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女生耽美>七零之她不是女配> 第 20 章(捉虫小修)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0 章(捉虫小修)(1 / 1)

夏收之后,又把晚稻种上,时间已到了七月。秦立明的小腿伤还没好全,仍旧不能使力。毕竟伤筋动骨一百天,可不是说着玩的。需要再养两个多月,这断了的小腿才能慢慢地使上力气。

秦立明很是愧疚,觉得因为自己的受伤,没能去参加夏收,只能让妹妹顶上自己的位置,连累妹妹晒黑了许多。不过好在最插秧时,老村长特许她去教孩子学武,不用插秧。所以,她最终没有变成黑炭头。否则的话,面容黝黑,加上会拳脚功夫,这样的她,婚事怕是没了指望。也不知道最近都不见人影的花家小子对自家妹妹是否还有心思?

花军忆的伤,是挺严重的,但是没有伤到骨头,如今反而是比秦立明痊愈得快些。

这不,趁着还有最后的几天假期,他过来了。名义上是来看望的外甥伍小航的,“借调期限已到,事情也办完了,所以,再过两三天,我就要归队了。以后还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就过来了。”

花军忆也是狡诈的,他说的最后一句话,可没特指是谁。可看他那总是瞟向秦立然的眼神,秦立明就知道,他的这话,只是说给自家妹妹听的。

秦立明心里有些窃喜。花军忆可是他看好的妹婿人选。若是真成了,以后妹妹的日子就能宽松些,不用守着那一亩三分地,不会总因为还没嫁出去,就暗地里遭人白眼与取笑。

至于说,若是与花家成了亲家,是否会让陆姣姣家不高兴。秦立明倒是想得开。就算与花家尚未相熟的时候,自家妹妹就被陆家视为眼中钉了,何必怕把事情做成真的了?成了,也不枉费人家的一番“心意”不是?

但,婚姻大事,最后还得自家妹妹点头才是。而让她点头,务必让花军忆在她心里留下好印象。以后两人互相牵挂,才能有未来。

想明白的秦立明就借口起身去做点事,留下秦立然与花军忆,旁边还有小知远在鼓着小嘴在吃糖。

“我归队后,能不能给你写信? ”花军忆鼓起勇气问。

秦立然抬眼看向他,这一回,花军忆没有躲藏,而是定定地看向她,接受她的审视。

秦立然沉默了一会,起身离开了。

这不言不语的,就是明摆着拒绝自己啊?

花军忆挺直的腰板瞬间弯了一下,而后又快速挺直,而后愣愣地看着秦立然离开,留下他与正在挑选奶糖的小知远面面相觑。

末了,小知远还往他心里扎一刀,“气走姑姑?”

花军忆蔫了,无奈地看了一眼无辜气自己的小知远,“谁敢气她啊。”他想哄她都来不及呢。只是她不给自己机会。

小知远懵懵懂懂的,抓着几只奶糖,嘴里喊着姑姑的出去了。

花军忆失落了一下,随即又打起了精神来。不管怎样,他不会放弃的就是。她不肯收他的信,那他就写给外甥,到时候叫外甥给他汇报她的情况。不贪图太多,就是要知道她身边有没有男的接近她就好。

伍小航此时在外面跑回来了,一路上“舅舅”“舅舅”的喊,从村道上,一直喊到堂屋。

“舅舅!你怎么来了?”

“我准备归队了,就来看看你呀。”花军忆装作不经意地看了看外面,见秦立然拿着菜篮子,带着小知远出去了,便知道她去菜园子摘菜,准备做午饭了。他便打定主意要留下蹭饭。不过他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嘱咐伍小航的。

“小航啊,你喜欢秦家姑姑做你舅妈不?”花军忆很是小声地问。

伍小航飞快地点头,“嗯!”

“可是舅舅我就要归队了,而你那秦家姑姑,似乎还不喜欢我。”

“那可咋办?”伍小航忧心了。

花军忆嘴角微微勾起一个笑容,道:“我以后给你写信……”

“可是我还不识字呢!”伍小航也是个急性子,没等花军忆说完,就打断他的话。

“那不正好吗?她不愿意跟我通信,我就给你写。你拿了信,就求她给你读信。这不变相的,我写给她了么?”花军忆说到最后,就压制不了愉悦,笑了。

伍小航暂时没有捋清花军忆话里的意思,总觉得自己被舅舅坑了,可又不知道哪里不对,就很是怀疑地看着自家舅舅,“秦家姑姑不会打我吧?这样子帮我读信,她真的能从信里念出舅舅的好来?”

“怎么会打你?放心好了,只要读了我的信,一封封的读下去,终有一天,她会被我感动的。”

最后伍小航答应了花军忆的建议,以后都要给他写信,然后叫秦立然帮忙看。就为了能让秦立然能做自己舅妈……

秦立然摘了青菜回来,果然见花军忆还在,便不由得庆幸自己多摘了一把菜心。

花军忆来探望自家外甥与外甥的老师一家,自然也是带了礼物的。小知远嘴里吃着的奶糖,就是礼物之一。另外一份礼物,就是一刀两斤重的五花肉。

这两斤的肉票,可也是他去找了人,才弄到的。

做菜时,坐着切菜的秦立明把猪肉切了一半出来,准备让花军忆带回家去。

秦立然却是皱眉了,“不留着让孩子们吃吗?伍小航现在开始练基本功了,身体需要营养。”单靠花家先前送来的钱票与她自己挣来的钱票,想让孩子们吃好,还是有点不够的。

她一向大手大脚惯了,哪啦一个多月过去了,她还是没习惯省着吃的,也不怎么觉得收了这条五花肉有什么不好的。毕竟花家买得起,她家受得起。因为她可是没有藏私地教导孩子的,平日里伙食也不克扣,甚至有时候还会去抓鱼、捕猎,让孩子们吃好点。

“花家不知花了多少人情才弄到这么多肉呢。他家还有老人,让他带回去给老人吃一点。”秦立明小声地劝道。

听到给老人吃,秦立然就没有多说什么,当即同意了。

等饭菜上桌时,花军忆发现肉有点少,就猜想秦立明应该留下一些,到晚上吃的。他也没有不满。因为从伍小航话里,他也得知了秦家伙食很好,至少伍小航可比在家里壮实了很多。所以他不担心秦立明留下的肉会没外甥的份儿。

与自己心中欢喜的人同桌吃饭,花军忆觉得,胃口更好了。但又怕自己吃多了,秦立然会饿肚子,便吃得斯文了些,秦立然添了两碗饭了,他还在磨着第一碗。

在秦立然要去装第三碗时,秦立明咳嗽一声,“立然,你帮我装一碗来吧。”

秦立然点点头,索性一手拿一个,去了厨房。

“哎~你的碗……”放下!再吃下去,就要吓跑这花家小子啦!秦立明扭过头背对着花军忆,使眼色,示意秦立然不要再吃了。

秦立然眨眨眼,以为秦立明是担心她吃太多,让花军忆挨饿,便顺从地放下碗,手伸到花军忆面前,“我也给你装一碗吧。”

“嗯?”花军忆以为她心疼自己,又羞又喜地飞快把剩余的饭粒扒赶紧,而后起身,“我自己去装吧?”

秦立然看他愣头愣脑的模样,笑了,把他的碗拿了过来,“我自己去就可以。”

碍于秦立明与几个孩子在,花军忆愣是把想要迈出的大长腿给收了回来,朝着秦立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没有言语。

这顿饭在这样不尴不尬的情况下吃完后,花军忆看着时间不早了,才不得不起身准备离开。

离开前,他还是郑重地与秦立然道别,“我明天后天都有点事,到时候我就不再过来了。小航就有劳你了。”

“这是我该做的。你尽可放宽心,专心你自己的事。”秦立然见他说得真诚,便也说了几句场面话。

可即便是场面话,也让花军忆高兴的了,很是郑重其事地应道:“我会的。”

瞧着这样严肃认真的花军忆,秦立然终究还是有些赧然,就暗示他,“天色不早了。”快家去吧!

“那,我先回去了。你也照顾好自己。”说完后,就往门外牛车那边去。

这时候秦立明叫住了他,“花家兄弟,这些你带回家给老人家吃。”

花军忆一看,竟是五花肉,想想就知道那是他带过来的那条留下的,“不用了。这也是我爹娘的意思。正好给小航几个孩子补补。要是再叫我拿回去,那可就是瞧不起我了。”

秦立明没办法,只好把猪肉收了回来。

“那我走了。”

“好,你自己要小心。”

等人走远了,秦立然才与两个小的还有秦立明进屋去。目送客人离开,这是她要遵循的礼仪,可她忘记了这是在新时代。在别人看来,她这是含情脉脉,依依不舍。

躲在暗处远处盯着他们陆姣姣就是这样认为的,在心里不断骂着秦立然。

此时农忙过去,村里的人也不再在秦立然面前背后说些有的没的,也算是考核过关,先前被她放下的蓼蓝染布的事,又被她重新捡起来。当天晚上清洗干净,放在一个水缸里泡了一晚上。次日加入石灰就能搅拌捞出靛花,也就是青黛了。

只是要搅拌一千下,她觉得还是找一些帮手的好。

想了想,她就选了柳嫂子,十一婶,覃小塘还有陆大成。这个陆大成就是当初毛遂自荐想以小伙子身份去学染布的那个。

“柳嫂子,你家有织好的布,是吗?能不能借给我用?等……”

“说什么借不借的?老村长特意跟我们说过的,叫我们织好了,放着,哪天你要用了,尽管拿去,以后该怎么算,老村长会跟我们算好的。你就不用操心这些小事了。”柳嫂子细声细气地打断秦立然的话,随即就回家把她治好的几尺布拿来。

“立然啊,这就是织好的了。不过就是有些短了。”

“无事。刚好用来试试。不会浪费。不过,可能得明天才用到。我先放着。”即便拿来一匹布,秦立然也会剪掉一半的。万一不成功,就少浪费一半的布呢。说着就走到放置水缸的地方。

看着那似乎有点蓝色的水,实在是好奇得不得了。这就是能染出蓝布的东西?

“我们今天主要是做出头靛来。我待会加入石灰,就开始搅拌,有浮起来的泡沫,你们就拿那边那个干净的勺子捞出来,浇到旁边桌子上已经铺好的纱布上。”

“那是做什么用的?”陆大成很是好奇地问,说话间,更是眼疾手快地将勺子拿到了手,“我先来试试。”

十一婶一把夺过了勺子,“你个小伙子,干活一点儿都不精细的,还是先让我来。等我手累了,再换你。”

陆大成暗自瘪嘴,没有再抢。

覃小塘还是一言不发,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有些高兴。十一婶拿了勺子,这样就不显得他这个唯二的小伙子太懒了。

“那些泡沫晾干了就是靛花,也名青黛,可染布,也可以让女人画眉毛妆扮用。要是谁家姑娘出嫁了,可以用青黛画一下眉,显得眉目更加好看、精神些。”

“啊,那等我以后说亲了,可以问立然姐借点青黛送人了吗?”陆大成脑子可灵光了,一下子就想到了青黛的用途。那相当于古代的胭脂水粉,女人不是最喜欢的吗?要是把东西送人了,还不得把人的心给攥得紧紧的?

秦立然笑他脑子转得快,笑着点头,“自然可以。”

柳嫂子与十一婶两人这才反应过来,哈哈哈大笑着,笑话陆大成鬼点子多。

“我告诉你,大成,若是咱村里真的开起了小小的纺织厂,还会染各种好看的花样花色,把县里的大厂都压下去,我们村里的大小伙子还有大姑娘们,根本不愁嫁娶。别说你送东西了,就是你不送,大把人来找你,还倒送你东西的!”十一婶嚷嚷着道,“这些个东西可是能换钱的,可不能随便送。”

柳嫂子用手肘暗自戳了一下十一婶,秦立然方才可是答应了送一点给大成的。她现在反对,说送人不好,那不是落了秦立然面子吗?

十一婶愣了一下,随即就与秦立然解释,“立然啊,婶子不是说你的决定不好,只是觉得这些材料,能省就省。不然还得你护着大家上山去采,那多累,是不是?”

柳嫂子暗自送了一口气,这还差不多,总的来说还是为秦立然着想的,不算是说得太失礼。

秦立然不想管十一婶这是私心还是什么,不大在意地笑着说,“不碍事。”

倒是覃小塘木桩子地站在一边,心思浮动的。他不明白,村子里那么多的人,秦立然为何叫了他来帮忙?她做事,总是叫人捉摸不透。

如今他是真的确定了,此秦立然非彼秦立然了。不过,要是叫他去戳破这个事实,他是不愿意的。原因,是他不敢跟自己挑明罢了。

此时听得他们的对话,心绪也跟着漂浮起来,想着青黛那东西,她是用不着的吧?她本来就眉清目秀的,哪里需要青黛来添色?

不知过了多久,秦立然已站在水缸前,双脚立定,两只手紧紧握住了一只木耙,慢慢地开始在泡了蓼蓝的水缸里顺时针地搅动着。

“一圈就是一下,古人说,搅动上千下,再让它静下来,澄清了,倒出水去,就剩下头靛了。”秦立然一边转动着,一边解释道,“所以有个人在搅动这蓼蓝水时,旁边最好有个人帮忙记着这搅动的次数。累了,就换人。”

几人自觉地安静下来,记住了秦立然说的话。

然后几个人都默默地帮着记数,就连十一婶也在那里小声数着,直到秦立然见水里起了泡沫,叫她去捞泡沫,她才记起自己的事情,“哎呀我的娘哎,差点把这事儿给忘记了!”

因为激动,十一婶的手是抖着的,以至于那勺子也颤巍巍的。最后导致捞起来的泡沫水分也多了些,叫她有点心疼。

院子里人不少,却甚是安静。就连小知远与小时荣两个小孩儿也只是跟着秦立明静静地坐在屋檐下,看着院子里忙碌的他们。

院子里的大门敞开着,所以外面的人也能瞧见他们在忙。好奇心的驱使下,叫他们也渐渐地走进了院子里。

有的不好意思进院子,就趴在墙头上看着。

瞧着这般简单,他们觉得自己也学会了,想着自己哪天得空了,自己在家也玩一玩。

最后老村长与支书也坐在一边看着了。这一看,就是几个小时。

到了下午三点,终于完成了搅拌的这一步。

秦立然按照着记忆中的步骤,把多余的水倒掉,余下的就是的头靛。

看着水缸底下的青黑色的东西像是泥浆一样东西,大家都很是怀疑。

“这就是靛蓝?”

“不是,是头靛?”

“那怎么不是蓝色的?而是暗蓝里带着黑?”

“能成吗?”

众人议论纷纷。

秦立然摇头,“这还得晾干了的。”她甩了甩有些酸的手臂,“谁来帮忙把它们舀起来,放到竹簸箕上,晾晒起来?”

这时候,陆大成的堂哥陆大川快步走了出来,“立然妹子,我来吧。我媳妇她想来,不过孩子离不开身。”

陆大成在一边听了,暗自翻了个白眼。这个堂哥可真是好心机。这么一说,做足了样子,不仅给堂嫂赢得了好印象,也给他自己造了个勤劳好丈夫的模样,足以让他们在立然姐这边落下好印象,到时候有好事定然少不了他们。

一缸的蓼蓝水,最后得了六簸箕薄薄的头靛。

“六六大顺!好好!”老村长在一边高声的笑着,“好兆头!立然啊,什么时候开始染布?”

“明日。”因为只是试验一下她做成的靛蓝能否真的起作用,所以用来染色的布匹暂时是不用扎花的。

次日一早,给孩子上了武术课后,秦立然回来时,老村长与支书这些看客,还有柳嫂子几个帮手,早早候在那里了。

伍小航这时候也不去外面玩了,跟着同学们一起挤在人群里看热闹。他还要把这好玩的事记下,等舅舅写信来了,给舅舅回信写上去,让舅舅也乐一乐。至于谁写字,到时候他应该会写一些字了吧?

第一次浸染前,要在缸里配放染料,也就是人们俗称的“发缸”。按比例在缸里头放入土靛、水等,等它们发酵好了,再加入适量的辅料,如土碱、烧酒、石灰、牛皮胶等。

“我怕时间不够,昨晚就把土靛和水发酵了。现在就是放的辅料。”秦立然语气淡然却又那么的有把握,但实际上她心里也是有些慌的。毕竟也是新手,这比例到底多少,她还真的拿捏不准。

她一边放东西,一边跟大家解释了一番,“待会,这个蓝色可就说不准了,可能是浅蓝、月蓝色,浅灰甚至是青色,等等。”

大家听了都惊讶极了。就这么些东西,能弄出那么多颜色来?

这时候,秦立然又拿过陆大成与覃小塘一起拧干的棉布,小心地放入染缸里,使其在染缸里扬开,而后提起,再放入缸里,又提起。

如此反复浸染了很多次,最后捞起晾在了院子里。

夏天太阳大,加上热风一吹,那块布慢慢地变了色,最后成了曾经在夜晚看到的,带着莹莹蓝光的月亮那样的蓝,而不是他们见过的那种暗沉的蓝……

秦立然一把将布拿下,微微笑了,“不好意思,这是月蓝色。”

真的好看。大家伙惊叹不已。

哪怕是老村长这些大老爷们,也觉得这样的蓝色好看。更别提柳嫂子她们,还有那些大姑娘小女孩儿了。她们看着那布的眼睛,就像是几个月不吃肉的人,看着一碗红烧肉,满是垂涎……

“立然,我们现在就着这染缸,把我们织的布都染了吧!”十一婶亮着嗓子大喊。

秦立然点头,于是乎,院子里的娘子军们顿时去了一小半,个个回去拿布料来。

老村长激动得在院子兜圈子,“这种布啊,桂堂,你说城里的人喜不喜欢?”

陆桂堂想了想,“想知道他们喜不喜欢,我明日拿着这布,去试探一下就知道。”

“你怎么试探?”老村长好奇,其他人也都纷纷竖起耳朵来听。

陆桂堂笑了,站起来拿着月蓝色的布块,道:“我只带着这布块找上公社那边,问问那办公室里的女同志们,喜欢不喜欢就好。”

只要她们稀罕,那就代表着城里人也喜欢啊!

秦立然却是一点儿都不担忧的。其实这种月蓝色,就是在她前世里,也是很得某些姑娘喜欢,特别是做成袄裙,外面加上白纱,那种缥缈朦胧,怎么不叫人欢喜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