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1章 为难(1 / 1)

如果南梁彻底占领了整个兖州,那么南梁大可把持住兖州的几个关口。

然后向兖州派遣大军,让军队配合派遣的官员一起,花些时间,就可以处理掉兖州的豪族大户。

从而清仗田亩,登记造册。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北陈占领着兖州北部地区,为了维持兖州的稳定,同时防御北陈方面,南梁在兖州布置了三十多万军队。

其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是用来维持兖州各地的治安,而剩下的军队,都是布置在北陈和南梁的兖州交界处。

北陈,南梁双方虽然都在兖州布置有重兵。

但是因为北陈占据着地利,所以北陈布置在兖州的军队人数并不算多。

只有八万出头。

看人数确实不多,北陈方面大约只有南梁的三分之一。

但是北陈在兖州布置了超过一万五千人的骑兵部队。

而兖州中南部地区,又是一览无余的平原。

这种地形对于骑兵来说,再好不过。

虽然说南梁方面发起全面进攻,可以在短时间内压制北陈方面。

但是一旦时间久了,南梁方面将出现大问题。

那就是后勤保障。

因为一旦南梁军深入兖州北部地区,北陈的骑兵便会袭击南梁军的补给线。

在开阔的平原地带,北陈的骑兵可以说是无往不利。

当然,南梁也可以通过增加兵力来保证补给线的安全,只要在补给线周围安排足够的军队。

还是有可能顶住北陈骑兵的骚扰的。

但是这需要南梁调集大批军队进入兖州。

如今聚集在兖州的南梁军已经有三十多万,因为兖州刚刚结束战事,目前兖州不具备供应如此规模军队的条件。

以南梁在兖州现有的掌控力,最多只能利用兖州供养五六万大军。

而剩余的二十多万军队每天的粮草补给,都是需要南梁自己这边运输过去的。

哪怕有水路运输,把大批粮食从南梁调集到兖州,再分发到各地,也需要消耗不少。

再加上,兖州原来因为大灾造成的大批流民,如今也需要南梁来负担。

再调集大军入兖,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所以萧致敬才会在刚刚占领兖州的情况下,便开始重新测量田亩。

为的是尽快恢复兖州的税收,以兖州税收来解决驻兖州南梁军的补给问题。

毕竟从南梁运输补给到兖州,一路上的消耗实在有些大,所以恢复兖州的税收,已经是迫不及待的事情了。

但是想要恢复兖州的税收,那么兖州拥有的田亩数量必须明确,不然随随便便恢复税收,不但无法使兖州安定下来,还可能造成兖州进一步的动乱。

因为按照兖国之前的税收,兖州一州之地,一年可以收得粮税两百万石。

如果有两百万石粮食,那么南梁驻扎在兖州的军队,便足以解决二十万大军的粮食供应问题。

只要南梁可以好好治理兖州一段时间,那么兖州的驻军数量便可以减少。

到时候兖州本地的粮税完全可以满足驻军需求。

但是两百万石粮食,是之前兖国一年的粮税。

如今,兖州统计的田亩只有一千万亩,如果按照两百万石粮食收税,平摊到一千万亩土地上面,每亩需要缴纳粮税二十四斤。

这个数量看起来不大。

但是要知道,这缴纳的仅仅只是粮税。

按照南梁的税收,除了粮税,还有每年的定税。

所谓的定税,其实就是人头税。

南梁以每户人口一年需要缴纳十钱,收取人头税。

那么做个假设,一个四口之家,拥有十亩土地。

就以这十亩土地是水浇田为例,每亩土地产粮两百斤。

其中二十四斤要作为粮税上交。

而实际上,农民缴纳的粮食是超过二十四斤的。

因为农民种出来的两百斤粮食,并不是直接就可以作为粮税上缴的。

南梁规定,上缴的粮食,必须是脱壳的粮食。

所以无论是稻谷还是小麦,都需要进行脱谷。

一般而言,脱谷后的粮食会减少五分之一左右。

那么二百斤粮食实际最多只能获得一百六十斤粮食。

也就是说,规定上缴的粮食是二十四斤,但是实际上需要花费至少三十斤粮食。

千万别小看这六斤粮食。

然后每年还需要拿出四十钱作为定税上交。

农民一般来说,除了卖粮食,是很难通过其他渠道获得钱财收入的。

毕竟粮食一旦种下,基本上人就定在了地里。

浇水,施肥,除草,除虫,防止鸟类等等。

有如此繁重的劳动,自然无法再去其他地方工作。

而且农民除了种地,也很难有其他手段赚钱。

虽然说粮价是一钱一斤精粮。

但是,农民卖的粮食是不可能被商人以一斤一钱的价格收的。

每到收获时节,商人往往会联合起来,压低收粮价。

比如,在平常时期,一斤粮食的收购价格是五厘钱(一钱等于十厘),但是在收获时节,一斤粮食可能只能卖两厘,甚至更低的价格。

那么为了凑齐这笔定税,农民需要卖掉两百斤粮食。

这样算下来,一名拥有十亩土地的农民就只剩下了九百斤粮食。

而一家四口人,按一人一天一斤粮算。

还欠三五百多斤粮食。

哪怕把之前脱壳的谷壳磨成稻糠,也无法满足一人一天一斤粮的需求。

而且除了缴税,农民还需要花钱购买一些生活必需品。

肉食,布匹什么的,或许可以自给自足,但是绝大部分农民有一样东西却必须花钱购买。

那就是食盐。

南梁的食盐价格一般保持在十钱一斤,但是考虑到兖州身处内地,运输距离远,价格应该会高一些,大约是十五钱一斤。

一个正常人一年起码需要食盐四斤。(正常人一天的食盐摄取量大约是六克,那么一年下来差不多是两千克,但是考虑到古代食盐制取技术不过关,那时候的食盐没有现在的咸,所以古时的食盐摄取量是超过现在的。不过考虑到古时有淡食和咸时,淡时就是非农忙时期,少吃食盐或者不吃食盐,而咸时,一般是农忙时期,因为需要耕种,所以必须保证体力,因此会加大食盐的摄取量,故这里依然取一年两千克食盐。)

那么一个人花费在食盐上的钱就达到了六十钱,一家四口,便是二百四十钱。

这对于农民来说,绝对是一笔巨款,靠卖粮食是不可能凑齐的。

一名丰年的农民尚且无法负担如此税款,兖州虽然环境合适,但是也不可能每亩地都可以达到二百斤的粮食产量。

更多的是无法达到这个数量级的。

以以往的经验来看,粮食亩产量的平均数,应该在一百五十斤左右。

所以一旦南梁以现有兖州的田亩为标准,进行收税,那么便是把兖州的百姓逼造反。

当然,以上这些都是建立在土地真的只有一千万亩的基础上,而实际兖州肯定不止一千万亩土地。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