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历史军事>犁汉> 第五百十章:休矣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十章:休矣(1 / 1)

时间很快到了晨时。
小皇帝刘辩的车架和华盖终于出现在了白马寺外,公卿大臣们也随着小皇帝的车架全部就齐。
小皇帝车架不停,看了一眼跪在寺外的吴匡等人,随后面无表情直入寺内。
只是当随行的队伍进入寺后,小皇帝的手一直在抖,他小声问车架下的钟繇:
“钟师,是不是出了问题,为何何进的部曲会出现在寺外?”
钟繇也在奇怪,但他很冷静,对小皇帝道:
“陛下,臣之前已经让蒯侍郎先来了白马寺,臣相信蒯侍郎有应对。”
接着,钟繇就在前面的人群中看到了蒯良,见其对自己比了一个顺利的手势,钟繇心里大定,遂对小皇帝道:
“陛下,万事无恙。”
于是,活动正常开始。
之后在钟繇的搀扶下,小皇帝下了车舆,然后就见到了在前面迎接他们的大将军何进和大宗正刘虞等人。
在一众伏拜后,小皇帝带着众公卿直上白马寺的天王殿。
在那里,盛大的迎佛会已经准备,宫内带来的各色宫人川流如织,那尊玉佛也早早就供奉在案台上,代替了原先的天王神像。
实际上,玉佛早就已经被迎入,小皇帝他们来,只是在这里举行会后的大宴。
和一般人想的不同,此时的佛教徒们还没有禁止吃肉,所以这次大宴和往日的贵族宴饮没什么区别。
小皇帝到了后,在宴会上先转了一圈,然后就先退到了偏殿休息了。
然后整个宴会的主人就成了何进。
何进当仁不让的坐到了次席,开始和一众公卿开始闲聊。
持国日久的何进,身上再看不出丝毫过去的粗野,连嗓子都细了不少。
不过也是奇怪,过去何进嗓门大,但大家总是听不到。但现在何进说话细声细气的,却没人敢忽视。
这就是权力的作用。
这时候有一个士子颇为奉承的对何进道:
“大将军最近看着操劳不少,到底是忧心国事,夙兴夜寐,下僚家中有一辽东老参,回去就献给大将军。”
何进愣了一下,没认出来这人是谁,但他脸还是稍微红一下,忍不住怪自己家中的美妾太过于索求无度了。
面上,何进却摇头,拒绝道:
“辽东老参太珍贵了。自辽东沦丧,这些东西就越来越稀罕了,西市这些东西都价比千金,本将军如何能要得。”
却见这个大臣正色道:
“大将军,这话下僚就不同意了。所谓宝剑赠英雄,这老参放在下僚这里,就是一个无用的物件,用在大将军身上却可以活民无数。”
何进不解:
“这活民无数如何解呢?”
这大臣侃侃道:
“大将军秉国,上下整肃,吏治为之一清。不知道有多少京畿百姓在家中供奉大将军你呢,说没有大将军,他们早被关西虎狼给吞了。这岂不是活民无数吗?”
这话说得何进喜笑颜开,连忙摆手:
“这话说得过了,这都是圣天子的功劳,我何进不过就是一个劳力的罢了。”
何进越是这么说,那大臣心里就越有数了,然后说的话一句比一句好听:
“大将军,此言下官绝不认同。且不说陛下还未成年,这国家大事自然得大将军你来劳心的。更不用说,不论是本朝的法度还是常理人情,大将军都当仁不让要为汉室辅政呀。至于陛下,择良善而用之,使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自然可垂拱而治,天下太平。”
这话说的简直太好了,直说到了何进的心坎里,他忍不住问道:
“足下之见识非是凡人,但进却好像没有见过足下,不知如何称呼。”
这大臣闻之内心窃喜,面上依旧名士做派,谦虚道:
“臣士燮见过大将军。燮是今年的茂才,最近才入京都,还未到大将军府上参见就被安排来这迎来送往。”
何进恍然,然后好奇问了句:
“你从交州来,却没想到这京都正音说的这么好,真是难得。”
士燮没有一点被羞辱的感觉,当即解释道:
“下僚虽然家在交州,但祖上却是来自兖州汶阳,自小下僚在家中,族人们都以正音相谈。而下僚稍长就随中陵乡侯学《左氏春秋》,是以口音听不出交州味。”
何进听到这话,惊讶的看着士燮,意外道:
“刘陶是你的老师?”
听到士燮肯定的回答,何进身体侧了过来,开始更显亲密。
刘陶已经死了,但生前他和何进的关系是非常好的。而现在刘陶的学生主动说这些,做这些,何进当然明白什么意思。
他上下打量了一下士燮,见其在一些衣饰的细节上非常考究,忍不住想到:
“早就闻南海豪族富可敌国,现在看这个士燮的做派,这话也不是空穴来风啊。”
于是,何进就更加看重士燮了,言谈间已将其视为自己人。
之后,时间一点点过去,何进有点不耐烦了,问了身边一个侍者:
“陛下还没好吗?这时间不早了,该开宴了。”
那人就是个寻常侍者,哪知道这事,他更不敢去问,只能伏在地上瑟瑟发抖。
何进顿感无趣,就在他要起身准备亲自去偏殿去催促的时候,小皇帝出来了。
小皇帝并没有再穿帝服,反而做一个武人打扮,利落出现在众人面前。
随着小皇帝的出现,在场所有人都伏在地上,向皇帝伏觐。
等行礼之后,大宗正刘虞皱了眉,上前劝谏道:
“陛下为天下主,一举一动都为国正,如何做军将打扮,太过于轻佻了。”
小皇帝笑道:
“大宗正,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如今大汉要的不是一个持正的天子,而是要一个马上天子,朕既然受天下重,那为民平定四方就是朕的责任。而欲平定四方,不靠武人靠什么?如此大宗正还觉得朕轻佻吗?”
刘虞皱着眉,还要再劝,就在这个时候,外间走来一个袈裟僧,正是白马寺的住持。
此人一来,就满脸笑意,向小皇帝贺喜:
“陛下果然是圣天子,是我佛的轮转王。陛下一来我白马寺,这祥瑞就来了。”
这事出现的过于突然,小皇帝下意识的看了一眼侧边的钟繇,见其依然晏坐,于是便问道住持:
“哦,是什么祥瑞啊?”
住持高兴道:
“今早寺内的沙弥看到石榴树上天降甘露,此乃天降祥瑞啊。”
而一些大臣们听到这话也高兴的恭贺:
“陛下,所谓天降甘露,太平瑞征。此乃汉室之福,社稷之福啊。”
于是,以蒯良为首的众臣工纷纷劝说小皇帝前往石榴园去看看祥瑞。
这个时候,小皇帝多少明白了什么,笑道:
“天降甘露,朕作为天子,如何能不去迎奉?”
于是,刘辩再不犹豫,带着诸臣公移架到了石榴园。
这片石榴园是在白马寺的后头,和寺外的那片石榴园不同,园内皆是精心培育的上品珍馐,特供皇家。
不过虽然吃了那么多石榴,小皇帝倒还是第一次来这片石榴园呢。
但等众人走到园子外的时候,蒯良却出来说话了:
“陛下,这祥瑞一事到底还是要慎重一些,陛下趁兴去了,要是这祥瑞是假的,就比较难收场,不如就让臣下先入内看看吧。”
闻着石榴的清香,看着心腹有条不紊的执行着计划,小皇帝的内心相当快活。
他点头:
“还是蒯卿稳重,那就按蒯卿说的做。”
于是蒯良就带着几个人先进去了,很快几人又出来了,却听蒯良担忧自责道:
“陛下,臣地位卑微,这祥瑞就是见了可能也不现身给臣看。还是需要大将军与臣一道,这样方能辨别祥瑞真伪。”
这个时候何进依旧没有察觉出来异样,见蒯良这么说,就点头应了。
只是当何进随蒯良入了石榴园后,人群中的士燮却皱了眉,品出了不对劲。
因为那蒯良言语上有漏洞,他说自己地位卑微祥瑞不现,但为何寺内一个小小沙弥却能发现呢?
难道蒯良比沙弥的地位还卑微?
想到这里,士燮心中警钟大响,不自觉就打量周遭,却看不出任何异样。
就在这时候,小皇帝突然对何进的一干臣掾呵斥一声:
“尔等可知罪?”
其声尖厉,骇得一众人面色惨白。
小皇帝满意这个效果,再呵一声:
“刘备何在?”
于是,一直沉默无语的刘备突然推金山,倒玉柱,下拜:
“臣在!”
……
此时,随蒯良入内的何进,走着走着就发现边上的那人面色惨白,越走腿越软,额头上也汗涔涔的。
何进心里不妙,此位面的他不早早就经历过两场政变,可以说早就经验丰富了。他一看边上那人的慌张样子,就知道事不对了。
于是何进扭头就走,直接拐到南边,越走越快。
蒯良之前一直走在前头,听到后面的动静连忙转身,然后就看见何进正向着南边跑。
他这个时候看见后面的刘馥的样子,就知道何进必然是猜到什么了。于是忙喊:
“大将军,你走错了,这边走。”
说着,蒯良大步去追,眼见着就要抓住何进的襟袖,却不想何进的力气比他还大,一把就将他推倒在地。
等蒯良爬起来再继续追,就看到何进直接从寺墙翻了过去。
此时,蒯良面如死灰,一下子委顿在地:
“大事休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