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都市言情>曾将爱意寄山海> 第21章 21.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章 21.(1 / 1)

整个高三我只回过三次学校, 一次是报名,一次是体检,还有一次, 就是高考那天, 回学校参加考试。

南苔市不大,总共只有几个高中, 能设的考点不多。

我运气好, 考点就刚好在自己学校, 不用花时间去熟悉考场路线。只是这样的好运眷顾给我,属实是白费。

阿姨给我做了很丰富的早餐, 陪着我吃完了早饭,又亲自送我去了学校。

我们都知道这次高考只不过是重在参与, 因为我高三的这一整年几乎都是在家养病, 我的注意力很难集中, 记忆力也很差, 基本上没有什么精力学习。

好消息是妈妈从电话里得知了我这副半死不活的样子后彻底放弃了我,任由我在南苔市自生自灭, 只有林家按时打过来的抚养费。

经过几个月的静养, 我的状态在慢慢好转。起码, 正常的说话和反应都能跟得上了,不再像起初那样如同麻木的木偶。

高考那两天没有遇到一个熟人, 不过我本来认识的人也不多。

只有从班主任那里拿准考证的时候, 老师关心问我现在怎么样, 我只能说好一点了。老师欲言又止,但是这两天就要高考, 他怕伤到我的自尊, 反倒是我很直接的问他复读的事。

老师说本校就有复读班, 高考成绩出了以后可以跟他联系,我跟老师道了谢,他还是说了一句祝我高考顺利。

为期两天的高考结束,这个本该是人生转折点的重要时刻,考场外或喜或悲,而我只沉默在校门口等着阿姨来接我回家。

拍毕业照那天我没有去,毕业酒也没有去,想来也没有人想得起来有我这号人。

我只在班上待过一年,跟大部分同学都算不上熟,还与刘晨艺他们那一拨人闹得不算愉快,不去也没有什么人惦记。

等待高考成绩的那段时间,我安静在家养病,精神好的时候会慢慢开始捡起来自己复习。

阿姨陪我去报了名,由于我前期基础底子还在,运气好上了本科线,我被分到了成绩较好的那个复读班。

开学时,我的状况已经稳定了很多,能正常学习背书。我的情绪大部分时候可以是稳定的,只要不听不想不去回忆,我那座好不容易才东拼西凑复原的玻璃城堡看起来仍然是完好无损的。

复读班在八月底就提前开了学,阿姨陪我去买了新的书包和文具,寓意着换一个心情,重新开始。

我在久违的收拾书包的时候,在书架上看到了一沓还没有用过的本子。

由于我这一年多许久没有用本子写过东西,那些本子摆在书架上已经蒙了一层灰尘,就像我已经尘封的记忆。

那年有一个人匆匆跑出去买了厚厚一沓本子回来丢给我,说以后你的本子我都承包了。后来他连哄带骗问我本子里写的是什么,他明明有无数个机会打开看,也有无数个机会问我,可他一定要等到一个他觉得我能够接受的时候才问。

他看起来那么自由散漫的人,可他的边界感,比谁都强。

在他的眼睛里,我永远看得见自己。

可是那样热烈真诚的人,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到他。

时间是一道向前奔涌的洪流,失去联系,就会走散。

我进了教室报道,教室里却不像我想象中那样闹哄哄的,所有人都安静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提前拿着书本复习。

那一刻我才后知后觉感受到高考的压迫感。

所有人来到这里,只是为了再给自己一个机会,而我是其中的一员。

我的位置仍然靠窗,我喜欢靠窗,也许是因为可以看着窗外发呆,也许是两年前那次自由选座位,周嘉也给我指的位置就是靠窗。

我的同桌是个男同学,他开学第一天就带了很厚一箱子书,老师还没来,他已经在飞快刷着试卷。

我还没有投入到这种紧迫的气氛中,在一片剑拔弩张的硝烟中,看起来像个呆头鹅。

没有繁琐的自我介绍环节,也没有活跃气氛的调侃环节,全班到齐后,直奔主题进入到了备战高考的课业中。

我被动的跟上节奏,在长时间没有融入人群的无所适从中,久违的有了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上课很累,因为老师讲的东西很多我都不懂。

高二结束那个暑假学校安排的集中复习,我没能参加,只能听周嘉也说学得有多累,知识点讲得有多深,题有多难,像是高一的那一整年都没有学似的。

如今隔了一年,我独自坐在这个陌生的教室里,才体会到那时候周嘉也说的心情。可是如今我的这种心情,却没有人可以分享。

下课的时候也没有人打闹,不是趴在桌子上休息养神就是在看书做题。晚自习也没有人偷偷看小说玩手机,时间仿佛是流逝的金子,每一秒都很珍贵。

新学期刚开始的节奏就很紧凑,每天都像是打仗一样,但是我居然没有感觉到疲惫,反而非常喜欢。

我很喜欢那种每个人都在专注于为了自己而拼命的热血感,让我感觉到我的生命是波动着的,而不是死气沉沉。

我没有经历过正儿八经的高三,这一年才算是我的正式开始。

有时候脖子酸痛,仰头揉着脖子时,会走神想着,去年的这个时候,周嘉也是不是也是这样度过的呢。

他说的等我开学后就告诉我他填的是什么学校,我到现在也不知道。

高考结束后他去了什么大学,我也不知道。

其实不是我们走散了,而是我把他弄丢了。他的朋友总是很多很多,也许早就忘了我吧。

那天是周末结束返校,复读班同班的一个男生给了我一个信封。

他放我桌子上就走,没跟我说一句话,可是看到信封的一瞬间,我的心脏连同着全身的血液都在翻涌。

我拆开,里面是一只折好的千纸鹤。

翅膀上只写了四个字,得偿所愿。

那个字迹陌生,因为我已经很久没有见过他的字,可是熟悉到只看一眼,我的眼眶就要不受控制的流泪。

被我刻意躲避着的记忆,在一瞬间向我汹涌而来。

我的情绪大多数平稳,现在已经能够做到很少失控,因为我在有意识的控制自己去避开能引起我情绪波动的事,可是有些阀门一旦触碰,就会崩塌。

我飞快的跑过去拉住那个男同学,他回头看到我满脸的泪水,吓了一跳,像见鬼了一样。

我已经顾不上我这样情绪崩溃的样子在他的眼里是不是很像电视剧里的疯子。

我只是拉着他的袖子,执着问他,“他有跟你说什么吗。”

“哦,有。”男同学平静看着我,“他说如果你不追问就算了,但如果你问就给你带句话。”

“……什么?”

“对不起。”

暮夏的蝉鸣断断续续的嘲哳,如同拉长的警报,在耳朵里刺耳的放大。

从耳膜到大脑,每一寸都是刺痛,痛到手心冰凉。可是真正的痛觉,好像是来自心脏。

男同学看着我满脸的眼泪,觉得莫名其妙,“你没事吧?”

他一定是跟周嘉也认识,周嘉也的朋友总是很多很多,只要我还在学校,要打听到我似乎并不难。

可他只托人捎给我的一句话,似乎预示着这个快要结束的暮夏,这次是真的要离开了。

我的眼泪越来越多,没回答他的疑问,而是执着问他:“他去了哪个大学?”

“楼下的光荣榜上有啊,凡是录取了的名单都在上面。”

我转身就跑出教室,我少有的情绪失控,但是比这一年养病在家的任何时候都清醒。

我很少去看学校里这些东西,跑了很久才找到。

我的身体在奔跑,我的呼吸是快要喘不上来的急促,迎面的风吹过脸上未干的眼泪是冰凉,这一切都能够很清醒的感受到。

还有心脏的钝痛,也是那么的真实。

我找到了那个展示着上一届毕业生录取院校的光荣榜,玻璃橱窗上倒映着我模糊狼狈的身影。

我从上往下飞快的扫过那些名字。

然后,定格。

周嘉也,帝都。

这个尚未收尾的夏天,南方的温度仍然没有消退,灼烈的日光反射在玻璃橱窗上的光弧很刺眼,风卷着暑热拂过我跑到酸软的小腿,我喘着气,呼吸还没平息。

可我想到了两年前一个这样的夏天。

我在公交车上看着周嘉也在视野里越来越小的身影,好像一场无声无息的道别,而这个夏天结束之前,我甚至没能跟他好好说句再见。

刺眼光线如同一去不复返的时光,而我站在这无数道光线里,会被渐渐遗忘。

我在养病的那一年里,避开了所有的社交,确切来说,将自己锁在房间里,隔绝了外界的所有信息。

我就像一个畏光的怪物,害怕人群,害怕声音,害怕光,害怕一切会让我感到吵闹的东西。自从妈妈第一年把我锁在房间里饿着,我的坏习惯就从那时养成,只要感到痛苦,就会躲在自己的房间里,我不喜欢开灯,也听不得一丁点儿的声音,蜷缩在封闭的黑暗里才会觉得安全。

到了最严重的时候,我不得不住院,定期接受电击治疗。

所以这一年我根本没有上网,没有登社交软件,家里的座机无法调成静音,我让阿姨把座机拔掉。

自此,我把自己藏在一个茧壳里,像畏光的劣虫,避讳着世间的一切光亮。

直到我的治疗有了起色,开始渐渐好转,情绪也能够慢慢稳定。

但是我依然没有上网,这次不是不能,而是不敢。

长期的封闭让我变得更加脆弱也更加敏感,别人的脸上一丁点儿的细微变化都像风吹草动,我现在的心理承受能力就像裹在厚厚的壳里面的幼虫,被人把壳剥下来,露出还没长全的鲜红稚嫩的躯体,光线一照,就会刺痛。

我要花很久的时间慢慢接受跟外界的交流。

而面对周嘉也,更需要十足的勇气。

我害怕他问起关于我这一年消失的任何事,我还没有勇气去解释我这狼狈的一年,悲悯,可怜,质疑,难以置信,无论是什么触动,只要在对方的眼中看到一丁点儿,我那座玻璃的城堡又会坍塌。

我终归是做了没勇气的胆小鬼。

再等等吧,等情绪再稳定一点,等我再坚强一点,再去面对他。

可是做逃兵的代价,就是你不敢面对的东西,总有一天还是要面对它,而且以更痛苦的方法。

那天回家,我久违的打开了很久没有登陆的账号。

由于那段时间记忆力混乱,我已经忘记了密码,好在我记得我的密保答案,在找回密码里重新设置了密码。我的密保答案很简单,我的生日,我的名字,还有,好朋友的名字,我写的是周嘉也。

我登上了账号之后,未读消息不断跳动,每一下都像是重重落在我的心脏上。

等到我有勇气点开那个聊天框,我的手心已经是冰凉的微颤着。

最早的消息是一年前,他问我怎么开学没来。

后来他从我班主任那里知道我住院了,问我在哪个医院。

他一直陆陆续续给我发信息,问我情况怎么样,问我怎么不回话,后来他消停了一段时间,大概是觉得我在养病没精力上网也正常,只说让我好好养伤,早点回学校。

他给我发了高三的资料,还有他的笔记,奶茶店的新品,文具店里好看的笔记本,路上的夕阳,起初他还会说点什么,后来他只是发这些照片。

一直持续到今年六月,高考结束,拍毕业照的那天是全年级都去了,一个班挨一个班按顺序拍。

他问我没有去吗。

再然后,是今年的八月初,是他最后一次发消息。

他说,林薏,你会怪我吗。

哦对,一月份的时候,我生日那天,他还给我发了生日快乐。

那天恰好是窗外在放烟花,他拍了下来,也发给了我。他说等你回来带你放烟花。原来那一夜,我们不约而同,看到了同一场烟花。

可我在这时才后知后觉想起来,周嘉也说的对不起,他一定以为我是因为刘晨艺的刺激而病发,他是导致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可他那天只是因为我问可不可以跟他一组,他以为我是喜欢奖品,为了把奖品替我拿下。

我在聊天框里不停打字,不停解释。

我语无伦次,眼泪模糊了视线,看不清屏幕里的字,我一边擦眼泪一边打字,打得没有任何逻辑,从初中被欺负的三年,又说到我妈妈,又从我妈妈说到我的出生,顾不上我那满身狼藉的过去,也顾不上我那点可怜的自尊心,我像个做错了事的小学生,满脑子只有对不起,和,可不可以,不要把我丢下。

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到害怕和恐慌,比那时候从天桥的楼梯摔倒滚落而下还要害怕。

可是无论我速度多么快的打字,在看到聊天框里最后的那一句话,只剩下大颗大颗的眼泪滴下。

我不怪你啊周嘉也,不要说对不起。

可是周嘉也,你还能听得见吗。

后来我没有再收到任何回信,周嘉也的头像再也没有亮起来过。他的空间最后一次更新动态是九月大一开学,后来,就再也没有消息。

那个给我信封的男同学也一无所知,他只在九月大一开学的时候一起吃过饭,席间说到他的复读班,周嘉也给了他那个信封,让他转交给我,除此之外,他什么都不知道,因为开学时他就已经上交了手机,如今课业压力大,时间都是没日没夜学习。

我在尘封的盒子里找出高一结束那个夏天,周嘉也写给我的纸条,上面有两个联系方式,一个是企鹅,另一个是微信。

我是买了手机之后才注册的微信,可是如今我发了无数次申请,都没有任何回音。

我拨通了他的电话,只能听到机械冰冷的女声跟我说着对不起您拨打的用户已关机。

我去过文和街,但是他家的火锅店开得越来越大,雇了不少员工,我去的几次,他爸爸妈妈都不在。

复读班的时间很紧凑,没有多少私人时间,我只在周日的下午匆匆的去,晚上又要回来上晚自习。

周嘉也曾经跟我说,老师给班上每个人发了一张纸条,写自己的目标院校。

如今到了高四,这个环节也轮到了我。

而我落笔没有任何犹豫,写下了帝都的那个大学。

那座对我来说像噩梦和牢笼的城市,如今我心甘情愿去追逐他。

直到高考完,我的分数估算出来应该能够稳稳录取,我这一年的紧绷和痛苦才仿佛终于落下。

那年夏天乐乐也升入初中,没有升学压力,乐乐敞开了玩,一直在我家追着看电视剧。

我担心她会近视,她看一会儿就会叫她来陪我折纸。乐乐会折很多,她全都教我,但我折的最多的还是千纸鹤。

热水壶靠近玻璃窗的蒸汽留下了一片水雾,乐乐在上面画了一朵花。

我想起那年帝都冬天大雪,我们在玻璃窗的雾上写彼此的名字,于是我在那朵花旁边写了周嘉也的名字。

不料乐乐在旁边咦了一声,“林薏姐姐,你也喜欢他啊?”

我的手指蜷缩了一下,转头怔愣望着她。

乐乐两步飞快跑回电视机前,遥控器按了半天,然后指着电视屏幕说,“周嘉也。”

“林薏姐姐,你写的名字是他吗?”

屏幕上在播放的电视剧,男演员映入镜头的画面,低眼的笑很像那个尚未道别的夏天,而我的心脏重重落下。

那一年我十九岁,是认识周嘉也的第五个年头。

可是十五岁那年的文和街,他向我伸出手时从掌心坠落的星星和千纸鹤,我再也抓不住了。

所以背弃神明的惩罚是什么,是遗憾,是道别,还是放下。

不是,是永远记得。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