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母丧(1 / 1)

嘉禧与前朝大臣多有往来让刘太后多有不满,时常召邓国大长公主与嘉禧入宫言说。这日邓国大长公主从宫里回来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喝了口茶对嘉禧道:“你猜猜我今日入宫那刘氏和我说了什么?”

嘉禧不以为意:“还能说什么,不过是让我少与前朝官员往来罢了。”

邓国大长公主一笑:“今儿可不同,那刘氏还说你已经快十七了,也该选驸马了,不要整日与那些有了妻子的男子往来。”

嘉禧手上的刺绣一顿:“那姑母是怎么说的?”

邓国大长公主冷笑:“我当然不会看着那刘氏这般说你,当年先帝为了她将你们母子三人分离已经很过分了,她刘氏如今做了大娘娘又如何,我与那小七是先帝的妹妹,太宗皇帝的骨肉,大宋皇室的公主,她刘娥能奈我何。”

嘉禧有些无奈:“姑母。”

邓国大长公主摆摆手:“好了好了,你不是要出去吗?赶快去吧。”

嘉禧摇摇头便走了,与晏殊到了宫学下了马车,范仲淹疑惑的看向嘉禧,晏殊的女儿不是嫁人了嘛,这位是……便问道:“这位姑娘是?”

晏殊介绍道:“这位是秦国长公主。”

几人闻言正欲行礼嘉禧连忙拦住:“我今日是随晏知府悄悄来的,你们只当我是一普通女子就好。”

入内后范仲淹欣喜道:“观陛下行事已大有仁君风范,又运筹帷幄,处事不乱,我上月已上书,陛下已成年,又仁厚聪明,请太后撤帘,陛下亲政,但是我位微言轻,若是晏知府能够请朝中大臣一起联名上书定有功效”

嘉禧一笑:“范大人觉得联名上书有用吗?如今朝政由太后把持,就算是群臣进谏也不见得有用。就正如这天怒,或许是老天爷也觉得官家未在生母膝下尽过一天的孝,如今生母病危却不认生母,不见生母一面的缘故。”

晏殊听着嘉禧这越来越没有规矩的话急道:“公主慎言,那是官家和太后。”

嘉禧看向晏殊:“晏知府,你是官家的老师,受先帝器重,官家的生母是何人晏知府自是清楚的,只是不知道若李贵妃病逝晏知府书写的墓志铭里会说李贵妃诞育过几个孩子呢。”

未等晏殊回答沈云鹤便上前:“公主,宫里头传出消息,太后与官家似乎起了争执,官家走后太后喃喃自语便吩咐任守忠将南方刚送的生鲜果品,最好的清热祛湿的药材,上等金银玉器送去皇陵,还让之告诉李娘娘官家勤政英明仁爱,是个好官家。”

赵禧指了指那沈云鹤对二人道:“瞧瞧,这是何意,莫不是心虚了?”

二人诧异太后的所为,更惊讶于嘉禧得知消息的速度。

嘉禧起身:“行了,我也不打扰你们谈论正经事,那些个事情我听不懂,也不想懂,只要别触及我的利益那便是与我无关,晏知府,先生,老师,您是清楚的。”说罢便转身离去。

这些日子嘉禧一直都是皇陵和公主府两边跑,这日刚从皇陵回到公主府,便见苗心禾在内厅等着,见嘉禧回来了忙道:“公主,大娘娘请公主进宫一趟。”

嘉禧不知为何对大娘娘不喜,连带着对着大娘娘派来的人自是没有好脸色:“请,我可当不起她的请,她是大娘娘,前朝后宫皆由她把持,我又哪里敢不听她的。走吧”

在去水榭前嘉禧去了趟大娘娘处,大娘娘见到嘉禧后有些惊讶:“没想到你居然会在无事时踏足此地,我知道你怨我,六哥儿也怨我,先帝为立我为后将李贵妃的儿子六哥儿抱走充做我的儿子,又怕你愈长大李贵妃便愈发思念长子,唯恐她说出什么话来,便将你交由大长公主抚养,将你们母子三人生生分离开来,但好在你们二人兄妹情深,也”

未等大娘娘说完嘉禧冷漠的开口:“我与官家不过是于幼时见过几面,何来兄妹情深一说。”

大娘娘便转移了话题,看着赵禧提着的食盒问:“这里面是李贵妃做给你们兄妹二人的点心吧,她的点心是极好的,禾儿,带公主去找官家吧”

嘉禧拿着食盒走到水榭:“这么颓废做什么,你在这里枯坐我母亲又不会好起来。”

赵祯抬头:“嘉禧,你怎么来了。”

嘉禧打开食盒道:“我来给你送些点心,梁家铺子你知道吧,我把梁家人接到了我的府上,梁家人很好,点心的味道依然在。”

那个水榭有着二人为数不多的回忆,官家拿起一颗蜜饯问道:“嘉禧,你还记得这里吗?那时候爹爹带着咱们在水榭上看烟花,你那时候才四五岁,母亲总是随身带着蜜饯,我看你吃蜜饯也馋,可爹爹和大娘娘不说话我也不敢吃,母亲也不敢给我,后来我终于吃到了点心,可你却被送出宫了,我想着等我当了官家一定把你接回来了让你们母女团聚,可我没想到,没想到爹爹会让母亲守皇陵,我只能给你进封做为补偿,再后来,我知道了我们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妹,我没有办法接回母亲,补偿母亲,只能让你好些,我,我。”

嘉禧摇摇头:“官家不必自责,我五岁离宫由姑母抚养,对于生身父母的记忆很模糊,姑母待我很好,承宇有的我也有,承宇没有的我还有,姑父待我也如同亲生女儿一样,下朝回府会给我带小吃,小玩具,我在姑母的府上过得很好。”

官家犹豫的问:“母亲在皇陵……”

嘉禧冷笑:“皇陵日子清苦,自是比不得宫中,母亲已经许久没有吃过一顿好的饭菜了,更别提衣裳首饰了,你我此生能否名正言顺的唤她一声娘,就看你了,大宋的官家”眼见天色不早了,嘉禧起身拍拍土道:“时候不早了,我要回府了,在晚了宫门就落锁了。”

嘉禧出来后看了眼一旁守着的苗心禾:“送官家回福宁殿吧。”

苗心禾犹豫着问道:“公主不在宫中留宿吗?公主的芷兰殿日日都有人打扫的。”

嘉禧摇摇头:“我的生母在皇陵,我的养母在公主府,摘星楼也好,芷兰殿也罢于我而言不过是一间屋子而已。若是可以,我宁愿在皇陵陪着我的生母,有没有锦衣玉食都不重要。”

苗心禾叹了一口气:“禾儿恭送公主。”

李贵妃的身体每况愈下,明道元年二月二十六日,真宗贵妃李氏逝世。

群臣上奏,言,贵妃李氏乃官家与秦国长公主生母,应以皇后之礼下葬。

明道元年三月初五日,真宗贵妃李氏追封章懿皇后。

嘉禧对此毫不意外,郭皇后活的时候追封了一个张皇后,后来曹皇后活着的时候追赠了废后郭氏后位,又追封了另一个张皇后,生死两皇后不止一次,如今生死两太后也没什么。

明道二年三月,真宗皇后刘氏崩逝。

官家在大娘娘灵前守孝期间八王爷对官家说章懿皇后死的不明不白,怕是被人害死的。

嘉禧得了消息立刻立刻赶了过去:“八皇叔,章懿皇后没有被毒害,母亲临终前一个月嘉禧一直陪在母亲身边,太医开的方子,熬药后的药渣都细细检查过,母亲却是无福。”

然而官家已经起了疑心,便派兵包围了刘氏亲眷的府邸,并遣人到章懿皇后灵柩所在的洪福院查看,结果发现章懿皇后被以厚礼下葬,在水银养护下,面色如生。

官家接连失去了生母和养母一时间颓废不已,众人也不知该如何劝解安慰,两年的时间失去了两个重要的女人换谁也无法接受。

章献皇后崩逝后不久,嘉禧的养母邓国大长公主也病笃,嘉禧衣不解带的侍奉汤药。

嘉禧宽慰道:“姑母,如今我与官家的长辈只剩下姑母和魏国姑母了,姑母可要快些好起来,官家还说要进姑母为晋国大长公主呢,承宇如今也大了,等过段时间给承宇封个侯爵,给他和薛五姑娘赐婚,我也要相看驸马了,姑母还要含饴弄孙呢。”

邓国大长公主摇摇头:“嘉禧,承宇,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我这一辈子父母疼爱,夫婿恩爱,儿女孝顺,侄儿敬重,这一辈子也不算白活。”

嘉禧与承宇都默默落泪,柴驸马拍拍二人:“你们二人出去吧,我与你们母亲说说话。”

二人起身离开将空间留给夫妻二人,嘉禧在想柴驸马大约是真的喜欢邓国大长公主的吧,不然柴驸马怎么不在公主死后续弦纳妾,不然怎么不在晚年过继旁支子弟,就连那李玮都过继了他大哥的儿子,柴驸马却只守着公主一人。

明道二年七月,邓国大长公主赵清祎逝世。

官家追封邓国大长公主为晋国大长公主,荫封大长公主之子柴承宇为晋国公,原晋国大长公主府赐予晋国公为府邸,赐薛奎第五女薛玉湖为柴承宇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