是会痛痒,但他不得不佩服柳芽儿的母亲诊治刀剑伤的功夫。

他在书房看书,门外有人禀报说:“陛下,皇后娘娘来给您请安了。”

刘弘叹了口气说:“请进来。”

宫人打开大门,只见皇后韩晴带着侍女走进来请安说:“妾给陛下请安。”

刘弘看着韩晴说:“平身。”

韩晴起身看着刘弘欣喜地说:“陛下终于回来了,妾思念不已。”

刘弘对韩晴说:“坐吧。”

韩晴没有坐下而是打开随身侍女端着的食盒说:“妾给陛下做了一碗燕窝,陛下吃了再看书也好。”

刘弘点了点头说:“好。”

韩晴亲手将燕窝盏放在桌子上并将汤匙放好。

刘弘坐在椅子上抬头看着温柔和善的韩晴在想到她的父兄族人在外面做的孽,心中五味杂陈。

韩晴坐下之后对刘弘说:“母后今天又问了妾遴选妃嫔一事,妾想问一问陛下的想法。”

刘弘扶着额头说:“朕没什么想法,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韩晴说:“母后说想让各地的乡绅推举一些良家女子,不吝出身,身家清白即可。”

刘弘点了点头说:“你们看着办吧。”

韩晴说:“是。”

兰台镇福如面馆

柳卯和柳嫂子坐在席上,柳奶奶在一旁叹气说:“这可如何是好?”

柳卯问柳芽儿说:“你问清楚到底欠了多少么?”

柳芽儿说:“五百贯。”

柳嫂子说:“那也不至于到这个地步啊。”

柳芽儿说:“我听舅妈说,一开始舅舅借的是现钱,结果那个韩扒皮说是九出十三归,给四百五十贯,还六百五十贯。

结果去取钱的时候韩扒皮的管家说家里的铜钱没那么多了,要先给二百贯钱,再给二百五十两的现银。

说好了,文钱还现钱,银子还现银,到期还二百八十九贯钱,还三百二六十一两。

结果到了期限舅舅带着两个哥哥去还钱,韩扒皮的管家说舅舅带来的银子是麻银,不纯,要舅舅去钱庄兑换。

结果舅舅去了钱庄换了银子,韩扒皮又说要官银。

这么一来二去的,三百六十两的银子只剩下了二百九十多两。”

柳芽儿说到这里,柳卯大概是明白了怎么回事,柳卯和黄琦是过了命的交情又是自己的大舅哥,无论如何他不能不帮。

柳卯问柳嫂子说:“家里还剩多少钱?”

柳嫂子说:“家里我留了一百二十三贯钱,还有一些钱在钱庄。”

这个时候柳奶奶开口说:“你们这是拿肉喂狼呢。”

柳嫂子看着婆婆说:“那不然怎么办啊?”

柳奶奶拄着拐杖说:“没瞧出来么?那韩家分明是先看上了兰兰然后出的这个馊主意,不把闺女弄到手那个姓韩的不会罢手的。”

柳嫂子沉默了下去,这个时候柳卯似是想到了办法说:“我想起一个人来。”

柳嫂子急切地问:“谁?”

柳卯对柳奶奶说:“娘,志芳不是在大内做女官么?她可是伺候皇太后的女官,想必能给想想办法。”

柳奶奶说:“对啊,志芳在御前和太后那里可以说得上话。”

事不宜迟,柳卯赶紧回到书房提笔给叔叔家写信,让叔叔将信递到宫里去。

几日后的福寿宫

皇太后崔氏起身让宫女伺候她梳头,柳志芳从一旁走过来接过梳子给崔氏梳头。

崔太后看着柳志芳说:“回来了,好不容易回一趟家怎么不多待一些时日。”

柳志芳笑着说:“小的惦记娘娘还不中么?”

崔太后也笑了笑说:“油嘴滑舌的猴儿。”

柳志芳给崔太后上头油说:“不过小的这次回去,倒是听说了一些事情。”

崔太后有一些好奇的问:“什么事?”

柳志芳对崔太后说:“跟皇后娘娘的娘家有关,小的不敢乱说。”

崔太后说:“我在这里,想说就说。”

柳志芳叹了口气说:“还不是外头的那些人不争气,白白的害了皇后娘娘的好名声,小的真是越听越气想跟人争论又怕丢了娘娘的人。

皇后娘娘的堂叔,叫韩慧的,在老家兰台镇横行霸道为祸一方,听说就去年逼死了一户佃农,全家都是喝药死的。”

崔太后听到这里眉头紧锁地问:“还有这种事情?”

柳志芳说:“兰台镇在天子脚下,有什么事能瞒得住啊?而且还是皇后娘娘的堂叔,大家都是敢怒不敢言。

小的堂哥,是兰台镇的秀才,在镇子上开了一家小面馆,我这次回家陪着母亲去串亲戚才偶然得知韩慧的恶行。

而且更可恶的是,韩慧放高利贷而且还在借款契书上做手脚,逼得佃农卖地卖儿卖女。

小人的堂哥有个大舅哥,他的地就在韩慧的地的旁边,因为家中老母病重借债给老母看病,韩慧故意刁难说还来的银子成色不行,逼着那人把自己的大女儿给韩慧做小老婆才肯罢休。

小人和小人母亲去串亲戚的时候正好赶上这件事,那男人和男人的婆娘跪在小人的脚边磕头让小人救救他的女儿,唉~小人真是不忍心啊。”

崔太后一向不喜韩家的做派听到这里已经是怒火中烧说:“那方正县的县令是谁?”

柳志芳说:“就是韩阕举荐的那个郑邰啊。”

崔太后冷笑着说:“怪到是,原来是他啊。”

崔太后侧着头看着柳志芳说:“你这个丫头,我最疼你了。你母家既然出了事我自然是要帮衬,更何况是人家有冤屈在先,我也算是主持公道,你拿着我的手令去一趟方正县,让郑邰开堂审理,给人家一个公道。”

柳志芳喜出望外的说:“是,小的替他们谢过娘娘。”

崔太后问柳志芳说:“你这一趟回去就没有点儿别的收获?”

柳志芳笑着说:“那自然是有的,陛下今年十九又临近选妃,小的一直给娘娘注意着人选呢。”

崔太后说:“那你相中谁了?”

柳志芳靠近崔太后说:“就是小人的堂侄女,叫柳芽儿,今年十五,长的出挑还读过书,小人的堂哥是秀才,好歹也算是有个功名在身上出身清白。她还有个妹妹叫柳叶儿,年纪小了一些,但容貌也是跟出色的。”

崔太后嗯了一声说:“有机会的话,带进宫里见一见吧。”

柳志芳说:“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