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其他类型>福运娇妻> 第39章 端午包粽子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章 端午包粽子(1 / 1)

三郎走后, 一六月上旬和中旬,鲁越都是在忙碌中度过的。

好在杜家的鱼塘已经竣工,芒种也结束了, 这两天眼看着就要到端午,芮娘和鲁老太太开始忙活着包粽子了。

芮娘肚子已经慢慢有些明显, 鲁家照看地很精细,孕早期芮娘基本没感觉到难受, 到了快五个月, 更是吃得好睡得香,气色一天比一天更好。田氏来了几次,都止不住的夸赞和羡慕。

端午节除了要包粽子,京都还有流行带五彩绳的传统, 寓意驱邪祈福。这难不倒芮娘, 买来五彩线,手指灵活的在线中穿梭着,很快, 一条精致小巧的五彩绳就出现在了面前。

芮娘给家人一人编了一条。

另外,关于刺绣, 芮娘也绣了好几个新的图样,锦鲤戏水、孔雀开屏、松鹤延年这些都是芮娘近两个月反复尝试绣出来的, 鲁老太太期间瞧过一眼,赞不绝口。

而恰好王氏又带来了一个消息, 道是之前买过芮娘荷包和帕子的人最近还在打听,问能不能在端午节的时候再出一批荷包,买来送家人, 图个吉利的彩头。

芮娘应了, 而且这些定荷包的人芮娘还免费附赠了一条手工编织的五彩绳, 也是赠予一份祝福。

端午前两天,鲁老太太把粽叶全部都准备好了。粽叶用的是箬叶,两面洗净,棉绳也一同预备好,都是包粽子必不可少的东西。至于包粽子的馅料,以糯米为主,蜜枣、赤豆、栗子、柿干等辅料也全部备好,全家人在这个暖和的晌午,一起坐在院中开始包粽子。

鲁越手笨,包粽子是不能指望了,主力军还是芮娘和鲁老太太。粽叶窝成一个三角斗的形状,往里先灌小半勺糯米,再放一颗蜜枣或者是别的馅料,最后用糯米铺满,包粽叶,扎棉绳,芮娘干的得心应手。

鲁老太太一边包着一边感叹:“今年端午,大郎不在,三郎也不回来了,总感觉冷冷清清的。”

芮娘笑道:“明年娘就不会这样觉得了。”

鲁老太太看了一眼她的肚子:“是啊,明年咱们家就要再添两丁!大郎和三郎再一回来,家里可就热闹咯。”

说到这,鲁老太太忽然想起了韦氏。

“你大嫂那个人,哎……”

芮娘也想起了这茬,主动道:“大嫂今年也不回来过端午了,我多包些,给她送点粽子过去吧。诶,对了三郎学堂那边不知道有没有粽子,也送一份过去?”

鲁老太太看了眼鲁越,犹豫了一会儿:“也行,让二郎跑一趟,正好顺路。”

鲁越正在劈柴,闻言头也不抬:“成。”

芮娘便笑道:“那我就多包些,大嫂家里几口人呀?”

鲁老太太回忆了一下:“你别管几口人了,你就包十个,管他们怎么分。他们那一大家子人,谁废那个劲去算。”

芮娘笑:“行,那大嫂家十个,三郎那边也十个吧,还能给他朋友分一分。”

“二媳妇你考虑的周到,就这么办。”

一下午的时间,芮娘最后一共包了五十个粽子,除去给大嫂和三郎的,也算上了街坊四邻和舅母家的,最后留十个家中吃也是足够了。

端午这日一大早,芮娘便烧水煮粽,粽子在之前就预煮过,今早稍微煮开就可以当做早饭。

京都人都爱以白糖或是蜂蜜蘸粽,一口入喉,全是糯米的清香和香甜的口感,蜜枣粽带着大枣特有的枣甜,是芮娘的最爱,赤豆粽蘸上蜂蜜则成了鲁老太太的专属,只有鲁越最好将就,什么都吃,最普通的碱水粽子他也是两口一个,蜂蜜和糖都不要,囫囵下肚。

鲁老太太笑话他:“就和你说了二郎这个闷葫芦最好养活,就你那张嘴,白瞎芮娘的手艺!”

芮娘也笑着看他,鲁越被两人看的有些窘迫。

“好吃的,碱水粽。”男人带着几分傻气。

碱水粽就是单吃也有其自然的风味,但芮娘就是忍不住笑,又给他剥了个咸鸭蛋,道:“二郎不爱吃甜,就爱吃这些咸口,辣味的东西。喏,快吃吧,这还有小菜,喝了粥路上慢些。”

鲁越点了点头,鲁老太太在一边看着他们,只是笑。

端午节也算一个大节日,早上吃粽子,中午大多数人家也要阖家团圆吃个饭,鲁越出发前,芮娘就开始准备下午饭的食材,而鲁越赶着牛车的速度也一路加快,赶在巳时左右,就已经到了韦家。

端午节前几日,钱氏就在犯愁了。

家里之前的光景和今年的光景着实是没法比,要搁从前,她还会发愁今年这顿午饭的事情?可从去年开始韦家入不敷出,她愁啊。

粽子倒还好了,糯米废不了几个钱。问题就是家里几张嘴,女儿怀着孕,孙子是个贪吃的,前几次总以桃花镇不好买鱼的借口糊弄过去了,可这次过节,全家人都等着鸡鸭鱼肉,这银钱,从哪来?

钱氏思来想去,还是去找了韦氏。

韦氏月份比芮娘还大一个月,这会儿肚子已经很明显了。

钱氏刚进门,韦氏就开始了,显然也正准备去找她:“娘,好热呀,这屋子怎么这么热,蚊虫还多。”

钱氏心里有事,随便敷衍了两句:“一会儿让你爹给你找艾草熏一熏。”

“我怀着孕,怎么能熏艾?”韦氏睁大了眼,抱怨道。

钱氏回过神,才想起这一茬。这一瞬间,她是真的有些后悔了,眼中也闪过一丝烦躁,为了那十贯钱让女儿回来养胎,可一个月过去了她也就才得了一贯,还是拼死拼活省下来的。

“那怎么办?夏天就是这,难不成给你换院子住?”钱氏语气也有些不耐。

韦氏也皱起了眉,察觉到她情绪不对,问道:“娘,谁惹你了?”

钱氏忍了忍心中的烦躁。

她叹气,借着这事坐了下来:“还不是你那个不争气的大哥!一大早就惹我生气!”

韦氏:“大哥回来了?他咋了?”

“早上回来了一小会儿又走了!说是镖局缺钱,从我这拿了十贯,你说说咱们家容易嘛,你爹的周转还在路上,我就紧供着这一个儿子了?我华华不养胎了?我孙子不吃肉了?真是气死了!”

韦氏皱起眉头:“大哥这么缺钱?镖局遇上啥事了?”

钱氏眼睛飞快转了转:“谁知道了,只听说是过年的时候运了一匹什么古玩,亏了一笔钱,一直没敢跟家里说吧!”

韦氏:“我早就说了那个生意不靠谱,他偏不信,非要跟着大嫂他们家一起去做,大哥也算是头脑清楚的,不知道怎么就成这样了。”

钱氏附和着:“可不嘛,这几年没把我气死,有时候想想还不如你二哥,虽然考试没考上,但好歹给我添了个孙子吧,你大哥真的是……”

韦氏沉默了一会,问:“那娘你身上没钱了?”

钱氏摇头:“没了,你爹的茶款至少要到下个月月底才能周转回来。”

韦氏听了这话犹豫了一会儿,起身将那个眼熟的小盒子拿了过来。

“娘,你先拿去吧,以后别为钱的事发愁了。等爹的茶款回来,你再补我就是,这段日子,家里缺什么就直接去买。”

钱氏眼一亮,但嘴上还是推辞着:“这、这不好吧……”

韦氏:“哎呀你拿着就是了,我也不想为这些事烦心的,老看你为了钱发愁,我肚里孩儿都不高兴了。”

钱氏这才接过:“对,对,华华说的对,是娘的不好,还是女儿好啊,娘明天就去给华华炖汤去。”

韦氏笑了:“嗯,今天吧,今天不是过节吗,好久没喝鸡汤了,杀只鸡怎么样?”

钱氏一口答应:“杀,肯定要杀!你等着啊,我这就去。”

韦氏总算是笑着应了一声。

鲁越赶着牛车刚刚到桃花村的时候,正好遇见了在村口买鸡的钱氏,韦家今年的鸡崽儿都是新抱的,要杀只能去买,钱氏正口干舌燥的和那人缠价格,连鲁越的身影都没有注意到。

卖鸡的是一个农村大婶,嗓门比钱氏还要高。

“啥!我这重的一只乌鸡你砍一小半的价格?!你们老韦家是穷疯了吧?!”

那大婶一嗓子,把周围人的视线都吸了过去,钱氏脸涨成了猪肝色,辩解道:“啥一半!我就随便砍砍价嘛!”

“随便砍砍?!我这只母鸡这么重,你让我一百五十文卖给你!你好意思不?!”

旁边有村民笑了:“一百五十文?给我来三只先!”

钱氏脸面臊的下不来台,气急败坏的转头就走:“不卖算了!用的着这么大声?!”

“不卖!你赶紧走!”

钱氏说走就走,那大婶却还骂骂咧咧半天。

“真是扣到家了,还说是给自己女儿炖汤……就是这么当娘的,呸!”

鲁越站在不远处,显然目睹了刚才的全过程,他眼中闪过一丝不解,如果没记错的话,大嫂家的条件应该不至于这样才对。

鲁越把牛车拴好,提着东西去了韦家。

钱氏就走在他前面,好几次鲁越想上前喊人,却总是看见钱氏在沿途买肉还价,从九斤重的母鸡,一直寻摸到了五六斤重的,最后那婆子被钱氏缠的烦了,道:“这个价母鸡是买不到的,你要不就买公□□,母鸡要么肥的你嫌贵,要么小的人家还等着生蛋呢,上哪去找?”

钱氏犹豫了半天,问:“那你这只公鸡这个价卖?”

“卖卖卖!哎呀大过节的,真的是……”

钱氏一喜:“行!”

这才掏了钱。

掏钱的时候钱氏取的是一整贯,从里面数了一百五十文递给了那婆子,那婆子见了还道:“哟,我当你没钱呢,这不是有钱呢嘛!”

钱氏连忙装了回去:“这钱有别的用处!”

那婆子笑了笑,没说话了。

钱氏把鸡抱走了,虽然不是母鸡,公鸡也行,割半只下来炖了,另外半只还能炒着吃,才花了一百五十文,钱氏觉得美滋滋。

鲁越眼睁睁的看着她买了只公鸡后就皱起了眉头,他打消了喊住人的念头,直接不近不远的跟着钱氏回了韦家,也一路“见证”了钱氏买菜买肉的全过程。

“二媳妇,开门!”钱氏提着大包小包站在院门口一声喊,院子里刘桂香慌慌张张的走了出来:“来了!”

刘桂香放下怀中的小娃,给钱氏开了门。

“娘,你买鸡了?!”

钱氏嗯了一声:“你抱去杀,割一半下来给华华炖汤喝。”

刘桂香一听,怔了怔:“公鸡咋炖汤?那炖出来的汤又不肥不补人,炒了吧,家里还有点干木耳,炒鸡香!”

钱氏瞪她:“那华华不爱吃炒鸡你又不是不知道,炖半只,炒半只!”

刘桂香撇了撇嘴:“我算是看出来了,她去鲁家这两年过得都是大小姐的日子吧!我怀着豆子的时候啥不能吃,鸡是炖的炒的又啥区别,肥了的不吃,油了的不吃,真是难伺候!”

“行了……”钱氏心烦,懒得听二媳妇抱怨。

“就这么去做,就说没买到母鸡,华华不出门,反正她也不知道——”

“不知道”这三个字刚出口,钱氏目光一斜,忽然就看到了门口的鲁越,鲁越一直就不远不近的站在那,也没想躲开。

钱氏愣住,反应了半天才回过神来:“二郎?!你咋来了?!”

刘桂香顺着她的视线看去,也看见了门口的男人。

鲁越这才走近:“端午了,给婶娘和嫂子送点粽子。”

钱氏心中尴尬的要命,脸上却还带着笑:“噢哟,这么客气,快,快进来。桂香啊,这是鲁家二郎,你去给人泡茶!”

刘桂香也反应过来:“哦,好。”

鲁越进了院子,四下看了几眼。

上回他没进来,倒是没仔细看,现在留神了却发现,这韦家的东西很多都不见了。院子一看也是没怎么经过整修的,他两年前和大哥来迎亲时,瞧见的情况完全不同。

钱氏一边招呼鲁越坐,一边去韦氏的房间喊人。听说二弟来了,韦氏也一愣,然后换好了衣裳走到了院中。

“二弟。”

鲁越回了头,差点吓了一跳。

韦氏的月份应该是比芮娘要大,可面前这个妇人……脸色没有芮娘一半红润,状态看上去也不太好。

“大嫂。”

韦氏走到鲁越对面坐下,笑了笑:“二弟怎么过来了?”

鲁越把手上的东西递了上来,十个粽子,他犹豫了一下,又把刚刚在路上买的一包竹燕窝也拿了出来。

“端午了,娘嘱咐我送点东西。”

韦氏看见那么大一个个的粽子,心中不知怎么噎了噎,早上她也吃了粽子,个头还没这个一半大呢。

“真是麻烦二弟了。”

鲁越:“应该的。”

刘桂香这会儿也把茶泡好了端了过来,鲁越向她道谢,而豆子这会儿也不知道是不是馋那些个粽子了,指着桌上就道:“粽!粽粽!我要次!”

刘桂香赶忙就要抱着儿子走:“别乱指!早上不是吃了嘛!”

谁知刘桂香的语气可能是急了点,小孩子又贪嘴,瞬间就急了:“粽!!粽粽不够,我还要!”

“不准!吃多了坏牙!”刘桂香急了,早上的粽子就给儿子分了半个,本就闹了一通,这会儿看见粽子,怕真是走不动道了。

豆子开始撒泼:“饿!娘,我饿!!”

接着,就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场面有那么一瞬间的尴尬,钱氏在一边都不想过去。

好在鲁越及时起了身:“那大嫂我先走了,芮娘还在家等着我吃饭,你保重。”

韦氏尴尬的笑了笑,也起身送他:“对了,家里有你大哥的来信吗?”

鲁越摇了摇头:“还没,娘也在等,有的话我第一时间过来。”

“好,麻烦你了。”

鲁越驾着牛车走了好远,还能听见那小孩的哭声,以及他刚走,韦氏就扯着嗓门喊了句什么。

他摇了摇头,加快了速度。

韦氏是冲着刘桂香喊得:“你怎么带孩子的?!不就是一个粽子,你拿了给他又怎么了?!我二弟还会说啥不成,这么小家子气!豆子都被你教的小家子气了!”

刘桂香张大了嘴,对她说出的话简直觉得不可理喻。

“韦华华,你搞清楚,我教小孩还不用你管!谁敢碰你的东西啊,你现在说的倒好了,等拿了又是另外一套说辞了!”

韦氏眉头不可遏制的皱了起来:“不是,我就想不明白了,你好歹在我们韦家过了两年,怎么还是改不了这股子小家子气!一个粽子我能说你什么?!豆子都说他饿了,难道我们韦家还吃不起饭了不成?!”

刘桂香气得浑身发抖,正准备上前好好和她掰扯掰扯,钱氏连忙就冲了过来,拦在了两人中间。

“行了行了!大过节的!因为个小事情吵什么吵!”

钱氏一边说一边拼了命的给儿媳妇使眼色,刘桂香气得两眼发昏,儿子又在旁边嚎啕大哭,刘桂香只能把气都转移到儿子身上:“哭哭哭就知道哭!都是你嘴馋惹的毛病!”

豆子哭得越发厉害,刘桂香一把抱起儿子气冲冲的回了房:“要怪就怪你爹也是个没本事的……!”

钱氏松了口气,刚要回头去安抚女儿,韦氏也气得一扭头就走了。

钱氏站在原地叹了口气,目光看向桌上的那些粽子,是真的大啊……

韦氏这回是真的气狠了,她觉得刘桂香纯属是丢了她的脸,尤其是在二弟面前……

越想越气,韦氏在屋里忍不住哭了一通。

她不明白,为什么回了娘家也没个顺心的日子,韦氏一边哭一边想着自己的男人,甚至都有些后悔让他在这个节骨眼上出门了。要是大郎也在……她日子一定不会是现在这样的……

钱氏把粽子煮了,先给女儿送了几个去,自然又是安慰了好一通,然后给孙子儿媳送了两个过去,刘桂香也在生闷气,见婆婆进来,侧了个身。

“好了,豆子,来奶这吃粽子!”

豆子见有粽子吃,立马破涕为笑,蹦蹦跶跶的就过去了。孙子在一边吃粽子,钱氏走到儿媳身边,叹道:“我知道你心里不痛快,但现在家里就是这个情况,你说怎么办?豆子他爹今年考学家里养了一年吧,他爷生意周转不灵现在正是紧张,华华今早给了我十贯,我给你五百文给豆子买两件新衣裳,这事就忍了吧。”

刘桂香听了这话,才转过身。

“娘你拿她十贯,咋说的。”

“能咋说,就说先支用,等他爹春茶款回来给她就是。”

刘桂香不服:“那这段日子她吃喝就不算了?”

“行了行了,咱家的情况华华她不知道,哎,说来我也难受,要搁从前也不至于这样……”

刘桂香还想说从前条件好,她怀豆子的时候也没这么娇气,但想想还是忍了,至少看在钱的份上。

鲁越赶着牛车从桃花村去了京都学堂,又从学堂抄了近路直奔甜水村,杜功章这两天没日没夜的在鱼塘忙活,家里只有田氏。

见鲁越来,田氏笑的嘴都合不拢。

“咱想一块儿去了,我也包了多的,只是今天没时间送,给,拿着!”

田氏给鲁越也给了好几个粽子,鲁越没拒绝,收下了。

“鱼塘怎么样?”

田氏见他问,笑着道:“好着!我家老杜最近一门心思都在那上面的,是觉也不睡了饭也不爱吃了,天天就在那琢磨着他的鱼塘!虽说这鱼塘还欠着外债没赚一分钱吧,但我看着也觉得高兴,就像这日子都有了奔头一样!”

鲁越唇角也勾了勾:“那就好。那我先走了,舅母。”

“不留会儿了?”

鲁越:“不了,芮娘还在家等我。”

田氏送他到院门口:“那你路上小心,慢些。”

鲁越驾着牛车朝自家赶去,今天过节,路上家家户户的烟囱上都冒着白烟,飘出团圆饭菜的香味。鲁越脑海中浮现出芮娘的身影,她此时一定在自家的厨房前忙来忙去,鲁越唇角不自觉的扬起,又加快了牛车的速度……

天气转热,夏天的时光的确有些难捱。

一转眼,就到了七八月的伏天。

鲁越当真用牛车拉了一些冰回来,把芮娘和鲁老太太都吓了一跳。

“哪儿来的冰?!”鲁老太太问。

鲁越照实说:“冰窖拉的,西院热,芮娘睡不好。”

冰窖的冰坨坨又大又扎实,放在盆里,旁边打个扇,凉气就一缕缕的吹,两个就能管一晚上。

鲁越给老娘房里搬了两个,给自家媳妇儿搬了两个。

芮娘也是第一次见,惊讶极了:“这得多钱啊?”

鲁越不以为然:“能有多钱,不就是水嘛,主要是运输费事,我有牛车,正好。”

“这么大的冰,不冰点啥东西怪可惜的……”芮娘看着感叹。

夏天到了,食材和肉的保存是芮娘最头疼的事情,家里的井毕竟有限,哪里比得上这么大的冰坨坨呢。

鲁越笑:“你想冰啥?我给你再去拉。”

芮娘想了想,又不舍得了。

可要是不冰什么,总觉得浪费,肉又不能拿到屋里来。

“把杨梅拿来吧,前天舅母刚给我送来的,又大又紫,放在盆里也没啥味道,行不?”

鲁越想了想:“行!”

芮娘喜滋滋的把杨梅洗了干净,这杨梅每个都极大,一口下去,汁水丰沛,酸甜适中。田氏第一次送来杨梅的时候,芮娘一口气吃了十几个,老太太尝了两个牙都倒了,芮娘还停不下来。

老话都说酸儿辣女,鲁老太太笑道:“这么爱吃酸,看来肚子里又是个带把的!”

芮娘倒是没什么感觉,因为她觉得自己吃辣也变得厉害了。

只不过在吃多了杨梅的当天晚上,到底是后遗症犯了,芮娘牙软的连馒头也咬不动,只能喝粥。她托着腮后悔了一晚上,鲁越说什么也不让她吃多杨梅了。

但眼下瞧着,却是又犯了馋,尤其是冰过的。

“我就吃两个,好不好?”芮娘可怜巴巴的看着鲁越,男人沉默不言,芮娘就一个劲儿的撒娇。

“就两个嘛~”

鲁越一边给她打扇一边看了眼旁边的杨梅,道:“是冰的。”

“……那一个?”

许是委屈巴巴的模样逗笑了鲁越,到底还是伸手给她取了两个过来。

“就两个,吃完了漱口。”

芮娘忙笑着点头,心满意足的吃了,虽然还馋,却也记得那天的不好受滋味,没再动了。

夜晚,芮娘躺在鲁越身边,她肚子已经六个多月快七个月大,无论是翻身还是睡觉都没有以前那么灵活和舒服,鲁越每晚都尽可能的照顾着她。腿酸了就给她揉腿,腰酸了就帮着她翻身,前两天热的有些难受,谁知今晚鲁越就拉回了冰。

屋里放了一瓶洁白的栀子花,蒲扇轻轻扇动,栀子花的香气伴随着冰块儿的凉意化成缕缕清风,芮娘很快就有了困意,这一晚,她没再半夜醒来,一觉睡到了大天亮……

今天桃花镇上可算是热闹。

钱氏今天赶集,刚从猪肉铺子里出来就看见前面有一大堆的人围成一团,她向来是个爱赶热闹的人,挤着挤着就过去张望了两眼:“啥事?这么热闹!”

“从京都来了个算命的,说是灵的很,都喊他半仙!”

钱氏:“半仙?”她朝中间看去,是个独眼道袍老人,坐在路边闭眼打坐,旁边还有两个小童,除此之外有一个妇人正在面前拜着叩首的。

“大仙啊,上回听你指点,我老伴的生意当真有了好转!求你再给俺指定迷津,看看我儿子明年能不能中个秀才吧!!”

“他给你指点啥了,这么灵吗?”人群中有人问。

“那是的啊!俺们家那口子做生意都亏了几十贯了!大仙说命中求财要改路,帮俺老伴改了路,今年俺们家已经收回亏损了!”

“哟,真的啊……”

钱氏在人群中不断的踮脚,听见那妇人说的情况,越听越感觉和自家的情况像,她正想多听听呢,又不知道从哪来了个老头,和那妇人一样,说是自己听了大仙的指点,把自家院子后面的树砍了之后,久病缠身的老伴也突然间好了,说的像极了那么一回事。

人群中逐渐有人开始问那半仙,求财的,问命的,那半仙终于睁开眼,随便点了两个人,报了生辰八字后,那半仙掐指一算,道出了那人的一些家里情况,那人顿时睁大了眼:“嘿!真神了!”

“大仙,也给我算算吧!”

“大仙,还有我!”

钱氏一看,也想挤到前面去,谁知根本挤不过人家,还把她怀中的鸡蛋挤破了两个,但钱氏也顾不上许多了,发了疯一样的推搡开人群挤到前面去:“大仙!帮我看看帮我看看!我家今年运道不好,求指点啊!”

那半仙看了眼钱氏,微微一笑。

“报上生辰八字。”

钱氏立刻报上,不仅报了自己的,还把自家男人也一同报了,那半仙闭着眼掐着指头算了一会儿,再睁眼时看向钱氏的目光便带了几分同情。

“我如果没有猜错的话,你家是做生意的吧,还做的是老天爷赏饭吃的生意。”

钱氏立马点头:“对对对!”

“你家从去年开始生意就不行了,尤其到了今年年初,更是惨淡?”

钱氏倒吸一口冷气:“对!大仙你咋知道的!”

“你怕不是还有个儿子,生活也不尽如人意?”

那半仙刚道出几句话,钱氏就已经完全惊呆了,只会一个劲儿的点头。

那半仙说完后叹了口气,钱氏心中一紧:“咋的了大仙?”

“命格不好啊!不出意外的话,你家最近要出大事啊。”

钱氏一听就急了:“啥大事?!”

那半仙闭上眼不说话了,钱氏还要再问,后面的人嫌她问的久了,朝前一推,钱氏哎哟一声,就被挤了出去。

她心急如焚,还想再问问到底是啥大事,可惜人群拥挤再也没能挤进去,而钱氏刚刚买来的七八个鸡蛋也破了,她心痛不已,只好先朝家走……

鲁老太太这一大早起来,就觉得有些心慌。芮娘身子一天比一天重,做早饭的事情鲁老太太没让她再插手,可坐在灶台前,她右眼皮也不住的跳,手里的柴火烧一根的断一根,这鲁老太太的心也跟着扑通扑通。

不好。

她起了身走到院子里:“二郎啊。”

鲁越正在劈柴,听到声音后走了过来:“娘,咋了?”

“我这今天感觉不对,心里慌得要命,你说大郎出去这么久了咋也没个信递回来,该不会有啥事吧?”

其实鲁越最近心里也有这个疑惑,按理说大哥是四月离家的,现在已经八月了,再怎么样也应该有封信回来,可不知道为什么,到现在也没一封信来。

鲁越:“娘别急,我今天再去问问,或许是大哥太忙了忘记了,江南春天多雨,这车马都不好走。”

鲁老太太心中咯噔咯噔的,嗯了一声。

鲁越正在院子里安抚自己老娘的时候,院外忽然就传来了一阵焦急的脚步声,“越哥,你出来一下。”

是铺子里的伙计,他显然是赶过来的,鲁老太太猛地一下抓紧了鲁越:“啥事不能进来说让二郎出去?进来说!”

那伙计看了眼鲁越,鲁越点了点头:“进来吧。”

那伙计只好走了进来。

“啥事?”

那伙计看了眼鲁老太太,犹豫了一下:“越哥你之前让我跟码头那边还有驿站那边留心咱大哥的事情,我一直都盯着嘞,信还是没有,但是今天码头上传回来一个消息,说,说是……”

鲁老太太急了:“啥事……你倒是说啊!”

“说、说是咱们镇上有个姓鲁的,在江南被人骗了!骗的血本无归!连坐船回京都的钱都没有了!”

那伙计说这话的时候声音明显也在抖,鲁老太太一听这话,感觉一口气都没顺过来,两眼发黑,腿也是一软。

“娘!”鲁越眼疾手快,立马把人搀住。

芮娘在屋内听见动静,也慢慢的撑着肚子走了出来。

鲁老太太话都有些说不大利索了:“大、大郎他……”

鲁越皱着眉:“还有呢,说详细些?!”

那伙计也是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我问了,那人就说是船老大说的,说是在洛阳发船的时候遇见的,对方姓鲁,求他好心带自己一截回京都,那船老大的船实在是没了位置,就、就没拉……我这几天不一直在打探咱哥的事嘛,那、那人就告诉我了……”

鲁老太太这会儿缓了过来:“大郎啊!大郎!我的大郎现在在哪儿?”

鲁越:“娘别急,我马上去码头问问!”

芮娘走到门口听见这话脸上也露出焦急之色,朝院中走来。鲁越看见她,快步上前:“芮娘。”

“我都听见了,你放心去,家里有我。”

“你和娘等我消息就好,哪也别去。”

芮娘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鲁越立刻就和那伙计出了门,鲁老太太坐在院中的石凳上直个拍大腿,边拍便抹眼泪。

“大郎啊……我应该留个心眼的……这世上哪有那么好的事哟,大郎啊……”

芮娘心疼的握住鲁老太太的手:“娘,别哭了,也不一定就是大哥,等二郎去打听打听再说。”

“我今天起来就觉得不对劲,这右眼皮老是跳,十有八九是的……这镇上姓鲁的就咱们一家,哪有那么巧的事,还去了江南做生意的哟……”

芮娘:“就算是咱们也不怕,我听那伙计说大哥只是做生意赔了,人没事就好,大不了让二郎跑一趟把人接回来就是。”

鲁老太太听了这话,哭声才稍稍小了些。

“人没事……对……现在只能希望人没事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