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女生耽美>七零之她不是女配> 第 15 章(捉虫小修)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5 章(捉虫小修)(1 / 1)

秦立然去而复返,不说那些还在收拾药材的八卦大娘婶子们好奇,就是老村长也是不解的很。

毕竟秦立然做事向来是说一不二的。她说了回家去,那定不会再在这里逗留的。

“有什么东西落下了?”老村长对着秦立然可是和蔼得很,就是亲孙女、幺女都没得过这样的待遇。

秦立然走到老村长旁边,坐在一边的小板凳上,“老村长,我回去的路上,忽然想到了一些事。觉得还是与您商讨一番比较好。”

“哦?什么事?”是不是又给村子想到什么进账的法子了?老村长满怀希望地看着她。

秦立然轻笑了一声,“就是想着,这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们,上山的话,怕是吃不了那些苦。而且好多人在山里头,是跑也跑不快的。索性让她们在家里管着菜园子里的几颗菜,不如叫他们织布纺纱的好。”

“织布纺纱?城里可有的是纺织厂,那些布啊,确实紧俏。可我们村里的这个老少娘们,织的也都是土布,谁喜欢?”老村长的那颗老心脏扑通扑通的跳了两下,就被他自己给摁下去了。有点异想天开。

老村长瞟了一眼秦立然,怎么想出这个不成熟的想法来?

秦立然没在意老村长眼底的疑惑,只问他:“可据我观察,村里织布的人也很少,毕竟每日里都忙着上工,根本没时间去做。有的年轻姑娘,索性是不懂得怎么织布的。即便织成了布,也都是蓝底白花的,看着有些俗气。而这就是土布不受年轻人喜欢的原因。”

老村长不由得点头,“既然知道这些,那你还提出组织村里的人织布?难不成你有什么好的法子?”

“嗯,织布,我也不会。”秦立然赧然,此时的她有些后悔当初没听娘亲的话,去学些刺绣纺织,不然今日也能派上用场,但是,“染布我却是知道一些的。”

“染布?”老村长惊讶了,“就是咱村里老丁太婆婆给布染色的那一手?比她还好?你哪里学的?”

“丁太婆婆染布比较简单,色彩单一。我会的倒是多一两种。”秦立然被问及怎么会染布,也不慌不忙的,“之前偶尔也见过外婆染布,自己也捣鼓过多次,就学会了。只是,不是很熟练。”

听罢了,老村长激动得手里的烟斗都差点掉了,“可真是个伶俐的孩子。染布都被你自己琢磨透了。不过你空口说,难以服众,不如你今天先不教那些皮猴儿们学扎马步了,先教我们怎么染布!”这样也好震撼住某些人。

要是村里有人学会了染布,到时候时机成熟了,他是不是可以以村大队的名字,在镇上或者就在村里弄个小小的纺织厂?这样不仅能解决了村子里布料紧缺的问题,还能给镇上、县里的供销社供应些新奇的、耐用的布料,给村里增加收入?为公社做出巨大的贡献?

老村长越想越是心情激越,恨不得秦立然立即能教会村里那些能干的女人们怎么染布。

秦立然摇头,“今天不行。等我明日上山摘一些草药回来,做好染料。”

“对对对!得做些准备呢。”老村长勉强安静下来,重新坐下,想着可能需要的手续。

“不过,老村长,您可以先组织那些闲着没事做,整天去说笑议论的那些人,先练手织布。而且学会扎花。那样布料的花样也多一些。”

“不错。这样织好了布,到时候染料准备好,再弄个大染池,都扔进去了,一下子就能成很多。”老村长等不及了,就赶秦立然回家,“没什么事,你先回去歇歇吧,啊。我去跟其他干部商量商量。”

秦立然好笑地看着老村长背着手,快步进了大队部。而她一转身,就看到了一个颧骨较高的黑瘦姑娘。

只见对方一双明亮的眼睛,倒是给她那平平无奇的脸增添了不少光彩。就冲着这一双眼睛,她的面相就好了很多。不说别的,秦立然就看她比较顺眼,几步走了过去,略带笑容地问她:“怎么了?你找谁?”

顾小燕没想到那些姑娘议论的人竟然是这样平易近人的。她吭吭哧哧地道:“我我我,是是来跟你道歉的!哦,我,我的名字叫顾小燕!”

秦立然笑了,果然是老实的。回答她的话,都按着自己的问题来回,只是,“为了什么道歉?” 她回头找村长,并不是为了告状的。

“我,她们在讨论你,我,我没有说你坏话的。我只是去找我原来的一个朋友。然后你就回来了。”顾小燕解释了一通,又小心地问:“秦家姑姑,我会织布的。如果老村长哪天找人织布,你能不能跟他说一声,我也参加?”家里的织布机早就被娘送回外婆家去了。所以,她就是想织布给自己做一身衣裳,都是不能的。

看着这么小心翼翼的小姑娘,秦立然自然不会拒绝,“我会说的。不过,我觉得你更应该亲自去跟老村长说,那样会显得有诚意些。”有什么本事也能当场展现一下。

顾小燕眼睛一亮,觉得心里蒙着的一层纱忽然就被拨开了,心思清明了许多,“谢谢秦家姑姑!谢谢。”

不远处的大娘,还是第一次见秦立然跟别的姑娘相处得好的,有姑娘的大娘婶子们都暗恨自家姑娘没眼力劲,要跟秦立然做了好姐妹,那未来还能差的了?

等后面的那些姑娘狼狈地赶来时,就是看到秦立然与顾小燕相谈甚欢的模样,她们的心里感觉有些奇怪,像是不屑,又像是妒忌。

只是她们也不敢硬扛秦立然,而且还要弄清楚,秦立然是不是跟老村长告状了。

就几个推推搡搡的,终于有个出头鸟站了出来,微微抬着下巴,虚张声势地问:“喂,秦立然。你刚才是不是告我们状了?”

秦立然不大喜欢她们,又想给她们一个教训,就故意没搭理她们,径直穿过她们大步流星地回家去了。

这些大姑娘们不敢拦秦立然,倒是拦住了顾小燕,拉着她质问她方才与秦立然说什么来着?她来得最早,是不是看见秦立然告状了?说了什么话了?

只要把这些事情弄清楚了,她们回家后,才能更好地应对家里人的盘问。

“我我,我来得也晚了。他们都说完话了。你们要不去问老村长吧?”顾小燕说完,也不再理会她原本要找的小姑娘,飞奔回了家去。

那些个姑娘们拦不到人,只能懊恼地看着顾小燕跑开了。几人交头接耳了一番,也散了去。

但是其中有四个姑娘却被她们的亲娘叫住了。

原来她们的亲娘今天还真的跟着秦立然上山了。

这也是她们为什么那么害怕秦立然过来告状的原因。就怕她们的亲娘知道了自己干的好事,回去就吃一顿打。

这时候她们的亲娘看到她们那样对待秦立然了,还想跑,当即火冒三丈地叫了她们过去,小声地训话。

“都多大的人了?你瞧瞧你堂姐,跟着我们上山捡柴火,挖药材!你呢?整天到处溜达!成什么样子?”

其中一个身材瘦小的大娘揪着一个高瘦姑娘的耳朵就是一顿的骂,“你刚才还跟着那些人去为难秦家姑姑是不是?我告诉你,秦家姑姑是大好人。你要敬着人家一点。另外,你的大侄子以后不管是学什么手艺,都指望着人家呢。你要是坏了两家交情,你就不要做我的女儿!”

“柳嫂子,孩子还小呢。别这么严厉。”旁边的一个大娘笑着帮姑娘说情,“不过,红缨,你也别怪你娘。你想想,秦家姑姑人品好,本事大。跟着她学着点什么,以后到了婆家,那都是给你撑起腰板子的宝贝。不至于被婆家人欺负的。”

红缨听着前面的絮叨,还能忍得住,到了后头的什么婆家的话,那就急了,羞赧地跺了跺脚,嗔道:“哎呀,十一婶,你扯到哪里去了!我才不要那么早嫁人!你们说的那秦家姑姑,都要二十一了还没嫁出去呢,我比她还小了三岁,我急什么啊?”

“人家有本事,你会什么?”柳嫂子说着说着,就生气了,拿起一边的一根小树枝轻轻抽了一下闺女的小腿,“一天天的,又懒又馋又笨,我愁得哟。”

“娘,哪有你这样埋汰自家亲闺女的!要是有媒人正好听了你的话,当了真,以为我真是你说的那样,嫌弃我,不给我说好人家,你就等着我这棵白菜砸在你手里吧!”

红缨说得激动了,声量都没控制好,周围的人都听得清楚了,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原来人家不是红缨,是小白菜呀!”

“不知哪家的猪会看上这水灵灵的白菜?”

“哈哈哈……”

“有什么好笑的?我说的不是事实吗?”红缨还红着脸反驳。

柳嫂子简直是没眼看了,这一根筋的傻瓜女儿竟是自家女儿,可真是难消受。于是她又抽了一下红缨的小腿,瞪着她,“赶紧给我回家去吧!家里都收拾好了吗?”

“哼,回就回!”红缨这才撅着嘴,跟小姐妹们打了招呼,就回去了。

留下来的人,还在议论着村里的大小姑娘们。

十一婶还在劝慰面带愁色的柳嫂子,“红缨性子单纯,肯定能找到好婆家的。”

“哎,这自然是我跟她爹盼着的。”柳嫂子轻叹道。

“放心,那秦家姑姑不也是二十岁才开窍么?”十一婶很是随意地说道,而后,又一脸八卦地凑过头来,小声地道:“喂,嫂子,你说她怎么以前不显山不露水的,这怎么忽然一夜之间,就开窍了呢?功夫、认药材,还有方才她与老村长说的,染布!这哪一样是简单呐?你说,她哪里学到的?该不会是……”

“可别这么说。我可听说了她外公是个老英雄,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被批了。要知道那老英雄,身手可是厉害的。他能给外孙这边留下点什么东西,有什么奇怪的?”

“我们认他是老英雄,可那些人……那他会功夫,难不成他还认得草药不成?”十一婶心里还是有很多疑惑的。

柳嫂子见怪不怪,“那有什么?他能学功夫,磕磕碰碰的自然会有的,人家师父不得叫他一些止血的、进补的药材?我看她教我们认识的,基本上也是这些。”

十一婶点点头,朝着她竖起大拇指,“还是柳嫂子你细心。”她想了想,又问:“那你说她,哪里知道的染色手艺?这可是以前那些手艺人养家糊口的活儿,能告诉她外公?”

“这个,就不知道了。兴许是她自己在哪里看书学到的呢?毕竟她可是认得字的,以前我也常去她家与她娘说话,她就整天窝在家里看书的。谁知道她哪里就看到了,记下了呢。”

柳嫂子可是真心喜欢、感激秦立然的,自然是想方设法为秦立然找好借口。在心思多的那些人看来,她的话有些越描越黑,但这里都是些心思简单的,自然不会想得太多。

“也是,管她从哪里学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我还怕个球?”

“哈哈,你学男人说什么话?”

两个妇女都开心了。因为秦立然的帮忙,她们似乎能看到了年底,她们就能为家里挣到好些钱与票的,可以家里的老小过个肥年……

秦立然回了家后,换了一身衣裳,又就着清炒萝卜干吃了好几碗的白粥,才开始坐在卧室里准备写下染布的步骤,还有染料的材料。

“幸好现在这些简体字,跟以前的字差不离。”只有个别是繁体变简体的,其余几乎都不变。又有原身原来的记忆做支撑,她倒是只写了几个繁体字,都当场反应过来,把错处改正了。

染布的工序,她记得是有好几道工序的,先不说先得把布料给织好这个大前提,后面扎花、 浸染、 出缸、 拆线、 漂洗,每一道都极其重要。若非有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带着,怕是做不成的。而她只会说,如何做,却是不熟悉的。

但她把知道的写下来,让那些心灵手巧的小媳妇们照着步骤去做,应该也是可以的嘛。

正所谓红黄蓝,可以调配出任何的颜色。而这染布,极其重要的一步,就是要有土靛。巧的是她也只知道蓝色是如何来的。

这真是上天相助了。

以前她曾听母亲说过的,乐平那边,用蓼蓝来制作土靛。蓼蓝的花、叶均可作制作蓝色染料的原料。

蓼蓝这东西,红紫色的茎,长椭圆形的叶子,味道可冲了。

干枯后的叶子本身就是暗蓝色的;花是穗状的,乍然一看倒是有点像玫红色的麦穗。后面的大山里,她就见过,还不少呢。

若是事成了,以后要用得多,也可以在冬天收集了种植,在村里遮阴的地方种上一些。

到底是怎么制作靛青的?秦立然回忆起以前看过的农书,很快就写下了一行字:“将梗叶浸于水缸内,昼夜滤净,每缸内用矿灰色,清者灰八两、浓者九两,以木朳【bā 注1】打转澄清去水,是谓头靛。”【注2】

也就是说,把蓼蓝的梗叶浸泡在水缸里,放一晚上滤清了,再根据水的清浊程度,在缸里放些石灰。然后用木耙子搅拌上千次,把水滤掉了,就能收获头靛。搅拌起来的泡沫,也可以撩出来晾干,最后成了靛花,也就是青黛了。

秦立然皱着眉头,把她记得的蓝色,还有其他的配色怎么制作(搭配),都一一写在纸上。洋洋洒洒的撰抄了好几页,直到在祠堂里等她很久的皮猴儿们找上门来,她才惊觉时间已过了一个多小时。她都迟到了。

跟皮猴儿们道了歉后,就又带着他们回到祠堂后面的小院里继续。

“这堂课,你们还是要先把马步扎好。”秦立然站在他们面前说道,“马步扎稳了,下盘就稳固不摧,不至于人家一拳头就把你掀翻在地。”

看着皮猴儿们兴致盎然的,她再次警告:“另外,再次重申武德。君子之比,要讲规矩。不欺负弱小,不以武艺害你家国。”

“对待坏人,也要讲规矩吗?”小南瓜很是疑惑。

秦立然看向他,很是认真地道:“看情况。古人行军打仗也是兵不厌诈的。若你遇到的是敌人,自然不用讲规矩,除非,在很多人面前,都要讲规矩,那么规矩还是要讲的。这些等你们长大了,再来想清楚。”

毕竟如今这个社会,与她曾经的那个朝代,还是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她以前学的那些,到底有些格格不入的。

太阳挂树梢时,学习完毕。肚子都饿扁了的皮猴儿们与秦立然告别后,飞奔出了祠堂,转眼间就不见了人影。

秦立然是见怪不怪了。她现在也好饿,若是来两斤牛肉,再来一大碗米饭,那就好了。

回到家时,小时荣与秦立明已经把饭菜做好了。

肉菜是一碗焖烧鱼肉丸子。是陆姣姣父亲在前天送来的赔偿——两条红鲤鱼。都是一斤左右的。可见陆父也不是多大气的人。不舍得买猪肉或者鸡也就罢了,连鱼都不舍得买大的,偏偏弄两条不大不小、多骨多刺的红鲤鱼。

因为怕小时荣与小知远被鱼刺卡喉咙,秦立然就提议秦立明,把鱼肉剔骨剁碎了做成肉丸子。

秦立明反正是得空,自然是听了她的建议,把两条鱼做成了鱼丸子,再放酱肉、姜葱简单焖熟了,也是香得很。

吃饭时,秦立然就跟秦立明说起染布的事,问他知道些什么?

秦立明一头雾水, “这我哪里知道?家里没人织布,也没人会染布。”

秦立然已经想着以后的事了。若是村里真能办个小作坊,那肯定要有个人管着小作坊的。不说第一把手,但她还是希望秦立明也能参与其中的。到时候做个小管事,岂不是比种地好?

索性回去把她写的手记拿了出来,“哥,你把这些东西抄下来,然后记住、学透了。说不定能去县里的纺织厂给某个位置?”

“去什么县里?要是你能帮我们村里弄个小厂子,你哥就在村里做,不是更好?”

老村长的大嗓门在院子里响起了。

可把震惊中的秦立明吓了一大跳。

他们到底在说什么?

秦立明一脸懵然。他的妹妹,竟然是越来越厉害了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