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历史军事>明末大寨主> 第1402章 美洲大移民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02章 美洲大移民(1 / 1)

当年大乾人第一次抵达苏格兰的时候,大乾的船只靠岸后,当地的苏格兰人很热情的亲自跑到码头来迎接,结果呢。

那些刚下船的大乾人转头就跑,上船后直接转动了舰炮的炮口,来一场实弹演习,摧毁了当地港口部分设施。

把苏格兰人吓了个半死,最后大着胆子一问,才是大乾人之所以发飙,只是因为迎接的人没有洗澡,浑身臭味不说,大乾人还说他们身上都是病菌。

后来大乾人又说是有人被他们苏格兰人传染了疾病,导致多名大乾船员包括一名官员身亡,并导致大规模传染造成重大的财产和人员损失,要求苏格兰进行赔偿!

赔钱什么的都是小事,关键是大乾人开出来的赔偿太多,各种名目繁多的赔偿汇总起来后竟然达到一百八十多万乾元。

这个数字对于大乾帝国而言,其实并不算大,但是对于苏格兰王国而言那就是一笔天文数字了。

不过大乾人也不是不讲理的,准许苏格兰用其他方式支付赔款,最后经过一番友好的协商后,苏格兰把北部的奥克尼群岛作为赔款,配给了大乾人。

这群岛其实对于当代的苏格兰人而言,其实也没多重要,上面没多少人口不说,甚至这地方原来都不是他们的,而是属于挪威人的,不过先前,作为嫁妆的抵押物正式割让给苏格兰。

所以苏格兰人是没有什么心理压力直接把这地方割让给了大乾。

当然了,大乾人也不会做的太过分,获得该群岛后不但免除了苏格兰的赔款,而且还给苏格兰人下了一批庞大的无烟煤采购订单,并承诺投资开采苏格兰人境内的煤炭资源。

话说,最近几年因为大乾在苏格兰投资开采煤炭资源,苏格兰人的小日子过的还是比较滋润的。

同样的还有苏格兰和威尔士。

这个巨大的岛屿上煤炭资源极其丰富,而且开采简单,哪怕是目前的大乾商人在当地投资的时候,无法动用机械设备,只能雇佣当地的民众手工挖煤,但是产量也是相当大,目前英国地区的煤炭产量已经成为了大乾在欧洲地区的主要煤炭供应地区。

从当初大乾人第一次进入苏格兰的时候,就可以知道大乾人对卫生的注重了。

因此哪怕是达官贵人们要去见大乾人,都得先洗个澡,要不然见不到大乾人那都是轻的,一个搞不好有一个丧权辱国的条件就来了。

但是这些达官贵人们洗个澡,又经过申请获得批准的话,还是能够临时进入使馆区,不过普通人那是别指望了。

他们顶多也就能够接触到大乾暂住民而已。

而这也是希尔顿伯爵在欧洲饭店里所看见的诸多工作人员的原因。

在大乾里有一个很特殊的群体,那就是暂住民,也就是由于各种原因获得大乾暂住证的异族人。

这些人广泛活跃在大乾在海外各领地。

其实大乾的暂住民以前是没有多少的,不过随着时间的增长也是越来越多了。

早期的时候,大乾的暂住民来源非常单一,主要就是大乾占领了部分海外领地后接纳的当地的一些土著。

当年攻占马六甲后接受的葡萄牙人暂住民就是一个典型,当年的马六甲可是有着大量的葡萄牙人乃至来之其他国家的人呢,大乾占领此地后也没有把这些人驱逐,基本是放任自由,愿意走的就走,不愿意走的也可以留下来,但是必须经过各种考核。

主要就是语言以及效忠还是信仰问题,通过后就能够获得暂住证。

还有一个来源就是嫁给大乾男性的异族女性,她们本人不但能够获得暂住证,并在丈夫的担保下能够自由进入大陆本土,同时在十年期满后可以正式申请获得大乾户籍。

同时她的直系家人,也就是父母和兄弟姐妹也能够获得申请暂住证的权力。

当然了,这种同样是需要经过考核,只是给你一个申请途径而已,通过与否还得另说。

因为大乾根据传统,采取的是随夫户籍制度,女子出嫁后会迁入丈夫所在地的户籍。

这也是异族女子嫁给大乾男子,可以随同丈夫迁入大乾户籍的法律基础。

同样的,如果是大乾女子出嫁到国外异族男性,那么就会被取消户籍。

早期的时候,暂住民的来源只有这么两个,不过随着时间的过去,大乾在多年前又是开放了另外一个获得暂住证的申请通道。

那就是人才申请。

针对异族的特殊人才所开放的申请通道。

这个申请通道自然是比较难的,但是虽然申请条件很高,然而却是没有其他局限,只要你是个真正的人才,愿意真心加入大乾为大乾效力,那么就能够去申请。

不过要想获得通过,那么除了自身才华过人外,还有其他诸多要求,比如必须对大乾皇帝宣誓效忠,必须抛弃原有的宗教信仰,改为信仰大乾依法批准的大乾道教或大乾佛教。

这些都是最基本的条件,而且在不同的地区,针对不同地区的土著往往还会有更加严苛的政策。

然而即便如此,每年通过申请的人依旧不少。

到目前为此,已经有将近十万人通过人才申请通道获得大乾的暂住证。

加上原来的暂住民,以及他们这些年来的后代,使得了大乾暂住民的人数已经是突破了五十万人。

这些暂住民能够自由往来大乾的各国海外领地以及部分海外本土化的地区,受到大乾的法律的管辖和保护,而且在一定年限并为大乾做出了一定贡献后,还能够正式入籍,成为大乾子民。

同时这些暂住民广泛分部在各使馆区、殖民地、租借地内为大乾人提供各种服务。

比如说如今休达城里,很多服务行业里的从业人员,其实都是暂住民。

因为移民到海外的大乾人,哪怕是混的再差,人家好歹也有一大片土地呢,大不了自己当农场主种田,一年下来收入也非常的可观,犯不着跑去当工人或者去当什么店小二之类的。

所以在海外领地里,大乾人基本不干低端工作,要么就是体面的工作,要么人家干脆回家种田,别以为种田苦逼了。

随便一个移民家庭,人家随随便便都有上百亩甚至几百亩土地呢,说是农民呢,但其实都是小型的农场主了。

而且这些土地还不要钱,官府免费发放的!

要不然为什么每年都有这么多年移民啊,在乡土情结如此浓郁,讲究落叶归根的华夏地方,很多人是不愿意移民的,哪怕是日子过的很苦逼也不愿意去移民去海外。

所以各海外领地为了吸引本土的移民,各种优惠政策多的是。

海外领地里,移民们日子过的潇洒,不愿意干低端工作,但是事总得有人干啊。

你兴许会说有大量土著啊!

但是大乾有一条法律特别扯淡。

那不论任何大乾的机构或个人,都不得以任何名义雇佣土著!

这一条法律一直都是被严格执行,其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异族人进入大乾人的生活居住区,侵占大乾人的工作生活资源。

大乾的土地只能养活大乾人!

绝对不养土著,哪怕这个土著是个奴隶也不行!

所以你会看到,大乾官府宁愿海外领地里的大片矿产,土地荒废,也不愿意和西班牙人一样抓土著去挖矿种田。

哪怕是大乾的几个官方劳务公司,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些劳务公司手底下有一大群土著劳工,但是从法律上来说,这几个劳务公司从来都没有雇佣土著。

这中间往往会有土著充当代理人。

这些劳务公司都是和土著开设的劳务公司合作,由土著公司提供劳动服务,至于人家土著公司么提供劳动服务,大乾法律可就管不着了。

这看似扯淡的法律背后,也就催生了大乾在海外领地里出现了大量的暂住民群体。

毕竟在海外的部分低端工作总是需要人干的,还有大乾人极度排斥前往土著控制区,尤其是土著的城市。

因为去了一不小心就会感染各种疾病!

所以也需要一大批人和土著打交道。

这些人既不能是土著,而大部分大乾移民又不怎么愿意干,最后就出现了大量的暂住民群体了。

根据大乾法律,帝国子民是可以雇佣暂住民的。

这还是在海外领地,不过如果是在土著控制区的话,大乾人会更加倾向于和土著合作来规避这一条法律。

比如说一家大乾企业打算在英国开采煤炭的话,肯定是离不开当地的劳动力的,但是他们绝对不会直接雇佣大量的土著矿工。

而是在购入了煤矿后,随便拉一个土著当代理人,然后和他签订相关的合同,表面上把煤矿交给土著代理人进行管理,大乾公司只负责把挖出来的煤炭运走。

这种情况其实说严重了,也是违背大乾法律的,但是绝大部分情况下,大乾官府也不会追究帝国子民或者企业在土著控制区的这些打擦边球的行为。

但是在大乾控制区里,这种事就不能干了,这也就有了暂住民的生存空间。

乔治、乔翰兄弟来到休达就是大乾这种环境下的产物,不过这些希尔顿伯爵自然是不知道的。

他虽然是乔治眼中的土包子,但是人家好歹也是丹麦王国的伯爵的,哪怕是现在还没有去到新领地,但是就已经是获得了大片的封地。

在欧洲饭店享受了几天,并和大乾官方的官员们进行了几次会谈,敲定了后续两个批次的运输外,还代表丹麦王国向大乾下了一批物资的订单,用以在新领地里站稳脚跟。

随后,他就是带着手下重新坐船,带着船队继续南下非洲,这一次他们将会直接抵达班珠尔港。

然后借助大乾的这个小港口城市,沿着冈比亚河向内陆进发前往他们的王国新领地。

当希尔顿伯爵抵达了班珠尔港的时候,倒是没有大惊小怪了,毕竟班珠尔港只是一个小港口城市,而且还是不受大乾重视的小港口。

平日里,连往来非洲航线的大乾商船都是不会进入班珠尔港补给,所以这几年里,班珠尔港实际上还是维持着当年被葡萄牙人管辖的样子。

仅有不同的估计也就是城内的卫生状况好了许多,以往的葡萄牙人少了,大乾移民变多了。

但是总体上,这个常住人口只有一千多人的小港口城市也就那样。

希尔顿伯爵他们刚在休达被震惊了一把,如今到了班珠尔港自然也就不会被震惊到了。

但是震惊没有了,然而却是充满了希望,因为班珠尔港的后面,就是他们丹麦王国的新领地!

当希尔顿伯爵他们在班珠尔港略微休整几天,然后沿着冈比亚河继续深入内陆,并在距离班珠尔港大约五十公里外,也就是大乾划给他们的新领地上建设第一个移民村镇的时候。

时间也是进入了垂拱三年。

虽然又是新的一年到来了,不过对于大乾帝国而言依旧是平静无比。

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去年冬天开始到现在的春天,北方部分地区有着比较严重的干旱,农部那边对北方几个省份的粮食产量作出了比较悲观的预估。

如果任由旱灾继续下去,那么将会导致大范围的歉收,到时候至少会影响到大约一千万人的生活。

这样规模的旱灾,如果是放在传统的封建王朝里,那就是大问题,饿殍千里是肯定的。

但是对于大乾帝国而言,这事虽然也严重,但是也严重不到那里去。

这边旱灾的预警刚发出呢,金陵方面就是训令受到干旱影响的各地方衙门,必须做好相关的工作,打井挖井,并引导民众种植对降雨量没有这么敏感,耐干旱的农作物,比如说玉米、番薯、花生等等。

而另外一边,哪怕只是年初,预计的粮食歉收估计下半年才会出现,但是圣天子已经是亲自传旨大乾粮食总公司,提前做好粮食储备,到时候配合官府赈灾救灾。

接到命令的大乾粮食总公司,开始在全国范围甚至全球范围内搜刮粮食储备起来,甚至提前运输到北方受灾的几个省份。

同时还有大量的船只开往南洋、印度、南非、美洲等几个大乾在海外地区的粮食产区,准备把当地的大量粮食运回本土。

尽管这么搞,高昂的运费将会导致粮食成本的价格非常高。

不过这种事不能用金钱来计算的,就算是用钱来算,那也是没有什么大问题。

撑死了也就几百万乾元的成本上涨而已,甚至都不用圣天子出面,内阁方面自己就解决了,也不用怎么干,直接给粮食总公司退个税就行了。

也就是说,哪怕是旱灾导致的粮食歉收还没有出现,大乾帝国就已经是做好了准备。

粮食总公司更是放出豪言!

哪怕是在不影响其他地区粮食供应的情况下,他们公司为受灾地区准备的粮食储备,也足够受灾地区千万百姓吃上三年!

粮食总公司放出的豪言,那是建立在全国便捷的铁路、航运运输系统,更是建立在全国的水利设施建设,大部分地区的粮食产能都能够获得保证,同样还建立在上百艘往来大洋,从世界各地搜刮粮食的运粮船队上的。

仅仅是一月份下旬,就先后有二十多艘两千吨以上的散装货轮离开本土前往美洲,去干嘛,自然是运粮啊!

而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不过单方面的准备救灾,这绝对不是圣天子的风格,也不是大乾帝国的风格。

正月元宵期间的御前内阁会议里,赵进再一次喊出了打造南洋粮食产地区的口号,号称要加速对南洋地区,尤其是南洋半岛的粮食开发。

自从大乾帝国和南洋诸国达成了相关协议后,南洋十二国已经是陆续搬迁前往非洲了,只不过这搬迁需要好几年而已。

在他们彻底搬迁完成之前,大乾帝国在南洋地区的移民规模是比较小的,这几年一共也就在南洋半岛移民了将近五十万人而已。

而且绝大部分都是集中在了安南北部地区、马六甲州地区。

而其他地方,比如说暹罗、缅甸、安南南部以及半岛腹地,都还没有开始移民呢。

这一次赵进上了折子,建议提前开启南洋大移民!

趁着北方数省大范围干旱,粮食注定大范围歉收,直接大规模组织受灾地区的民众前往南洋各地移民。

对于这一点,楚行也是给予了首肯。

南洋地区迟早是要大规模移民的,帝国高层很早就确定下来了千万移民南洋的计划了,就等着南洋十二国滚蛋就正式开始计划。

但是现在,楚行觉得这计划太慢了,这等南洋十二国全部滚蛋得好几年呢,然后移民又得好多年,这样估计十年内都无法完成千万移民计划。

楚行是不愿意继续等下去了,随意就是下了旨意,提前在南洋半岛展开移民,当然了,考虑到南洋半岛大部分地区还有大量的土著,所以规模要控制,地区的选择要更加慎重。

除了南洋半岛外,楚行还要求移民屯垦司加速,加大对南洋各群岛的移民,最近几年南洋群岛的移民速度太慢了。

目前南洋地区,半岛就不说了,也就只有一个马六甲州而已。

而南洋群岛地区,则是大乾经营多年的了,连局部本土化地区就已经是有了很多个,但是移民总数依旧不算多。

根据移民屯垦司的统计,经过这么多年的移民开发,南洋群岛里的两省两州,也就是吕宋省、万丹省、澳洲、马六甲州。

现在一共拥有四百五十多万人。

而这个数字甚至比北美洲都要少了,同样是移民屯垦司的统计,北美洲地区目前已经有了四百六十万人口。

到了垂拱三年的时候,帝国美洲人口已经是正式超过了南洋群岛的人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