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武侠修真>我的网站快破产了> 第 347 章 三人行必有我师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347 章 三人行必有我师(1 / 1)

一众大佬自然不会去评论区凑热闹,于是这间大佬专用的小房间时隔几个月之后,再次热闹起来了。

“陈老,好久不见,这段时间写了什么好字?也亮一下给我们鉴赏鉴赏?”

“哎呀,古老,一说起来惭愧,这段时间就一直没什么精神,实在是做不出什么好字,我就想跟你们这些好友聚一聚,说不定会有些想法,只是几次进来都没什么人,这精神啊,就越发的没劲了。”

“陈老啊,原来你也有这样的感觉,我就说嘛,这段时间总是不得劲咯,这个事也怪那方洋,大半年了,也不会写两幅字传上来看看,咱们又不会要他的,就是鉴赏鉴赏一下嘛,啷个子那么小气。”

“哎吆,李老也来了,您这句话说的确实冒错,这个小方是不是有点飘了,成天冒事克拍什么电视,你就是拍电视跟写两幅字也冒什么冲突嘛。”

十分钟不到,小房间就凝聚了十几个大佬,方洋的那幅字也被置顶,每一个进来的人第一眼就能看见。

“这就是小方的那幅字,这字写得很有水平呀。”

大佬第一眼看见这幅字就冒出了这样的想法,都是行业翘楚,这点眼光根本不需要细看

“这幅字写的确实有水平,除了空间构造之外,最关键的还是字体,圆润自然,有一股冲天的豪气,按理说这两种风格会有冲突,但是这幅字好就好在这里,用空间之道融为一体,锁锋锐于自然,外圆内方,自成一体。“

与外面评论区的言论相反,房间内的大佬们更推崇字体,空间构造反而是辅助之物,想来也是,都是沉浸这一行业几十年的大师,在下笔之前早已把整副字的结构了然于胸,如果在空间上没有造诣的话,写出再好的字都入不了大家之眼。

“这幅字具有浓郁的汉唐之风,说起来那段时期也是草书最鼎盛的时代,看来小方对汉唐文化很有研究呀,要是哪天邀请跟我们这些老头子研讨一下,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

“那你就别想了,小洋今年的事特别多,就央音本来还有两堂讲座都没有时间过来。”

不知道什么时候,陈教授混迹在这群大佬之中,见众人说的兴起,忍不住泼了一瓢冷水。

“那确实是可惜了,你说这么有才华的人,怎么喜欢去娱乐圈里混呢,在文学圈里混不是更好吗,早晚会成一代大师。”

有人感叹方洋的不识趣,在娱乐圈里混,最多也不过是一个戏子,但是在文学圈里那可是一代大师,无论是身份还是地位,都要高得多,再怎么说,任何一个学校都能给一个教授不为过。

“也不能这样说吧,我那些学生不也是混的风生水起,你们可不要抱着老思想一直不放,现在可不比以前,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人家演戏的也是为了国家文化事业献身,要是没有这些演戏的,你们每天回去以后看什么?国家各项政策怎么去宣传?所以呀,条条道路通罗马,只要能为国家做贡献,从事什么行业都可以。”

陈教授就看不惯这群世间惟有读书高的文化人,还文化人身处鄙视链的最高端,那岂不是说我老陈也是比你们低不少层次?

“哈哈,打住打住,这个问题咱就不谈了,现在还是就字论字为好,至于小方,还是随缘吧,再说咱们也是天南地北,真要想见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听说小方那边总部就要建成了,等明年有时间咱们抽个时间一起过去瞻仰瞻仰,不是更好?”

“要说这是,我倒是有个想法,不是说小洋要建一座七星级影院吗?到时候我们把一个什么会议搬过去,大家不是更好聚一下,再说江南之地,亭台楼阁,正好过去散一下心。”

一说去这事,陈教授就来了劲,去西湖搞一个研讨会,分分钟的事,还有大半年的时间筹划,这应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再说谁说研讨会要定期在一个地方举办,完全可以换一个地方嘛!

“咦,方洋又上传了一幅画。”

有人注意到电脑角上的提示,点开一看,又有新的作品发表提示,顺着链接,发现了方洋这幅刚刚上传的虾戏图,于是下载后发到群里置顶,没想到这个方洋要么不发,一发就发两。

“嘿,这不是一张虾戏图吗?叶老,这可是你的看家本领。”

被称为叶老的叶锦添是国内画虾的大咖,这时仔细看了一遍之后,“这个小方,在画虾一道功力很深,看似只有七只大虾,但是各具特色,而且七只大虾各个不同,呈现不同的神态,一眼看上去,就像真的一样,妙趣横生。”

“哈哈,能得叶老这样的称赞,年轻一代的画家里面恐怕也是独一无二的吧。”

“这也是人家水平高,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承认,虽然我沉浸这一行已经有几十年了,但是这张画给我很大的惊喜,很多地方让我也自叹不如,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小方这张画我要细细的鉴赏,说不定我能借此更上一层楼。”

······

看着沉寂许久的交流室重新热闹起来,陈福书笑的嘴角都要咧到耳根去了,“小洋,还得是你啊,这一出手就让这些老家伙们趋之若鹜,你看看,这一下整个文学区都热闹起来了,要不这幅画就放到拍卖区拍卖?”

方洋摇摇手,“我这水平,就不去拍卖了,本来就是顺手涂鸦之作,给大家鉴赏一下就好。”

“要不就拍卖一次吧。”,杨华金笑道:“正好趁这个机会看看你的画价值几何,别人都说你的画有大家之风,但是一直没上拍卖台,就永远不知道到底价值怎么样,而衡量一个画家的价值,最大的通道就是看他的拍卖价值,如果这次成功的话,到时候在总部举办一次你的个人书画展,也能吸引不少的人气。”

陈福书也劝道:“小洋,老杨说的有道理,是驴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就知道,咱们就趁这个机会试一下,要是能卖出天价,以后别人也不好意思动辄就想跟你求画,你也能减少很多麻烦不是?”

本来没什么意向的的方洋,听到陈福书说的能减少麻烦,就不由有点心动,说一千道一万,方洋还是一个不想麻烦的人,之所以这半年以来很少写字作画,就是为了减少麻烦,免得稍微有一面之缘的就想打字画的主意,还不让人烦死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