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历史军事>明末大寨主> 1123章 赵进又又又升官啦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123章 赵进又又又升官啦(1 / 1)

这三个人现任的职务,都是在上述地区。

从中也是可以看得出来楚行挑选他们的目的了,很简单,那就是希望他们发挥出发展经济的才华来,带领江南道继续发展工商业。

其实楚行之前还考虑过从江南道本地提拔人才的,但是江南道的贪腐问题过于严重,基本上正四品以上的官员,除了赵进一个人没有什么经济问题外,其他人或多或少都有经济问题。

苏州知府已经被他砍头了,松江府知府他也是打算换一个,那人倒不是贪钱多厉害,而是能力实在有所欠缺,去年召见他的时候,嘴巴上说的一套一套的,把楚行都是给唬住了,但是一年过去了,松江府的经济发展还是老样子,唯一的亮点就是北岸工业区,但是楚行知道,北岸工业区是上海特设县自己搞出来的,或者说这是赵进搞出来的,和松江府知府衙门没啥关系。

偌大的一个江南道,在楚行的心中,正四品以上官员只剩下赵进能用,其他的都得杀或者换掉!

但是赵进的品级太低了,不过正四品呢!

哪怕是楚行有心提拔他,但是他想要做上江南道道员这样的重要职务,少说也得再历练几年,至少得把品级升到从三品,然后在从三品这个品级上熬个几年积累威望和经验。

要不然的话,赵进根本就不可能担任省道封建大臣这样的重担。

更不要说,江南道道员的品级虽然低,但是重要性超过了绝大部分的省巡抚。

要不然,这一次楚行也不会把刘必显这个从二品的现任福建巡抚找过来了,因为楚行都打算,准备再提一提江南道道员的品级。

正三品还是太低了,和江南道的重要政治地位根本不符合,还是得提高到从二品好一些,直接提升品级不妥当,还是以加衔为主。

远在上海的赵进,根本就不知道,那大王的心目中,也是短暂,恩,只有那么零点几秒的时间里,考虑过是不是让他担任江南道道员的。

如果让他知道了,恐怕会大受鼓舞!

可惜的是,他不知道,如今的赵进在上海也是提心吊胆的过日子,虽然他问心无愧,但是官场上谁管你是真有罪还是没有罪啊,政治斗争可是不管这些的。

如果倒霉了,赵进也不是没有可能会被这一场的政治大动荡里被拖下水!

而和赵进提心吊胆不同,褚文雄等三人却是意气风发!

在这一场反贪腐风波里,他们三人一开始也是有些担忧的,但是当他们接到了来自大王的王命,让他们即日返京述职,而且也是前来宣旨的军机处军机也是没有避讳,说他们是新任江南道道员的候选人,这一次回京述职报告,就是一场面试。

面对这样的机遇,他们任何一人都是不敢轻视的。

江南道道员呢!

要是在这个职务上干满一个任期,只要不是和陈文起那样犯傻,只顾埋头发展经济而放任其他政治风险的话,这一个任期过后,妥妥的入阁!

这可比在其他省份担任巡抚都还要来的好,至少在现任福建巡抚刘必显心中,江南道道员的重要性就是超过了福建巡抚。

按照正常途经,他担任福建巡抚如果做的出色,那么任期满了后,估计会平调到其他省份继续担任巡抚,如果还出色,那么就有希望调回中央担任侍郎了,而概率也只是右侍郎。

而到了右侍郎,这基本也就是他的仕途重点了。

但是倘若能够在江南道道员这个位置上做的出色,那么大概率就能够直接入阁,而且基本上都是左侍郎起步,最后成为一部尚书都是有可能的。

面对这样的机遇,哪怕是刘必显这样的从二品高官,那都是想要抓住的。

这三个人接到王命后,都是马不停蹄的立即朝着金陵城赶去,在路上的时候,他们都是不约而同的开始研究自己的施政方针。

不是对现有工作的述职,而是担任江南道道员之后的施政方针。

因为既然能够被大王召见了,那么必然是对他们现有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将来一争高下的,那么也只能是如何对江南道进行施政了。

只要能够打动大王,那么一步登天的机会就到手了。

这三个人,也都是知道自己还有着其他的竞争者,为了尽可能快的赶回金陵城,避免其他人提前打动大王,他们一个个都是快马加鞭。

刘必显和冯文灿,都是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乘坐了海军的快速交通舰,先从海路赶回了吴淞海军基地,然后是转乘邮递司的内河快速交通舰,通过长江返回金陵城。

至于在浙江杭州任职的褚文雄,更加干脆,他直接乘坐马车,从官道一路狂飙朝着金陵城赶去。

因为经过多年的扩建和整修,加上杭州前往金陵的官道,也是属于大江南地区重点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