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玄幻魔法>暗物质世界> 第3章 三十年来寻剑客 十八岁去遇道人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章 三十年来寻剑客 十八岁去遇道人(1 / 1)

春携连宵雨,桃花次第开。

红尘许多事,点滴入梦来。

欲着花一枝,花重难为裁。

潇潇烟水处,杳然树几排?

李景阳收起打坐的双腿,负手而立于蒙蒙细雨中,他通体升腾出一股超凡脱俗的气韵,这气韵似乎要把他融于这桃花雨水中,融于眼前的湖光山色里,融于亘古六合的天地间。你若细看他周身,你一定会觉得不可思议——尽管雨下得不大,而他的衣服却滴雨未沾。不仅是他的衣服,便是他打坐的地方,他站立的所在,亦是干净清爽的。他的心脏平稳跳动,似有万千之力在体内涌动,血气运行已经让他的修炼更上一层楼。此刻的他精气十足,内神火旺,说不出的周体舒畅。他稍微运转一下自己的小周天,迈着轻微稳健的步子沿着鹅卵石铺就的小径走着,他所过之处,雨水像是被罩住了一般,在他的头顶不断变化着弧度,就是落不到他的身上。

小径两旁的桃花在微雨中愈加滋润鲜艳,仿佛是在为他的修行精进而展现的最美的奖赏。微雨中的香沁人心脾,这香,有一半来自桃花,一半来自他自身修行释放的果报之香。自然花香,果报之香,渐渐让他陶醉,这陶醉比微醺的酒更让人神迷。神迷的他情不自禁地念诵起唐代灵云和尚的一首偈子——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而立之年,虽是小成,也更坚定了他的信念。回顾自己的青春岁月,他感慨良多,在他良多的感叹里,不免有几丝落寞与遗憾。为了这修行之路,他失去了太多太多。当然,这失去是在众人眼里看来的,他可能也曾经这样看过,也许现在也还有些。但这些都不能够成为阻碍他继续进修的业障了。修道之人,原本是要放下许多的,财富,身份,地位,名誉,一切的功名利禄,得失自然更是看得淡了。往下的修行还要不着相,不着我相,人相,众生,寿者,不着法相,不着非法相,更至无住生心。

想到这里,他又念起黄檗禅师的一首偈子——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密码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李景阳的真正修道之路始于中学毕业那一年。中学毕业的那一年,他在教室里的时间没有超过半年,丝毫不夸张地说,大半年的时间是过着这样的生活——

“或驾小舟游于江湖之中,或访僧道于山岭之上,或寻朋友于村落之间,或乐琴棋于洞府之内:往来莫测,不知去所。”

他开始是因为紧张而又枯燥的高三生活而选择忙里偷闲,让绷紧的神经得到暂时的舒缓、放松,可就在这忙里偷闲的时候,一股顿超直入觉然翕然的殊妙绝伦之感袭上心头,他起先觉得这不过是灵光一现,或是艺术灵感来了,进入诗境了,很快会消失无见,就像大词人苏轼在《和子由渑池怀旧》中说的那样——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在生命造山运动的时代,也是最敏感的时代,感受力最强烈的时代。在这样的青春时代,感受到诗意也并不是什么非常事,即便是遁入诗境也稀松平常。

王阳明有两句惊才绝艳的话——“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你来看花了,心情就来了,诗意也来了,诗境也来了。当你心头的兴致尽了时,花也就寂了,诗意诗境也就离你而去了。譬如东晋的王徽之,看到夜雪初霁,月色清朗,独酌无相亲,想起了一个叫戴安道的朋友,便连夜乘小船去拜访,赶了一夜的路才到朋友家,到了门前却撤身返回了。乘兴而行,兴尽而返,才是心游天地得自在的真意。倘若赶了一夜路,兴致已燃烧殆尽,又困又乏又饥又渴的王徽之叩开了戴安道家的门,估计进去之后,就只是吃一顿早餐而后呼呼大睡了,还会有在四望浩然的月光下独酌酒咏左思《招隐诗》时的雅兴吗?抑或是自己尚有余兴,而朋友戴奎也如他一般呢?到了朋友门前,他清醒了,然后未及扣门就返回了,他的这一决定无疑是明智的。兴尽尚可,若是扫兴,心情就糟了。王子猷若扣开朋友的门,十有八九会扫兴的,所以,他选择了离开。真正的雅兴应该是孤独的,只属于一个人独处的时候。

李景阳不希望自己扫兴,也没有什么能够让他扫兴的,他只希望兴致尽了,能够安心看书,奋战高考。可是,他的这份兴致却无有穷尽,不仅无尽,且心放光明心花怒放起来。于是,他放下了一切,全身心地做个隐者。

“开门看山去,桃花一灿然。”“归来看夕阳,桃花倚青山。”

他的隐者生活倒也过得自在,直到有一天,他一觉醒来,看到漫天飞雪,他的这份自然自在之心境才有所变化。此刻的他诧异得很呢!原本是春花烂漫的时节,奈何眼前所见尽是千树万树梨花开呢?他正自纳闷,却听见一阵苍凉悲咽却又嘹亮雄浑的歌声传入耳际。

原文^。@来^自于小说.

呼呼北风

天地之声

白草见之折地

树木见之凋零

呼呼北风

天地之声

天降白雪做使者

大地一片白蒙

呼呼北风

天地之声

万物蛰伏于地下

期待春暖重生

“期待春暖重生?这是怎么了?是我在做梦吗?春暖花开的季节,突然冒出来一场大雪?人说六月飞雪天地衔冤,这三月桃花雪又是为何?今年好像也不是什么九星连珠年呢!”

更让他惊奇的是,山间小屋周围突然多了几树不畏冬雪的梅花,这些梅花傲然绽放,吐艳枝头,花朵团玉娇羞,素瓣盈香,飘逸若仙。让人情不自禁吟诵王介甫的五言绝句《梅花》——

墙角数技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李景阳惊则惊矣,也多了几分踏雪寻梅的雅兴。他想看看山间小屋之外的景致,是否也有梅开二度的异象。他到市镇上吃过了早点,便沿着山间小径向山里进发。这条山野幽径对于他来说,可谓是日涉以成趣,沿途更是可以看到不同时节的风景——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所描绘的景象在这条路径上都可以寻得到,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形容丝毫不夸张。即便如此,在北国锁钥,南国门户的大地上,在这样的山间幽径中,也没有见过梅花在三月的春风里绽放的景象。“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莫非黄巢真的作了青帝?即便是他作了青帝,他要点册的花名单上该是菊花吧!

李景阳希望在这条通幽的曲径上看到梅花迎风傲雪卓然挺拔的身姿,也想验证一下这天生的异象覆盖的区域到底有几里方圆。在他的印象里,这条小径上是有几片不大不小的梅林的,梅花也曾经在冬日里吐过蕊,想到此,他便加紧脚步朝最近的一处梅林奔去。

梅林临近清溪,静静地呆在曾经的所在,于自身而言,似是经历繁华之后的落寞,它们迎着飞雪,却没有怒放的雄姿,只是不争不怨顺其自然地看着周围的山花在飞雪中发抖,并不想取代它们,也不是在嘲笑,似乎这场突如其来的春雪跟它们无有关联一样。

读者身份证-563743675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把它们比照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所表现的精神气质也似乎抬举它们了,它们虽有无意争春的高姿,并没有余香如故满人间的天地情怀。零落的花瓣早已枯萎不堪,也没有同泥土混作一团,也没有了一丝沁人心脾的清香。

李景阳多少有些失落,这样的奇异小径竟然一如过往,而梅林的凋零更增添了他的惆怅。他原打算在此地多驻足一会欣赏想象中的风景,怎奈他这般衰飒悲戚的心境,干脆紧迈几步,走上了一座小山头。

真正给他震撼的景象出现了——

他看到了一座从未有过的园林,一座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的园林,堪称古典园林的典范,又比世间的园林多了几许飘渺和神秘,像是传说中的天宫胜景。

由于昨晚的一场降雪,整个园林都被皑皑白雪笼罩着,有点北国风光的壮观景致。虽然梅林的景致让他失望不少,但是眼前这座突兀而起的园林着实弥补了他内心的缺憾。李景阳于是三脚并作两步,借着山坡,一路小跑,来到园林前。一座巨石赫然而立于园林大门的左侧,巨石上刻着“四维之园”四个正楷,笔力苍劲,字迹浑然天成。

“四维之园,好奇特的名字。看着像中国的古典园林,名字却这般科幻。”李景阳一边念叨着,一边走进四维之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东花园的兰雪堂,中间屏门上有一幅漆雕画,是四维之园的全景图,堂前摆着梅花的盆景,大门一侧是一棵含苞待放的梅花,雪花落在梅花上,显得晶莹剔透,格外耀眼。

四维之园分三个部分,东部取名为归园田居,以田园风光为主。中部称为复园,以地岛假山取胜,也是四维之园的精华所在。西部称为补园,以汉代建筑为主。整个园林以山水并重,以水池为中心,亭榭楼阁皆临水而立,倒映水中,相互咉衬。雪中的四维之园,本来就美不胜收,而在大雪的装点下,粉墙黛瓦,青石绿村,琼楼玉宇,琼枝玉树,更把四维之园装扮得如同仙宫一般,分外妖娆。

李景阳沿着一条曲曲折折的柳荫小路向南走去,穿过一座亭子,看见“别有洞天”四个字静静地嵌进一处壁园门的上端。“别有洞天”这个名字取得着实精妙,果然有个月洞,进入月洞便是西园。西园以池水为中心,主厅是一座鸳鸯厅,北厅为鸳鸯馆,馆内那蓝色拼花的玻璃,显然是为了看雪而设计的,从蓝色玻璃中看对面的景观,更有雪景的感觉。南厅院内种植有茶花,有题名为十八曼陀罗花馆。池东沿墙筑有一条临水游廊,题名水廊。四维之园西园明牌幽雅,园廊起伏,水波倒影,别具意境。

四维之园的东园,以草地为主,凿池垒山,遍植树木,有秫香馆,天泉亭等建筑。在秫香馆前,大雪落在假山上,树枝上,小桥上,有宁静幽深之感,再加上傲雪的梅花,含苞欲放,呼之欲出,空气中影影绰绰传来梅花的香气,给人以踏雪寻梅之浪漫。四维之园的中园是全园的精华,远香堂为主建筑,堂南小池假山,竹林扶疏,重峦叠翠。

-小

读!

雪中的四维之园,处处是景,步步有情,徘徊其中,不知人间仙境。这里的空气出奇的纯净,给人神清气爽的感觉,恰似一种别样的清泉,沁人心肺。

一年一岁着银妆,玉树琼枝总傲霜。不与百花争春色,雪中寒梅分外香。

在这里,李景阳才算真正找到梅花傲雪的神韵。就在他沉浸于四维之园的胜景之中时,一阵清风吹来,便见一道人似从光影中走出。李景阳先是一惊,之后定了定神看那道人,只见他一身白色长袍,头上挽一个道髻,手拿浮尘,身背一口宝剑,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异。李景阳虽年纪轻轻,毕竟也是修道之人,短暂的惊讶后,便很有礼貌地向道人打招呼。那道人却丝毫没有繁文缛节,落落大方道:

“贫道半山,人都称我半山道人,小兄弟可称我半山,也可随众人称我半山道人。今日能在此与小兄弟相遇,也是你我的缘分。我见小兄弟骨骼清奇,丰神俊朗,已具天人之表,半山不才,希望能助小兄弟绵薄之力,解答你在修行之路上的困惑。”

李景阳听他这般说,欲要请教一二,却见半山道人掐指一算,随即道:

“今晚戌亥相交之时,‘别有洞天’处观星台见。”

李景阳想细问个明了,却见半山道人在光影中如遁虚空,不见了踪迹。李景阳心说,似这般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道人,虽行为古怪,必有修为,我今晚便依他言,去观星台处与他会面。想到这里,李景阳也无心赏景了,径自走到“别有洞天”处的观星台,先自熟悉一下会面的地点。李景阳并没有太多地去考虑个人的人身安全问题,因为他知道,以半山道人的修为,想取他性命易如反掌。

“观星台?莫非他要约我一起看星星?”

李景阳抬头遥望天空,但见飞雪满天,哪里看得见半颗星星。

何止是看不见半颗星星,从他进入四维之园的那一刻起,他就没有见到半个人影,只遇到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半山道人。他内心自有困惑,只是喃喃道: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小说@APP

“戌亥之交的时候,雪应该已停了吧!”

戌亥之交的时候,雪已停了。李景阳如约走到观星台,但见大雪初霁的夜空星光点点,美丽非常。大有曹孟德笔下“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壮观。李景阳总觉得在星空的背后还藏有一个别样的世界,一个化生这片星光粲漫的世界的世界。这样的世界必是世界背后的秘密,或是生命与死亡的游戏规则,或是空,是虚空,是无极,是看不见摸不到却真实存在的永恒,是不生不灭,是不垢不净,是不增不减。

这些幽深渺远的思绪并没有在他的脑海里持续多久,一道奇异的景象便已让他又添许多茫然。北斗七星竟然在他面前不断地变换着方位,时而东西,时而南北。

李景阳研究过星象占卜,对近现代天文地理也颇有造诣,当然知道北斗星四季星象位置不同——

“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而此刻也变化忒快了吧!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