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女生耽美>我在开封府当卧底(展昭七五)> 顾倾城的隐藏大佬身份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顾倾城的隐藏大佬身份(1 / 1)

三日后,朝廷大军到达襄阳,驻扎在襄阳和邓县交界处的万山一代,距离襄阳城仅仅十里路程左右。

与此同时,宋仁宗在汴梁正式发布了针对襄阳王的讨贼檄文,朝廷和襄阳正式开战。

少年将军司空宁能征善战,忠于皇权,率大军和兵强马壮训练有素的襄阳军在万山南侧的荒原来来回回打了好几场战役,双方实力相当,不分胜负,战局渐渐陷入僵持。

在两军打得轰轰烈烈的时候,留守汴京的颜查散和陈世美,在包拯留下的那部分暗卫协助下,也开始了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汹涌凶险万分的战斗。

襄阳,打的是看得见的刀光剑影,真刀真枪,血染沙场。

汴梁,拼的却是看不见的人心和舆论。

襄阳,是统帅的指挥,将士的拼杀,刀剑的撞击。

汴梁,却是人精对人精,谋略对谋略、步步为营的博弈。

两个多智近妖胆识过人的腹黑搭子,一人主庙堂,一人主江湖,配合默契,将攻心三十六计玩得出神入化登峰造极。

对每一个朝堂大员采用不同的策略,精准锁定,完美拿捏。对大街小巷茶肆酒楼可能引起的负面舆论和民心提前引导。两人一点一点,一滴一滴,将身居要职举足轻重的朝堂大员逐一渗透拿下,将汴梁民心牢牢控制。

只不过,宋仁宗对这一切毫不知情。表面上,朝堂每日的早朝还是在情绪激动地声讨襄阳王,一下朝,喜欢八卦的朝臣们,再没了闲聊的心思,都直接回自己府邸。

只有回了自己府邸,一个人呆在书房时,才敢在心里长叹一声。

要变天了。

该变天了。

至于为什么要变天,又为什么该变天,所有人缄默不语,不能、也不敢和任何人交流,连在心里自己和自己对话都不太敢。

那个真相,太过骇然。

太过超出他们的想象。

甚至,只能一辈子都吞死在喉咙里。

他们啥也不能做,啥也不能说。唯一能做的,就是安安静静等候这一场正与邪战斗的结束。胜,则大宋兴,败,大宋则可能万劫不复。

宰相张士逊在半夜痛哭流涕,为君,为臣,为天下百姓。

以诗词闻名的大文豪欧阳修,沉默了很久,提笔给好友范仲淹写了一封信。

信里,闲话家常外,很不经意地提到了八仙过海神话故事里的铁拐李背金葫芦瘸腿的形象是如何形成的。

文末,是铁拐李的师父老子的那句话:世间万物怎么只注意一副皮囊,你应该关注他的内在。

遭谗离职,正在岳阳的范仲淹,收到好友欧阳修的来信,站在岳阳楼前,看着滔滔长江水,长泪纵横,写下了中外闻名的《岳阳楼记》,却无人知道,这篇有感而发的散文,部分内容却是为他的好友包拯而写。

钦天监的监正陈襄,再次夜观天象,终于看懂了一直困惑他和王立的那件事。

原来,“流星入紫宫,帝王驾崩”是这个意思啊。陈襄老泪纵横,也终于对“萤惑入太微”感到安心了。

原来,一切,自有天意。

大宋朝堂,一切,似乎都未变。

又似乎,一切,都变了。

陷入僵持的战局,让双方反而都能偶尔喘一口气,停下来各自修整,为下一次更猛烈的战斗积蓄力量。

对于目前的战争局面,包拯公孙策倒不是太担心,他们更关注的是赵曦究竟还要多久才醒来。毕竟,这一场战争的真正收场,还得他来才行。

他们并不打算让襄阳战事发展为真正的内战,他们要的,是借襄阳为立足点,让大宋平稳度过这次的劫难。

所以,他们并不打算对百姓公开皇帝的秘密,只让颜查散和陈世美用最合适的方式,控制朝堂稳定的同时,让部分必须要知道真相的官员顺理成章地知晓、接受真相。

他们也担心顾倾城会不会忽然在关键时刻跳出来捣乱。顾倾城的行为,太过难测,他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左右战争的走向,朝局的走向。

“老包,你说顾倾城为何没有任何反应?”公孙策脸露忧色,那疯批,让他太没安全感了。

包拯懊恼地道:“那疯批疯就疯吧,谋略还不输你我,我还真不知道。”

公孙策不能再同意包拯的观念了,那疯批,真的是很特殊的存在。

包拯沉吟了下:“弱美人,我还有一个担心。”

公孙策:“担心外邦趁火打劫?”

包拯点点头。和大宋接壤的有辽国、西夏、高丽、回鹘、大理等。目前有能力对抗大宋的只有辽国和西夏。虽然辽国近些年和大宋交好,西夏李元昊因为狄青的关系,承诺过三十年内不会犯大宋。

但社稷之间,也一样没有永痕的敌人或者朋友,只有利益的变幻。如若朝廷和襄阳开站太久,西夏和辽国,也不一定真的不会浑水摸鱼。

本来,这个事情,在他们来襄阳前,就已经考虑到了,解决方案也想好了:找顾倾城。因为,只有顾倾城才有那个实力绝对震慑住外邦。

可人算不如天算,哪里想到白玉堂会出事。如今,别说找顾倾城帮忙了,他不灭了开封府和襄阳府都不错了。

两人正大眼瞪小眼时,襄阳王过来了。

“顾倾城派人送来的。”赵湘将一封信递给包拯,“有人将这信送到王府门口,说要包拯亲启。”

包拯和公孙策互视一眼,均有些发怔。

顾倾城给他们送信?

两人抖了抖。那疯批该不会是知道小白没了,疯了,特来通知他们等着被寸草不生吧。包拯咽了下口水,将信封开启,抽出信。

看完,两人再次呆了呆。

襄阳王用眼神询问着包拯,这段时间,她也在谢箐那里听了很多顾倾城的事,也是对这人又好奇又胆战心惊,生怕他突然冒出来捣乱。

“不是来打人的。”包拯一看赵湘那神色,赶紧解释,随后将信递给她,“王爷可以自己看看。”

包拯看向公孙策,用眼神求证这一切是真的吗?公孙策给了他一个“你没看错”的眼神。

信里,顾倾城只字未提白玉堂的事,只道:小包子,小白脸,你们若能守住襄阳,本尊可以出手帮你们搞定边境问题。

赵湘看完,和包拯公孙策面面相觑了好久。

“意思是...我们如果守住了襄阳,他才肯帮忙?”赵湘微微疑惑。

包拯摇摇头:“不,他只是要我们守住襄阳,边境,他一定会帮我们稳住。”

公孙策:“我和老包持相同看法。”

‘那就好。’赵湘松了一口气,当知道那信是顾倾城让人送来的时候,她其实相当忐忑。

因为公务繁忙,襄阳王并未呆多久就离开了。

公孙策看了眼包拯,再次将那信打开,指了指信最后那个莫名其妙的符号,深吸一口气:“我们果然所料不错,顾倾城,竟然真的是......狄青!”

只有顾倾城,也就是狄青,当年让整片大陆闻风丧胆的存在,可以有那个力量同时震慑住西夏和辽国无异动。

西夏曾是狄青的手下败将,而现任国君李元昊,和顾倾城关系密切,只要顾倾城出声,西夏不会来犯。

而辽国,会忌惮顾倾城横扫千军的实力,除非百分百有把握拿下大宋,否则不太可能出兵。

包拯颔首:“那我们对他的其他猜测,也八九不离十了。”

在白玉堂能大闹皇宫安然无事的时候,他和公孙策就对顾倾城的身份有了很多猜测,后来,结合调查到的其他线索,渐渐对他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合理的画像。

他们基本判定:顾倾城,是狄青,也是赵祐。

狄青,当年的名将,那个忽然出现又忽然踪迹全无的大宋战神。

赵祐,当时的悼献太子,先皇宋真宗选定的继承人。

只不过,也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最后继位的并非悼献太子赵祐,而是当今天子赵祯。

关于原因,当年可能知情的老臣全都三缄其口忌讳莫深。而赵祐,在赵祯继位后,就神秘消失在众人视线,生死不明。无人敢问无人敢提。

不过,根据当今圣上对赵祐的尊重程度看,当初的继位,倒很可能是赵祐主动退出的。

顾倾城手里,不仅有让皇帝忌惮的实力,还有能随时拿捏皇帝的东西。

毕竟,新皇上位,大多数都会想方设法把曾经的太子搞死,以绝后患。

但按照赵祐的脑子,敢让位,自然不可能给自己留下后患,一定是早就握好了让新帝无法动他的东西。

也因为这个猜测,他们当初才敢赌展昭一定会没事,因为白玉堂不会不管展昭,而顾倾城对小白有求必应。

故而,万一智化和陈世美他们没能救出展昭,还有顾倾城这颗必胜的法宝。

公孙策感叹:“难怪狄青有如此才华,原来那根本就是悼献太子啊。”

悼献太子赵祐,当年惊艳了整个朝堂的全能太子,文武双全,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尤其通音律。

据说,狄青最有名的那场战役,就是以一人之力操控了无数乐器,用音律杀人,活生生逼退了围困边城的西夏大军。

包拯也道:“难怪狄青在将西夏打败后就销声匿迹,仿若世上从未有这个人存在过一样。”

因为,狄青就是赵祐,就是顾倾城。

顾倾城爱上了南疆圣女,那么,狄青的消失,和南疆圣女有很大关系。

根据谢箐那日说的圣女中诅咒以及关于南疆二十年前的内乱传言,那么,顾倾城应当是以狄青的身份,为大宋打了最后一场战斗,保大宋二十年内无外患的情况下,悄然隐退,去做他更重要的事去了。

那件事,就是帮圣女解除诅咒。

公孙策:“恐怕,悼献太子当初没继位,也和圣女有关。”

包拯一叹:“都道天家无情,皇家,也一样有情种啊。”

顾倾城那颗炸弹安全落地,包拯襄阳王等人都松了口气,一边和朝廷大军僵持着,一边耐心等候赵曦的醒来。

事情,似乎一切都按照既定轨道在运行。

然而,意外总是会发生。

在结束又一场不分胜负的战斗后不久,襄阳军出大事了。

百分之九十的将士,莫名其妙失去了战斗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