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昭贵妃(1 / 1)

八月二十二日,恒亲王允祺为正史,果郡王允礼为副史。持节册封。

朕惟王化始于宜家、……。……。咨尔钮祜禄氏。……,兹仰承皇太后慈谕、以册宝、封尔为昭贵妃。……,钦哉。

恒亲王允祺是皇上剩下的一众兄弟里最年长的,又自幼被孝惠章皇后抚养,允祺只比布尔和的额娘小十一岁,博尔济吉特氏未出嫁时时常与允祺一块儿玩耍。果郡王允礼是皇上除怡亲王允祥之外最喜欢的弟弟,因着怡亲王尚在病中便由二人来做册封使。

恒亲王宣旨后与端献公主道:“姑祖母,皇上说本朝并未册立过贵妃,便将孝懿仁皇后册封贵妃的朝服做为参考。”说罢身后的内侍捧上属于布尔和的贵妃朝服

端献公主撇了一眼朝服:“难为皇上有心。”

果郡王也笑着恭喜:“小王恭贺昭贵妃娘娘,听闻皇上修缮了承乾宫供娘娘居住,这承乾宫历来是非宠妃不得住的,孝献皇后、孝懿仁皇后、皇考皇贵妃都是出生大族的宠妃,可见皇上重视娘娘。”

布尔和笑道:“那便借果郡王吉言了。”

送走二位王爷钮祜禄氏的族人便将圣旨奉于宗祠,布尔和是钮祜禄氏的第三位宫妃,此后不在是钮祜禄氏的小格格,而是那紫禁城中的昭贵妃了。

于祠堂奉完圣旨后便从宫里来的太监便带着一个嬷嬷过来谄媚道:“贵妃娘娘吉祥,这位是贵妃娘娘的教引嬷嬷,孙嬷嬷,孙嬷嬷是宫里老人了,品性上佳。”

布尔和给静客一个眼神:“辛苦公公跑一趟,这是我家娘娘请公公喝茶的。”一个小荷包被递到了公公手中。

公公捏了捏荷包,大约是个银元宝,心道不愧是钮祜禄氏,不愧是贵妃出手就是阔绰,脸上笑容更胜:“谢娘娘,娘娘今日辛苦,若无事奴才便先告退了。”

布尔和抬手:“静客,送公公。”

静客一脸殷勤的送那公公出了公主府,到了拐角处公公打开荷包一看,豁,那是一个金元宝!不愧是贵妃!

这边孙嬷嬷对着布尔和行了一大礼:“奴婢孙氏叩见贵妃娘娘,贵妃娘娘万福金安。”

布尔和亲自扶起孙嬷嬷:“嬷嬷请起,教导期间嬷嬷不必行此大礼 ”

孙嬷嬷顺式起来:“多谢娘娘,但礼不可费。”

布尔和叫人给嬷嬷看坐后问:“嬷嬷入宫几何,从前在哪里当差。”

嬷嬷恭敬道:“奴婢姓孙,是康熙三十五年入宫的,从前伺候成太妃的,太妃出宫后奴婢便留在内务府做了教引嬷嬷。”

布尔和点头:“成娘娘是个好脾气的,难怪嬷嬷可以跟那么久。嬷嬷可知今届入宫的妃嫔有几个?都封什么位份?”

孙嬷嬷:“回贵妃娘娘,此次入选的小主共十二位,满军旗四位,蒙军旗两位,汉军旗六位。副都统家的夏小姐封颖嫔九月初三入内行册封礼,喀尔喀的俄日敦塔娜格格封和嫔九月初五入内行册封礼,领侍卫内大臣家的和卓格格封仪妃九月初七入内行册封礼,娘娘九月初十入内行册封礼,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家的宁楚格格格、苏州协领家的淳意格格和蒙军镶蓝旗的苏日娜格格封贵人三人九月十四入宫,济州协领家的沈小姐封贵人、大理寺卿家的李小姐封贵人、大理寺少卿家的甄小姐封莞常在、礼部郎中家的高小姐封常在、松阳县丞家的安小姐封答应五人九月十五入宫。”

布尔和又问道:“那我们都住哪些个宫室?”

孙嬷嬷:“与娘娘一同住在承乾宫的是瓜尔佳贵人和安答应,仪妃娘娘、伊尔根觉罗贵人和沈贵人住延禧宫,和嫔娘娘、博尔济吉特贵人和莞常在住钟粹宫,颖嫔娘娘、李贵人和高常在住景阳宫。”

布尔和似想起什么:“高常在和安答应可是殿选那日起了争执的两个?莞常在是解围的那个?”

孙嬷嬷:“是,那日安答应将茶水撒到了高常在衣服上,高常在又未带替换的衣裳一时着急就话重了些,莞常在上前解围也被高常在好一通奚落,最后还是颖嫔娘娘拉住了高常在,才没让闹下去。”

布尔和以为当初提醒了夏冬春,就不会发生这场闹剧了,没想到来了个高氏,看来安陵容是注定要在选秀的时候经历一次羞辱的。

布尔和叹气:“也不怪高常在闹,她若穿着那样的衣服去皇上面前,若皇上不在意那便是万幸,若惹得皇上不悦一个御前失仪的罪名足以牵连家族。”

孙嬷嬷:“娘娘说的是,安答应的父亲为官不高怕是没有教过她这些,日后与娘娘同住承乾宫……”

布尔和知道孙嬷嬷担心什么,高常在与颖嫔住在一起,颖嫔是她的好友又是景阳宫主位娘娘,二人日后若有矛盾她身为几人中位份最高的难免不好办:“她住在我的宫里只要守规矩我定是护着她的,好了,时候不早了,嬷嬷也累了,咱们明日开始。”

布尔和经历几个时空,又从小被培养学习这些东西自然不在话下,让孙嬷嬷不由点头心道不愧是世家大族培养出来的名门贵女,与旁人自是不一样的。

闲暇之余孙嬷嬷也与布尔和讲了宫中妃嫔:“宫中如今有皇后,华妃、端妃、齐妃、敬嫔、丽嫔、裕嫔、曹贵人、欣常在九位妃嫔。当今皇后是皇上的继福晋,是先福晋纯元皇后的亲妹妹,康熙三十五年入府,次年诞下大阿哥,但大阿哥在八岁那年夭折,此后在未有妊,皇上登基后亲赐景仁宫,皇后虽不似纯元皇后与皇上伉俪情深却也贤惠深得皇上敬重。”敬重!一个皇后一个妻子,夫君对她只剩下敬重!就连这份敬重也是看在她那个没有血缘关系的表姑母和那个让皇上念念不忘的嫡姐的份上。皇后可悲亦可恨,她最不该的就是让所有人都承受她的痛苦,与她感同身受。

布尔和轻笑一声:“皇后贤惠?本宫不知别人眼里的皇后如何,反正这皇后在本宫这儿可不贤惠。皇上曾经有位甘佳侧福晋因被纯元皇后罚跪导致小产,侧福晋娇纵挑衅、不敬纯元皇后不是一日两日了,这几年连句重话都没有,怎么偏偏那日被罚跪而小产,实在是蹊跷,倒是听说这皇后善医术,若如同十二爷府上一般连个有孕的都没有那也无妨,可皇上这么多年潜邸里小产了多少孩子?就连登基之初三个妃嫔有孕,却只有一个诞下皇嗣还是早产?”

孙嬷嬷第一次见这么大胆的妃嫔,一时有些局促:“这,许是无福罢了。”

布尔和一笑:“嬷嬷不必理会本宫,本宫左右发发牢骚,嬷嬷继续便是。”

孙嬷嬷松了一口气:“皇后娘娘之下是华妃娘娘,华妃娘娘是致休湖广巡抚年遐龄之女,川陕总督年羹尧之妹,康熙四十八年入府为侧福晋,次年有孕但不幸小产,此后在无有妊,皇上继位后封其为华妃赐居翊坤宫。”

布尔和抿了口茶:“说起来本宫与华府也有些关系呢,敦亲王那个无脑莽夫与年羹尧那个骄横跋扈的臣子交好,他们二人也算是臭味相投了。”

孙嬷嬷有些语塞,放眼整个大清敢如此评价一国之母与皇亲国戚的也只有端献公主这对祖孙了,有过对皇后评价孙嬷嬷也又了经验,也未答话只继续道:“端妃娘娘是虎贲将军齐敷之女,十三岁入侍,是伺候皇上最久的妃嫔,因久病在床入宫后未居东西六宫,独居延庆殿养病。”

布尔和叹了一口气:“端妃这个封号怕不是因为她给华妃端过一碗安胎药吧。”

孙嬷嬷:“齐妃娘娘是知府之女,初侍藩邸为格格,后诞下皇上如今的长子三阿哥晋位侧福晋,皇上登基后册封齐妃。”

布尔和:“三阿哥,齐妃嘴里那个只会长高的三阿哥读书尚不如弘暄,齐妃那个脑子只会被人做筏子,为人棋子,成不了气候。”

孙嬷嬷:“敬嫔娘娘在潜邸之时是华妃娘娘房中的格格,皇上登基后封为敬嫔。”

布尔和本不打算对敬嫔做出评价的,孙嬷嬷那等着布尔和,沉默片刻后:“不争不抢,默默无闻,她宫里的砖都被她数过不少回了吧。”

孙嬷嬷心中点点头,果然,都逃不掉,只不过对敬嫔不那么狠,继续道:“丽嫔娘娘与华妃娘娘交好,容貌、宠爱仅次于华妃娘娘。”

布尔和:“空有皮囊。”

孙嬷嬷:“曹贵人是潜邸格格,家世不显、侍奉最晚,登基之初封为常在,六月十九早产诞下一位公主,是皇上登基后的第一子,也是唯一的女儿,皇上甚是喜爱,给公主赐号温宜意为柔和宽顺宜家宜室,并晋公主生母为贵人。”

布尔和:“表面依附于华妃谨小慎微,实则聪慧过人。”

孙嬷嬷:“欣常在比曹贵人早入府但一直未有身孕,皇上登基之初欣常在有孕得赐封号,但之后不幸小产,便居于曹贵人之下了。”

布尔和:“蜀地美人性格爽朗。”

芳若身为一个御前姑姑被指去给一个汉军旗的常在,还是除了主位妃嫔外唯一有封号的小主做教引姑姑着实让这位新秀莞常在有些打眼了。

在芳若说完妃嫔入宫时间后莞常在和安答应睁大了双眼,震惊布尔和等人刚入宫就得高位,莞常在无意识中带着不平衡的语气:“昭贵妃的父兄官职很高吗?”

芳若原本看着那张脸,想着她的前途光明,以为是个稳重的,没想到,到底是只有容貌有几分相似而已了,对着二人探究的目光芳若给二人讲了布尔和的家室:“贵妃娘娘自幼由端献公主抚养长大,衣食住行比宫里的公主还要好不少,贵妃娘娘一家在京中并不低调,两位小主应该有所耳闻。”

安答应闻言已经震惊不已:“天哪,贵妃娘娘的家族居然,居然如此强盛!”怨不得安答应如此震惊,她父亲的官职还是她母亲给买来的,她在松阳见过最大的官不过七品,因此在选秀时才会被高常在那般羞辱。

莞常在则有些尴尬,贵妃的家族确实不低调,可他们家只是汉军下五旗的一个四品官,平日里连钮祜禄氏的帖子都接不到,于这些只是听说过而已,自负出生与美貌,身边唯一比她家境好的就是沈贵人,如今见着这几人尤其是布尔和,与布尔和一比好比一个天下一个地下,不由有些伤感,转而又问:“贵妃的母家与阿灵阿……,那为什么?”

芳若有些惊讶莞常在小小年纪居然会有这样的想法:“满蒙八旗相互联姻,先帝三位皇后虽处于竞争关系但相互也是姻亲,若真按汉人皇帝时期的诛九族那满人都要没,况且阿灵阿的妻子是太后娘娘的亲妹妹,是皇上的姨母。”

莞常在一时懊恼自己嘴快了,安答应这时问道:“听闻贵妃娘娘与仪妃娘娘是闺中密友?”

芳若面色缓和:“是的,昭贵妃娘娘的三嫂是仪妃娘娘的堂姐,二人从小一起长大。”

莞常在心中不甘又问道:“华妃娘娘的哥哥是皇上的近臣,颇得皇上器重。姑姑方才说华妃娘娘是汉军旗的翘楚,满蒙八旗加起来都不及华妃娘娘,那若是贵妃娘娘与华妃娘娘相比……”

芳若心中对莞常在的好感顿时下降了不少,要不是有这张脸她也不会给一个常在做教习姑姑:“贵妃娘娘是满军镶黄旗,华妃娘娘是原是汉军镶白旗,皇上登基后才抬入汉军镶黄旗。华妃娘娘雍容华贵,贵妃娘娘国色天姿。”

听着芳若的话莞常在不知为何心中对这个素未谋面却样样比她强的女子心生嫉妒,芳若也不欲与二人在谈论下去,专心教导二人宫中礼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