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旧衣(1 / 1)

这日,布尔和对众人道:“你们几个也都出了月子了,本宫承诺过生子既封嫔的话自是做数,昨个皇上与本宫说四月十七是个好日子,你们的册封礼就定在了那日,不过还要恭喜莞贵人,皇上喜爱莞贵人破例让莞贵人提前封嫔。”

娴常在道:“祖制是皇后一、皇贵妃一、贵妃二、妃四、嫔六,这嫔位是不是多了。”

布尔和笑道:“规矩是死,人是活的,先帝时期还有过六妃、七妃的时候,重要的是皇上喜欢。”

华妃嘲笑道:“娴常在不过是嫉妒罢了皇后娘娘不必理会她。”

布尔和又道:“你们几个封嫔后东六宫的延禧宫、承乾宫、景阳宫、钟粹宫都有两、三个主位妃嫔,永和宫是太后为妃嫔时的宫殿,本朝住不得人,西六宫的永寿宫无人居住,启祥宫和储秀宫都只有三个贵人,本宫与皇上商议和贵妃和睦嫔挪到永寿宫去,永寿宫伺候的人按两个宫的,睦嫔享妃位待遇,如此刚好东西六宫各有一贵妃,西六宫已经有三个妃位,故而景阳宫的颖妃不动,舒嫔搬到启祥宫为主位,顺嫔搬到储秀宫为主位,延禧宫宫的瑾嫔搬到景仁宫为主位,承乾宫的瑞嫔不动,直接搬到主殿为承乾宫主位,谦嫔搬到钟粹宫为主位,贵人和常在中,丽贵人、欣贵人、惠贵人、福贵人、柔贵人不动,剩下的恪贵人搬到钟粹宫、毓贵人搬到承乾宫、悦贵人搬到景阳宫、梅贵人搬到翊坤宫、纯常在搬到景仁宫、娴常在移到寿康宫后边的春禧殿。”

册封礼当天,七嫔跪于坤宁宫等着接受皇后的教导。

帝后出来后皇上冷眼瞧着莞嫔,问道:“莞嫔这件衣服不像是内务府做的?”

娴常在这时候出来:“皇上,莞嫔一向谨慎,必不会故意如此,怕是有什么缘故。”

莞嫔有些迷茫:“臣妾临行前发现吉服受损,一时无奈才穿了娴常在的旧衣。”

皇上冷声:“娴常在的旧衣!这件衣服是纯元皇后第一次入府时穿的,凭你也配穿纯元皇后的衣服!”

莞嫔连忙请罪:“皇上恕罪,臣妾实在不知这是先皇后遗物。”

皇上语气冰冷:“脱下来。”

莞嫔震惊的抬起头:“皇上!”

皇上当即示意宫女上去脱莞嫔的衣服,布尔和上前去检查衣服:“皇上,这件不大可能是纯元皇后的衣服,纯元皇后薨逝已经快二十年了,不管是布料还是针线肯定是不如从前的,这件衣服的针脚都是新的。”

娴常在惊讶的指着莞嫔:“新制的!莞嫔,你!你!你!”

皇上冷漠道:“莞嫔,虽下了圣旨但还没有接受皇后的训导,故算不得礼成,你就回碎玉轩好好思过吧。”

布尔和问道:“皇上,那这册封礼……”

皇上一摆手:“册封礼继续,朕先回养心殿了。”

在一众人的胆战心惊中册封礼依旧举行,而莞嫔,不,莞贵人只穿着里衣就被送回了碎玉轩。

不过莞嫔是个有福之人,禁足没几天便爆出了身孕,莞嫔请求皇上让娴常在照顾自己腹中的皇嗣,皇上也同意了。

莞嫔有孕八个月的时候毓贵人的母族告发了莞嫔的父亲,甄远道被下了大狱,甄夫人被圈禁在府中不得探视。

娴常在好算计,让小太监装作不经意间告诉莞嫔家中之事,莞嫔自是要去养心殿为父亲求情,这便看到那首诗

寄予菀菀爱妻,念悲去,独余斯良苦此身,常自魂牵梦萦,忧思难忘,纵得菀菀,菀菀类卿,暂排苦思,亦除却巫山非云也。

除却巫山不是云,让莞嫔和皇上起了争执,她甄家的三个女儿在皇上眼里居然,居然

莞嫔受了刺激一回宫便早产了。

十月初六,莞嫔诞下一女为十七格格。

布尔和去看莞嫔:“莞嫔,皇上说只要你肯低头认错他便既往不咎晋你为嫔。”

莞嫔落泪:“错,臣妾何错之有,哦,嫔妾是有错,嫔妾不该没有防备乌拉那拉氏,着了她的道,不该捅破纯元皇后这层窗户纸。”

布尔和安慰道:“莞嫔,皇上对纯元皇后念念不忘,活人是永远都争不过死人的,更何况活人为何要同死人相争,你想想你的家族,想想你的孩子,你若离宫了谁抚养你的孩子,是缠绵病榻的端妃?与你针锋相对的华妃?唯唯诺诺只知道数砖的敬嫔?”

莞嫔愣了片刻:“皇后娘娘,嫔妾心意已决,愿出宫为大清祈福,三位公主由谁抚养全凭皇后娘娘做主,嫔妾相信皇后娘娘会给她们找一个好养母的,请娘娘恩准。”

布尔和叹气:“好,十五格格交由仪贵妃抚养,十六格格交由和贵妃抚养,十七格格交由睦嫔抚养,纯常在晋位贵人,你给小格格取个名字吧。”

莞常在抹了把眼泪:“堆枕乌云堕翠翘。午梦惊回,满眼春娇。嬛嬛一袅楚宫腰。那更春来,玉减香消。柳下朱门傍小桥。几度红窗,误认鸣镳。断肠风月可怜宵。忍使恹恹,两处无聊。臣妾入宫全凭那句嬛嬛一袅楚宫腰,十七格格就叫袅袅吧。”

布尔和点头:“娉婷袅袅也有姿态美好举止轻盈之意,你在宫中坐了月子在走吧。”

莞常在思索片刻:“谢皇后娘娘。”

一个月后莞常在甄氏出宫前往甘露寺为国祈福。

莞常在走后皇上愈发沉迷女色、痴迷丹药,整日与毓贵人、柔贵人、纯贵人、梅贵人混在一起。

柔贵人、纯贵人和梅贵人甚至联手向皇上献上了‘长生不老药’

布尔和对此并没有管,只是让太傅好生教导几个阿哥和格格,六阿哥如今虚四岁了,世祖皇帝六岁登基,圣祖皇帝八岁登基,为了她的儿子就让皇上再多活四五年吧。

两年后

两位公主如今也大了,端柔公主正式册封和硕端柔公主指婚科尔沁部郡王齐默特多尔济,齿序三公主。和惠公主正式册封和硕和惠公主指婚喀尔喀部丹津多尔济之子世子多尔济塞布腾,齿序四公主。

和惠听到后没有大哭大闹,反倒是端柔,不愿意嫁到蒙古,沅芷听闻后去了仪贵妃的延禧宫。

仪贵妃此刻还在劝解端柔,屋内人见到布尔和进来后:“给皇后娘娘请安。”

布尔和皱眉:“端柔这是在做什么?仪贵妃是你的养母,你瞧瞧这仪贵妃的衣服成了什么样子了。”

仪贵妃一摊手:“皇后娘娘,这个孩子我实在是劝不了了,我是好话坏话都说尽了,这嘴皮子都磨明了。”

布尔和点点头:“仪贵妃舍不得训斥女儿那本宫就替你管教管教。”而后一拍桌子朝着端柔道:“跪下。”

端柔怯生生的跪下后,颖妃劝解道:“九公主,满蒙联姻是旧俗,先帝的几个公主大多嫁到了蒙古,与你们一同入宫的淑慎公主不也嫁去了科尔沁。”

端柔朝这颖妃喊道:“我才不要嫁到那荒凉之地,那里的人都是野蛮之人。”

和贵妃冷哼一声:“荒凉之地,野蛮之人。”

端柔这才想起和贵妃与睦嫔也是蒙古人,忙低了头道:“和娘娘赎罪,儿臣,儿臣……”

布尔和叹了口气:“端柔,太祖皇帝的寿康妃,三侧妃,太宗皇帝的孝端文皇后、孝庄文皇后、敏惠恭和元妃、懿靖大贵妃、康惠淑妃、扎鲁特侧妃、奇垒庶妃,世祖皇帝的废后、孝惠章皇后、恭靖妃、端顺妃、淑惠妃,悼妃,圣祖皇帝的慧妃、宣妃,皇上的和贵妃、睦嫔都是出自蒙古,其中大多数是出自科尔沁。”

仪贵妃无奈道:“皇后娘娘,是臣妾没有教导好公主。”

布尔和喊了声:“颖妃。”

颖妃上前递给端柔一个册子道:“先帝有九位公主成年出嫁,只有温宪公主和悫靖公主没有远嫁蒙古,自大清入关以来有二十二位公主出嫁,其中十二位公主嫁到了蒙古各部顺治二年固伦端贞长公主嫁科尔沁部巴雅斯护朗,顺治四年固伦端顺长公主嫁阿巴亥部噶尔玛索诺木,顺治五年固伦淑慧长公主复嫁巴林部辅国公色布腾,康熙九年固伦端敏公主嫁科尔沁部达尔汉亲王班第,康熙二十九年固伦纯禧公主嫁蒙古科尔沁部台吉班第,康熙三十年固伦荣宪公主嫁巴林部乌尔衮,康熙三十一年和硕端静公主嫁喀喇沁部噶尔臧,康熙三十六年固伦恪靖公主嫁喀尔喀郡王敦多布多尔济,康熙四十五年和硕纯悫公主嫁喀尔喀台吉策凌,和硕温恪公主嫁翁牛特部杜棱郡王仓津,康熙四十七年和硕敦恪公主嫁蒙古科尔沁部台吉多尔济,雍正四年和硕淑慎公主嫁科尔沁部观音保。”

端柔错愕的翻着那个册子,上面清清楚楚写着那些公主何年何月何时出嫁,以及她们的子女情况。

颖妃又道:“太宗皇帝的六公主是大清入关以来第一位出嫁的公主,嫁给了伊尔根觉罗氏,那是入关前就定好的,只是入关后在出嫁,剩下的,顺治二年固伦端献公主嫁索索珲费扬古,顺治十年和硕恪纯公主十三岁嫁给了吴三桂之子吴应熊,顺治十七年和硕和顺公主十三岁嫁给了尚可喜之子尚之隆,顺治十五年和硕柔嘉公主七岁嫁靖南王耿仲明之孙耿聚忠,康熙二年完婚也才十二岁,康熙六年和硕恭悫公主十五岁嫁富良,先帝三位未抚蒙的公主温宪公主嫁给了孝懿仁皇后的外甥哲尔金,悫靖公主嫁给了汉臣孙承运,朝瑰公主嫁给了皇后娘娘的侄子多西珲,都是政治所需。”

布尔和道:“皇上收你们三人做养女,封你们为公主就是为了满蒙联姻的旧俗,皇上说了,你若不想当公主自会在选其她宗室女为公主,可你只有一死,非但你会死,你的亲生父母庄亲王一家也会受牵连。”

雍正七年十二月,和硕和惠公主下嫁喀尔喀博尔济吉特氏,丹津多尔济之子世子多尔济塞布腾为额驸。和硕端柔公主下嫁科尔沁郡王博尔济吉特·齐默特多尔济。

年底的时候皇上下旨册封六阿哥弘晅为皇太子,三阿哥弘时封宁亲王,四阿哥弘历封贝子,五阿哥弘昼封和郡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