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历史军事>明末大寨主> 第1396章 想跑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96章 想跑(1 / 1)

当代其他国家,比如说草原人或者欧洲人自行铸造的同口径的十二磅炮,哪怕是采用青铜铸造,其有效射程和炮弹的杀伤力也远远低于这个数字。

毕竟他们和大乾的技术工艺差距实在太大。

同样是滑膛炮,大乾做出来的成本更低,威力更大,射程更远,甚至身管寿命都更长。

大乾最近这些年出口的火炮,更多的还是三十年型九十毫米滑膛炮,这玩意口径只有九十毫米,身管十六倍,重量适中,只有三百多公斤,有效射程也不错,就是口径小了点,所以威力自然也就差了点,但是也比其他国家的六磅炮强太多。

这款九十毫米滑膛炮,也是欧洲人口中的大乾六磅炮,才是目前全球战争里的主角。

大乾六磅炮的重量适中,对于地形的适应性比较强,而且很关键的是,这玩意很便宜不说,性能还不错,很受各国的欢迎。

哪怕是草原人也是从各种途径,包括走私、战场缴获等方式弄来了几十门,组建了好几个大乾六磅炮营呢。

至于说仿制生产!

外形他们是可以仿制的,但是仿制出来的火炮性能却是远远不如大乾生产的原装货。

归根到底自然是因为他们的冶金、加工工艺不行,根本就没办法仿制。

仿制不了,但是这炮又好用,自然是只能进口了。

因此该款九十毫米滑膛野战炮乃是最近五六年大乾最为畅销的火炮,每年都是大量出口。

如今南越王国在非洲的军队里,就有两个装备了两个九十毫米滑膛炮的炮兵营,有着三十几门呢。

除了火炮外,南越王国装备的火枪也是大乾的燧发枪宣平十五年式步枪,这款十八毫米口径的燧发枪以前乃是大乾陆海军近卫军乃至国内的巡警等执法机构,民兵的标准用枪,十多年的装备历史里,仅仅是官方,也就是正规军以及执法机构等,就是陆续采购装备、储备了大约三百多万支。

而这还不包括民间保有量!

海外殖民地里,民间的武器保有量是非常巨大的,基本每家每户都会有一杆滑膛枪,如果家中有几个青壮被编入民兵的话,那么还会有好几杆滑膛枪呢。

反正在海外领地,不管是正规矩还是民兵甚至是普通青壮,都是人手一杆十五年式步枪,因此整体数据是非常庞大的,甚至都无法统计具体数量,因为实在太多了。

国内几乎所有拥有枪械生产许可证的企业,都生产过这款火枪,该款火枪,一度成为了世界各地土著们眼中的大乾人标配。

该款火枪也是成为了后续草原人、欧洲人仿制生产燧发枪的原型,各种变形数不胜数。

后续几年里,虽然大乾短暂装备过米尼步枪,不过米尼步枪新造和改装的数量只有区区数十万支而已,影响力并不算太大,充其量也只是在第二次西征战役里发挥了一定作用。

大乾帝国的米尼步枪还没有来得及全面替换十五年式滑膛步枪,大乾军方就是进入了后装线膛枪时代。

米尼步枪时代的那几年里,大量的滑膛枪就是开始退出现役,然后被封存了。

等到了现在的后装枪时代,军方基本上是一股脑把所有的滑膛枪都是给退役了。

退役下来的这么多滑膛枪,自然不能放着生锈,大乾随便翻修一二,就是把这些滑膛枪买到世界各地了。

南越王国的十五年式滑膛枪就是这么来的。

当大乾军方全面换装后装枪的时候,欧洲人和草原人也能够自产并大规模生产滑膛枪了,这也是为什么大乾放开滑膛枪出口的原因。

这么多的滑膛枪总不能浪费,大规模出口也是正常操作,赚钱倒是其次,进一步打压各国的军共研发生产能力才是重点。

如今欧洲各国也不是说生产不了滑膛枪,但是当他们发现自己造还不如买便宜、好的时候,自然也就懒得自己造了。

造枪械的作坊没有了订单,也就没有了利润,也就没有了资金去研发更好的枪支,升级生产线了,长久以往,他们的军械生产能力别说进步了,甚至会进一步下降。

出口赚钱顺便打击各国的军工研发生产能力,这是主要的目的,反正这些滑膛枪也不能对大乾军方造成什么实际性的威胁,卖了也就卖了。

毕竟大乾国内已经是大规模换装后装线膛步枪了,在虎贲军换装了李福步枪后,虽然因为李福步枪的各种设计,尤其是精密的线膛,高质量的枪管以及金属子弹加弹仓设计导致成本过大,陆海军无法大规模跟进装备,但是很快大乾陆海军却是换装了联合步枪。

联合步枪乃是后装线膛,依旧采用一体化纸壳弹药的击针步枪,虽然性能逊于李福步枪,但是却也是划时代的产物了。

纵然因为联合步枪定型不过三年,目前的产量还有限,但是架不住大乾的军工生产能力强悍啊,前面的这两三年,每年的产量都是达到了将近二十万支呢。

哪怕是目前还有一部分的部队以及大量的民兵部队还无法换装后装步枪,但是有作战任务的一线战斗部队,目前已经是全面换装了,哪怕是二线部队乃至重要地区的民兵部队也是先用米尼步枪顶替着。

即便是这样,军方以及未来三年内,所有的正规军部队都能够完成后装枪的换装,并且海外地区的民兵部队清一色换装米尼步枪。

至于滑膛枪将会正式退出军方的装备序列。

南越王国,也算是乘上了欧洲人、草原人大规模装备燧发枪,同时大乾帝国又是进入后装枪时代的春风,这才得以采购到大量二手的大乾滑膛枪,并装备部队。

火炮、滑膛枪这两大种主要装备上,南越王国在非洲的数千军队,已经算是进入了目前世界各国的主流水平了,能够和欧洲各国以及草原人肩并肩了

嗯,不能和大乾对比,没法比!

不仅仅是枪炮,其他各种用具南越王国的军队也是朝着近代化,正规化迈进,军队用的粮食储备里,有从大乾进口各种罐头,各种装具,鞋子,军服都是从大乾进口的。

如果不看具体战斗力的话,只看编制、武器、服装的话,那么就会发现,这几乎是十几年前大乾陆军的翻版。

唯一的例外就是,他们的军官依旧还是老旧的旧式军官,对于近代军队的指挥能力相当有限。

不过即便是这样,也是足够让他们在非洲立足了。

抵达新领地后,南越王国组织了数次的大规模扫荡作战,出动了六千多大军,横扫了周边大约五十多公里区域内的所有土著。

这些南越人比大乾人甚至比欧洲人都狠多了,他们可没把那些还处于部落形态,而且黑乎乎的当地土著当人看,杀起来那是毫不手软。

无独有偶,不仅仅是南越人如此,他们隔壁的邻居安南王国,也就是安南黎朝也是如此,在他们的新领土进行密集而残酷的扫荡作战。

毕竟对于他们而言,这跑到非洲来是求生存的,和当地的土著就是属于天生的敌对关系,土地就这么多,土著种了安南人就不能种了。

这是为了争夺生存资源的战争,谁都不会手软的。

不得不说,这些南洋土著们,在南洋地区是一条虫,但那时因为他们和大乾做邻居,而大乾对南洋地区虎视眈眈。

然而跑到了非洲大陆后,他们就是放飞了自我,周边的土著根本就不是他们的对手。

这些迁移来的南洋各国,不管是暹罗人还是缅甸还是安南、南越人,他们在南洋半岛上就已经是相互进行了长达十几年的战争。

他们之间的战争直接导致了南洋半岛地区的人口数量骤降,十室九空。

这么多年战争打下来,还没有被灭掉的将领和士兵们,不敢说多能打,但是战争经验那是绝对丰富的。

比如南越王国就有一支王室卫队,数量不多,只有一千多人而已,但是这一千多人的虎贲军战斗力却是不差。

为啥?

因为里头的士兵全都是久经战阵考验的老兵,随便拉出一个来都是打了五六年甚至十几年仗的老兵。

这支王室卫队也是莫氏王室手中的王牌部队了,由南越国王莫茂洽亲自统帅,不过大多时候还是由王储莫全担任统帅并指挥。

这支部队随同莫全等南越王室权贵抵达非洲大陆后,表现的相当生猛,刚发起扫荡作战的时候,就是击溃了当地一支上万人的土著军队,杀敌数千。

这支王室卫队的英勇表现,甚至都引起了马迪洲大乾驻军部分军官的注意。

大乾当地驻军甚至还专门派遣了一个观察小组去观察这支部队的作战,然后得出一个结论,这支王室卫队的士兵作战意志相当不错,就是指挥官的能力太渣,尤其是统帅南越王储莫全,战术指挥能力实在太差。

随便拉出来一个大乾尉官,在指挥能力上都能吊打他。

如果换成了大乾军官来指挥的话,仅仅是依靠这一支王室卫队,就能够横扫附近所有的土著部落。

不过指挥官如此渣的情况下,这个王室卫队还能表现的如此英勇,也是间接证明了这些士兵们的优秀。

不仅仅是南越王国,边上的安南王国以及暹罗王国、缅甸王国他们手中也大多有着这么一两支战力上乘的精锐部队,对付其当地土著来那简直是手起刀落,利索的很。

这个消息很快就是被欧洲人、西亚人知道了,然后不少欧洲、西亚的商人们跑了过来,询问能不能雇佣他们的军队,协助他们招募免费劳工。

马迪城乃是乾属非洲的海外领地之一马迪洲的州城所在,而马迪洲的统辖范围,也是早年葡萄牙人在非洲中部地区的东部海岸的若干殖民地。

不过马迪洲的范围,而已只局限于沿海地区,部分地区会深入内陆一两百公里,这主要是有河流的地方或者是平原地带。

如果是其他地方,那么很多都只是在沿海占据一个小港口,其他地方都是不管的了。

狭长的马迪洲西部,目前则是分部着新迁移来的南越王国、安南王国、暹罗王国、缅甸王国这四大王国。

除了四大王国外,还零散夹杂着八个迁移来的南洋小土著王国。

由此形成了十二个从南洋迁移过来的王国区域,大体范围是后世的肯尼亚、坦桑尼亚、莫桑比克南部等地区。

这十二个王国全都是接受大乾安排来到非洲的南洋土著王国,也都是受到大乾正式册封的藩国。

他们迁移过来的人口少的只有十几万,多的也不过一百多万。

但是加起来也不是个小数目了,如果全部都能够顺利迁移过来,这几百万人口将会成为当地的一个重要力量。

南洋诸国在非洲的生存和发展,也算得上是这几年大乾海外战略的一个重大调整了,以往大乾对外攻城略地的时候,总是想着直接干掉完事。

但是这么干虽然效果好,但是太麻烦,耗时太长。

然而南洋的迁国一事,却是让大乾找到了新的解决方案,既不用打仗耗费军费,又能兵不血刃的获得自己想要的地方,而且顺带还能赚钱。

南洋十二国的迁移所带来的利益,除了南洋半岛这么大一片土地外,还能够为大乾带来庞大的经济利益。

海上运输,对他们出口粮食、军械以及各种物资,然后再加上贷款操作,保守估计,大乾的各行各业能够从这一次的南洋迁国行动里,获利数千万以上。

虽然说投资回报期比较长,但是几千万的大生意,回报期比较漫长也是正常的。

而钱这东西吧,大乾人赚钱了,也就意味着南洋十二国需要出钱,但是他们一时半会的没钱啊。

所以当外头的商人们找到他们,想要招募雇佣军的时候,这些王国就是很没有节操的当起了雇佣军赚钱了。

而且这钱赚的还相当轻松,当莫全带着王室卫队当了雇佣军后,也算是让小小的南越王国有了一个稳定的外汇收入渠道。

有了钱才能够从大乾手中采购更多的物资啊!

如今他们前期抵达的好几万人都还饿着肚子开荒呢,后续几乎每个月都会有少则一两万,多则五六万的人抵达,这些人陆续抵达后,给南越王国造成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当南越王国在非洲打拼的时候,丹麦王国也是做出了决断。

经过了慎重考虑,尤其是上个月草原人又一次派兵袭击了他们的一个小岛屿,造成了数千丹麦人伤亡后,他们终于是下定了决心。

离开丹麦群岛,离开欧洲这个是非之地,离草原人远远的。

但个丹麦人下定决心后,剩下的事也就很容易了,他们在大乾划定的几块地方挑了一块,然后就是进入了迁国阶段。

丹麦人要跑!

而且还是举国搬迁,直接跑到非洲去。

这个消息如同地震一样,瞬间把欧洲各国震了个目瞪口呆!

还能有这种操作?

惊呆过后,各国反应不一。

首先是瑞典人,他们瞬间惊恐了起来,瑞典人和草原人隔着一个波罗的海,之前是依靠着丹麦群岛抵抗草原人的。

如果说丹麦人跑了,然后草原人入住丹麦群岛,到时候别说维持海上航线了,就算是他们瑞典也得防备着草原人跨海登陆瑞典了。

危险!

这是很多瑞典人的第一反应!

而草原人呢,一开始也是大喜过望,这丹麦人自己跑了也是好事,能够兵不血刃得到丹麦群岛这种好事平常时候可遇不上。

但是他们很快却是有了疑惑了,丹麦人想跑不奇怪,但是怎么跑?这里头还有没有什么猫腻,那些该死的南乾蛮子有没有阴谋诡计?

至于欧洲的其他几个国家,也都是不知道该说啥了。

举国搬迁到非洲去,这种骚操作他们以前可没有遇见过,很多实力一般般的小国也是想着,要不干脆也找大乾要一快非洲的地方,搬过去算了。

不过英伦三岛以及西班牙、法兰西、奥斯曼这些大国则是没有这样的心思。

英伦三岛有着英吉利海峡隔着,哪怕是整个欧洲大陆都沦陷了,他们也不用担心会被草原人登陆,这倒不是他们对自己的海军有自信,而是对大乾的海军有自信。

只要大乾海军往英吉利海峡一摆,百万鞑靼大军也是过不来。

所以英伦三岛上的几个王国都是优哉游哉的看着欧洲大陆上的战争,如果不是大乾逼着他们也出兵援助欧洲大陆各国抵抗草原人的话,他们连援军都不会派出去。

至于西班牙和葡萄牙嘛,人家在美洲有着大片的殖民地,就算是要跑,他们也能够直接跑到美洲去,犯不着去鸟不拉屎的非洲去。

法兰西是想要跑也跑不了,他们的人口太多了!

此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甭管是西班牙还是葡萄牙人又或者是法兰西、那不勒斯,英伦三岛,瑞典,他们就算是想要跑。

大乾也是绝对不会帮他们跑的,甚至都不允许他们逃跑!

别说跑了,大乾甚至都不允许他们和草原人停战!

拿了大乾的援助就想停战,想得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