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都市言情>诸天养老从火红年代开始> 644 老四结婚,出发疗养院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44 老四结婚,出发疗养院(1 / 1)

岳文轩只是逗女儿开心,早就想好了要给她的奖励,“我女儿太争气了,竟然考上了东省大学,是应该好好奖励一下,一块手表怎么样?”

“爸,我就知道你最好了。我一直想要一块手表,我马上就是大学生了,要是连块手表都没有,那多给你丢面子?”岳鸿英更加高兴了。

岳文轩不缺买手表的钱,但他手里还真没有手表票,“买手表的钱,爸早就给你准备好了,现在只是缺一张手表票,你先别着急,保证你在开学之前戴上这款手表。”

岳鸿英又不是那种脾气娇纵的娇小姐,她也知道现在的手表票有多难得,很是通情达理的说道:

“现在距离开学还远着呢,我不着急。如果手表票太难搞,时间再晚点也没关系,爸都答应我了,我没什么好担心的。”

岳鸿英被东省大学录取这件事很快就传开,她的几个哥哥也都陆续知道了这个消息。

可能是几个人提前联系好了,周六晚上,岳文轩的几个儿子都在家里聚齐。岳鸿雁还在列车上,没有回家,自然也就没有来。

小妹考上大学是一件大喜事,他们几个做哥哥的,尤其是已经结婚的三个哥哥,肯定要表示一下心意。

几个人在家里都已经和老婆商量过这件事,老大首先说道:

“鸿英,你大嫂知道你考上了东省大学,特别高兴,准备给你做一件布拉吉,等你开学的那天正好可以穿。

你大嫂下个星期六休息,带你去商场选一选布料,你自己也选一个喜欢的款式,她手快,最多几天就能给你做好。”

“大嫂的心意,我接受了,但我不缺衣服的,咱爸什么时候让我受过委屈,我的衣服多着呢。

现在布票这么紧张,大嫂自己都有好几年没有做过新衣服了,你们家的布票都用在了两个孩子身上,我哪好意思和两个孩子抢衣服穿。”岳鸿英根本就没有考虑,直接婉言谢绝。

几个哥哥里面,大哥家的日子过得最是艰难,倒不是他们两口子的收入低,而是大嫂娘家的负担大。

二哥和三哥的条件就要好很多,两个嫂子的娘家都不需要女儿贴补,反过来还能贴补两个嫂子。如此一来,他们两家的条件同大哥的差距就比较大了。

况且她并不缺衣服穿,老爸早就许诺她,会在她开学之前给她做几套新衣服。

夫妻两个已经商量好的事情,岳鸿国当然不会改变主意,“你一个小姑娘家家的好好学习就行了,操这么大的心干什么?我们家的日子好着呢,比普通工人家庭不知道要好多少,你就不要为我们操心了。”

知道这是大哥大嫂的一番心意,既然推脱不了,她也只能答应了,“好吧,那我就谢谢大哥了,等下次见了大嫂,我得好好感谢感谢她。”

老二岳鸿泰也说道:“你二嫂刚得了一双皮鞋票,回头去商场给你买双皮鞋,你不用替我们省钱,挑你喜欢的买就行。”

“这可是你说的,那我就不客气了,这回我一定要挑一双蓝棠皮鞋。”

蓝棠皮鞋是这个时候最有名的高档皮鞋,一双要二三十块钱,岳鸿英一直都想买一双,这回总算是如愿了。

“三哥给你准备的礼物,你肯定最喜欢。”

看到三哥那副自信的样子,岳鸿英故意说道:“大哥和二哥给的礼物,我都很喜欢,我自己都想不出还有什么是我更喜欢的,你怎么就那么确定拿出来的礼物一定是我最喜欢的东西?”

“大哥和二哥几天才回家一趟,我天天中午都回家吃饭,和你接触的时间更多,难道还不知道你最想要的是什么?”

老三也想逗一逗小妹,“当然了,也可能是我猜错了你的心意。这样吧,回头我让你三嫂把那张手表票还回去,你喜欢什么,我再另外给你准备。”

岳鸿英一把拉住三哥的胳膊,激动的说道:“三哥,你这是给我准备了一张手表票吗?还是三哥最好,我最喜欢三哥了!

这张手表票,你千万别让三嫂还回去。咱爸已经答应了会给我买一块手表,现在就差一张手表票了。”

“原来我没猜错啊,你不是说你自己都不知道还有什么东西是你最想要的吗?怎么现在又想要这张手表票了?”

“三哥!你还有没有一点男子汉的气概了?”岳鸿英一跺脚不乐意了。

“好吧,这张手表票就送给你了。”老三掏出一张手表票来塞到了小妹的手中,“三哥这么疼你,以后的中午饭,你可得好好做,就算是你感谢三哥了。”

“放心吧,三哥,明天我给你做西红柿炒鸡蛋,必须得好好感谢感谢你。”刚刚从三哥的手里得了这么大的好处,岳鸿英说话大方着呢。

看着兄妹二人打打闹闹,老大岳鸿国的心里却有点苦涩。

他作为家里的大哥,本应该以身作则,出手最大方,可现在他却被两个兄弟比了下去。

老二送给小妹的蓝棠皮鞋至少也得二十多块钱,三弟送出的手表票,如果在黑市上购买,价值更加高昂。而一件布拉吉的布料又能值几个钱?顶多也不过十块钱罢了。

幸亏小妹是个明白事理的,不在意这些,不然的话,他这个大哥就太没面子了。

看到三个哥哥都送了这么贵重的礼物,老四一脸苦恼的说道:

“小妹,你四哥太穷了,刚刚参加工作,手里的那点钱还不够我自己花的。你要是明年考大学就好了,我就不用发愁了。”

“四哥你就不要和我哭穷了,你再穷还能比我穷?好歹你现在也是挣工资的人了。”岳鸿英故意挤兑四哥,“我能理解四哥,妹妹毕竟只是妹妹,早晚都是泼出去的水,哪能和马上就要娶进门的新媳妇相比。”

“你这张嘴呀,还是一点都不饶人。”老四在小妹的脑门上轻轻敲了一记,“我虽然穷的给你买不起一件礼物,但不是还有你四嫂吗?你嘴巴这么厉害,她可不敢得罪你这个小姑子,不得上赶着巴结。她准备给你打一条大红的羊毛围巾,你喜欢不喜欢?”

“是四嫂亲手打的吗?”

“当然了,别人谁会想着你,也就她有这个时间。”

岳鸿英很不好意思的说道:“四嫂第一次亲手打的毛围巾当然要送给四哥,我可不敢把这个第一给占了。

你回去和四嫂说,送给我毛线就行了,假期这段时间,我又没什么事儿,正好可以用织围巾来打发一下时间。”

“还是我家小妹懂事,我也是这么想的,回头我就把你的话转告给你四嫂。”

岳鸿民和王语桐马上就要结婚了,这段时间不知道有多忙,哪里有闲工夫给小妹织围巾,他本来就不赞成媳妇儿的想法。他觉得直接给毛线就行,至于织成围巾,小妹自己有手,完全可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办。

看到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样子,岳文轩也很开心。

这一世穿越过来,虽说年龄大了点,但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孩子们都有不错的工作和前途,也都对他这个父亲很孝顺,他已经很满足了。

进入八月份,距离老四结婚的日子越来越近,岳文轩也难免要跟着操心。

也就是这个年代的结婚流程越来越简单,尤其是最近这段时间,国家提倡婚事简办,儿子结婚这件事儿,岳文轩还真没什么好操心的。

婚房的布置是第一等大事,要是放在后世,需要操心的事情可就太多了。可在这个年代也就是重新粉刷一下墙壁,然后再买几件家具摆上,也就没什么事了。

这个年代结婚,对于家具的要求是三十六条腿,也就是:方桌一张,椅子四把,双人床一张,大衣柜一个,写字台一张,饭橱一个,正好是三十六条腿。

三十六条腿听起来很多,实际上总共也只有九件家具,其中还包括了四把椅子。这九件家具是居家生活必不可少的用品,少了哪一件,生活中都会很不方便。

让岳文轩感到庆幸的是本地的家具厂供货充足,不需要票就能把这九件家具买回家。只是花一点小钱,对于岳文轩来说没有任何压力,把买家具的钱给了老四,他自己就把家具摆进了新房,根本就没用岳文轩操心。

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结婚要用的家具一般是男方准备,女方需要准备床上用品。至于更加昂贵的三转一响,则是根据双方的条件,协商准备。

如果两方的条件好,可以准备齐全;如果条件一般,也可以只准备一两样。甚至一样都没有,也不是不行。

岳家和王家的经济条件都很好,结婚这么大的事情,不想让孩子受委屈,该准备的都会给准备齐全。

岳鸿安和王语桐都有手表,自然也就不用再买了。三转一响里面,还缺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

两人分到的一间筒子楼就在单位附近,走路上班也不过几分钟时间,工作中对于自行车的需求不大。

只是生活上需要的话,两个人有一辆自行车也就够了,不需要专门添置两辆自行车,那有点太浪费了。

虽说两家有能力置办两辆自行车,但这么做有点太高调,两家的意思都是准备一辆自行车就行。

双方家长都抢着为孩子付出更多,这样的话,事情反而简单了。王家早就为女儿的嫁妆做好了准备,各种票证都已经准备齐全。岳文轩的手里没有这些票,但手中的存款足够。

两家一商量,干脆王家出票,岳文轩这边出钱,三转一响也就都给两个孩子添置齐了。

岳文轩对王语桐这个儿媳妇很满意,而王家又不要彩礼,岳文轩不想亏待了孩子,干脆从空间里拿出了几块布料,让老四给王家拿了过去,正好可以给新嫁娘做几件新衣服压箱底。

他一共拿出了四块布料,可以做两件长款毛呢大衣和两套春秋外衣。

这四块布料听上去不起眼,但价值却是极高,而且很难在市场上买到,王家那边对此非常满意。

价格最贵的是两块大衣呢,仅仅市场价就要差不多三百元,而且很难买到。除了各地的友谊商店之外,也只有京都王府井和魔都第一百货有柜台专卖。

另外两块做外衣的混纺布料没有这么难得,但价值也在七八十的样子。

尽管岳家没有给彩礼,但却给了价值将近四百块的布料,这绝对算得上是大手笔了,而且做法很低调,一点都不张扬。

王家就只有王语桐这么一个女儿还没有出嫁,父母和兄嫂都很重视,嫁妆自然也少不了,仅仅是被褥就凑够了六套。

在这个年代,布料和棉花都供应的很少,想要凑够六套被褥,绝对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也就是王语桐受父母和兄嫂的关爱,而且从几年前就已经开始为她准备,才能有这样的待遇。

受到灾情的影响,各个单位都大力提倡婚事简办,前几个月还有婚事大操大办的情况,最近这两个月几乎已经绝迹。

岳家和王家都是干部家庭,更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经过双方商量之后,一致决定只在小两口的单位举办一个简单的仪式,有两人的领导主持婚礼也就够了,双方的家长都不出面。

最近这段时间,各家各户几乎都是这么办,他们也不想成为例外。

这么办的好处是热热闹闹的结婚仪式仍然有,只不过被简化了,但不需要办婚宴,一桌都没有,小夫妻只要给单位的同事们散一散喜糖就可以了。

岳文轩虽然有办婚宴的能力,但现今的局势就是这样,他也只能随波逐流。

岳鸿安和王语桐并不觉得这么办就是受了委屈,最近这段时间结婚的小夫妻都是如此。他们反而觉得这样的婚礼很新颖,是新时代的新风尚、新风气,心里还挺美的。

小儿子终于结婚,岳文轩又完成了一项重要任务,心情同样很好,每天都乐呵呵的。

更让他高兴的是他终于等来了外出疗养的机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